?

從技藝之術到文化之道:高職非遺與勞動的交互敘事

2024-05-10 20:36蔣鳳娟王通武
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技藝個體勞動

蔣鳳娟 王通武

(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蘇州工業園區分院,江蘇蘇州 215121)

一、引言

非物質文化遺產自帶手工勞動和工匠精神基因,當前已經逐漸被融入高職勞動教育課程體系中。一方面,在藝術設計人才培養實踐中,通過非遺文化與藝術設計專業課程融合,構建民族文化為核心的藝術設計體系,旨在助力藝術設計理念創新,并通過非遺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提升學生的文化自信,在此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創新;另一方面,在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實踐中,通過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美育融通,打造校園傳統文化氛圍感,同時,在勞動教育課程中融入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達到積極提升學生的工匠精神的目的。無論是專業勞動課程,還是旨在探索五育融合,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植入都已經逐漸成為一種趨勢,并被不少的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實踐和校園文化構建中得到應用,但是勞動教育課程中卻存在著“精神是精神,技能是技能”、傳統技藝不能融合勞動精神等問題。

二、文化創新對于非遺傳承的重要價值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自信的歷史精華,在培養學生民族文化認同、塑造民族精神、提升文化傳播、講好中國故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僅將非遺的保護理解為文化傳承、技藝修復、勞動傳統等,對非遺傳承人和非遺產品傳承民族精神的文化使命,是遠遠不夠的。

文化創新的根本在于文化認同,文化認同必須基于文化身份,明確每個個體身份角色,通過一個更大的擁有共同文化符號的社群,關聯著個體成長,促進個人與他人等社會角色的交往,作為交流和互動的個體自我在與他者創造的更大社群中共享文化,并以文化為積淀,形成整個社群每個個體共同的信念和價值觀,重塑每個個體的文化心理。從敘事學角度來講,在一個矛盾沖突的困境中,個體與他者的溝通和交往,以擁有共享文化作為個體觀念開展行動,從而完成任務,實現個體的成長,這一切都是文化認同提供的精神支持。

文化創新對于非遺傳承的重要價值就在于傳播,確認非遺個體的意義和價值,非遺傳承不僅僅有術,更要有道。文化創新要通過內容文化的生成,生產滿足受眾需求,激發個體情感共鳴,并承載民族核心價值觀的文化產品,這就需要發掘非遺傳承人的勞動創新基礎,透過非遺技藝勞動創新過程尋找非遺傳承者個體的文化認同基石。非遺傳承的文化創新不僅僅是對文化遺產的修復、復原和保護,更重要的是通過以肉身存在的個體繼續擴展精神生命。只有提升非遺個體鮮活的故事附加值,讓每一件非遺創新產品擁有民族歷史和民族屬性,充分借助全球化傳播的契機,使非遺成為當下乃至未來富有生命活力的文化部分。即使非遺傳承者個體消失,精神也不會消亡,這是非遺傳承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非遺文化自帶勞動文化精神基因,非遺技藝組成部分是非遺的重要內容,其技藝過程中的勞動實踐,因為其天然的工匠精神、勞動精神、勞模精神等,使得勞動教育融合非遺技藝實踐,成為高職勞動教育涵育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工匠人才的優勢,讓更多的高職院校都能將地域文化中優良的非遺融入到勞動教育體系中,與專業產業結合,形成助力當地文化產業發展的一種特色文化傳播模式,也逐漸成為高職勞動教育和專業課程的優勢。

三、非遺技藝重在從“技藝文化”向“內容文化”深度轉變

(一)現實困境:非遺傳承在高職院校存在的問題

1.非遺精神與非遺技藝脫節

非遺技藝傳承日漸成為新時期高職勞動教育的內在需求,大多數高職院校結合本校實際和地域非遺文化資源,采取多種方式開展勞動教育,其中引入當地的非遺資源,打造學校特色勞動教育課程和文化,正在成為主流。將非遺融入勞動教育課程,使學生在非遺學習過程中進一步傳承勞動精神,是非常有價值的探索,但是很多高職院校在非遺勞動中存在著精神是精神、物質是物質,非遺技藝與非遺精神傳承分開,重技藝、重勞動過程的問題。

