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成本管理與組織結構適配性研究

2016-05-10 18:26王樂娟
商場現代化 2016年8期
關鍵詞:組織結構作業成本法

摘 要:目標成本法與作業成本法作為現代成本管理的有效方法,在企業實施過程中需要得到組織高層管理者的充分理解與支持,同時也需要組織各層人員的共同參與。組織結構的改善能夠保證現代成本管理在實施過程中能夠順利進行,改善成本管理。

關鍵詞:目標成本法;作業成本法;組織結構

現代成本管理能夠對企業戰略實施過程進行有效的控制,充分利用企業有限資源,保證戰略目標的實現。而組織結構是企業發展與變革不可忽略的一部分,組織結構作為戰略實施過程中必須要考慮的要素之一,對于戰略目標的實現起著重要的作用。潘飛(2010)指出研究現代成本管理系統時,可以從影響成本管理系統的組織內外環境因素和其能夠帶來預期的經濟后果方面進行研究。因此,現代成本管理與組織結構相互適應對實現組織目標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文獻綜述

部分學者對成本管理與組織結構適配性進行了研究。馮巧根(2000)指出隨著社會經濟技術的發展,組織結構成為現代改革的重點,管理會計的發展需要適應組織結構的變化。Chenhall(2003)在研究管理控制的影響因素時指出分權化程度對企業的管理活動有著重要的影響,組織結構設計對執行管理控制系統起著重要作用。成本企畫須依靠一種創新的成本管理結構——超團隊組織,同時指出目標成本的確定是成本企畫的基礎。馮雪蓮等(2006)將各個時期不同的成本管理方法與相對應的組織結構結合起來分析,發現現代成本管理要求企業進行組織結構變革,實現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立足于組織結構的創新。國外對于兩者的關系也有一定的研究。Gosselin(1997)提出作為一項創新活動,ABC的實施需要企業戰略和組織結構的支持,集權化與正規化的組織結構更有利于作業成本法的實施。Fei et al(2010)指出組織結構的正規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作業成本法的應用。

由以上可以看出,雖然目前有學者對兩者的關系進行了探討,但是并沒有系統地提出現代成本管理在何種組織結構下更能夠發揮其作用。對于現代成本管理與組織結構之間的關系研究沒有一個系統的研究框架,針對以上不足,本文將從現代成本管理的特點和要求來探討適合其應用的組織結構。

二、目標成本法下的組織結構分析

企業研發階段即決定了企業產品80%的成本,目標成本法以市場需求為基礎,能夠有效控制企業研發階段的成本,根據企業的目標利潤計算必須達到的目標成本。

1.基本原理

企業通過測量以戰略為導向的目標利潤,制定當期目標收入與目標成本。高層管理者通過市場部門對市場的分析與預測,得出預計目標銷售額。通過目標銷售額與利潤,得出預計目標成本。企業制造部門根據下達的成本目標,并與當前成本進行比較,得出當期目標成本消減額,并將消減額具體分配到各層級人員。在目標成本法中,由于市場部門與制造部門的目標不同,使得兩個部門承擔不同的責任,而企業高層管理者則負責利潤責任中心。在目標成本法實施的過程中,制造部門與市場部門責任明確,有利于企業的績效評價。此外,目標成本法專注于設計階段的成本管理,研發階段的管理是目標成本法的實施的核心,因此,企業需要加強制造部與研發部之間的聯系。

2.組織結構分析

組織需要設計靈活的部門來制造新的產品,并且能夠迅速執行。實施目標成本法的步驟可以分為以下幾點:制定目標成本法的目標;組建跨職能實施團隊和實施過程;識別實施上述步驟后遇到的問題并尋求發展機會;利用目標成本法提供的信息測試其實施的效果。企業在采用目標成本法進行成本管理時,不同部門的成員組成跨職能團隊,即利潤責任中心,使得成員為同一個目標努力,形成一個統一的實施系統。為成功實施目標成本法,實施團隊必須進行人才培養保證未來工作的穩定性,并且企業各層級之間也需要進行合作以保證所選擇的方法可以實現持續的成本降低的目標。

目標成本法在實施過程中需要合適的計劃與高層管理者的支持,進而對部門與分支進行整合。利潤責任中心對目標利潤的制定需要各部門的成員共同參與,組建跨職能實施團隊。目標成本法在產品研發過程中,由來自企業不同部門的專家組成跨職能團隊進行控制實施??缏毮軋F隊使得成員為同一個目標努力,形成一個統一的實施系統。

