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專業教育工作概述及教育改革的討論研究

2015-03-11 01:03韓松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5年2期
關鍵詞:培養機制教育改革

韓松

摘 要 通過對在環境科學專業發展的幾年中教育體系出現的弊端進行簡要的概括和分析,根據本專業情況進行分析,擬定穩定辦學,深化培養方案的方法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并進行教育改革的討論與研究。

關鍵詞 教育改革;環境學科;培養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489X(2015)02-0074-02

Overview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Education and Discuss

Research of Educational Reform//HAN Song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brought about environmental issues, making the environmental discipline has been growing attention to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has brought great opportunities, but relative, also pose challenges. Based on the shortcomings of a few years i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its education system appears briefly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school of professional situation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a stable education, training program to deepen the teaching methods to solve the problems, and discussions with research and education reform.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Science; Educational Reform; Culti-vation Mechanism

1 前言

高等教育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相對來說是需要調整的,有些課程結構比較單一,學科體系相對封閉,脫離實際;學生死記硬背普遍存在;課程評價過于強調學業成績;課程管理難以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和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求等,都需要進行教育改革來實現逐步調整,盡量避免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教育改革的含義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的社會、經濟等領域的改革都隨著時代的發展要求而逐步深化和擴展。其中教育改革經歷了幾十年,渡過了多個時期,學者們仍然不斷積極對其進行探索,試求尋找到最適合我國教育狀況的發展方向。教育改革最本質的問題是改革的基礎和核心,它規定著教育改革理論研究的邊界和范圍,規定著教育改革理論的內在規定性和外在差異性[1]。解決問題最直接根本的方法就是要處理好它的本質問題,而對教育改革本質的有效分析,有利于形成對教育改革的正確認識,有利于更好地促進教育改革活動的開展,從而達到促進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目的。

由于此項改革涉及多種不同層次、不同深度、不同學科等龐大的體系,其復雜性可想而知,帶來的問題也就多種多樣。就高校來說,學科與學科之間就有很大差異,解決問題的道路很是曲折??v觀歷史,教育改革的時長有三十多年,2010年正式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實施時段是2010—2020年,這樣一種曠日持久的全國性教育改革在世界教育改革史上也屬罕見[2]。

教育改革的意義 知識自身并不會直接對教育的發展造成影響,而是人們對知識的理解、態度、看法、觀點影響著教育的發展[3]。所以,要做好教育改革,就必須在以先進理念作為行動指導的同時,所有人還要以切身行動參與到實際行動中,而不是空喊改革的口號。通過對過去幾十年里我國教育改革歷程的概括和總結,也不難得出經驗:借鑒學習國外的成功經驗固然重要,但是立足于中國國情,發展中國式教育體制才是未來之路,才有利于國民教育,有利于走上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道路。

2 環境學科人才培養的需要

環境學科專業概述 環境科學包含了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之中的多種科目,屬于跨學科領域。環境科學不但可以對全球范圍內的環境演化規律進行探索,還可以通過探究人類活動與自然生態之間的關系、環境變化對人類生存產生的影響,進行污染的防治技術和管理措施的研究[4]。

東北林業大學環境科學專業隸屬于東北林業大學林學院,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環境科學及相近專業環境工程、生態學、林學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受到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環境管理的基本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一定的教學、研究、開發和管理能力,掌握環境監測與環境質量評價的方法以及進行環境規劃與管理的技能[5]。

環境學科人才要求分析

1)專業人才需求量的增加。伴隨著國家經濟的迅猛發展,中國早已步入經濟大國行列。但是帶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還是以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為主體的企業和集團,這樣以消耗環境資源、破化生態環境為代價取得的經濟增長,其結果就是中國的環境破壞問題日趨嚴峻,如果不加以遏制,其結果是不容樂觀的。所以,隨著國家越來越注重環境保護、污染治理,環境學科應運而生,環境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越來越多的工作崗位需要高素質高能力的專業人才來填補。

2)專業人才技能的提升。當代社會,與時俱進似乎是對所有行業的要求。社會對人才需求的標準也越來越高,舊一套的教育體系可能會暴露一些弊端,如課程覆蓋不夠全面,培養出的畢業生專業技能達不到崗位要求,等等。endprint

在東北林業大學林學院開展的環境學科課程教育改革中,經過幾年的努力,就現狀來說,已經進步許多,并且該專業還會定期開展教師與學生間的課程討論與反饋,搜集意見并根據合理提議進行課程體系的改革,但是還有許多工作要求繼續完善?!皟蓭煛敝贫茸?004年由國家建立以來,對從事環境評價和環境保護的人員提出更加具體的高要求,明確了知識結構和對基礎理論知識及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規定了專業素質和業務水平、設計與實踐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照目前環境專業學生的業務培養目標,就質量而言還有較大的差距。要在合理的基礎上,根據學校本身的情況,制定更符合人才需要的教育體系,以保障和提高人才的素質和技能。

