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縣域金融服務支持小微企業的路徑選擇

2016-01-06 20:17高曉燕杜曉斐劉晴
財經問題研究 2015年9期
關鍵詞:縣域經濟

高曉燕++杜曉斐++劉晴

摘 要:

縣域小微企業的發展離不開良好的金融環境和高效的金融支持。如何提升縣域金融服務水平,以便更好地促進小微企業的發展是本文探討的問題。本文在深入剖析了我國縣域金融服務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之后,根據我國縣域金融服務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縣域金融服務應從機構創新、產品創新、業務創新和外部環境建設等路徑提升自身能力,支持縣域小微企業發展。

關鍵詞:縣域金融服務;縣域小微企業;縣域經濟

中圖分類號:F830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176X(2015)09005805

一、引 言

縣域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主體是小微企業。發展縣域小微企業是加快縣域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實現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推進城鎮化建設、破解“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近年來由于多種原因,我國縣域金融體系在服務小微企業過程中遇到了很多來自自身和外界的難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縣域小微企業的發展壯大,也限制了縣域金融機構自身的發展。

目前,理論界有針對性地從支持縣域小微企業發展的角度進行研究的文獻還比較少。如果用現有的縣域金融相關理論提出能夠進一步促進小微企業發展的縣域金融服務方案,則會豐富縣域金融的理論性研究。這也將從理論上為提升縣域金融服務小微企業的能力這一問題提供指導,同時也有利于完善縣域金融服務,促進小微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國外研究

在行政區域劃分制度上,我國與其他國家存在著明顯差異。國外大多數地區并沒有“縣域”的概念。國外文獻主要從對區域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和理論研究對國外的文獻展開簡要分析與討論。

McKinnon[1]和Shaw[2]提出了關于發展中國家“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的理論,認為一國的金融體制對該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或是阻礙作用,主要是看政府的金融政策和金融制度安排是否適合該國經濟的發展水平。Levine和Zervos[3]認為金融體系共有五種功能,由于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對稱的存在,可能會導致市場磨擦。而金融體系可以融通資金、促進金融資源的合理配置消除市場摩擦,促進經濟的增長。Evrensel[4]通過研究證明在金融一體化的市場中,不同水平的區域金融發展情況對該地區經濟發展情況的影響各不相同,同時對新創辦企業倒閉率的影響也存在差異。Fung[5]認為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影響的關系。在經濟發展初期,這種相互關系表現得比較明顯,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這種關系逐漸減弱。

(二)國內研究

1縣域金融服務存在的問題

周俊才[6]以甘肅省定西市為例,認為在經濟欠發達地區,構建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存在的困難主要有:信息分散、缺乏統一規劃、法制不完善和人員不足等。尹帥和范滿志[7]認為在我國整個金融體制改革過程中,縣域地區金融服務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金融網點不足、人員缺乏和貸款權限不足等。陳西平等[8]認為在縣域地區金融服務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融資擔保體系建設落后、金融產品及服務創新有待提高、金融資源利用率不足和金融服務網點缺乏等。張向民[9]認為縣域金融服務創新有三重困難——整合難、推進難、自主難;三個不夠——供給與需求匹配不夠、主體與客體協調不夠、目標與環境適應不夠;三個缺乏——缺乏差異性、缺乏品牌效應、缺乏長效機制。李新光[10]通過分析云南省寧蒗縣金融發展情況,認為金融服務面臨著縣域金融機構和服務規模較小、金融網點少、員工素質不高、縣域金融產品缺乏創新和縣域地區的金融供給不足等問題。

