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

2012-05-08 00:57李華
新時代教師 2012年3期
關鍵詞:信息素養整合數學教學

李華

陜西省綏德縣教師進修學校綏德718000

【摘要】探討如何正確理解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教師和學生在信息技術與教學整合過程中各自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做好這一角色,分析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的原則以及在整合過程中如何使學生能主動將信息技術這一工具運用于數學學習上。提出了整合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及如何應對。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有效途徑,也是教學雙贏的一種模式,它優化了教學過程,增強了信息技術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有效應用,另外它對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實踐精神也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初中數學,信息技術,信息素養,數學教學,整合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信息和信息技術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日益顯著,信息素養和信息技術能力已成為人的一項基本素質。我國政府明確提出在“十五”期間逐步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使信息技術成為中小學的一門必修課。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提高學生處理和運用信息的能力,成為新世紀教育的重要內容。在中小學開設信息技術課程的目的就在于“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痹谛畔⒒膶W習環境中,將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相整合,對于深化其他學科的教學改革、提高教學效率以及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和綜合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

1.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工具性

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信息技術是當代教師的一個教學工具,是學生的一個學習工具,師生之間的一個交流平臺。

信息技術是一門新技術,它改變了傳統初中數學教學相對封閉的狀態。信息社會中的數學課堂不再是單一的“傳道、授業、解惑”、“題海戰術”,而是將數學教學相對的開放起來,在增大課堂知識的量、加快教學節奏的同時,注重提升學生的理解和運用能力,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增進師生以及生生之間的交流,而且能夠更好地將課本知識同社會實際融合起來。更應看到,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過程中,信息技術只是一個工具,這一點在本質上與其它任何教學手段沒有差別,但是過于夸大或者過于貶低其作用都是不正確的。因此,教師必須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地位和具體任務有清醒和明確的認識,應該指導學生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使他們認識到信息技術是獲取新信息、討論并解決問題的常規學習工具。教師應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功用,而不是過分地渲染其比重。

2.整合過程中教師的角色

整合過程中教師合理運用信息技術,使所完成的教學任務變得輕松,一定程度上能提升教學質量。同時,借助信息技術,教師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對他們拓展視野、完成知識的重組、突破學科的重難點有很大幫助,而重難點是教師授課的主要內容。如何突破重難點是上好一節課的關鍵,信息技術的應用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以《相似形》一課為例,抓住相似形概念的關鍵,利用動畫設計翻轉、平移、縮放,讓學生直觀地比較相似形的特征,并通過點的閃爍、線的移動等歸納出相應的性質,突出重點,同時學生的創造力會得到充分的發掘。信息技術中的教學活動,教師始終起到組織、指導、咨詢和促進的作用,應引導學生很好完成學習任務??梢哉f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整合中“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教師應做好傳統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

3.整合過程中學生的角色

信息技術能更有效地使學生領悟數學思想,掌握一些數學方法,啟發學生積極進行思維活動,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和探究,同時能使學生交流、小組討論與“一對一”的個別化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由聽講變為觀察、實驗、主動思考,一個“按鈕”可以設計成暫停,中間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可以設計成動畫,讓學生從圖形對比中得到啟發。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充分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課程整合中學生也是知識建構、重組過程中的積極參與者,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都要求學生有目的地運用信息技術的工具性來獲取材料來實現。通過網上學習拓展了書本知識,指導學生學會查找信息、處理信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體現。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遇到問題,要提供給交流的機會,通過向老師、同學表達想法,實現發展。教師利用網絡的功能,給學生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留出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討論、去探索,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體現,達到資源共享,也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發展,突破了教學難點。課堂上有討論、角色扮演等,能大大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課堂學習效益。

4.整合的原則

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根本宗旨是為了學生,為了他們更好地學習數學,使他們思維更活躍,讓數學課堂更豐富,也是應用信息技術的根本目標和數學學科教學的重要目標。

