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能力培養與實踐教學

2015-05-30 10:48馬志遠
留學生·下旬刊 2015年1期
關鍵詞:自主創新應用能力

馬志遠

【摘 ? ?要】獨立學院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己任。應用人才應主要體現在應用能力上。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應用能力不可或缺的主要陣地。文章圍繞實踐教學對知識轉化、學生自主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展開討論。

【關鍵詞】應用能力;建構新知識;自主創新

作者:武昌工學院外國語學院文學系

中國高等教育的改革與其它改革一樣歷經了30多年,作為在教育改革中誕生的獨立學院已經走過了10多個年頭。我國獨立學院是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和教育大眾化的需要出現的,概括起來有以下原因:首先是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需要更多的高素質人才。1979年,我國高等學校633所,在校生102萬人,每年招生25萬左右,毛入學率為4%,以后年份有所增加但數額不大。1998年,我國在校大學生也只有780萬,人才的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二是廣大民眾渴望子女受到高等教育。改革開放之初,毛入學率為4%,以后經過多方努力,但上大學難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善。1998年為9.8%,不但低于發達國家50%以上的水平,也低于世界15%的平均水平。三是大學的擴招可以推遲學生的就業,增加教育消費,是拉動內需、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上世紀90年代末期,發源于亞洲隨后波及全球的世界性經濟危機爆發,中國也難逃困境??渴裁磥砝瓌咏洕鷱吞K,有人想到了高等教育。因為在1992年中央關于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決定中,教育被列為第三產業,并且是對國民經濟具有全局性、先導性影響的基礎產業。既然是產業,就需要大發展。

高等教育要大發展,但僅靠國立高校資源無論如何是滿足不了需求的,中央政府也拿不出在當時幾乎是天文數字的錢來辦更多的高校,有人提出發展民辦高校,但又擔心搞亂,于是就有了民間資本可以進入高校,但必須有資格的國立大學來主辦這一舉措。

獨立學院誕生以后,最直接的貢獻是奠定了中國高等教育大國地位。到2011年,全國高校規模為3105萬人。其中獨立學院占1/10,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由改革之初的4%提升為26.5%。就大學生規模而言,2005年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成為名副其實的教育大國,其中,獨立學院功不可沒。據估算,“民辦高等教育對全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的貢獻為15.45%,高于教育部直屬院校6.73%的貢獻率?!盵1]

獨立學院舉辦之初,包括人培方案都是照搬舉辦高校的,但不久發現,獨立學院的生源狀況與公立高校相差太大,公立高校的培養模式不太適應獨立學院,經過研究和探索,提出獨立學院應以應用型人才為自己的培養目標。經過10多年的實踐,獨立學院培養應用型人才已經達成共識。關于應用型人才的界定,學界主要有兩種看法:一是“三動說”,即動口、動手、動筆;二是技能說。

我同意以下意見,這兩種說法均不能完整表達應用型人才的內涵,它更多的是從應用的外在表現分析的,“三動說”不僅對應用人才適用,而且對研究型人才也適用,這兩類人才都需要有動口、動手、動筆的本領;應用型人才也不應該僅指某項技能,一名學生不可能通過在校幾年的時間能把某項技能提到很高水平。因此,本科應用型人才強調的是實踐應用能力,要求“它不僅具有勝任某種職業崗位的技能,而且具有應用知識進行技術創新和技術二次開發的本事和能力?!盵2]

如何培養應用型人才?重要途徑是加強實踐教學??梢哉f,實踐教學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必然選擇。培養應用型人才從根本上說是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或者說是在培養技能中培養應用能力。應用能力從層次上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對已經獲得的知識的應用,二是探索新知識并將其應用。無論哪一方面的能力培養都離不開實踐教學。

1.實踐教學有助于檢驗所學知識,建構新知識,形成個人的知識體系,從而把知識轉化為應用能力

傳承知識是高校教學的基本內容。學校的理論教育更多的帶給學生的是經過轉化后的抽象知識、間接體驗。通過學習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我們會知道,沒有一定程度的直接體驗,是很難知道間接體驗的含義。好比一個人僅僅在書本上得到的溫度概念而沒有任何直接感知的體驗,是不可能理解沸騰的百度和冰點的零度的差異一樣。你要知道溫度的差異,就得親自體驗。就像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嘗一嘗梨子一樣。梨子的滋味是在書上是體會不到的。因為理論是對實踐的抽象和概括,實踐是理論的基礎,實踐認識生動、直觀、形象,有助于對理性知識的理解和把握。