2提升縣域金融服務的對策

石晶等[11]認為要創新縣域金融服務品種、完善縣域金融服務,一是政府要制定優惠的貸款利率政策,降低小微企業的利息支出;二是創新貸款的抵押擔保辦法,降低貸款的門檻;三是盡快開展小微企業保險業務,并適應小額信用貸款的需求。潘海英和吳明[12]通過對溫嶺市的調查研究表明,需要大力發展非正規金融和信用擔保機構,并通過業務創新和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來促進小微企業的發展。許葳[13]以農業銀行為例,提出縣域金融機構應實施差異化信貸政策;發展融資租賃等多元化的間接融資模式;發展小微企業投資銀行業務等;實行精細化、綜合化管理等。王雅卉和謝元態[14]提出要完善縣域金融體系,需要對金融制度進行改革和創新,從而加大縣域金融資源的供給;同時,還要加強政府支持和監管,對縣域金融機構進行差異化改革。

目前在國內,對于縣域金融發展的研究主要是借鑒國外的成熟經驗和理論,提出適合我國經濟條件的發展對策,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和科學的理論框架。對如何提升縣域金融服務,為小微企業發展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進行系統研究的更少。本文結合我國縣域金融服務的現狀,提出提升縣域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能力的策略。

三、縣域金融服務小微企業的現狀分析

(一)縣域小微企業發展對金融服務的需求現狀分析

1縣域小微企業的迅猛發展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

目前縣域小微企業面臨的融資形勢仍然比較嚴峻。一方面小微企業資金需求規模擴大。由于縣域資金外流現象嚴重,縣域小微企業得到的貸款比例不斷下降,有相當部分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另一方面由于縣域資金的集中化使用,金融機構更傾向于向大型企業、優勢產業集中投放資金,導致小微企業需要的長期資金支持也得不到滿足。

2縣域小微企業的經營多元化需要創新金融服務

(1)對綜合金融服務的需求。目前,我國縣域金融市場的核心仍然是銀行類金融機構,證券、保險、投資基金等其他類型的金融機構都不發達,投融資類金融品種也很少。由于縣域小微企業規模小、風險大、回報率低,保險類和擔保類金融機構都不愿意向縣域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對一些資金需求規模較大的小微企業缺乏專業的資信評級機構對其進行信用評估,也缺乏擔保機構為其提供擔保支持,這都導致了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面臨更大的壓力。

(2)對新型金融產品的需求。目前,相對于比較發達的城市金融市場,縣域地區的金融市場存在著規模較小,機構不健全,金融產品比較單一等諸多問題。單一的金融體系難以滿足縣域小微企業的多層次、寬范圍的金融需求,也使小微企業難以通過金融產品的有效組合來避免經營風險[12]。

(二)縣域金融服務的供給現狀分析

1縣域金融服務體系的構成情況

自1993年《國務院關于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頒布以來,我國已經逐步形成了以銀行類、證券類和保險類等正規金融機構為主導的以民間借貸等非正規金融為補充的縣域金融體系。

(1)正規金融機構。在縣域地區,以銀行、證券、保險為主的正規金融機構是構成我國縣域金融體系的主體??h域金融服務對縣域小微企業發展的支持,主要是通過銀行類金融機構得以實現的。

(2)非正規金融機構。非正規金融機構主要是指一些非法定的提供資金融通的金融機構,包括民間借貸、合會和地下錢莊等。非正規金融機構對我國縣域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縣域小微企業的發展都發揮了重要的補充作用,因此,也是我國縣域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縣域金融服務的供給情況

隨著縣域經濟的發展和縣域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縣域金融體系不斷完善,除傳統的金融機構外,一些資金互助社、小額貸款公司和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也在部分地區興起。這些新型金融機構的出現都有力地促進了縣域經濟的發展??h域金融的資金規模不斷擴大,總量大幅增長。根據中國統計局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年末,全國主要農村金融機構

此處的農村金融機構主要指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的人民幣貸款余額為668萬億元,同比增長1760%。

圖1 我國主要涉農貸款分布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2012年中國農村金融服務報告》。

縣域金融的發展也極大地支撐了縣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h域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不斷創新。隨著縣域金融市場的發展,縣域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不斷創新。目前,部分縣域不斷探索成立了新型貸款的擔保方式,提出了存貨質押和應收票據質押貸款等,降低了縣域小微企業貸款的門檻。