(1)不重視非遺傳統文化生態的解讀,忽視了非遺傳承的深度故事啟發和重新敘事引導,忽略了非遺項目背后傳承傳統文化和滋養文明的精神塑造。非遺在高職變成精致的藝術展示,也間接導致很多非遺項目出現斷層,嚴重影響到學生對非遺項目的了解和接受。雖然學校讓學生重新認識了非遺技藝,但是很多學生認為非遺是與現代生活無法融合共生的產物,也導致非遺勞動無法進行傳統文化的現代性轉化,在現代生產生活中無法對非遺技藝加以保護。

(2)很多高職院校引入非遺項目,僅是為技藝而勞動,精神與技藝脫節,學生對非遺勞動中的工匠精神認同不夠,導致對于非遺技藝缺乏職業榮譽感,學生難以真正進入非遺領域。非遺技藝與當代“扭曲”的勞動價值觀不同,非遺技藝的背后是非遺精神,特別是古代勞動人民的勞動精神和踏實奮斗、精益求精的精神,從這個意義上講,非遺承載著對于當前勞動價值觀念中投機取巧、精致的利己主義,以及不勞而獲價值觀的矯正作用。

2.非遺技藝不能有效融合勞動精神

(1)非遺校本課程缺乏實效性,不適合進行勞動教育。非遺與勞動教育結合拓寬了勞動教育的路徑,勞動教育融入非遺項目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和勞動精神,但是很多非遺校本課程缺乏實效性,學校沒有經過篩選和鑒別,在已經選擇的非遺項目中,以非遺技藝展示為主要教育目的,引入非遺大師,實際參與授課時間完全不能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很多高職院校僅有技藝展示,教學方法簡單,缺少體驗和課程實踐,未能與專業有效融合,從而在勞動精神層面缺少滲透。

(2)非遺與勞動教育融合程度不深。僅將非遺作為引入學校校園文化的一種特色植入,目的只是讓學生近距離接觸并認識非遺,以為讓學生動手體驗就是在傳承非遺,更存在著引入非遺項目僅僅是把非遺從一個地方搬到了另外一個地方,重新變成一種精致的櫥窗展示。事實上,只有將非遺與勞動結合,通過勞動創新,讓學生真正在勞動實踐過程中對非遺技藝進行融合文化和創意的創造,才能起到真正保護和傳承非遺的目的。

3.缺失非遺勞動教育生態

(1)缺少傳承非遺文化創新勞動教育的課程。很多高職院校雖然引入了非遺資源,但是缺少完整的非遺課程和教材設計,而且大多僅將非遺用作校園文化特色的展示和文化擴展。有些高校盡管配置了與非遺有關的專業拓展,但是非遺課程的后續開展過程和研究方面存在著短板,并沒有對學生的專業拓展起到促進作用。

(2)缺少非遺傳承教師,并能持續性地通過課程激發學生創意和文化傳承想象力。大多高校引入非遺傳承人,也僅僅是利用非遺大師的名氣,借助名人效應,但是大師授課的時間有限,多數通過講座的形式給學生授課,授課效果不容樂觀。此外,很多高校也不能持續性地開展與專業勞動相結合的畢業設計活動,導致非遺的教學和科研沒有形成良性的反哺循環。

(3)非遺核心的文化密碼被弱化。非遺的核心文化密碼是傳承“人”,是基于人為核心的日常生活化的活態文化,當前很多高職院校在教育傳播過程中沒有抓住人的視角,沒有關注非遺的日常生活,缺乏對非遺與現代生活融合的思考,強制性的勞動教育只會適得其反,造成學生與非遺傳承之間的疏離。

(4)學校的優質非遺資源無法共享,缺少學生個體成長式的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和資源配置保障。很多高校在文化治理過程中,不做甄別和篩選,也沒有共享勞動教育中瀕臨失傳的非遺技藝文化和資源,加上缺失有效的非遺數字化保護平臺和機制,實踐基地很難有效發揮其實踐功能,存在著利用非遺資源將文創產品功利化的趨勢,難以做到讓非遺真正有效賦能學生個體成長,保障學生個體實踐能力的提升和文化的傳承。

