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圖”帷幄 多面開“花”
——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2016-09-03 02:59閩侯縣第一中學福建閩侯350100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 2016年1期
關鍵詞:導圖筆者文本

王 婷(閩侯縣第一中學,福建閩侯350100)

?

運“圖”帷幄多面開“花”
——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王婷
(閩侯縣第一中學,福建閩侯350100)

思維導圖以放射性思考的方式,記錄著人們的思維過程。在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可讓學生發現自己在知識理解、文章結構、文本內涵等方面的不足,提高他們在閱讀理解、寫作、邏輯思維等方面的學習能力,從而增強其學習興趣。

英語教學;思維導圖;以畫促寫

思維導圖(Mind Map)又稱心智圖,是一種圖式工具,不僅能表達放射性思維,更能開發大腦的各種潛能。它能使把大腦的各種機能充分運用,比如詞匯、數字、圖象、顏色、邏輯和空間感知,有助于使用者具有更清晰的思維,更有效地進行學習,進而促使大腦有最佳的表現。思維導圖意在大腦的思維過程通過圖形形式展示出來,如此,使用者就能夠有意識地建構自己的知識圖式,改變自己的思考模式和思維方式,從而更高效地進行知識表征。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要求,高中英語教學應著重培養學生“用英語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維能力”?!犊荚嚧缶V》對考生閱讀理解的要求是:“能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要義、理解文中的具體信息、能根據上下文推斷生詞的詞義、做出判斷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結構、理解作者的意圖、觀點和態度?!?/p>

閱讀理解是高考英語試卷的必考內容,而且在試卷中占有較大分量。該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和推理判斷能力。若能在平常教學中訓練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形象地展示出一篇文章脈絡框架,顯然有助于增強學生對文章篇章結構的理解與感悟,還能使他們在寫作上技高一籌。于是,筆者從新課教學、文本閱讀以及寫作這三個方面進行嘗試。

一、新課教學,合理呈現

以人教版高中英語課本選修八的第三單元Inventors and inventions為例。

在主課文的讀前部分,課本先提供了發明家要讓在發明得到認可所必須經歷的六個階段。編排者打亂了這六個階段的先后順序,要求學生進行順序調整,以此預測一項發明產生的過程,然后通過對主課文的閱讀來檢驗其預測的正確性。

主課文所提供的閱讀材料是一篇記敘文。故事講述的是主人公如何通過多次嘗試,最后成功地捉住了她母親家院子里的一窩蛇放歸大自然,并以她的捕蛇技術申請了發明專利。而主人公從“多次嘗試”到“發明專利”的過程,正體現了讀前部分所提供的六個階段。

如果按課本的編排順序進行教學,是一種演繹推理的方法。為了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其了解科學研究是一個嚴謹的過程,要有科學的研究方法并不斷地進行嘗試與驗證,才能得出科學的結果。鑒于此,筆者嘗試用歸納總結的方法進行本課教學:先讓學生從標題到圖片預測其主要內容,再通過閱讀正文部分來驗證其預測的正確性,最后用思維導圖畫其結構圖,梳理篇章結構,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圖1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思維導圖

從畫出第一個圖開始,筆者就和學生一起探討如何捉蛇以及此舉之意義。從發現問題到抓蛇到申請專利,在這個過程中,筆者不斷提問,促使學生不斷思考、判斷,進而不斷地擴充思維導圖。整篇文章的框架清晰地體現在思維導圖中。(如圖1所示)最后,在文本框架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歸納總結:一個科學過程要經過哪些階段?學生能夠從篇章結構框架圖上對比讀前的階段的判斷,重新進行合理排序。如此一來,學生在課堂上興致盎然,師生配合得很融洽,一改平日寂靜無聲的課堂氛圍。

在新課閱讀的教學過程中,呈現思維導圖,使篇章結構可視化,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和推理的能力,從而加強對文章的主旨和要義的理解。要讀懂一篇文章,就必須了解它的篇章結構,這樣才能準確把握全篇的脈絡與主旨,弄清其間的邏輯關聯。

二、文本閱讀,靈活運用

研究者發現,在學習中使用思維導圖的學生的知識面要比死記硬背學習的學生寬,也更能解決問題。當學生嘗試用圖來表示對知識的理解時,說明他們最肯動腦筋。[1]

如果在進行閱讀理解訓練時,讓學生以文本為依托,繪制他們的思維導圖,是否更有助于學生們理解文章的篇章結構呢?筆者以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英語天津卷(以下簡稱2014天津卷)的閱讀理解B篇為例,進行分析。