四、縣域金融服務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縣域金融服務存在的問題

1縣域金融服務體系不完善

由于縣域小微企業的發展水平相對較低,與大企業、龍頭企業相比,金融機構的投資回報率較低,因此,金融機構在縣域地區開展業務,參與縣域金融體系建設的積極性和動力不足。第一,商業銀行提供的貸款無法滿足縣域小微企業的金融需求。商業銀行由于貸款審批權的上移,在縣域的貸款主要是偏向龍頭企業,對縣域小微企業的貸款支持不斷減少。第二,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整體規模較小且分布不均勻,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

由表1可知,在農村地區的各類金融機構中,農村信用社不管是從機構個數、營業網點數,還是在從業人員總數上都占據絕對優勢。

數據來源:中國人民銀行《2012年中國農村金融服務報告》。

2縣域非銀行類金融機構的整體規模偏小

第一,小微企業信用擔保機構規模較小,擔保額有限。對于縣域小微企業來說,擔保貸款是一個重要的融資途徑。但由于縣域小微企業自身條件和資信情況的限制,商業性的貸款擔保機構也不愿為縣域小微企業提供擔保支持。第二,保費標準過高。在縣域地區,由于小微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抵御風險能力弱,因此,保險公司對小微企業制定的保費標準也相應較高,導致投保意愿較低。第三,中小信托機構的發展也是處于初步階段,業務規模比較小,在一些地區甚至沒有相應的網點,與其他金融機構相比,其市場份額明顯偏低。

3金融產品結構不完善,創新不足

目前,由于縣域小微企業普遍缺少抵質押物和有效擔保,雖然有一些金融機構也專門開發了一些適合縣域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的金融產品,但這些金融產品在最低金額限制、貸款利率和期限以及還款要求等方面還是難以滿足縣域小微企業多樣化的金融需求。同時,由于縣域金融市場缺乏競爭,金融機構也沒有產品創新的動力和積極性,因而導致縣域金融產品創新不足,甚至一些成熟的金融創新產品受地域和品牌的影響也未能在縣域推廣。

(二)縣域金融服務存在問題的原因剖析

1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革導致縣域地區金融網點撤離

1994年的金融體制改革把商業銀行與政策性銀行分離開來,商業銀行走向了市場化的道路,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的金融機構。商業銀行開始在廣大縣域地區吸收大量存款,但這些資金通過上級流向了經濟更發達的地區。同時,在縣域地區提供金融業務大幅收縮,導致縣域小微企業的資金需求無法得到滿足。以農村存貸款資金為例,1997—2009年,我國通過金融渠道的流出的農村存貸款規?;旧鲜侵鹉暝黾拥?,從1997年的2 31480億元增長到2009年的330萬億元,增長了13倍,凈流出總額高達1490萬億元。特別是從2001年以后流出速度明顯提高,

資料來源:1997—2010年《中國統計年鑒》。這也就導致了當地的中小企業融資不足。

2商業銀行貸款審批權的上移提高了小微企業的貸款門檻

隨著商業銀行的改制和貸款審批權的上移,縣域資金逐步向城市地區轉移,同時,出于安全性和效益性的考慮,商業銀行開始將縣域支行的貸款審批權上交??h級以下各營業網點主要以存款、代收代付等中間業務為主,貸款權限很小,很多縣級支行只有貸款的調查權,而無貸款的審批權[7]。對于許多縣域小微企業的貸款需求需要上級分行的審批才能進行,這也客觀增加了貸款的審批流程和時間,而貸款的終身責任制也使基層的信貸人員不愿承擔風險,發放貸款非常謹慎,這都無形提高了縣域小微企業貸款的門檻。

