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

2015-03-11 01:10陳靜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5年2期
關鍵詞:數字圖像處理行動導向職業能力

陳靜

摘 要 “行動導向”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水平為目標,改革傳統的課程教學模式。將“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應用到數字圖像處理課程的教學改革中,通過三年的教學實踐,學生的實踐能力及職業能力得到顯著的提高。

關鍵詞 行動導向;職業能力;數字圖像處理;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5)02-0108-03

Reform and Practice on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ode of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CHEN Jing

Abstract The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ode high lights the voca-tional abilities of students and tries to reform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he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ode is used i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in this paper.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ree years has shown that this teaching mod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for improving the students of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ability and vocational ability.

Key words action-Oriented, vocational abilities,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eaching reform

行動導向是德國職業教育在20世紀80年代以來形成和發展的職業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是德國職業教育領域改革的核心內容[1]。區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終極目標為加強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教學內容包括職業活動和與其相關的能力、經驗和知識。

數字圖像處理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它的應用范圍廣泛而且技術發展迅速,對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要求都很高。在高等學校的課程設置中,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是電子信息類工科專業重要的專業方向課程之一,其教學目標是要求學生了解并掌握常見的數字圖像處理的算法及其應用,為步入社會參加工作及深入研究做好準備[2]。培養能夠對不同種類的電子及通信設備進行維護、調試、設計、制造和對信息系統進行設計和開發信息系統的應用性人才是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因此,如何根據專業特色對教學內容進行取舍,對教學方法進行設計,就成為進行課程教學改革的關鍵所在。

1 “行動導向”教學模式

行動導向教學模式要實現的教學目標是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水平,它的重點是將行動的過程和學習的過程進行有機結合?!靶袆訉颉蝿镇寗印笔切袆訉蚪虒W模式的主要形式之一,它進行實施時重視學生的價值,張揚其個性,引導學生主動聯系實際的問題去學習,使得學生掌握通過分析具體的實踐問題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案的能力。因此,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依照每一位學生的具體情況對行動導向的任務進行分配,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通過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務,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2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教學改革

數字圖像處理在高等學校的開設比例相對較高,在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地理信息系統、遙感科學與技術等專業都開設了這門課。以許昌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數字圖像處理課程為例,目前該課程的計劃學時為48學時,計劃教學周數為12周,采用的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何東健主編的教材。長期以來,該課程一直采用講授方式,教師基本按照原理、算法、處理效果等順序按部就班地講述。在這種情況下,學生雖然也能掌握基礎的圖像處理方法,然而現實中的圖像處理問題五花八門,往往需要多種算法綜合起來才能實現。因此,學生在面對具體的問題時缺乏對問題進行分析、尋找設計方案從而實現對問題的處理的能力。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是按照學生的層次以及生源特點,充分尊重學生個人的興趣和未來職業發展愿望,注重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的培養,提高學生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行動導向教學設計 按照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培養計劃的要求,并結合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教學的特征,將課程內容和實際項目設計進行有機結合,分割為六個學習情境,具體的內容如表1所示。

引導文教學法在課程改革中的實施 引導文教學法通常是指采用一種稱之為引導文的專門的教學文件,對學生的自主學習及工作進行引導的項目教學法。其教學實施的步驟與項目教學相似,最大的不同在于將引導文設置在對應的每個步驟中[3]?!盎诜謹惦A偏微分理論的圖像邊緣檢測研究”的引導文結構如表2所示。

項目教學法在課程改革中的實施 項目教學法是行動導向教學方法之一,是建立在有一定目的性的活動基礎上的教學方式,它通過學生獨立處理在項目中出現的各類問題來達到課程培養目標的實現[4]。在項目教學法中,根據項目的特點來設計教學過程,使得學生通過完成具體的項目掌握課程內容對應的知識點,并從中學習到處理具體實際問題的能力?!败嚺茍D像預處理”的項目教學法教學過程設計如表3所示。

課程考核 數字圖像處理通常在大學四年級上學期開設,而對于畢業班的學生來說面臨考研和就業等諸多問題。因此,考核的方式以各種教學方法所對應的檢查評價為主,如課堂測驗、實踐項目現場測試、個人展示和專題研究報告等。

3 實施效果分析

在對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實施中,強調培養在面對繁雜的工作關系時學生如何對問題作出判別進而采取行動的綜合的職業能力,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首先,學生的職業能力得到發展。通過任務引導、項目驅動、分組計劃及實踐操作等教學行為,使學生的職業能力得到發展。其次,教師的全面素質得到提高。在實施行動導向教學模式中,尤其是在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中,教師的教育實踐能力得到提高,并且使得教師以研究者的態度和行為方式去設計教學內容,增進了教師對實踐的理解以及進行課后思考的積極性。

4 結束語

目前,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已經在許昌學院的08級、09級及10級等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教學中推廣實踐,受益學生300余人。經過連續三年的教學改革實踐,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及職業素養得到極大提高。在設計數字圖像處理課程的行動導向教學過程時,學生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在課堂教學時充分發揮民主,讓學生有了更多的自由時間以及進行自主式學習和練習操作的空間。因此,學生學習的興趣得到激勵,而且在促進職業素質和行動能力提高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得到學生的認同,教學效果良好。

參考文獻

[1]徐朔.論“行動導向教學”的內涵和原則[J].職教論壇,

2007(20):3-7.

[2]翟成明,孟穎,張明艷.電子信息專業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2(9):50-52.

[3]鐘曉強.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電力電子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職教通訊,2011(14):39-42.

[4]劉安華,劉守義,陳德清.基于工學結合課程體系中的行動導向課程設計[J].教育與職業,2011(8):138-140.endprint

猜你喜歡
數字圖像處理行動導向職業能力
“行動導向”背景下學生探究力的有效延伸
“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聽障生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在新形勢下創新汽車技術專業“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模式的初探
微課在大學專業課中的應用研究
民辦高校行政管理人員職業能力提升的思考
以應用實例為主線、以程序設計為主導的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教學方法改革
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培養研究
基于行動導向的《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