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數學如何因材施教

2012-11-12 05:53謝先梅
中國人民教師 2012年9期
關鍵詞:因材施教教學質量小學數學

謝先梅

【摘 要】由于先天及后天等多方面原因,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因此,在課堂教學計劃中要針對學生的差異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主動和生動活潑的發展。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今天,學習借鑒其教育思想。根據學生個性差異和實際水平,因材施教,倡導樂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從而實現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的教育目標。教無定法,本人結合實際,淺談一下在小學數學中如何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因材施教 小學數學 教學質量

一.從實際出發,堅持面向全體學生

當今,受教育的少年兒童,由于社會的、歷史的、家庭的、生理的種種原因,情況是各不相同的。我們實施素質教育,實施新課程改革,就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從而實現學生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培養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的目標。在對他們實施教育的過程中,既要有基本的統一要求,也要因人而異,因勢利導,只有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各自的最佳發展??梢?,因材施教是實現教育面向全體,培養出不同層次人才的保證。

1.提問要有層次性。課堂提問是教學活動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方法,問題不僅要問在點子上,問在著急處,提得明白準確,便于學生思考。還要因教學內容和因學生實際而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積極思考,都能回答問題。一是要設計全體學生都能回答的問題。如什么叫正方形?什么叫平行線?乘法分配律的字母公式怎樣表示?二是設計中下等生回答的問題。在新授課中的復習鋪墊部分和練習中的的問題多數適宜中下等生回答。如應用題教學中的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這題直接告訴我們哪幾個條件?要我們求什么?當然對于有一定的難度,但通過教師啟發就能回答的問題,我也讓他們進行回答,并適時地對他們進行鼓勵,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三是設計中上等生回答的問題。在教學中,盡可能設計出通過比較、分析、綜合后才能判斷、推理的問題讓中上等生進行回答,這樣可以發展這這些學生的思維:如:你能找出其中的奧秘嗎?還有其它的思考方法嗎?還有更巧妙的解法嗎?

2.練習要有層次性。一是同一練習不同要求 。比如課本上的習題都是要求全體學生掌握的,做這類習題時,中上等生應該說是沒有什么問題的,但對于學困生而言有的他們不一定會完全掌握,這時候,要進行個別輔導,使他們通過努力也能完成。二是練習數量不同要求。要課堂練習中,設計一些思考性較強的題目,以滿足中上等生的求知欲,對于中下等生就只要完成基本題。

3.指導要有針對性。在教學中我們還要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有針對性地進行個別指導。對于優等生,引導他們做一些思維難度大的題目,如課本中的選作題、思考題,并組織他們積極參加數學活動課、興趣小組,擴大他們的視野,拓寬他們的知識面,提高他們的數學能力。對于中等生,指導他們去做稍有難度的題目,讓他們品嘗成功的喜悅,激勵他們的興趣,讓他們取得進步。對于學困生,他們缺乏自信心,知識欠帳多,并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對于學困生,對他們的指導注意做到全面,并有耐心,結合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不失時機地對他們進行指導。

二.認真分析學情,注重教學方式

教師要細心觀察每一位學生的行為表現,聽取學生的發言,也可以通過其它方式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學生學習數學不僅是在數學課堂上。因此,只有盡可能地全面了解學生,才能心中有數,做到因材施教。

1.引入課要多采用自學模式,教學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讓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會學。引入課大多以概念定義為主,一般來說學生對此都可以通過自學來完成,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又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2.對于重點知識應用討論式。對重點內容起碼應達到掌握的要求。要實現這一目標,只能通過加深印象響來實現。因此,建議此類課由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結論。因為這是學生自己學習提煉而成的東西,所以印象一定深刻,又能以此培養學生的理解、交流、總結能力。

3.對于難點知識應采用講授式。對于難點知識學生一般來無法攻克,為了不使學生失望,有效利用時間,應采用傳統的精講多練模式,使學生學會借鑒別人成功的經驗,以簡捷的方式獲取知識,提高自身的能力。

4.識圖課應采用發現式。圖形都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為了讓學生在認識圖形時能把模糊影響轉變為清晰認識,不妨讓學生自己逐步發現,把未知的找出來,然后經過推理得出未知的。這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造性,有利于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及認識圖形的方法。

5.復習課多采用歸納記憶法。任何知識都需要積累總結,聰明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知識積累的多少。所以對復習課,可啟發學生自己討論總結。盡管能得出的復習提綱不系統,甚至次序顛倒,但他們肯定能歸納全面,在此基礎上,教師旁敲側擊,引導學生整理、記憶,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歸類能力,使學生逐步由學會變成會學。

三.創設和諧課堂情境,培養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一句老話:你能管住他的身,可你管不住他的心。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建立自主學習活動教學結構,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巧妙疏導,讓他們積極投入學習的全過程,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快樂。比如,在教學“比的應用”時,首先出示一道既可以用分數應用題思路求解、也可以用比(或用份數)進行求解的應用題,放手讓學生獨立計算,學生習作完畢,再從實際出發,講究實效,把評價權教給學生,鼓勵學生互相評價,指出別人方法中的優點及不足,從而認識到像這樣的題可以靈活處理。接著在學生練習時,他們發現有的題不能用分數應用題的思路進行求解,該怎么辦?讓學生們再一次展開討論,通過實驗讓學生總結出,不能用分數應用題思路進行求解,也可從別的思路進行分析與解答,只要自己覺得能解得巧妙即可以。讓學生們充分領會到自主獲取知識的快樂,增強了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從中領悟、提高認識獲取最佳的思維方式。

參考文獻:

1.王炳照等《中國教育簡史》北師大出版社

2.張惠芬 金忠明《中國教育簡史講義》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3.喻少彬,鄭兆琳《新世紀兒童素質教育》中國書籍出版社

(作者通聯:404600重慶市奉節縣朱衣鎮中心小學)

猜你喜歡
因材施教教學質量小學數學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談如何提高初中歷史線上直播的教學質量
明確“因材施教” 促進個體發展
從《論語》看因材施教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因材施教的實施策略
因材施教并非只是揚長避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