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性戀成因的研究綜述

2015-05-28 07:08衛士會
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 2015年4期
關鍵詞:同性戀

衛士會

摘 要:同性戀是從古至今一直存在的一種現象,本文通過對同性戀概念的界定和介紹,并對過去關于同性戀的研究進行了回顧,并對有關同性戀成因的研究資料進行了綜合、分析與比較,將同性戀的成因總結為生理因素說、心理社會因素說和生理、心理和社會共同作用說,對同性戀可能形成的原因進行了思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同性戀;生理因素;心理社會因素;自我身份認同

一、引言

(一)同性戀的定義

對于同性戀的定義,國際學術界有這樣的描述:同性戀者是一個有著顯著的、持久的、唯一的受同性性吸引,對同性有性渴望和性反應,尋求同性性活動并從中得到性滿足的人。我國學者將此定義進一步發展為:這種可能存在于內隱的心理上或外顯的行為之中,終生或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和同性別的人建立心理或行為上的關系的人,就可以稱為同性戀者[1]。

(二)同性戀的由來和發展

同性戀的存在并不始于近代,也不是某種文化中特有的現象,從古至今,幾乎每一種文化中都有同性戀的存在。我國在商代就已經有“美男破產、美女破居”的說法?,F代同性戀現象同樣存在,西方一些國家和地區,例如丹麥、美國、英國、加拿大等甚至通過了同性結合的法律法規,由此可見,同性戀現象是古今一直在研究和探討的話題。

(三)同性戀的自我身份認同

心理學上自我身份認同是指每個人對其自身的身份和角色的理解與把握,準確地認定他人的身份和穩定地表明自己的身份是相互理解和評價的基礎[2]。同性戀身份的自我認同意味著承認、認可自己的種種同性之間感情和行為,認同自己愛同性的事實,并在內心接受,這個過程是一個同性戀傾向者轉變成一個真正的同性者的標志之一[3]。

二、同性戀成因的中外理論研究

(一)同性戀的生理因素決定說

同性戀是由生理因素決定的學者,主要探討了遺傳因素、性激素和腦結構等因素對于同性戀形成的影響。在遺傳基因方面,美國學者海莫等人發現,同性戀兄弟的基因共有率為50%[4]。除了遺傳基因和激素水平之外,還有人研究了同性戀者的大腦結構,少數研究者宣稱,已在下丘腦中發現了控制男女兩性性反應類型的腦中樞。

(二)心理社會因素決定說

心理學在解釋同性戀的現象的理論中,主要分為兩個學派,一是精神分析學派,另一個是行為學派。

在精神分析學派中,弗洛伊德認為,同性戀是性心理發展中某個階段的抑制或停頓。他認為,兒時的遭遇在潛意識中埋下了異性恐怖的種子,因此一個人成年以后會害怕與異性做性的接觸。精神分析學派還認為,兒童期家庭造成的兒童性別角色認同錯誤也是導致同性戀的一個因素,而家長不適當的教育方式也會使孩子的發展出現偏差。所以,家庭是影響同性戀形成的一個重要的因素[4]。

行為學派認為同性戀的行為是受環境的影響而習得的[5]。如果一個人在與異性交往中受挫,有過不愉快的經驗,異性戀感情得不到正常的發展,而同時又受到同性的誘導,就會產生同性戀傾向。行為學派特別注重的是伙伴群關系,偶然的相遇,以及特殊的性經歷等[6]。

(三)生理、心理和社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目前,人們傾向于用生理-心理-社會模式來解釋同性戀的成因,我們不可能用其中的一種因素來解釋它的形成,而且對同性戀成因的后續研究通過對先前研究提出的質疑,進一步證實了這一觀點,可靠地講,同性戀應該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三、心理社會因素觀點延伸

就同性戀成因問題,目前普遍被接受的觀點為心理社會因素決定論。本文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釋和延伸。