(二)解決策略:從“技藝文化”向“內容文化”深度轉變

技藝文化的本質在于技術之道,而內容文化的本質在于傳播之道。非遺技藝在高職院校的傳播,重點在于非遺故事敘事,通過傳承人和傳承產品的創新敘事,實現個體成長、產品不斷創新的目標,非遺敘事重在通過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主題,打造符合時代精神的敘事,講述中國非遺者的故事,圍繞文化產業創新,切準非遺傳播場景,解決傳承和傳播痛點,關注非遺人群,講好非遺故事,做好非遺傳播。

技藝文化難以描述文化精神,內容文化才是引發文化精神認同和民族情感共鳴的核心要素,所以打造承載中華優秀傳統核心價值觀的非遺文化產品,通過非遺傳統文化對學生進行正確勞動價值觀的塑造和持續輸出,不斷使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現代性轉化和文化創新,使學生深具民族文化認同感和歷史自信感,從而激發文化創新和勞動創造力,才是重中之重。

非遺勞動內容文化,以非遺勞動內容作為核心,需要通過對民族傳統文化的深度解讀和深刻理解為前提,植入非遺敘事,讓非遺文化內容有細節性,有生活性,既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使學生充滿想象的期待,增強學生不斷去探索突破的勇氣,通過非遺勞動的創新過程、鮮明的時代形象塑造,增強非遺內容的創新性和市場有效性,通過探索數字時代場景化深度體驗的內容創意,讓非遺勞動承載著個人故事、家國故事、時代故事,從而對學生產生深刻影響,進而實現讓學生獲得深度感官體驗和情感體驗后的勞動精神重塑。

四、非遺文化之道的敘事轉化路徑

(一)重構非遺勞動文化:從異化到人的全面發展轉化,重塑基于個體成長敘事為深度的勞動文化

非遺傳統文化的核心是講好中國非遺故事,對于高職非遺勞動課程來說,就是講好非遺勞動的故事。新時代勞動教育的背景下,對于時代新人的重要要求就是具備勞動者的素質,能夠弘揚勞動精神,并能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和創造性勞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很多非遺項目和技藝具有先在的勞動教育的優勢,發掘整理非遺文化中的勞動元素并將其納入高職人才培養方案已經逐漸成為勞動教育的特色。非遺勞動教育承載著思想政治教育和民族精神傳承,能夠夯實學生勞動文化和勞動品質,推進勞動教育創新,滿足多元化人才培養需求等價值,比如,傳統美食類非遺與勞動教育的結合,扎染、刺繡等技藝與勞動教育的融合等。

1.重塑勞動文化,讓非遺勞動成為有故事的文化

重在糾正資本文化邏輯下的勞動異化觀念,讓幸福勞動,勞動幸福深入人心,讓勞動者的地位得到提升。在資本邏輯下的勞動文化背景中,學生們會自覺形成推崇和擁抱資本的趨勢,也導致很多學生的價值觀異化。重塑非遺勞動文化,首先,要通過勞動教育敘事賦能學生個體成長,凝聚勞動教育課程敘事價值共識,重塑勞動個體成長奮斗的故事觀念。由個體勞動成長的敘事,取代資本導向的勞動敘事,轉變資本利潤導向的邏輯觀念,推動個體因非遺勞動而獲得成長,通過非遺勞動創新學習,在深度融合學習中持續提升和完善自我,樹立徹底擺脫資本的桎梏,不斷推動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全面發展。其次,根植中華文化基因,助力學生成長。非遺勞動文化是一種共生文化,這種文化的核心是人,人的自由發展是共生文化的核心,在內生性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傳統文化場域中,非遺勞動文化內涵了中華優秀傳統非遺原生態的精神,內置了精益求精、頑強拼搏和勤勞精神等,而且附加了中國人的審美和對藝術的追求,更反映了中國人自由的個體奮斗歷程,通過敘事重塑勞動文化認同,激發文化和情感共鳴,讓學生在非遺勞動敘事中養成責任擔當,成就健康人格,從而獲得勞動的幸福感和歸屬感。

