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教師從高三回到高一的良性過渡

2015-12-16 02:19閔岳群
江蘇教育·中學教學版 2015年11期
關鍵詞:高一角色轉換英語教師

【關鍵詞】高三;高一;英語教師;角色轉換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5)42-0069-02

【作者簡介】閔岳群,南京市人民中學(南京,210005)教師,南京市玄武區優秀青年教師。

教師在從高一到高三的教學過程中,會形成一些根深蒂固的習慣,有些習慣對高三的教學是很有幫助的,但是對高一的學生并不一定適用。教學對象不同,教學的手段相應地也應該有所差別。這就涉及教師根據所教的不同年級進行角色轉變的問題。本文將主要從教學的對象——學生的角度出發,討論英語教師從高三回到高一教學角色的轉換。

從高三回到高一起點,教師在暑假里并沒有機會和新高一的學生接觸,而兩年前高一教學的印象也慢慢地淡化。在沒有與學生進行互動的情況下,教師較難根據新生的特點調整自己在高三高強度的教學過程中已經形成的某些習慣。因此,在高三畢業后的暑假里,較難對即將入學的新生進行充分的符合新生特點的教學準備。這樣,很容易出現的情況是:教師把過去高三學年中形成的習慣帶到高一的教學中去。

英語教師要較好地在短時間內完成從高三年級到高一年級教學的轉變,就必須先分析高三學生和高一學生各自的特點,各種不同的影響教學的因素,包括學生的知識基礎、思維方式和活動狀況。

一、比較學生的知識基礎

高三階段的教學工作對于英語教師而言,講授新知識只是進入高三后中前期的教學任務,整個高三更重要的是后期幫助學生復習以前所學的內容,準備迎接高考。不少英語教師把高三的教學重點放在鞏固基礎、提高解題能力上,所采取的方式大多為做題、講題。對教材的處理也是畫畫詞組、句型,把它們作為擴展詞匯和夯實基礎的一個載體?;蛘哒f,高三學生已經具備了高中學生在高中階段所應掌握的大部分知識,其知識基礎已經比較全面和牢固,對于新課的接受能力較好,高三英語教師對于新課的講授只是一個方面。高三學生以高考為主要目標,平時的學習已經成為強制性的任務和機械性的活動。

再來看看高一學生的情況。高一是學生從初中向高中轉變過程中承前啟后的一年,對后面整個高中階段的學習影響很大。高中的英語教材無論是深度還是廣度,都要比初中高出一截,書中的長篇課文、大量新詞匯、更加復雜的語法等新知識點。這些都可以激發剛由初中升上來的學生對新知識的新奇感和學習興趣,但是在學習時也容易因遇到困難而產生一定的挫折感。如果這種挫折感影響學習,就會使得學生的心理負擔越來越重,他們的學習動機、興趣、信心以及意志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從而進一步對高中階段的學習產生畏懼、厭惡,對學習產生較嚴重的心理障礙。

如果高三英語教師回到高一以后仍然保持高三的教學特點,在給初中剛升入高一的學生上課時過度增加課堂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過早地強調各種應試題目的解答,就可能適得其反,影響學生的信心和興趣,削弱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正確的做法是,對高一的學生不能只注重課堂的教學,也不能只注重解題能力的訓練。從課內看,在平時的英語課堂中,把精力放在必修模塊的同時,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課外閱讀,那么,課外閱讀的選材就可以達到與時俱進的效果。這里說的與時俱進是指針對學生的不同時間段碰到的不同情況而選取相關題材以達到勵志和心靈鼓勵或者是共鳴的效果。滿足學生個性化和多樣化的成長需要。讓學生感覺到英語課堂的親切,讓學生喜歡英語課堂。自然而然達到英語語言學習的效果。