4.1信息技術的運用,其目的是服務于教學,完成教學目標。不能為形式上的多樣化而失去教學的方向。信息技術產生的視聽效果刺激學生的感觀,可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但如果制作的課件過于復雜,畫蛇添足,將喧賓奪主,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沖淡他們對學習重難點的關注,久而久之,學生必然會產生厭倦情緒,反而不利于學習興趣的激發。所以我們要牢記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整合最終目標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和信息素養。

4.2現代教育思想指導下的數學課堂教學,應是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思維訓練為核心,以豐富的信息資源為基礎,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討、主動創新,獲得知識技能上的提高,滿足興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數學素養和信息素養。

4.3從數學教學改革的趨勢來看,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正向著數學活動課的形式轉變。數學教學應該讓學生做數學,這是新的課程標準中的重要理念。教學只有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規律出發,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F代教學主張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實現知識建構。要鼓勵學生發揮自主性,盡可能多地給學生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改變灌輸注入式的教學模式。

4.4網絡的廣泛使用促使教學內容不再局限于書本知識。學生學習的數學內容應該是現實的、有趣的、富有挑戰性的。而有意義的學習應是建立在學生主觀愿望和知識基礎上的,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相對于傳統的條件充足、答案確定的封閉題而言,開放題由于自身的特點,使更易實現上述的教育理念。同時,由于學生可以上網查找相關資料,使得開放題的來源更加廣泛。教學內容來源不再局限于教材,更不局限于教師,渠道可以更多,范圍可以更廣。題目本身將趨向于開放題,條件不確定、方法多樣化、答案不唯一。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實現學生自身知識的更新與能力的形成。

5.整合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整合剛起步,各方面條件不是很成熟,在網絡、資源、教師、學生以及整個社會環境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利整合的因素,這些因素成為制約整合的瓶頸。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5.1課程整合中很多教師過于強調信息技術的技術性,往往形式大于內容,搞得課堂象科技產品發布會。在做課件時過分地強調動態和色彩,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削弱了抽象思維的培養。

5.2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時過分追求大容量、高密度。不少教師津津樂道于計算機信息的大容量、高密度,教學中不給學生討論、思考的時間,表面上看課堂信息量大,實際上出現了“講者手忙腳亂、看者眼花繚亂、聽者心慌意亂”的現象,真是由原來的“人灌”變為更高效的“機灌”。

5.3忽視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有些教師將網上下載的課件直接用于教學,教學內容不加選擇、一點不漏地展現,上課成了執行既定程序,沒有顧及學生是否適應,是否能跟上教學進度。有些教師片面追求課件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從組織教學到新課講授,每一個細節都有詳盡的配套解說和分析,整節課光點鼠標,講些串詞就了事,而忽視了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這一點恰恰是師生間最為重要的。

5.4學科整合中,教師本身的素養不一樣,導致整合的層次也不一樣。如何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關鍵還在于教學設計上。要提高教學設計水平,教師必須首先通曉基本信息技術,具備一般教學設計能力,“外于形,內在心”,教師也必須不斷分析和理解琢磨其他教師成功的教學設計案例,借鑒優秀的做法,最后教師可通過教學實踐來提高教學設計水平。

總之,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正在對數學教學的方方面面產生深刻的影響。在教學中,應重視利用信息技術來呈現以往課堂教學中難以呈現的課程內容。教師應恰當使用信息技術,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借助信息技術學習有關教學內容,探索、研究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在課程整合的模式中,應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聽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被看作知識建構過程的積極參與者,學習的任務都要學生主動、有目的地獲取材料來實現。同時,在課程整合中,教師是過程的組織者、促進者和咨詢者,教師的主導作用可以使教學過程更加優化。

猜你喜歡
信息素養整合數學教學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如何培養學生信息素養
關于導學案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
“通信系統仿真”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借助MOOC打造一門有趣有視野的信息素養通識課
對數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認識
記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一次歸類、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基于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培養的數學教學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數學學習廣度和深度探討
數學教學中“量感”的教學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