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性別教育的影響因素

2016-07-04 16:09王千
學園 2016年3期
關鍵詞:性別角色影響因素

王千

【摘 要】當今社會,“娘娘腔”“女漢子”被越來越多地提起,一些男性缺少了應有的陽剛之氣,一些女性缺少了應有的陰柔之美。由于早期培訓的偶然性,或是由于外來文化的影響,一些人逐漸偏離社會文化標準,出現性別意識弱化現象,造成性別角色意識混亂。文章探討了性別教育的主要影響因素,并力圖引發教育對性別培養的理想模式的思考。

【關鍵詞】性別角色 性別教育 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C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6)03-0099-02

米德說:“在歷史上我們的文化依賴于許多人為的差異,其中最明顯的是性別的差異,創造了財富和不同的價值?!比欢?,性別角色混亂的現象日益顯現。許多男生開始戴耳環、戒指、項鏈,走路妖嬈,手勢柔弱。有些男性的性格也變得溫柔,說話不再鏗鏘有力。相比之下,一些女性卻不再“小鳥依人”,她們性格豪爽,穿著中性化。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社會現象。美國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在他的代表作《未來的沖擊》中曾預言過世界發展的十大趨勢,其中就包括性別的中性化。面對此類社會問題,性別教育開始被提及和關注。

一 性別教育相關概念的界定

性別教育即社會性別的教育,是指以特定社會背景中的性別觀念為基礎,通過有形和無形的方式滲透到教育的各個環節,影響受教育者性別認知的發展和性別觀念的形成,產生相應性別行為的社會化教育過程。一些研究者認為,性別教育就是性別角色教育,性別角色是指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獲得的與自己性別相適應的行為模式,所以,性別教育就是指教育者依據自己對社會性別角色標準的理解對受教育者性別角色社會化施以影響的過程。性別教育的實質是分析男女兩性差異的特點,采取合適的教育措施,尋求性別培養的理想模式。

二 性別教育的主要影響因素

法國女哲學家波伏娃有言:“一個人不是生來就是女人,而其實是變成的?!鼻嗌倌暝诔砷L過程中,性別角色的形成與家庭、學校、社會的影響密切相關。

1.家庭因素

在性別角色社會化的過程中,兒童從其雙親身上學習的有關兩性角色的知識最多,也最為深刻。其中家庭背景、父母的期待與贊許對兒童的性別角色形成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有研究表明,母親的文化程度和職業選擇是直接影響兒女受教育程度和職業選擇的因素之一。研究發現,父母對事物所持的信念對子女對同類事物的看法影響極大,其中母親對女兒的影響最大。關于父親對子女的影響,研究主要集中在父親的缺席也就是單親家庭,研究表明,父親的缺席對兒子的性別形成具有很大的影響,容易出現兩種極端,一種是男孩表現出女性行為模式的可能性增加了,他們在思維模式上更像女孩子,群體活動中攻擊性、競爭性也較低;另一個極端是這些男孩可能會表現得過分頑強和具有攻擊性,這可能是由于在生活中缺少男性模仿對象而采取了不恰當的情緒釋放方式。

性別角色行為的發育,兒童期是個關鍵期,也被學者們稱之為“性的烙印期”,也就是說錯過了這一年齡期,就很難順利地習得與性相對應的性別角色行為,并使以后的生活被排除在社會文化生活之外。而這一時期性行為的學習,主要來自于父母對符合其性別要求的行為給予贊許和鼓勵。父母往往是通過差別教養與榜樣影響來強化這種贊許與鼓勵的,因此父母的行為規范直接影響到兒童對性別角色的理解。兒童期一旦建立了良好的性角色行為模式,就會相當穩定,并成為其恒常性的個性特征。

2.學校因素

學校是每一個未來社會成員完成其社會化的重要場所,教育在個體性別形成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來,教師性別結構的失衡、學校性別教育的缺失、教師性別角色觀念的淡薄等因素,制約了學生男女性別角色意識的健康發展。

在我國的幼兒園中女教師居多,女教師又容易以自己的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去對待不同性別的兒童。女教師對學生束縛較多,過多地要求學生服從和遵守紀律,十分不理解兒童的心理,往往抑制淘氣好動的男孩。有些男孩因此會不適應并且會壓制男孩自身的性格特點。因此女教師應調整自己的性別觀念,對兒童進行正確的性別教育。