3縣域金融產品缺乏創新,無法滿足小微企業的需求

在縣域金融市場中,金融機構處于賣方市場,在資金供給方面基本處于壟斷地位,缺乏市場競爭。所以商業銀行沒有動力也沒有意愿開發新的產品,這就無法滿足縣域小微企業“短、急、快”的金融需求。多年來,縣域商業銀行提供的金融產品主要是一些簡單的存取款、代收代付等中間業務。貸款的品種少、額度小,且在還款期限、利率等方面也不適合縣域小微企業的金融需求。中間業務品種較少,一些承兌、信用卡、保函類的金融業務在縣域地區沒有推廣開來;而證券、保險和公司理財類的金融產品也很少在縣域地區開展。

五、提升縣域金融服務小微企業的路徑

(一)縣域金融機構

1明確縣域商業銀行的主渠道作用

縣域小微企業發展所需的大量資金為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獲取盈利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商業銀行要把握住國家大力支持縣域小微企業發展這一良機,調整自身的信貸結構,支持縣域營業網點將信貸政策向縣域小微企業傾斜。農業銀行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資金和網點優勢,豐富對縣域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其他商業銀行也要積極參與到縣域經濟金融的快速發展中,爭取向縣域地區,特別是縣域小微企業推出更加多元化、綜合化的信貸政策。

2強化農業發展銀行的扶持作用

隨著縣域經濟的發展,縣域小微企業產生了大量的融資需求,但是部分縣域小微企業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如規模小、缺乏擔保物等,無法達到商業銀行的放貸條件,從商業銀行取得貸款。這就需要強化農業發展銀行對縣域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扶持作用,為縣域小微企業提供政策性貸款業務。例如,由農業發展銀行給商業銀行提供貸款補貼,引導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資金流回縣域地區,來有效支持縣域小微企業的發展。

3增強其他金融機構的主力軍作用

對于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來說,其定位之一就是服務縣域小微企業。依托其網絡優勢,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推出了專門的小微企業貸款,用于滿足小微企業的資金周轉需要。對農信社來說,要適應小微企業的快速發展形勢,不斷調整信貸政策,提供更適合縣域小微企業多樣化的金融服務,例如,大力發展信用聯盟貸款和小微企業聯保貸款等。對于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可利用信息優勢和貸款程序比較靈活等特點,不斷完善各自的市場地位。

(二)縣域金融產品

1完善縣域金融產品的供給結構

縣域金融機構要拓寬對縣域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不僅要提供單一的存貸款業務,還要根據縣域小微企業的需求,為小微企業設計和開發更加多樣化的金融服務產品,例如結算、承兌、保險、理財和財務咨詢等。為了彌補縣域地區金融網點的不足,還可以向小微企業主推廣網絡銀行、電話銀行和手機銀行等網絡金融服務,同時還可以逐步推廣小微企業保險和商品遠期、期貨等金融衍生產品,從而有效地防范和規避小微企業生產風險和信貸風險。

2拓寬縣域小微企業的抵押物范圍和支付結算方式

創新和拓展縣域小微企業的融資擔保抵押物范圍,推動小微企業股權融資、知識產權融資以及商標經營權融資等新型抵押貸款方式,同時還可以開展融資租賃、應收賬款融資和發行可轉換債券等,來解決縣域小微企業因缺乏抵押物而無法取得貸款的問題。還要創新縣域地區的支付結算方式,大力推進縣域地區電子化金融的建設。增加ATM、CDS等自助設備,培養縣域小微企業新的支付習慣。要擴大銀行承兌匯票、票據貼現等非現金支付結算工具在小微企業中的應用。

(三)縣域金融業務

1建立縣域小微企業信用擔保體系

政府要為縣域小微企業建立專門的信用擔保體系,促進縣域小微企業融資。政府還要設立專項風險保障資金等,一方面用于為商業銀行的小微企業貸款提供風險保障;另一方面支持各地小微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和再擔保機構的發展。同時,還要大力發展互助性、商業性擔保機構,完善小微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另外,還可以創新擔保融資方式,發展小微企業聯保、互保和上下游企業間的產業鏈擔保等融資產品,探索各種新型擔保方式。