2.優化非遺勞動敘事,讓非遺勞動成為有成長的故事

以非遺勞動職業故事敘事為藍本,在職業情境和成長耦合效應中生成職教學生個體成長的故事。高職教育應以生為本,實現人的素質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發展,首先,要持續優化非遺勞動教育的發展敘事性環境,積極提升職業院校立德樹人育人育才水平,滿足人民群眾對職業教育的期待,通過育人“驚艷”實效消除偏見。其次,從非遺勞動教育敘事層面解決學生成長的敘事意識形態壁壘,通過各種傳播媒介,培育多種傳播主體,構建全面的立體化的傳播渠道,深入挖掘技術技能人才從“成長”到“成才”的故事,基于敘事主體成長過程中的情境探究,將匠心故事帶進課堂、編入教材,深入開展“大國工匠”“非遺傳承人”等技藝傳承活動,講好職教非遺勞動故事。最后,要打造職業教育非遺勞動品牌,著力講好高職非遺勞動育人故事,增強師生非遺文化認同,以潤物細無聲的勞動文化力量賦能職業院校職教文化生態構建,努力辦好職業技能大賽,鼓勵和提倡非遺勞動創新文化氛圍,不斷提升職業教育的吸引力和美譽度。

(二)重構非遺勞動價值觀:從“勞動光榮”到“勞動幸?!钡膭趧觽惱磙D化,重塑基于人的幸福倫理、個體生生不息的生命觀為高度的價值觀

1.重塑非遺勞動奉獻精神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勞動價值觀經歷了從計劃經濟時代‘勞動光榮’外在感召為主到新時代‘勞動幸?!瘍仍诟惺転橹鞯木薮筌S遷?!盵1]計劃經濟時代,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重點提倡的道德倫理,勞動光榮就變成了重要的勞動價值觀,用來傳達勞動的價值,但是到了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構建的道德理由,國家的強大為個人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為個體發展孕育著無限的發展可能,個人的奮斗歷程成為新時代的故事演繹的重點情節。馬克思說,勞動是一切價值的創造者和源泉,勞動是人的本質需要,一個人必須通過勞動創造來滿足自己的需要,才能獲得幸福?!榜R克思認為,幸福存在于作為人的本質的生成和確證的勞動中,只有自由自覺的勞動才是幸福的最終來源?!盵2]勞動創造幸福,因為勞動是人的本質力量的體現,在人的本質的生成和確證過程中,人實現了個體的成長,無論是基于個體成長和本質力量的確認,還是基于奉獻、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后收獲的精神滿足,始終是個體在勞動過程中的價值實現。研究表明,勞動幸福文化價值觀中的自由的生命表現、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幸福感、通過自己的能力做出貢獻獲得的滿足感等對個人行為有著直接的影響,勞動價值觀中的利他主義不僅可以促進個體學習者的利他行為的產生,也可以通過個人規范對周圍的環境行為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到整個集體文化氛圍。重塑非遺勞動奉獻精神是一種在滿足了溫飽獲得了小康基礎上更高文明的文化重塑,這就要求非遺勞動課程的價值與當前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的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理念相匹配,在內容價值觀上進行整個價值觀的重構,為學生植入個體成長和利他的奉獻精神,為高職職業人重新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

2.提升非遺勞動教育教學中的個體生命意識

非遺源自于生活,以及個體生命的本能,是人的強大生命力的表征,每一項非遺的背后都有個體成長故事,故事主角是“一個有意識的、反思性的主體,是具有自身的主觀意志、意愿、情感與創造性能力的主體”[3]。個體生命意識內容價值觀的產生一定是基于高職學生的興趣,致力于提升他們的強大的生命力,關注他們內在的生命感知和真實的身體表達,與勞動密切相關的身體意義,通過勞動生成的主動地感性和生活驚艷,在將民族文化非遺技藝納入到教學的過程中,實現非遺“活態”在學生成長環境中的價值應用。鑒于此,首先,非遺勞動應關注非遺背后的文化場景,應當將教學內容與當地民眾的生活方式、習俗關聯,關注傳統文化形態背后的文化生存環境,不能脫離地域特有的文化內涵和精神風俗,通過教學中非遺、文化、環境和生活的一體化,在強化文化認同的基礎上推進非遺敘事與學生個體成長的情感性共鳴,在沉浸式教學情境中,營造良好的非遺文化氛圍,拓展非遺背后環境、歷史、典故、非遺傳承人的故事、生活內容、人文歷史等多維度內容,讓學生在非遺發生環境和成長歷程中,喚醒個體成長能量,通過有機嵌入非遺敘事和文化的滲透,讓學生真正領悟非遺與傳統文化的內在聯系。其次,從非遺體驗入手,讓學生個體感受不同非遺勞動的魅力,通過精雕細琢的身體表現、精益求精的勞動過程,強化學習參與者的感受,像主角一樣感知勞動的行為而不是被動的學習過程,在沉浸式體驗中激發身心合一的民族審美和文化認同。最后,要確立學習者在非遺勞動中的主體地位,更加注重身份體驗層面的價值認同,通過個體化的感知和生活驚艷,不拘泥于機械的動作和能力,讓個體獲得成長。不斷拓展勞動教育價值觀維度,通過非遺勞動讓學生體驗個體生命意識,做人生中自己的主角,在親身體驗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傳統技藝中感悟工匠精神,在創新中成就個體生命意識的創造。