此類文章是學生的軟肋,一是由于學生們大多欠缺此類文章所涉及內容的背景知識,二是因為文中專業術語過多。文本印發給學生閱讀后,不少學生反映不知所云。筆者與學生一起討論該篇文章的主題,得出了這篇文章主要是在講述一項發明裝置(the Long-Pen)的產生過程。接著,筆者便讓學生嘗試著運用思維導圖畫出文章的篇章結構,看看文章到底說哪些內容,作者如何編排文章的結構等等。此言一出,學生們馬上活躍了起來,開始著手畫圖,也可以聽到學生們在小聲地交流著。幾分鐘后,學生們畫出了各種各樣的思維導圖。其中有一幅頗具特色,如圖2所示:

圖2 2014天津卷閱讀理解B篇的思維導圖

筆者把此思維導圖投影出來,得到學生認可后,讓學生依照此圖再次閱讀,理解文本及后文的題項,幾分鐘過后請學生回答,并要求學生說出得到答案的依據。最后,筆者再次利用思維導圖回顧本文的篇章結構和測試點結構,從而使學生對該文的篇章結構和測試點結構中的關系進行再次梳理。

圖3 2014天津卷閱讀理解B篇“文本篇章結構與測試點思維導圖”[2]

該發明裝置的產生過程(Process)如圖3所示:Reason→Designing the LongPen→Several versions→Test runs&Launching.

通過以上兩個思維導圖,學生不但對文章所寫內容了然于心,而且能清楚把握住該篇文章的篇章結構,領悟出題者的出題模式與用意。

近幾年的全國高考卷,無論是閱讀理解、完形填空,還是新題型中的語法填空、七選五、短文改錯等,無不要求學生把握文章的篇章結構,形成語篇意識,從而能更準確地理解文章??梢?,在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能促進學生思考,激發其大腦潛能,還可以幫助學生對文章結構進行梳理與分析,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三、以畫促寫,拓展提升

盡管人們常說“得閱讀者得天下”,但筆者認為,基于閱讀之上的寫作才是最高境界。寫作是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更是語言生成能力這一表現形式重要體現?!犊荚嚧缶V》要求考生能有效地運用所學語言知識,清楚、連貫地傳遞信息,表達意思。但在具體寫作過程中,學生往往審題不認真,經常漏掉要點,或者離題,這大大影響了他們的寫作成績。何不要求學生在寫文章之前,根據要求畫畫思維導圖呢?通過畫圖,學生不得不對材料進行深入剖析,弄清主題和要求,落筆之前才能心中有數。

以人教版高中英語課本選修九第四單元Exploring plants為例。該單元的中心話題是“自然界中的植物、植物探索的歷史”,內容涉及“花朵及其動物的傳媒”“不同尋常的植物”等。此單元的寫作練習,要求寫一篇介紹大王花(Rafflesia arnoldii)的短文,在圖中列出了花的特點、生長地、種子傳播方式、食物的來源等要點,這也是一種思維導圖的運用。

在單元主題與聽力背景的強化下,學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識和詞匯表達。筆者借題發揮,讓學生“看花寫花”,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寫一種自己喜歡的花,但要求在寫之前一定要畫出它的思維導圖。結果出人意料,學生的習作內容豐富多彩,條理清晰。有一位平時寫作愛跑題的學生這次寫的是薰衣草,文章從思維導圖的建構到文章的編排都有模有樣(如圖4所示),而且中心明確,結構完整,脈絡清晰,過渡自然,圖文并茂,一改往日偏題離題的現象??梢娝季S導圖在寫作中具有提綱挈領的作用,能引導學生往中心靠攏,幫助學生克服偏題、離題等習作毛病。有了思維導圖,學生在進行寫作時思路更加清晰,有助于思維的發散和創造,培養了寫作能力,提高了寫作興趣。[3]

圖4 薰衣草的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以圖文并茂的形式,改變使用者的思維方式和思考模式,從而開啟大腦的無限潛能。在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既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激勵其積極參與,也有助于學生對繁雜的信息進行梳理、加工和提煉,最終形成完整的知識鏈。將其運用在閱讀和寫作中,既培養了學生的歸納、概括和推理能力,加深他們對文章的理解和挖掘;亦可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梳理文章結構及羅列提綱等,在助其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基礎上,也使他們的寫作能力更上一層樓。多維地應用思維導圖,能使學生在閱讀理解、推理判斷、發散思維、寫作等方面開出多彩之花。

[1]張丹.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05.

[2]陳愛龍.英語閱讀理解教學中可視化教學設計的實現路徑[J].中小學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4).

[3]王燕.概念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D].南京師范大學,2007.

(責任編輯:周大明)

猜你喜歡
導圖筆者文本
烴思維導圖
借思維導圖算24點
角的再認識思維導圖
老師,別走……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換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師,你為什么不表揚我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第6章 一次函數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