根據上述各相關部門的任務以及應當承擔的責任,可以得出企業基本的組織職能劃分。企業市場部門、制造部門與研發部門受利潤責任中心的主要影響。利潤責任中心由企業管理者直接負責,并向各部門下達相應的目標。同時,研發部門要加強與制造部門的聯系,使在研發階段的設立的成本目標能夠達到一定的標準,促進制造階段成本目標的制定??傊?,組織需要靈活的跨職能結構設計來適應目標成本法的實施。

三、作業成本法下的組織結構分析

競爭環境的加劇使許多企業采用作業成本法管理成本。西方國家在研究作業成本法與組織方面關系時,指出了企業規模、組織環境與文化,以及戰略等對作業成本法的實施有影響。

1.基本原理

作業成本法的視角主要集中在作業活動的前因后果上。在前因上,成本是由作業引起的,作業的設計需要考慮部門的設置與管理的層次等組織結構方面的內容。在后果上,作業的執行消耗了資源,對資源的分配由資源動因決定,整個過程需要得當的管理機構對資源方面進行管理。作業成本法通過按照業務流程建立作業中心,以業務流程的基本不變應對組織機構的萬變,避免了外界因素的干擾,保證了作業成本法的順利實施。

2.組織結構分析

作為一項復雜的工程,作業成本法的實施需要各個相關部門成員共同配合才能達到既定目標。在此過程中需要由來自不同部門的人員組合而成,各個部門之間依靠成本動因來進行連接。因此,各參與部門在作業成本法設計和實施過程中需要相互協作和配合。然而,作業中心須要以流程中的關鍵點為基礎來建立,不應依靠部門。部門在成本核算中是一個較大的單元,其本身就存在著諸多需要分配的公共費用,加之一個部門的作業內容不一定對應于同性質的作業環節,所以若用部門來代替作業中心會嚴重影響成本的精確性。

現階段我國的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這使得企業的競爭環境進入到一個發展和動態的環境。作業成本法需要依靠嚴格的管理制度,取得高層管理者和有關部門負責人的支持,加強管理與員工意識培養。最高管理者會為ABC實施過程制定方案,分配企業的資源,以此保證作業成本法的順利實施,分部管理者則不能違背最高管理者的指示。而在分權化的組織中,分部管理者同樣有權力制定決策,若ABC的實施沒有滿足其需求,則會試圖改變會計系統的現狀并阻撓ABC在其部門的實施。因此,集權化的組織結構更能推進作業成本法的成功實施。

四、結論

通過上述研究可以得出,現代成本管理在實施過程中需要根據其發展特點,綜合各部門的配合,采用適合的組織結構,才能實現目標。目標成本法在實施過程中須由來自不同部門的成員組成跨職能團隊,制造部門在生產過程中與研發部門進行溝通,靈活的對成本管理活動進行組織和控制。對于作業成本法,作業中心須以作業流程中的關鍵點為基礎,得到高層領導的充分支持,采用集權化的組織形式保證作業成本法的順利實施。今后研究可以從歷史發展的角度,根據不同時期與背景下,進一步分析兩者的適應關系。

參考文獻:

[1]潘飛,陳世敏,文東華,王悅.中國企業管理會計研究框架[J].會計研究,2010,10:47-54.

[2]馮巧根.組織結構變遷對管理會計研究的影響[J].會計研究,2000,03:24-30.

[3]M. Gosselin, “The Effect of Strategy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n the Adop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 Accounting Organization and Society, Vol. 22, No. 2, 1997, pp. 105-122.

作者簡介:王樂娟(1990- ),女,山西運城人,碩士研究生,西安外國語大學,會計學,研究方向:成本管理

猜你喜歡
組織結構作業成本法
基于組織結構的轉型期化工企業戰略管理研究
“互聯網+”時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轉型及有效對策
基于作業成本法的企業物流成本控制框架探析
基于企業再造理論的國企組織結構變革探討
新經濟時代下管理會計的應用案例探索與啟示
作業成本法在酒店業成本核算中的應用研究
基于作業成本法的產品成本動因分析
跨國公司組織及權限和中國企業對比研究
企業創新管理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