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母教養方式對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影響

2014-06-12 03:50雁,趙
關鍵詞:心理品質教養美德

王 雁,趙 靜

一、 引言

20世紀末美國塞利格曼教授率先興起了對積極心理學的研究。積極心理學是一門強調關注人們積極的情緒和體驗,以促進個體主觀幸福感為目標的科學。與傳統心理健康教育只關注預防和治療疾病相比,積極心理學提倡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要減少和治療疾病,更要挖掘人性中的積極因素。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教育工作者嘗試將積極心理學這種理念引入中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中。

2008年我國心理學研究者孟萬金教授創立了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理論體系, 主張心理健康教育應面向全體,以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心理品質為重點。孟萬金教授還帶領其團隊于2009年成功開發研制了中國中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量表[1],并在全國中小學展開大規模的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及成果推廣工作,使我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從關注學生心理問題走向關注學生積極心理潛能的開發和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

可見,小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培養是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但目前我國在此方面的研究還是很欠缺的。特別是對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開發和成長的影響因素之研究更是缺少。

眾所周知,小學生身心發展具有可塑性大、模仿能力強的特點,因而教育環境對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而家庭環境又是兒童出生后最先接觸到的教養環境,是對兒童影響最早、影響時間最長的環境。許多研究都表明,影響兒童身心發展的眾多家庭因素中,父母教養方式對其影響最大。父母教養方式通過親子關系,進而影響著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形成與發展。

本研究將視點聚焦于父母教養方式對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影響,嘗試了解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系,以便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

二、 研究對象與方法

本研究選取天津市某區三所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發放問卷420份,收回有效問卷410份,其中男生218人,女生192人,回收率為97.6%。

本研究采用了華東師范大學心理系周步成等修訂的《親子關系診斷測驗》(PCRT)對學生進行測試,以了解父母教養態度與方式。該量表將不良的的親子關系分為5種態度(拒絕、支配、保護、服從、矛盾)和10個類型(積極拒絕、消極拒絕、嚴格、期待、干涉、不安、溺愛、盲從、矛盾、不一致),每種類型滿分為100,將原始分轉換為百分位等級,最高為99,最低為0。等級越高表示親子關系越好,即父母的教養方式越容易使孩子接受;得分小于50被認為可能存在該種不良好的親子關系,即父母教養方式與行為有問題,百分位得分40~20之間的問題較為嚴重,得分小于20被認為問題很嚴重。

采用自編的《小學生優勢心理品質問卷》,測查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發展狀況。本問卷包括六大美德維度(智慧與知識、勇氣、仁愛、正義、節制、精神卓越),17項積極心理品質(創造力與判斷力、喜愛學習、對世界的好奇和興趣、勤奮熱情與堅毅、誠實真摯和真誠、勇敢和勇氣、仁慈和善良友愛、社交智慧、公民感團隊精神和忠心、公平和公正、領導才能、寬恕和慈悲、謙遜謹慎和審慎、自我控制與自我約束、感恩、審美、希望和樂觀感)。問卷采用五點量表的作答方式,各項因子(維度和品質)均分越高,代表積極心理品質的水平越高。該問卷具有很好的信度指標。

通過對抽樣的樣本進行施測,將收集后的數據采用SPSS17.0進行統計分析,在統計分析的基礎上形成父母教養方式與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關系認識。

三、 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父母教養方式的現狀

采用學生對父母教養態度和方式的評價結果來看父母教養方式的現狀。

表1. 父母教養方式的總體情況

表1結果顯示:目前小學生父母的教養態度和方式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在父母教養方式10個類型中除了積極拒絕型的平均分為50.39,達到一般水平之外,其他九項的平均分都低于50的一般水平。大多父母教養方式集中于40~20百分位之間,表明親子關系存在很多問題。其中問題較為嚴重的即百分位在20以下的是不安型、盲從型。從教養方式由壞到好進行排位看不安型、盲從型和期待型排在前三位。此結果說明當前小學生父母的教育態度和方式不容樂觀。

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是隨著我國獨生子女家庭占主導地位,家長們面對日益加劇的社會競爭力,將注意力過于集中于一個孩子身上。家長的不安焦慮,往往通過盲目追隨他人與他人攀比、對孩子過高的期望表現出來。一方面處處滿足孩子的合理與不合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又不關注孩子的自身特點和天賦能力,一意孤行地讓孩子按家長設計的路線走,結果不僅造成不良的親子關系而且影響到孩子日后的成長。這一切又與家長缺乏正確的教育觀念是分不開的。

(二)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發展狀況

采用《小學生優勢心理品質問卷》對研究對象進行調查,其結果如下:

表2. 小學生六大美德描述統計表 N=410

表2顯示: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總體平均分為3.98,表明其積極心理品質發展處于良好水平。六大美德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精神卓越、仁愛、勇氣、節制、正義、智慧與知識。

對小學生17項積極心理品質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得分最高的前五項積極心理品質依次是公平和公正、仁慈善良和友愛、審美、感恩、寬恕和慈悲。即這五項積極心理品質發展最好。得分最低的五項品質依次是公民感團隊精神、誠實真誠、自我控制與自我約束、創造力、領導才能。即這五項積極心理品質發展水平一般,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與孟萬金教授所領導團隊的研究結果有很大的相似性。[1]