(三)重構非遺勞動傳播:從碎片化到場景化的數字化敘事轉化,重塑價值賦能個體健康成長為溫度的傳播方式

在數字化時代,非遺勞動的傳播發生了巨大的轉化,非遺的傳播由“陌生化”的驚喜體驗轉化為符合當代人審美價值體驗的傳承,從“地方性場景”中剝離出來的非遺勞動,“在抖音平臺以創新與流變的形式呈現,并不在于其是否原生態,而是在于多大程度拓展了地方傳統文化在情感訴求、文化結構、行為和精神同一性之間的承續關系?!盵4]非遺的根本依然是傳承,借助新技術的目的并非改變非遺的內核,而是進行非遺的延展,將非遺轉化為當代人更加喜聞樂見的符合消費受眾生活的形式,在他們接受、產生興趣由此衍生出喜愛、熱衷并且去主動了解和體驗等等更多深層次的感情,從而幫助非遺技藝能夠一代代人傳承下去。所以在數字勞動時代,審美勞動、照料勞動、情感勞動逐漸成為一系列衍生出來的傳播主題,在非遺數字公地中基于個體成長的歷程進行敘事傳播也將變得更加重要。

1.基于個體成長開展非遺傳播

一是通過非遺傳承人的日常生活小故事,以及由此延伸出的普通勞動者的情感性,讓學生更加明白勞動幸福的價值觀,過普通人的生活沒有錯,精神的富足才是不可替代的。通過非遺傳承人精雕細琢的耐心和匠心,讓學生更加明白非遺背后傳承者的生活狀態,了解工匠精神的真正內蘊,追求極致的生活態度,這些深入淺出的故事背后通過視覺化完整化的處理,更加契合受眾的行為偏好。二是讓非遺傳統記憶通過敘事重新鏈接學生個體。新的媒介介質讓非遺傳統的生活情境與現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時空對話,非遺文化經過自我調適和被選擇,逐漸形成一種互聯網文化生態下的心理寄托,讓非遺民族記憶保留,也讓年輕人在虛擬的空間與傳統的故事演繹形成了鏈接。在重構的身份和社群中,讓非遺活態得以傳播和保護,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也會體驗到自己生產的勞動內容得到尊重,產生一種價值認同,自覺不自覺地實現文化傳承。以江蘇聯合學院為例,學校高度重視地域文化資源,適時借助媒介組織、開展并傳播非遺技藝主題的勞動精神傳承,圍繞蘇繡、四經絞羅、桃花塢年畫等非遺技藝,將附加了蘇州匠人精益求精以及審美和藝術追求的工匠精神、蘊藉了非遺工匠個體奮斗歷程的故事,通過“敘事改變人生”的策略實現學生個體勞動文化認同的獲得,實現了從“內容文化生產”到“個體成長連接”,讓學生個體在非遺勞動敘事中養成責任擔當,成就健康人格,從而獲得勞動幸福感和歸屬感。

