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用“線段”之石攻哲理之玉

2016-09-03 02:59林梅玉長樂華僑中學福建長樂350200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 2016年1期
關鍵詞:線段直線事物

林梅玉(長樂華僑中學,福建長樂350200)

?

巧用“線段”之石攻哲理之玉

林梅玉
(長樂華僑中學,福建長樂350200)

在《生活與哲學》的教學中,為了讓抽象的事物更加具體化,教師可以運用“線段”的獨特性,更直觀地展示哲學原理,把不同的哲學原理串聯起來。這種方法在解題過程中也能發揮意想不到的效果,更有助于培養學生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素養、人文素養、信息素養、邏輯素養等政治學科核心素養。

政治教學;線段;哲理;學科核心素養

直線上兩個點和它們之間的部分叫做線段,這兩個點叫做線段的端點。一條直線在數學中可以作為一個整體“1”,而一條直線中包含幾個線段來代表它的幾個不同的部分,也可以同時使用兩條以上的直線來表示不同的事物。在《生活與哲學》的教學中,可以運用線段來突破教學的重難點,讓相應的知識點更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逐步實現對學生的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一、課堂教學巧用“線段”突破重難點

在《生活與哲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會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理論素養、邏輯素養,而對知識點的講解方法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理解,甚至于影響學生后續的解題思維。因此,運用“線段”輔以較為直觀的圖示,很大程度上能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與參與的熱情,因為絕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沒有什么抵制情緒,可以讓學生眼前一亮:枯燥、抽象的哲學課堂也會出現數學學科中的“線段”,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掌握哲學原理。這種方法也讓學生體會到“教無定法”,同時“學無定法”,拓寬思維,培養政治學科學習的興趣。

1.認識的特征性原理

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教學中運用直線來體現對某一事物認識的過程,可以運用直線上的線段,來表現出認識過程中的不同階段,以及不同階段之間的關系,較粗的點表示一個認識過程結束,獲得對事物正確的認識即真理;之后的線段則表示認識具有無限性,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而整條線是呈現明顯向上的趨勢,則體現認識的上升性。當然,并不等于認識沒有曲折性,而是波浪式前進或螺旋式上升的過程,這樣用學生們都感興趣的“線段”方法展示效果會更好。

教師可以運用時政熱點:中國共產黨不斷深化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的認識,從“三位一體”到“四位一體”再到“五位一體”。把抽象的理論具體化,讓學生很好地領會黨中央相關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是符合時代發展的趨勢,是與時俱進的,是符合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的。

2.量變質變辯證關系原理

教學中也可以運用“線段”來表現量變、質變之間的關系變化。與1中的做法相同,用圖示可以很好地展示原理,可以直觀地看出事物有正向變化也有逆向變化(運用教材中的典例:“谷堆論證”與“禿頭論證”),采取的解決方法也不同:正向是“抓住時機、促成飛躍”;逆向則是堅持“適度原則,防止質變”。從右邊的線段上可以看出量變與質變的關系,在一個變化過程中,質變相對量變而言更重要,使事物的性質發生變化;還可以看出質變與新的量變的關系,是前一階段與后一階段之間的關系,而不至于在原理表述及解題時出現混亂;整條直線略呈向上的趨勢,可以體現事物正向的發展性、逆向的倒退性。

教師可以結合2015年時政熱點——國家的“一帶一路”的相關政策,向學生闡述量變質變辯證關系原理,拓寬學生的視野,了解習近平主席的宏韜偉略、國家的經濟發展大計,不僅能掌握好教材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提升民族的自豪感、責任感。

3.辯證否定觀原理

首先用一條直線來體現事物自身,沒有其他的直線表示沒有外力的作用;用線段表現前一階段與后一階段之間的關系,具體表現為前一階段的舊事物與后一階段的新事物之間的關系。根據之前學習的聯系、發展的相關原理,學生很容易接受事物的發展過程是聯系的環節、發展的環節這一知識點;而新事物對舊事物的代替就是一個“克服”與“汲取”“增添”的過程,即事物在其發展過程中既肯定又否定。

教師可以運用生活中的小例子來體現,如:蝴蝶的成長過程:卵——蟲——蛹——蝶。生活化的事例會讓學生更感興趣,而且淺顯易懂,還帶有一定的科普知識,對學生知識遷移能力培養也有一定的幫助。此外,再讓學生來嘗試例舉一些生活中的事例或者當前學生感興趣的時政熱點,如福建自貿區建設,起到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的作用。

二、課堂復習巧用“線段”串聯知識點

通過“線段”在哲學原理教學中的運用,學生慢慢就會發現這些原理之間有著共同的特點,都是體現事物發展的不同過程、不同階段的變化,而且彼此之間是不可分的。因此,教師可以運用之前在新課教學中累積的經驗,進行知識點的復習指導。

例如,辯證法是哲學中較難把握的知識點,聯系、發展是辯證法的總特征,矛盾是辯證法的核心與本質,以及辯證否定觀的知識點,都可以運用“線段”對學生進行哲理間的串聯。因為在“線段”上可以較為明顯地展示出它們之間的關系,引發學生進行思考,加深對哲理的理解與掌握。當然,這個過程可以交給學生互助完成,自已動腦、動手、動口,還可以取長補短,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分析、綜合能力以及發散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三、課后作業巧用“線段”理清材料信息

在完成哲學作業過程中,涉及不同過程、不同階段、甚至不同事物不同情況的材料,學生在材料信息較長或是信息較雜的情況下,就會混亂而理不出頭緒,即使劃出關鍵句、關鍵詞,依然無法抓住材料的主線與問題的意圖之間的邏輯聯系,導致無法針對性答題,偏題、漏點、一理多點的情況層出不窮。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嘗試運用“線段”進行信息分解,分解出材料中的不同階段、不同過程、不同方面的信息,再結合關鍵句、關鍵詞,有利于準確掌握信息,簡單勾勒出材料的中心思想,并能提高正確抽取相應哲學原理的幾率。同時,學生在此過程中動腦、動口、動手,體會到解題及繪畫的樂趣。

比如,“經過30多年的改革和發展,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中國人民終于擺脫了農產品長期短缺的困擾……現階段農業發展又面臨著一系列新問題……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這是現階段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根本出路,也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請回答上述這段論述是如何運用矛盾分析方法的?!保?]

選擇這一題目作為典例,是因為其特殊性,一些信息必須靠學生自己理清,否則容易產生混亂。因此,學生應邊看題邊畫出直線,標出不同的線段表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再根據題中的信息在各自的線段上標明關鍵詞,就形成了以下的圖示,使文字表述較復雜的材料很直觀地體現在直線上,再聯系教材的知識點,就不難寫出針對性的答案了。

如何讓抽象的哲學原理變成學生喜聞樂見的具體表現,“線段”的運用無疑是一種有效的方法。通過這一方法的運用,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政治學科核心素養,而且對他們學習方法的改進,甚至對今后的人生規劃、做人的準則界定等都會產生深遠影響。

[1]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學資源編輯室,志鴻教育集團教育考試研究院策劃組.高中同步測控優化設計——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與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張娜.DeSeCo項目關于核心素養的研究及啟示[J].教育科學研究,2013(10).

[3]羅燕芬.高中學生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實現途徑[J].教育導刊,2013(5).

(責任編輯:黃麗萍)

本文系2014年度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策略的研究”(項目編號:FJJK14-218)階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線段直線事物
畫出線段圖來比較
美好的事物
怎樣畫線段圖
我們一起數線段
數線段
畫直線
兩條直線 變變變
畫直線
奇妙事物用心看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