調查結果還顯示小學生的仁愛、感恩等品質發展較好,相比之下,小學生的創造力與判斷力的發展相對較弱。前者與我國近些年來更為重視傳統文化和“仁愛孝悌”美德對兒童的熏陶、感染有關,很多學校已經把傳統美德的教育作為學校的特色;后者是因為我國獨生子女的增多,孩子成為家庭的中心。家長出于對孩子安全的考慮,很少放手讓孩子與同齡伙伴自由玩?;颡氉猿鲩T,這樣既剝奪了孩子自己嘗試與探索的機會,也壓抑了孩子與人交流合作的愿望,久而久之,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就會被聽從和模仿所代替,進而阻礙其創造力的發展。

(三)教養方式與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關系

對父母教養方式和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進行了相關分析,結果如下:

表3. 父母教養方式與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相關度表

注:**.表示在0.01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表示在0.05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

以上結果顯示,父母教養方式與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之間有緊密關系。從整體上看,父母教養方式中的消極拒絕型和溺愛型與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總體發展呈顯著正相關;不安型與積極品質的總體發展上呈顯著負相關。

具體到六大美德,可以看出:父母教養方式的消極拒絕型及溺愛型與六大美德均呈顯著正相關;父母教養方式的不一致型與勇氣和節制兩個維度呈顯著正相關。積極拒絕型和嚴格型只與勇氣維度呈顯著正相關。不安型與智慧知識、仁愛、節制、精神卓越四個維度呈顯著負相關;盲從型與精神卓越呈顯著負相關。

為進一步探討父母教養方式能否預測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狀況,又進行了多元回歸分析,結果顯示:

父母教養方式中的消極拒絕型對六大美德有顯著的預測力,都進入了回歸方程,并且在對六大美德的預測中都是最先進入回歸方程的,是預測力最高的維度。父母教養方式中的消極拒絕型對六大美德的預測力(影響力)按從大到小的順序依次是精神卓越、節制、勇氣、智慧與知識、仁愛、正義。

父母教養方式中的溺愛型對其中的兩大美德具有預測力,都進入了回歸方程。按預測力的大小,依次是勇氣、智慧與知識。另外,父母教養方式中的不一致型對勇氣維度的美德具有預測力。

四、 討論與建議

從父母教養方式與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多元回歸分析來看,有三種教養方式進入回歸方程,即消極拒絕型、溺愛型、不一致型,說明這三種類型的教養方式對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影響最大,在此進行深入的討論。

(一) 消極拒絕型教養方式對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有重要影響

消極拒絕型教養方式是指父母對子女所說的話采取忽視、不理的態度,對孩子不關心、不信任。研究結果表明消極拒絕型的教養方式是影響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因為它對積極心理品質的六大美德維度都有預測力。

1.消極拒絕型的教養方式有礙于小學生精神卓越美德的培養。精神卓越美德主要包括感恩、審美和希望樂觀的品質。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每個人都有取得他人的信任與理解的需求,這種需求會促進個體不斷積極進取,使內心的體驗與感受得到不斷的滿足與表達。小學生的心理還未成熟,對父母的感情依賴性較強,希望得到父母感情上的信任與理解。對子女來說,自己的想法能夠得到父母的理解與信任,他們的需求就得到滿足,內心隨之產生積極體驗,會以樂觀向上的心態對待學習和生活。這種內心需求的滿足和積極體驗會激發他們良好的品質,懂得“知恩圖報”,懂得“感謝”。相反,若父母對子女不關心、缺乏理解和信任,子女內心的需求就得不到滿足,也就難以產生對父母的感激之情。久而久之就會對周邊的人和事產生消極悲觀態度,不利于小學生精神卓越美德的培養。

2.消極拒絕型的教養方式有礙于小學生節制美德的培養。節制美德包括寬恕、謙虛、自我控制與約束品質。研究結果顯示,消極拒絕型的教養方式對小學生寬恕品質的形成影響最大。人的性格是后天形成的,父母的言行會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給孩子性格以正向與負向的影響。日常生活中,如果父母表現出對孩子的理解、接納和包容,充分地信任他們,日后孩子就會在他的性格中表現出對人的同情、寬恕并能自覺規范自己的言行。眾多的研究結果印證了父母對子女的理解與信任有利于子女寬恕和慈悲品質的發展。劉金國[2]等 (1995)研究結果發現:父母采用理解、給予情感溫暖的教養方式,有利于子女形成外向、情緒穩定、具有同情心等個性特征;黃樹香[3](2010)對初中生的研究結果表明:父母對子女采取情感溫暖理解的教養方式越多,越有利于子女發展成外向、情緒穩定、關心他人、易于適應外部環境等性格特征。相反,父母平日缺乏對子女的信任理解和寬恕,孩子無法獲得內心的積極體驗,情感受到壓抑,人格受到傷害,日后的性格中就會形成狹隘、妒忌、缺乏同情心的心理品質。張小菊等[4](2013)對大學新生父母教養方式與積極心理品質的相關研究表明: 父母情感溫暖與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各維度以及總體水平呈顯著正相關;母親的拒絕否認、懲罰嚴厲態度與大學新生的節制和超越美德呈負相關。也就是說,父母如果采取消極拒絕的教養態度不利于其子女形成寬恕、謙虛、自制以及樂觀幽默等良好品質與性格特征。