環境學科教學分析 近年來,環境科學專業為了加快教學實驗室的改造和建設,不斷提高儀器設備的更新率,引進科技含量高的先進設備充實教學實驗室。目前本專業的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室總面積260平方米,已擁有氣相色譜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SBR反應器、紫外分光光度計、純水制取設備等儀器設備100余臺套,擁有專業實驗教師4人,共開設環境化學、環境監測、環境工程、環境微生物工程四門實驗。

近五年來,在學校、學院的大力支持下,本專業教師結合專業的發展、開設課程中的相關環境知識內容,認真、努力建設實習基地。本專業的實習項目主要涵蓋城市居民生活廢水處理、工業廢水處理、固體廢物處理、大氣污染控制處理及資源、能源利用等方面。通過在以上方面的實習,旨在讓學生深化理解所學環境專業課程的基本理論知識,提升實踐動手能力。

3 高校教育改革的討論與研究

我國高校工程學科教育現狀及問題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工程類教育的重視程度的增加,國內各大高校經過多年的努力,將教育規模不斷擴大,教育水平不斷提升,教學中的軟硬件設施不斷增強,培養出一大批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為祖國的以科技創新為指導的發展道路打下基礎。就環境學科來說,伴隨著國家經濟的飛速發展,污染問題也日趨嚴重,這更是要求環境學科要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但是客觀點兒來說,我國的大多數高校教育體系沒有達到要求的高標準,專業科目的教學不完善,理論知識很少有機會能與實際企業的運作聯系在一起讓學生認知和學習,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這些都是現階段高校教育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改革措施

1)根據社會需要穩定辦學規模。雖然國家需求的環境專業人才的數量逐年上升,但是此專業的增設和擴招使得該專業畢業生就業壓力較大,需要事先調查好社會需要、崗位需求,合理展開專業的招生,以求人才質量的提升和供求關系的平衡。

2)根據人才要求調整培養方案。世界發展日新月異,市場需要也隨之不斷變化,伴隨巨大的就業壓力,環境專業畢業生選擇繼續攻讀更高學位或出國留學的人相對于其他專業來說比較多,直接就職人員相對較少。應該加強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本科階段加大交叉學科的教育力度[6];實驗教學中的實習環節要使理論與實際聯系得更緊密;畢業前不僅要掌握好專業知識,更要找準就業方向,調整好學生的專業方向,以利于學生就業工作的順利進行。

4 結論

人才培養是我國發展的重點,想走科教興國的道路,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只能更高,不僅僅追求受到高等教育人數的增加,更需要其素質的大幅提高。這是因為專業人才的數量和質量不僅標示著我國人才的現實水平和國家科學技術的進步,也直接影響著國家未來的發展。

由上述分析不難看出,東北林業大學在環境學科的教學上不斷汲取經驗教訓,不斷研究討論,不斷改善教學環境,根據學校實際合理安排課程教學并逐步調整,通過已實行的改進辦法看到了進步,即掌握就業需要和調整培養方案,使得學生的技術水平、專業知識都有很大進步,更重要的是加強了學生獨自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這項優勢將在未來得以充分發揮。在教育改革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必須時刻保持注意力,積極吸取經驗,爭取培養出更多貢獻社會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楊聚鵬,蘇君陽.教育改革的本質:教育改革的特征及類別[J].現代教育管理,2013(1):7-12.

[2]吳康寧.中國教育改革為什么會這么難[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4):10-19,36.

[3]張永祥.知識觀視野下的我國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9.

[4]環境科學[EB/OL].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E%

AF%E5%A2%83%E7%A7%91%E5%AD%A6.

[5]環境科學的日志[EB/OL].http://page.renren.com/601146

905/note.

[6]王冬梅.美國高校交叉學科教育歷史發展與理論探索[J].現代大學教育,2006(4):73-78.endprint

猜你喜歡
培養機制教育改革
應用型商科專業人才培養機制方案的優化與創新
基于學生滿意度的廣西旅游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機制創新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大學生創新精神培養機制研究
探索具有吉利特色的產教融合之路
淺談“EEPO有效教育方式”
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
任務型教學在初中英語聽說課教學的應用研究
淺談大學教改中創新型的物理試驗問題
動物醫學專業面向官方獸醫與執業獸醫教育改革的探討
關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大學英語的教學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