2大力發展小微企業保險業務

要健全小微企業保險體系,為縣域小微企業提供新的融資途徑。第一,要由政府出資建立政策性的保險機構和再保險機構,全面涉足一些商業保險不愿涉足的領域,同時為其他保險機構提供保險服務。第二,要要鼓勵現有商業保險機構開展小微企業保險業務,形成多元化、綜合化的小微企業保險體系。第三,還要加強保險業與銀行業、證券業的合作,開發一些金融相對較小、風險較低、適合縣域小微企業需求的保險產品,豐富縣域小微企業的投融資渠道和風險防范途徑。

3拓寬小微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

要促進縣域小微企業健全經營管理制度和財務制度,改善縣域小微企業的直接融資環境。小微企業通過資本市場的融資渠道主要包括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對于一些規模較小、具有良好發展潛力的縣域小微企業可鼓勵其發行債券,由政府或金融機構等提供擔保,加大直接融資在縣域小微企業融資途徑中所占比例。對于一些成長較快的科技型和高新技術型小微企業可探索股權融資和技術產權融資等,將股權、技術、知識產權等轉化為資金資產,從而取得快速、高效、低成本的融資。另外還可以發展其他融資途徑,例如鼓勵金融機構和其他資本開展針對縣域小微企業的融資租賃業務,推廣票據貼現、承兌、托收、和信用證等多種非現金類融資工具的運用等。

參考文獻:

[1] McKinnon,RI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M]Washington: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7331-43

[2] Shaw,E.S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

[3] Levine,R.,Zervos, SStock Market Development and Long-Run Growth [J]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1997,10(2):71-84

[4] Evrensel,AYEffectiveness of IMF-Supported Stabilization Program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02,(12):65-77

[5] Fung,M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Convergence or Divergenc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2009,(6):12-21

[6] 周俊才欠發達地區構建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存在的困難及策略——基于定西市金融服務體系建設的現狀與思考[J]西部金融,2009,(2):18-21

[7] 尹帥,范滿志縣域金融發展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建議[J]經營管理者,2009,(11):32-34

[8] 陳西平,井東風,丁小飛縣域金融服務現狀、問題及建議[J]西部金融,2010,(11):12-14

[9] 張向民縣域金融服務創新中存在的困難及建議[J]西部金融,2010,(12):17-19

[10] 李新光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域金融服務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建議——以寧蒗縣為例[J]時代金融,2013,(11):35-39

[11] 石晶,李青松,霍瑜新疆農村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J]區域金融研究,2009,(3):16-17

[12] 潘海英,吳明經濟發達地區縣域小微企業融資支持研究——基于浙江溫嶺市的實例[J]云南社會科學,2010,(6):34-38

[13] 許葳農業銀行拓展縣域中小企業金融業務的思考[J]農村金融研究,2011,(1):23-26

[14] 王雅卉,謝元態試論我國縣域金融抑制與深化[J]農村經濟,2013,(6) :25-27

[15] 孫靈,文丁華,周永暉我國縣域金融生態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安徽農業科學,2013,(21):27-29

[16] 郭志儀,趙小克,劉那日蘇區域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基于甘肅省1978—2010年的時間序列數據[J]經濟經緯,2013,(5):26-29

[17] 李大偉論西部縣域金融服務體系創新[J]農村金融研究,2010,(6):34-38

[18] 武志.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來自中國的經驗分析[J].金融研究,2010,(5):43-46

(責任編輯:孟 耀)

猜你喜歡
縣域經濟
鄭州市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分析
縣域經濟發展分析
外向型縣域經濟的跨境電商模式研究
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國際經驗借鑒
“營改增”全面實施后對進賢縣地稅收入的影響
新常態下縣域經濟發展問題與對策
京津冀協同發展模式下河北省縣域經濟產業集群問題研究
山東省縣域經濟發展評價研究
淺議縣域經濟在招商引資中面臨挑戰和機遇之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