實踐不僅可以驗證知識,重演知識產生的過程,還可以建構新的知識。實踐教學通過課程設置模擬的情境、提供角色和設備,給了學生參與實踐練習和師生互動、交流的機會。例如,在廣告學的教學當中就會經常用到“模擬廣告策劃案”進行實踐教學的練習,學生通過模擬的廣告策劃情境,了解、學習廣告策劃的整個過程和環節。這樣,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一方面溫習所學知識,同時也會從中發現問題,并對問題產生興趣和動機,進而運用自己的理解再結合新感知進行再理解與再創造,最后將這些內容不斷內化為自己的知識體系。也正是由于這種知識體系是通過自己的實踐建立起來的,是把外化的知識和內涵的知識有機融合在一起,因而會形成有別于他人的獨特能力,而這種能力是他人不易模仿和復制的。

關于實踐對所學知識的鞏固、消化和構建個人的知識體系轉化為能力,古代教育家早有研究。古代教育家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其中的習,除了通常說的復習,還包括練習、實習的意思,強調在實踐中學習。荀子提出,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之而止矣,”認為行是學習的最高階段,一切知識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得到驗證。近代大教育家陶行之更是明確提出了“教學做合一”的思想,認為做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出發點,也是其落腳點?!敖獭焙汀皩W”都必須圍繞“做”展開,要求“在做上教,在做上學?!盵3]

2.實踐教學有助于貫徹教學主體性原則,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

隨著認識論研究的深入和現代教學觀念的流行,注重教學中的主體性原則,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鼓勵學生參與教學,越來越成為人們的共識。然而在應試教育、重理論教學的主流背景下是無法實現的。因為就理論知識而言,教師始終處在優勢地位,學生不太可能超越老師。這種模式下培養的學生永遠是書本的奴隸,應試的機器。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不同在于,實踐教學是通過學生自身習得的理論知識的指導和課堂中教師的引導,學生由被動變主動,在形式多樣的模擬實踐中學習。學生不僅成了實習、實踐的主體,更可以有效地發揮自身的獨立性和能動性。學生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既動腦、又動手、動口,積極參與教學過程,而不是靜聽、靜觀,可以真正建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而且在實踐教學中不僅能實現學生與實踐對象主客體之間的相互作用,而且可以實現學生主體間雙向互動的交往實踐。同樣以廣告學的教學為例,廣告學中的“廣告調查”如果只是從理論方面學習前人整理好的調查方法,參看前人梳理好的調查數據,那么基本上沒什么太多實際實踐意義,因為在目前的信息爆炸時代,調查數據的更新太快了。只有以實踐教學為主,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實際去參與數據的收集、調查、整理,在親身實踐中才能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學生自身所具備的專業應用能力,才能體現該專業的學科特色和應用價值,這也是學生自主學習和專業能力的體現。

3.實踐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困難的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大學生作為未來國家發展的中堅力量,其所具備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困難的能力,反應了國家未來發展的態勢。研究表明,一個人具備何種素質與它參與的具體活動相對應,理論知識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認知發展,將學生培養成為知識學習的主體,但它不能完成與操作活動、交往活動等相關聯發展的任務,如團隊精神、協調能力、創新能力等?!案稻S利教授認為,教育同社會實踐相結合符合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基本規律,利于學生體驗式地掌握社會各種價值觀念和道德規范,并能現實地推進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社會交往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創造能力的發展?!盵4]

實踐教學貫穿于大學教學的始終,通過形式多樣的課程實驗與實習、畢業實習與設計等具體的實踐教學環節,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培養他們科技創新的興趣,從而形成和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如近代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實踐是“手和腦一塊干,是創造教育的開始?!睂嵺`“是發明,是創造,是實驗,是建設,是生產,是破壞,是奮斗,是探尋出路”。[5]

參考文獻

[1]任麗嬋·我國大眾化以來不同類型高等教育機構對毛入學率的貢獻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1(7)

[2]吳光炳·獨立學院培養本科應用人才的內涵、制約因素及建議[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2,(4)

[3]唐靖云·推動實踐教學改革,踐行“教學做合一”[J],民辦高等教育研究,2011,(6)

[4]傅維利·堅持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方針[J],求是,2001,(10)

[5]唐靖云·推動實踐教學改革,踐行“教學做合一”[J],民辦高等教育研究,2011,(6)

猜你喜歡
自主創新應用能力
培養創新思維,生物課堂的“魂”
大學物理實驗教學體系的探索
論技術引進與自主創新
淺談物理實驗教學中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
高中美術鑒賞課中的師生互動的探究
淺談如何提高經濟管理類本科生的應用能力
高中數學課本教學的探索研究
高等數學教學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探討
提升信息技術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程序設計課程中計算思維和應用能力培養問題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