比如筆者剛開學就在《美麗英文》(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中選取一篇題為Five balls in life的美文并在授課過程中把標題改為present。這是一篇主題為“珍惜現在”的文章,倡導人們珍惜現在。文章娓娓道來,處處渲染。選取這篇文章主要是因為高一學生面對環境的變化、好友的分離的時候,情感上需要一定的引導。這時,教師抓住這個契機,一篇美文分發到學生手上,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理解文章內涵,情感得以引導,同時也體會到了英語在思想和情感表達中的魅力。親其師,信其道!這對今后教學任務的執行也起到一定的鋪墊作用。

從課外看,要通過調動學生的父母及同學資源等周圍的一切積極因素,幫助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這對于處于心理發展不斷變化的高一學生來說至關重要。在課堂上對于新知識的講解一定要照顧學生的接受能力,按照循序漸進的學習規律,以打好基礎為主,不可急于拓展學習的深度和廣度。從上課形式來講,要改變高三階段一貫的比較機械的教學方式,可以靈活運用發現型、探究型等多種教學手段,以培養學習興趣為主導,不斷地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為不斷深入的高二、高三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

二、比較學生的思維方式

高三的學生經過高一、高二兩年學習的積累,對問題的思考無論是方式還是角度,都形成了自己的習慣,也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解題方法。特別是一些成績優秀的學生,他們大多能夠通過獨立思考找到解決學習中遇到問題的方法,或者在得到有限的提示時能夠迅速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在這樣的背景下,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主要起提示和引導的作用,當學生遇到困難時給予提示,讓學生盡量自己獨立解決問題,而非直接講解解題的方法和思路。比如遇到長難句時,先提示學生找出從句然后再劃分句子主干。

高一的學生則完全不同。他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由于知識基礎不夠扎實以及學習思維習慣的限制,往往缺乏獨立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對高一的英語教師而言,就必須付出比在高三時更多的耐心,從零開始,從解題思路和學習方法等方面全方位地給學生以引導。比如遇到長難句:Canada has vast areas of wilderness, from the Arctic north, where average winter temperatures are usually minus 20 degrees centigrade to the 8,892-kilometer-long border with the USA in the south, which is said to be the longest border in the world that is not defended by an army or the police.教師需要先給學生理清楚句子成分的基本概念,什么是定語,什么是定語從句,然后再引導學生。

英語教師在高一平時教學過程中的引導與對高三學生的引導是不一樣的,從過程看,大多數高一學生對各種知識的接受與理解速度比受過兩年訓練的高三學生緩慢;從內容上看,英語教師在高一的講授應當比在高三時更加詳細,這種講授必須將課堂新知識、解題方法、學習思路等傳授給學生;從學習效果看,高一的教學是新課與復習交錯進行,通過復習來鞏固學習的新知識,同時為進一步學習新知識做好準備,而高三的學習則大部分轉變為復習以前所學內容。

因此,從高三回到高一,英語教師必須把高三時那種高速的、適應高考的教學節奏降下來,把高一學生的思維方式引導到高中學習的軌道上來,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也要注意學生思維的容量,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需要學生去思考,這就需要英語教師抓住關鍵問題,抓住學生能快速提高自己學習能力、鍛煉思維習慣的突破口。當然,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了問題,作為英語教師決不可以忽視,應該及時解決。有專家指出: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需要以概念教學培養學生思維習慣、以學科精神統領教學、用知識特點培養探究精神。筆者完全贊同。

另外,一個學生在整個高中階段學習、活動以及生活上良好的習慣大多是在高一階段養成的。因此,當教師從高三回到高一時,就必須轉變思維定勢,培養學生除學習之外其他各方面良好的習慣,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有益活動,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最終促進學習的提高。

猜你喜歡
高一角色轉換英語教師
淺談高一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
高一新疆班物理學習困難成因及教育對策初探
論小學英語教學對小學英語教師素質要求
大學英語教師出國進修的有效性調查與研究
認真開展教研活動提升英語教師水平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初探
教師知識理論視域下的高校青年英語教師教材自主能力調查研究
高一物理學困生的心理障礙及對策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的角色轉變
初中班主任如何實現學科教師與教學管理者的角色轉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