3. 消極拒絕型的教養方式有礙于小學生智慧與知識美德的發展。智慧與知識屬于認知力量,包括對世界的好奇和興趣、創造力和喜好學習的品質。

小學階段的兒童已具有一定的認知能力,他會利用自己的原認知去主動探索周圍的世界,并在探索過程中產生疑問。若父母體會到子女內心的欲望和需求,幫助子女解疑答惑或是給予子女鼓勵性語言,子女就會切實感受到需求得到滿足,對外界事物的好奇與探索的欲望就越加強烈。相反,若父母對子女采取消極拒絕的態度則不利于子女對世界好奇與興趣品質的發展。通過以上的分析不難看出,拒絕型的教育態度與方式是阻礙子女形成良好美德的大忌。為此,我們呼吁家長要拒絕家庭冷暴力,給孩子以充分的理解、信任與關愛;信任理解要以正確的兒童觀為前提,父母要認識到兒童是具有獨立個性的人、是發展變化的人,允許他們犯錯誤,有包容之心,并給他們創造改正錯誤的機會;還要學做傾聽者,多與孩子交流,真正“蹲下身來”與他們做朋友,了解他們的心聲,只有這樣兒童積極心理品質的形成與發展才有保障。

(二) 溺愛型的教養方式對小學生智慧與知識、勇氣美德有重要影響

溺愛型教養方式是指對子女的要求、主張、意見無條件的接受,想盡一切辦法滿足子女的要求,替孩子辦一切事情,甚至為孩子的錯誤行為辯護。研究結果顯示溺愛型教養方式對小學生的智慧與知識、勇氣具有預測力。

1.溺愛型的教養方式有礙于小學生認知力量——智慧與知識美德的形成與發展。王坤等(2012)[5]研究結果表明: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父母教養方式存在著關聯。父母教養方式能夠正向預測自主學習能力,即父母教養方式會影響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特別是父母情感溫暖、理解對自主學習能力有正向預測作用。而母親過分干涉、過度保護對自主學習能力有負向預測作用。還有研究證明,家庭教育方式與兒童創造力發展有密切聯系。溺愛型與壓制型的家庭教育方式不能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使孩子養成依賴、服從的習慣,創造力水平低。[6](P177)我們的研究與以上的研究也是一致的。

2.溺愛型教養方式有礙于小學生情感力量——勇氣美德的形成與發展。勇氣美德是情感力量,包括勤奮堅毅、誠實和勇敢品質。采取溺愛型教養方式的父母由于對子女過分疼愛,生活中事事包辦,使子女失去了鍛煉的機會。久而久之,子女依賴感滋生,責任感缺失,當獨自面對困難挫折時不能勇敢應對,不肯付出辛苦和努力,往往采取退縮逃避的態度與行為。由此可見,作為父母疼愛孩子一定把握好度。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兒童觀”,給兒童獨立探索的空間,放開雙手,將孩子成長的權力交給他們自己,不要代替孩子去成長。另外,父母與孩子要平等相處,不做孩子的仆人。學會責任下放,即讓孩子承擔起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應該承擔的責任,甚至可以給孩子主動創造一些克服困難的機會,促其成長。

(三)不一致型教養方式對小學生勇氣美德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不一致型教養方式是指父母管教態度不一致,一方嚴格,一方放縱;一方做出決定,另一方卻反對。經研究發現,不一致型教養方式與六大美德中的勇氣和節制維度都有相關,但只有勇氣美德進入回歸方程,說明不一致型教養方式對小學生勇氣美德具有較強的預測力。前面提到,勇氣美德包括勤奮堅毅、誠實和勇敢品質。不一致型的教養態度主要會影響小學生勤奮、熱情與堅毅品質。

為此,父母在教養子女過程中盡可能做到:在子女面前,口徑要一致;當意見分歧時父母先提前商議,達成共識再與孩子交流。只有這樣才能為子女成長營造良好和諧的養育環境,促進其積極心理品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單志艷.小學低年級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10(11).

[2] 劉金國等.父母養育方式對個性的影響[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995(2).

[3] 黃樹香.初中生人格與父母教養方式的相關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10(5).

[4] 張小菊等.大學新生父母教養方式與積極心理品質關系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13(2).

[5] 王坤等.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父母教養方式調查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4).

[6] 董奇.兒童創造力發展心理[M].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猜你喜歡
心理品質教養美德
誠實是美德
普通高中家長積極心理品質培養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高中地理教學中心理品質教育的有效開展
高校冬季體育教學與學生心理品質的塑造
中職德育課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實踐研究
教養方程式
她是自立自強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使人高貴的是根植于內心的教養
助人為樂是美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