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影響因素

2014-07-04 13:33齊君婷
商業2.0 2014年6期
關鍵詞:協調發展區域經濟影響因素

齊君婷

中圖分類號:F207 文獻標識碼:A

摘要:確保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是當前維續我國國民經濟持續性快速、穩定增長的重要前提。當前,關于研究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相關問題討論探索工作總體進展良好,但始終缺乏理論的系統性研究。眾所周知,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是現階段我國的一個重大戰略性研討問題,同樣,現如今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狀,也是不可回避的國情之一。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特殊階段,如何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是當下我國必然要正面應對的重大現實問題。

關鍵詞: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影響因素

引言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始終存在的差異性問題仍然非常突出。尤其在一些西部地區,盡管區域資源多元豐富,潛在的市場商機也十分可觀,但因為體制與部分國家政策等諸多層面的因素使然,即便試圖通過諸般努力,其協調性卻依然不容樂觀,遠遠沒有達到預期的發展目的。

1. 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現狀

盡管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我國恰如其分地實行開展了改革開放的政策,并且以此顯著地推動了我國各個區域之間的經濟增長,但相對來說,各個區域之間的經濟差距也正在被明顯拉大,直到如今,這種區域之間的經濟發展差距始終顯現出持續擴大的態勢,由此而延伸出的我國東、西部區域的經濟怎樣實現協調發展的問題已上升到了全國整體經濟是夠依然能夠保持快速、穩定、健康發展的國家戰略問題。

伴隨著全球科技的不斷發展以及現代化信息交流的普遍大范圍應用,全球化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也正在朝著“殊途同歸”的方向進行著,因此,在自由、開放的市場環境背景下的競爭、交流、合作的局面也必然會反復擴大。全球經濟一體化無疑會給我國東、西部區域的經濟協調發展帶來更為深遠的潛在影響。一方面,我國當前的市場資源配置與競爭日漸白熱化,其形式也錯綜復雜;另一方面,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依然屬于機制轉型與組織結構整合的過程中,許多機制還沒有進行定型規范,矛盾還需要協調[1]。

2.影響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因素

2.1非經濟因素

2.1.1區域文化差異

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中的區域文化屬于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并且只是進行特定狀態下的單方面的協調而已,而是協調區域之間各式關系的全部。因此,無論是對區域之間文化組織的協調,還是經濟的協調,都只是協調發展的一部分,而并非內容的綜合。無論是歐盟、日本抑或是我國的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在其開展經濟發展的階段中,都把市場規范化、統一化當成制衡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每個區域在發展階段無一不首先明確其區域功能、定位的前提下,展開反復的分工,且利用提升區域之間的分工以及合作的方式進而改變由最初的行政分工所引起的略顯封閉與各占山頭的情況。以宏觀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角度看,區域文化的差異并不會從根本上左右發展形勢。

2.1.2自然環境因素

影響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自然因素,無論是從語言學抑或是其本身的行為來說,都是一個動態概念,因此必須辯證理解。自然環境的客觀存在證明,發展是協調的前提,只有相對于發展才有協調,協調是關于兩方面的內涵:第一,對待區域背景下的協調發展必須要以辯證視角進行判定。因此,“協調”的意義也可以理解成為發展階段中的“規定”,一旦遠離了發展這個層面,所謂的協調便消滅;第二,協調需要具備自然環境客觀條件。區域之間的組織與聯系必然無法停留在一種形態,在特定條件或是歷史作用下,部分組織與聯系狀態是最健康的,同樣伴隨著客觀條件與歷史作用的不斷變化,區域之間的經濟發展現狀也會變為亞健康,甚至不健康。因此,研究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應當充分考慮自然環境因素進行理解。