(一)同性戀的形成與個體身心發展

人在進入青春期后,就有了性發泄的需求,一般來講,有自身解決、與異性發生性行為、與同性發生性行為三種情況[7]。自身解決一般通過手淫等方式,大多數人們認為手淫不好,更存在手淫有害的看法。第二種方法是與異性發生性關系,青少年期的性行為會受到法律的約束和社會輿論的壓力。這種情況下,有些人就會轉向發展與同性之間的性關系,事件發生時,當事人年齡越小,越沒有全面判斷人生經驗的能力,他們很容易形成固定的看法和行為方式。而且,如果首次性經歷發生在同性之間并且獲得性快感,他們在以后就很容易認同既有關系,很難再加以改變。

(二)同性戀的形成與成長環境

首先,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由于對于母親的過分依戀,使男孩子認同于女性,從而在言語、行動、著裝上都女性化[7]。在選擇配偶時,也會自然產生要尋求一個男性伴侶的欲望?;蛘?,對母親的過分崇拜,會使他總是不自覺把身邊的女孩與自己的母親相比,因此很難被一般男性所中意的女性吸引。

其次,女性化的教育環境,同樣使他們在角色上認同于女性。比如小時候穿花衣服、做女孩游戲,與女孩子玩的比較多,很少參加男孩子的活動,以至希望得到更強壯的人的庇護,滋長了對強壯同性伴侶的依戀心理。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對于異性不會產生多大的興趣,他們會把眼光投向同性,他們渴望得到強壯同性的保護,進而形成同性戀。

同樣,“單性環境”也容易促使同性戀的形成。單性環境一般指那些與異性完全隔離的小環境,比如監獄、軍隊。在這些環境中,異性往往很少或根本見不到。因此,當人們有性發泄的要求時,目標就會轉向同性[8]。

(三)同性戀的形成與社會文化

在歷史進程中,禁欲主義的道德風尚有時也會在青春期少年中造成一種“準單性環境”,從而導致同性戀的形成。在那些政治嚴峻的年代,有些少年感到難以自然地接觸異性,從而將注意力轉向同性。有些同性戀者正是在青春期性成熟之時有意無意的壓抑了自己與異性交往的欲望,才轉向同性戀方向的。

四、總結

目前對國內外對于同性戀成因的研究大部分存在于理論機制研究,而由于實證研究的過程較為漫長和復雜,相關研究并不太多。因此,對于同性戀成因的解釋仍需我們進一步的學習和探索。

參考文獻:

[1] 劉颋颋.同性戀者身份認同的影響因素研究[J].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5.

[2] 王群.女同性戀者性身份的形成[J].河海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3.

[3] 劉靖,王伊歡.同性戀者身份認同研究綜述[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8):131-138

[4] 倪曉帆,沐煒.關于同性戀成因研究綜述[J].紅河學院學報.2003(1):46-49.

[5] 張慶輝.同性戀的歷史、理論與現狀——以“飄”為特征[J].四川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4.

[6] 李陽,張延華,張海霞.同性戀形成機制探析[J].醫學與哲學.2007(28):50-51.

[7] 汪新建,溫紅紅.同性戀成因的理論探討[J].醫學與哲學.2002(23):1-3.

[8] 李銀河.歷史上的同性戀現象[J].百科聚焦.2004.5:4-6.

[9] 王翠.女同性戀非規范性世界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6.

猜你喜歡
同性戀
高職高專學生對同性戀的態度調查
大學生對同性戀外顯態度和內隱態度的比較研究
臺灣同性戀題材電影現狀初探
從《道熙呀》看韓國電影的女性主義色彩
淺析《蝴蝶君》中的同性戀因素
朱迪斯?巴特勒的酷兒理論與《紫色》
白先勇同性戀題材小說主題論
解讀美國西部同性戀社區報紙
埃斯奇奈斯《訴提馬爾霍斯》涉同性戀法律譯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