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與對策

2016-07-04 16:24覃艷
學園 2016年3期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微時代思政教育

覃艷

【摘 要】在微時代的背景下,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微媒體正在深刻地改變著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生活方式及思想發展狀況等。微媒體促進了高職院校學生思政教育資源共享、拓展了思政教育的平臺、增強了思政教育的實效,但它也為高職院校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帶來了挑戰。學校及教育工作者要積極融入微時代,充分發揮微媒體的優勢,構建思政教育微體系,積極探索高職院校學生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微時代 高職院校學生 思政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6)03-0131-03

當今時代,隨著網絡技術及移動通信技術、智能手機制造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更新換代,微博、微信等一系列微媒體迅速發展,將人們帶入了微時代。一系列新媒體的出現深刻地影響著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方式及思維方式,也改變著教育的方式和途徑。高職院校應充分重視和認清微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新形勢,結合自身的實際,探索微時代學生思政教育的新途徑,切實增強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 微時代與高職院校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1.微時代突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者的主體地位

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理論授課、專題講座、集體開會、個別談心等作為主要的教學形式,其中,教育的內容及形式完全由教育者主導和選擇,學生大多是被動地聽或接受,這樣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及教育效果。微博、微信是一種交互式的即時遠程信息交流媒介,改變了那種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單向灌輸模式,實現了信息的傳播者和受眾之間的平等,教育者和學生之間的關系變得更親近;而且教育過程中教育者的主導地位被淡化,學生的表達權利得到充分尊重,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2.微時代的即時互動性增強了高職院校學生思政教育的實效

微時代的便捷性和互動性促使高職院校學生思政教育生活化。在微時代,微信、微博等成為學生學習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與外界交往的首選媒介,并將其當作展示自我的平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過微博、微信平臺走進大學生的生活,了解和關注學生們真實的情感、學習、生活及思想動態;通過關注學生微博、QQ動態、微信朋友圈等方式,了解學生的個性和思想,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和引導。同時根據學生的反饋,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方式、方法進行及時調整,也可以在“朋友圈”或微博上展示一些具有正確導向的圖文資料,對大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收到在生活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并提高教育的實效性。

3.微時代的靈活多樣性利于高職院校學生思政教育方法的創新

在微時代,微博、微信等以其方便、快捷、即時互動等特點受到學生及廣大思政教育工作者的青睞,逐漸成為一種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渠道。在新形勢下,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必局限于傳統的課堂講授、面對面談話等模式,也不必在固定的時間和場所進行。在微時代,思政教育突破了時空局限,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時處處都能進行。微時代的來臨,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內容的創新提供了可能。微博、微信等相關媒介的使用,使信息傳播的手段更加靈活多樣。教育者不僅可以通過這些媒介深入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同時也能充分運用這些媒介將文字、圖像、聲音、視頻等有機結合起來,以更立體、更生動的形式給受教育者帶來視覺上的沖擊和全新的感受,從而達到教育效果。而且,在微時代,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可以進行角色互換。在調動受教育者積極性的同時,可以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教育。

二 微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困境

1.微時代信息的無屏障傳播加大了思政教育的難度

微媒體傳播信息的特點就是時空無屏障和資訊無屏障,信息的發布和使用空間更加自由。在微媒體環境下,一方面,大學生能夠更加便利地接觸多樣的文化。一些負面、消極的思想,甚至各種反社會主義、反馬克思主義的論調都在借助微媒體大肆傳播。這些負面信息的存在,加之高職院校學生的辨別、判斷能力不夠,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削弱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效果,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嚴峻挑戰。另一方面,學生可以通過微博、微信等即時信息傳播平臺第一時間獲取最新信息,此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尷尬是,其所講授的東西學生也許早已知曉,而學生所提的新名詞和新鮮事卻可能是其聞所未聞的。再者,微博、微信等媒介信息的碎片化及信息的裂變式傳播,也給教育者開展工作出了難題。

2.微媒體的虛擬性使學生容易出現社交障礙

社會交往是構成和維系社會人際關系的基礎。在微媒體社交中,不再需要面對面的交流,而是以一種虛擬的方式進行互動。這種借助網絡主平臺的互動和交流,正沖擊著傳統社會人際關系的基礎?!笆澜缟献钸b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坐在你身邊,你卻在玩手機?!边@句網絡流行語生動地反映了一些大學生的社交狀況。他們長期沉溺在虛擬社交網絡中,與真實生活日漸疏遠,對現實生活的適應能力逐漸降低。許多在微信和QQ上活躍的大學生,在現實中卻不愿和同學、老師、家長多說一句話。