2.1.3地方政府調控

現階段市場潛在運行規律已經逐漸遠離了行政化的干擾,當前市場已經可以自主的應用各自要素在其區域內展開自由的流動,使得能夠完成資源上的合理分配。但與之相對的是,市場普遍存在的盲目性又導致市場時常出現“失靈”的狀態,這個時候,政府便要為區域協調發展發揮重要的作用。上述所提及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區域在進行對統一市場生成的階段,政府都相對的利用了部分行政干預。例如,歐盟會定期地舉辦歐盟成員國之間的首腦會議,對可能影響歐盟經濟發展每個層面的因素展開相互協商,并且為其成員國進行經濟上的協調發展提供政治保障[2]。同樣,我國的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也會利用定期舉行“洽談會”反復地實施制度創新,使之更具針對性與具體性,最終能夠達到省市之間的經濟能夠協調發展的作用。日本的區域經濟圈正是因為對傳統行政分割的消滅,才能夠讓原本土地資源并不豐富的各個區域能夠在空間上緊密結合。我國的珠三角的經濟發展也正是基于關注政治領域的合作放能夠使得其區域合作范圍得到不斷地拓寬,讓協調水平得到反復提升,經濟得到不斷快速地發展,使之一躍成為我國乃至世界經濟發展的典范。

2.2經濟因素

2.2.1人力成本因素

人口問題對于我國區域經濟來說是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之一。區域經濟發展不善往往導致區域內人口素質低下,而人口素質長期低下又會導致區域經濟發展出現阻礙。實現區域經濟發展與區域人口數量素質的和諧發展是實現經濟持續增長,進入良性循環的關鍵問題。例如我國西部地區經濟相對欠發達,因此經濟發展需要更多的優秀人才,對人力資本的需求更加渴望。但是東部地區高待遇、高福利等因素吸引著大量人才,人才外流使得區域內的人力資源素質整體下降,無法滿足經濟發展力資源的需求。

2.2.2區域產業布局

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階段,任一一方的區域的發展都不應當以侵害另一方的發展而作為其前提條件,而是讓該區域的經濟發展轉換成為另一區域經濟發展的便利背景。也可以說,任一的區域進行經濟發展行為都需要視另一方的區域為約束條件,以此來推動與適應區域之間的協調發展,讓全部區域都可以獲得發展更新,其組織得到反復優化以及形成一種相互依賴、推動,最終讓每個區域經濟獲得持續性穩定快速發展。

2.2.3市場化程度

現階段,人們常常談論起的“企業家精神”便是說一群擁有創造能力的人、組織所擁有的具備開拓意識與冒險精神,正是由于有這種精神的作用,放能夠讓其化身為破除傳統,打碎常規,愿意去進行風險挑戰的歷史變法者,才可以打破來源于固有體制的既得利益者和僵

化制度的捍衛者的困難阻礙,向傳統略顯愚昧的制度發起強有力的現實沖擊。此外,制度裝置的內涵旨在激勵人們進行制度創新所安排的外部性的裝置,換言之,惟有先一步安置有利于制度創新的制度裝置功能,才可能夠讓創新者創新出新的制度。

3.結束語

如果進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制度創新所實現的潛在收益能夠超過進行制度創新的成本,那么顯然,其創新的熱情及動力都會得到極大地提升。制度創新的內涵必然需要制度競爭,而制度競爭則是表示利用制度之間的優勢與劣勢的相互比對比進而發生的變革壓力,而如果這種優劣區別比較愈顯著,則需要進行制度革新的壓力也會相對地增大[3]。例如,在我國意識到計劃經濟體制明顯喪失基本的競爭力時候,實施必要的創新,其壓力便大幅度地上升,而這正是我國過去所進行經濟制度改革的本質因素。

參考文獻

[1]孫輝.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視角下的差異化貨幣政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2]覃成林,鄭云峰,張華.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趨勢及特征分析[J].經濟地理,2103,(01):9-14.

[3]胡春春.人口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綜合評價——以廣東省四大區域為例[J].商業時代,2013,(27):136-138.

猜你喜歡
協調發展區域經濟影響因素
人口老齡化與經濟協調發展探究
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產學研用合作模式實踐研究
基于物流經濟的區域經濟增長研究
環衛工人生存狀況的調查分析
中國社會信任基礎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研究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大湘西地區人口流動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
村級發展互助資金組織的運行效率研究
以協調的發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鎮化建設研究
基于系統論的煤層瓦斯壓力測定影響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