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語文課堂教學的藝術性

2012-11-15 05:53楊金玲
教育研究學刊雜志 2012年8期
關鍵詞:講授懸念課堂氣氛

楊金玲

一堂富有藝術性而且成功的課堂教學是把所學的知識輕松、愉快而有效地輸入學生的頭腦中,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目的。因此,我們必須要改革過去的灌輸式課堂教學,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樂學、會學。

1激發學習興趣

以往由于各種因素的限制,在教學過程中往往開門見山,直接切入主題。學生學習從一開始就處于被動狀態,缺乏學習的動機與興趣。興趣是一切活動的動力,有了對事物的興趣,才會使學生認真學習觀察。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作為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啟發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啟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根據學生的好奇、好勝、喜歡探究新異事物的特點,課堂教學內容要有新意,用真情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動了"情",繼而便有了"趣"。如七年級課文《春》這篇優美的散文,在講授時,摒棄了傳統的講法,采取向學生提問的辦法:春天的活力是通過什么景傳神地表現出來的?這樣就引發了學生對春天的興趣和對其所表現內涵的探索心理,繼而在讀"春草"、"春花"、"春風"、"春雨"時,明白"鉆"、"鬧"、"撫摸"、"籠"字的形象比喻,掌握了"春的活力給人帶來的是希望和力量"的主題。講授蘇軾的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時,先放根據此詞譜曲的歌曲,最后以唱代背。

2巧設懸念

在課堂教學中,如果開頭得好,能一石激起千層浪,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加入到探知過程中來。教學實踐和心理學研究結果證明,在課堂教學中借鑒文學創作的作法,設置教學懸念能激活課堂,讓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可以引起學生的高度注意。懸念設置巧妙得當,學生的心理活動指向就會自然而然地集中于你所講的知識對象上,引導學生進入知識的"迷宮",接受知識要點。如《荷塘月色》的懸念設置是:寫"荷塘"?寫"月色"?還是二者都寫?《奇妙的克隆》這篇課文中的"克隆"指的是什么?它對人類社會有什么影響?假如你掌握克隆技術,你最想克隆什么?諸如此類的問題,使學生在不斷尋求答案的過程中對所學的語文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從中受到極大的啟示。通過這種方法組織的課堂教學也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交給了學生。學生通過教師巧設懸念組織的自學訓練,學會了在學習中多提問題,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傊?,懸念的設置是課堂教學的一種技巧,它可以吸學生的注意力,把無意注意轉為有意注意,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分析的積極性。

3創設愉快的課堂氣氛

一堂富有成效的教學課,是在輕松、愉快中完成的。而活潑愉快的課堂氣氛的形成,離不開靈活多樣、隨機應變的教學方法。如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恰如其分地激思,不失時機地點撥,或板書、或演示、或講解、或討論,使學生在輕松中緊張地思考、學習,在活潑中自覺學習和發展能力。對于質疑問題提出異議的學生,多表揚、多鼓勵、多引導,形成活躍愉快的課堂氣氛,從而達到教學目的。例如《鴻門宴》中驚心動魄、刀光劍影的場面,借助語言、神態、動作,講出課文中"忠"、"勇"、"威"、"壯"、"智",在課堂上掀起的波瀾,把故事情節逐步推向高潮,達到教學目的;講授《口技》時,先用多媒體展示各種口技表演,并叫學生模仿;講授親情類的文章時,如胡適的《母親》,先讓學生講述自己的親情故事,唱歌頌親情的歌曲;學習詩歌時,開展課堂朗誦、背誦比賽。

4張弛有度的教學節奏

課堂教學是要在有限時間內按時完成所規定的教學任務,因此,教學的節奏既要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與接受能力,又要突出教材的重點、難點,使學生學有所得。正如古人所云:"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在上課之初,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這一節課上來,形成有意注意。在講授新課時可以讓學生對教學內容形成無意注意,但在講授教材重點、難點時,節奏要放慢,使學生保持有意注意,充分理解和解決問題。而對那些學生一看就懂的簡單知識,教師只要略加提示,一言帶過,加快教學節奏。當學生保持一段時間的高度緊張的有意注意后,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講授一些有趣的例子,使學生適當放松。在課堂要結束時,教師要針對教學內容提出明確要求,使學生的注意力又回到了有意注意。張弛有度的教學節奏,使學生思維進入積極、活躍的境界中。此外,課堂上老師不要講太多,要給學生看課文及思考問題的時間,給學生提出疑問的時間,這些很重要。

5注重教學語言的藝術性

語言是人類心理活動的主要載體,也是教育的信息源之一。語言作為一種特殊的媒體,有著其他媒體無法比擬的功能,它在傳播教學信息的過程中,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具有很強的藝術性。但語言藝術是一種"亞藝術"即不是在舞臺上表演的文藝,而是在講臺上表現的藝術。其基本要求有三:笫一、生動活潑,具有形象性。第二、含蓄深刻,具有啟發性。第三、抑揚頓挫,具有和諧性。第三,風趣幽默,富有時代氣息,讓學生喜聞樂見。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師說話能力的高低,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效率。簡潔、富有藝術感染力的語言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又能豐富學生的想像,使學生受到感染,得到美的享受。講朱自清的散文《春》時,教師可先有感情地范讀,然后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的感情與全文的激情融為一體,使學生領略文中的語言魅力。講授《安塞腰鼓》時,組織學生分男、女、男合、女合、眾合幾種角色演讀,并分配好各自讀的句子。

猜你喜歡
講授懸念課堂氣氛
將課堂互動融入初中物理課堂之中的重要性
數學課堂“限時講授”教學策略
巧設懸念增魅力
普京記者會留下最大懸念
淺談課堂氣氛對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意義
小學數學教學良好課堂氣氛的創建初探
營造小學英語課堂氣氛的教學策略研究
智英賽:曹巖磊爆冷破斷王林娜加冕無懸念
淺談數學課堂講授的時機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