2.重構非遺勞動教育敘事傳播

數字化時代,“數字勞工”正在向“情感勞動”轉向,“服務經濟、知識分享和情感交流逐漸成為新經濟形式的核心,非物質勞動和傳統的生產勞動性質有很大的差異,生產內容從物質生產向知識、文化、交流等形式轉變,創造了新的社會勞動形式?!盵5]為此,基于非遺的數字勞動進行敘事傳播,在互聯網人類學視角下主動地開展非遺敘事拓展,精準鎖定非遺受眾人群,將碎片化甚至“神秘化”的非遺故事和技藝在內容文化上進行重塑,將非遺傳承人的經歷、孤獨情感和日常生活,在互聯網共生的媒介下找到新的存在表達,讓非遺勞動可以更加自由地被講述、展演,實現地域文化和勞動精神認同的敘事重塑和價值重塑,將對中華傳統文化共同的集體記憶通過多維度地傳播得以重新建構。在文化內容上以故事內容作為傳播的視角,將那些原本枯燥、抽象的非遺過程,經短視頻微觀和細致的人性對話、更加情感化的視角進行重新鏈接,必然生成更加符合個性化的具備生活場景性的敘事展演,從而賦予非遺溫情。

(四)重構非遺勞動課程設置:從技藝傳授為主到個體成長敘事為主的內容轉化,重塑基于個體成長源動力為效度的驅動機制

非遺勞動的敘事影響著個體文化行為,勞動精神的傳承與民族文化精神的交織需要更多有意味的故事來維系,對于高職非遺勞動課程來說,非遺勞動文化的核心就是講各種能感召學生個體成長的故事,勞動精神的傳承通常也是由故事敘事推動和滲透。

鑒于此,首先,應改變技術驅動非遺勞動課程為內容文化敘事驅動非遺勞動課程,讓不同的非遺項目匯聚成傳統文化的一種內生力,通過非遺、勞動與地域文化的融合,賦能學生成長。其次,構建非遺勞動課程的項目驅動教學模式,基于非遺文化情境打造情境勞動課。無論是傳統在地的場景還是數字虛擬的場景,在情境沉浸式體驗和景觀實踐中實現學生個體的民族文化身份認同與主體建構。設置非遺故事和勞動精神的敘事情節,在深度真實情境課程里,不斷幫助學生推動個體的文化和道德向理想的精神性目標前行,并塑造具有創新性根基的價值觀,實現非遺勞動故事敘事與非遺傳統文化和勞動精神世界的重建,實現非遺勞動故事與學生個體自我形象的重塑。最后,要大力推動非遺勞動課程大中小學一體化建設,將非遺融入整體化教育體系,建立非遺勞動大中小學區域一體化聯盟,通過大中小學一體化的聯動的教育基地,保障課程實施的連貫性,探索將地域傳統非遺的精神內涵與學生的生活成長融通,建構成長式、情境式、問題驅動式的職業勞動教育生態圈,保障非遺勞動教育課程的有效實施,使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傳承,使勞動精神和課程創新得到拓展。以江蘇聯合學院為例,其集各類非遺敘事、勞動情感敘事以及平臺敘事生成為一體,學生個體在其中學習、實踐和交流,較好地實現了非遺民族文化認同和個體成長和合共生,這為個體成長的勞動內驅力提供了推進基礎。

五、結語

非遺傳承與保護不僅僅是商業創新和傳統品牌營銷過程層面文化產品的內容,也是數字勞動時代利用新媒體傳播非遺文化內容的傳播創新,更是傳統與現代文化博弈與矛盾下生成的高職非遺勞動教育敘事。非遺勞動敘事在建構學生個體成長上具有整體性重塑的價值,通過實施內容文化創新,圍繞民族文化傳承以及勞動精神的故事敘事,能給他們的成長帶來情節連貫感、精神完整感的體驗,最終使得個體成長,個體自我形象不斷被重塑改善,并推動傳統文化的不斷創新和重建。當非遺遇上勞動,勞動與非遺交互成為一種高職特點的教育敘事,在今天的數字化時代,非遺勞動的創新為個體成長提供了一種動能,非遺勞動創新融合數字化日漸成為一種傳播潮流,活化成當代人的一種生活方式,讓非遺創新成為一種勞動時尚,浸潤成一種勞動幸福的文化力量。

猜你喜歡
技藝個體勞動
非遺技藝絨花的傳承與創新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治理的技藝:三代王官學新說
關注個體防護裝備
技藝精湛 星光燦爛——來自歐洲的Herrmans
熱愛勞動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
技藝并舉 厚積薄發
個體反思機制的缺失與救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