3.微媒體的便捷性容易使學生產生嚴重的手機依賴癥

在利用微媒體進行互動交流的同時,大學生對微媒體的依賴性也在不斷增強。無論是衣食住行、吃喝玩樂,還是交流學習情況、轉發信息,QQ群、微信群都已成為大學生自然而然的選擇?!靶W上課費嘴,初中上課費筆,高中上課費腦,大學上課費流量”,這是當下大學生愛玩手機的真實寫照。很多大學生機不離身,課堂上、校園里、公交車上隨處可見的都是低頭族,一部分學生離了手機就沒有安全感,感覺心神不寧、心煩意亂,導致注意力不集中,既影響教學秩序,又影響學習成績,且在公眾場合還影響個人人身安全。個別學生在考試時還會利用手機作弊,成了新技術的奴隸。

三 微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對策

1.構建高職院校學生思政教育的微體系

打造符合微時代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陣地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作為思政教育工作者,應積極研究微時代高職院校學生群體的變化,結合時代特征,構建有利于學生全面、持續、協調發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微體系。一是以重要節慶日為契機,通過征文比賽、主題團日活動、專題展板、微博線上討論等形式開展主題教育活動。二是構建輿論引導體系,傳播正能量。開通班團支部微博,形成網格微博宣傳體系,設置學生喜聞樂見的板塊和專題,強化輿論引導作用,傳播正能量。三是開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個人微信平臺、網絡工作坊等,同時思政理論課教師、輔導員和專業教師及學生黨員骨干要主動融入學生中去,做正確思想政治觀念的倡導者和示范者,用正面的觀念引導網絡輿論,充分發揮釋疑解惑、明辨是非的引路人作用。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微時代

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轉變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主動適應微時代的新要求。首先,要充分運用新媒體,主動占領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陣地,創新思政教育模式,增強思政教育的人文性,以健康的校園網絡文化教育人,用正確、積極、健康的思想、文化和信息占領網絡這個新陣地,通過優化師資力量、豐富網站內容、創新活動形式增強校園網絡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教育,并以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提高學生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時,關愛學生,身體力行地為學生解決他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真正成為學生思想上的“知情人”、心靈上的“知心人”和生活中的“貼心人”,從而達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其次,教育者要主動學習和掌握新媒體運用技術,思政教育工作者要與時俱進,學習利用微媒體平臺和掌握最新的微媒體技術,通過微平臺與學生進行親密接觸,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了解學生關注的焦點,增強師生的共鳴和認同感,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時代性和預見性,引導微平臺的輿論導向。思想政治工作者還可以通過自己的QQ、微博、微信等微媒介,建立飛信群、微博微信群,開設討論小組,傾聽學生的心聲,與學生進行心靈接觸,將晦澀難懂的生活哲理、德育理念融入簡潔易懂的微動態中,把微平臺變成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課堂,充分發揮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3.強化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微力量

第一,建設一支網絡評論員隊伍,發揮學生骨干的示范引領作用?,F今大部分學生都在發微博、發微信朋友圈、發QQ動態、逛校園貼吧等,活躍于各自喜愛的網絡社區中,這其中不乏優秀的微力量,他們已然成為學生群體中的意見領袖。因此,可在這一部分學生中建設一支網絡評論員隊伍,他們能以與同齡人相似的理念、人生經歷以及語言獲得學生群體的信任。思政工作者要充分運用好這支學生隊伍的力量,發揮好學生骨干、優秀學子的意見領袖作用,提升價值整合力。

第二,加強思政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整體素質是微時代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影響因素。微時代的到來,在一定意義上間接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傳統工作中的主導權和話語權,對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戰。教育者除了要掌握良好的微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之外,還要及時了解最新的網絡媒介及動態。學校應當加大對高職院校思政教育隊伍的培訓力度,引導和幫助他們學會運用并用好微媒體,能夠通過微媒體這一有力媒介將正確的思想觀念潛移默化地滲透到學生的思想之中。同時,進一步提高對教育者的要求,引導他們加強自身修養,在學生中建立威信。

參考文獻

[1]邱柏生主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態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楊威.“微時代”中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突破[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4)

[3]郭嫄.論“微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創新[J].南方論刊,2012(7)

[4]李葉葉.“微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18)

〔責任編輯:林勁、李婷婷〕

猜你喜歡
高職院校學生微時代思政教育
高職院校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研究
高職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與教育方式分析及闡釋
高職院校開展學生創業教育的途徑探析
新媒體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微時代語境下創新高校黨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時代背景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思考
“微時代”視閾下醫德教育的變革、創新與堅守
微時代文化創意類創業現狀調查
韓國語能力等級考試新動態及應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