“我國的教育經歷著一段漫長的缺乏性別省思的荒漠區?!痹谖覈F行的教育中,性別角色的教育是嚴重缺失的。我國的課堂中雖然出現了一些性教育的知識,但也只是對男女生理發育的簡單介紹,在現行的學校教育中,缺少針對男女生性別角色特點的相關課程設置,這更加淡化了男女生的性別角色意識,限制和阻礙了其性別角色的發展。而學校中許多教師性別角色意識淡薄,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容易磨滅男性特質,沒有顧及學生在生理、心理及情感方面的問題,給學生成長造成一定影響。

3.社會因素

青少年性別角色形成同勞動與職業的社會分工以及大眾傳媒的影響有關,在個體性別角色社會化過程中,社會職業和勞動分工中的性別傾向對其影響至關重要。某些職業適合男性,某些職業適合女性,這種現象即所謂的“職業性別隔離”,即勞動市場中存在女性職業和男性職業的現象。這種“職業性別標定”既受社會生產和分工水平的制約,也受傳統性別觀念的影響。為了更好地應對這種社會性別偏見造成的就業困境,越來越多的女生選擇以男性化的方式存在,他們借鑒男性的思維方式,模仿男性的行為方式,以提高自己的競爭優勢。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優秀的女性特質如溫柔、善解人意等被弱化,其女性性別意識逐漸淡薄,取而代之的是男性豪爽、粗暴的性格特征,呈現出性別角色的錯位現象。

近年來,對于發軔于娛樂界的中性化風潮,使得一些“美男”“帥女”被青少年視為一種時尚,在商業文化規訓力日益強大的當代,傳統的“男女有別”和“男女都一樣”的社會性別觀均有可能被顛覆。大眾媒體中出現越來越多的“美男”“帥女”,甚至被過度渲染,沖擊了人們對以往性別角色的理解和認識。青少年價值觀與判斷力尚未成熟,很容易跟風模仿,并以此為個性,認為是一種時尚,這將阻礙青少年正確性別觀的形成。而如何引導這樣的社會性別以有助于男女兩性健康而全面地發展,是一個值得思考和關注的問題。

性別角色的混淆與模糊現象,不僅會導致社會成員自身的認知偏差和行為失范,若長此以往不加約束地發展下去,還將造成家庭和社會倫理的混亂。即便是男孩成人結婚后,他也會因為這種錯誤的性別定位而缺少能力、使命感、責任感等男人應該具備的品質。女性也因失去了作為妻子該有的溫柔、知性而面臨婚姻上的難題。針對社會上出現的青少年性別角色錯位現象,不能完全歸咎于男女自身,也有可能是教育的缺失導致的結果。因而不應戴上有色眼鏡去看待他們。內爾·諾丁斯強調關懷倫理,要尊重、關心和善待他人,在性別上同樣要對性少數群體理解、包容和關愛。

面對當今社會性別角色意識混亂現象,實施性別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然而,對于性別教育,中間存在一個“度”的衡量。過度追求性別化教育,雖會讓男女兩性明確自己所擁有的性別特質,但易形成性別刻板印象及造成性別不平等,結果很可能是復制了傳統和陳舊的男女社會性別。男性勇敢、獨立,適合社會公共領域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活動;女性溫柔、順從,適合家庭私人領域?,F實中還存在著像男性一樣果斷利落的女生,像女性一樣善解人意的男生,這些恰恰是他們獨立于自身性別之外的優點,他們沒有脫離社會標準的軌道,但卻具備了異性的一些優質特征?;诖?,教育應該超越傳統的性別化教育,思索一種更為理想的性別教育模式。

參考文獻

[1]〔美〕瑪格麗特·米德.性別與氣質(宋正純譯)[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9

[2]周小李.社會性別視角下的教育傳統及其超越[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

[3]王文、王國霞、趙瑩.國外社會性別發展研究進展及對我國性別教育的啟示[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5)

[4]蓋笑松、王曉寧、張嬋.走向雙性化的性別角色教育[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5)

[5]錢銘怡、姚萍、李麗敏.父母的信念對其子女信念影響的調查和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6(6)

[6]閆廣芬.中國女子學校教育的發展:認識、視野、使命[J].教育研究,2006(11)

〔責任編輯:林勁、李婷婷〕

猜你喜歡
性別角色影響因素
大學生性別角色與自我認同感、親社會行為關系的研究
運動員性別角色研究綜述
管理人員的性別角色觀念:現狀及影響因素——以湖南省為例
突發事件下應急物資保障能力影響因素研究
農業生產性服務業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村級發展互助資金組織的運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統論的煤層瓦斯壓力測定影響因素分析
大學生性別角色類型、一般自我效能感與人際困擾程度的相關性
兒童對動畫人物偏愛與性別角色認同相關研究
中國兒童性別角色觀念及其性別差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