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的應用

2017-01-17 14:48張建云
東方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應用方式數學課堂合作學習

張建云

摘要: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發展,學習模式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在現在的教學中,我們更強調合作學習,同學之間集思廣益,交流共享自己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思想。本文我們從小學數學課堂入手,通過不斷地分析研究,提出構建一種合作學習模式的思想。筆者認為,在現如今的教育環境和背景下,構建合作學習的模式是十分必要和可取的。合作學習模式,不僅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學生自身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合作學習;數學課堂;問題;應用方式

合作學習不是單純地看學生的個人能力,而要求學生在加強自身能力的同時,學會和別人進行合作,在學習中互相幫助,學習別人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能夠促進學生自身的進步,也會促進其長遠發展。小學數學學習難度大、內容多,因此更要求做到高效的合作學習。

一、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一)小組合作過于自主隨意,缺乏正確指導

在小組的合作學習中,學生過于疏散隨意,缺乏一定的集體意識,具體表現在合作時間的選擇和內容的選擇上[1]。小組結合太隨意,有時四人一組或是同桌討論,雖然簡單方便,容易實施,但是卻沒有考慮小組各成員的能力程度和是否合適搭配。數學學習不同于其他學科,對學生的理解能力、知識掌握和應用能力要求較高,簡單的分組難以實現合作學習的目的。

(二)小組合作的形式混亂,分工不明確。

如果小組分工不明確,就容易出現個別學生渾水摸魚的現象,只有部分成員參加部分成員享受成果,而沒有使每個學生加入到討論學習中。這樣在當前看似沒有什么影響,但是長時間這樣,不利于學生的進步和發展。組長沒有發揮自身的作用,帶領大家學習討論,任務由個人完成其他人享受成果。在交流中缺乏溝通,不懂傾聽也不尊重別人的意見,也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教師的角色定位不清晰,作用不突出

在合作學習中,一方面,由于有的教師過于注重學生的選擇和課堂內容的設置過于具體或者老師自己操作的過多講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合作學習的意義沒有體現出來。另一方面,教師在合作學習中沒有發揮出自己的作用,缺乏對學生的指導,結果造成合作的效果不明顯。

二、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具體應用方式

(一)轉變教學觀念

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為主,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去發現自己的問題并加以改正。除此外,做好自己的角色,積極指導學生去學習,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總結經驗,逐漸進步。這個過程是學生自主去學習的一個過程,會激發學生的思維,體現出學生一定的自主能動性,增加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習變成一件充滿樂趣的事情。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設計的時候,需將學生置于主體地位,例如在學習“面積、高相同的圓錐體積是圓柱體積的1/3”這個概念時,教師可以考慮將課程設計為:4個學生為一組,優生學困生相結合,讓學生應用模具進行倒水實驗。讓學生將水倒入圓錐體中,再由圓錐體倒入圓柱體中,觀察兩者之間的關系”。教師再引出問題:“同學們發現圓錐與圓柱體體積之間的關系了嗎?為什么會存在這種關系?等[2]。學生針對教師的問題進行小組合作探討。這樣的教學模式設計能夠將學生置于數學教學的主體地位,不僅讓學生在實驗時能夠進行合作學習,還可以在探討時對不同意見進行分析交流,培養學生的獨立的思考習慣。

(二)合理設置問題,引發學生小組合作熱情

小學生年紀較小,思維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較差,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共同提高,并且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就要求教師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提出能夠吸引學生、提高學生合作積極性的問題,使學生進行主動探討。合理的設計討論問題,應該針對小學生對事物充滿好奇心的特點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積極性。例如學習”圓的周長計算“這一課時時,教師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拋出討論問題:“要得到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周長,我們可以對其的長和寬進行測量,可是圓形沒有長和寬,要怎么測量呢?同學們現在進行分組討論?!睂W生在小組合作討論的時候就會出現多種測量方法,這種應用未知事物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討的方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解決問題的愿望和目標。在學生探討結束后,教師可讓每一個小組選出代表進行發言,再對學生的發言進行鼓勵性評價,最后引導學生應用正確的公式進行圓周長計算。

(三)應用生活實例激發學生合作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合作學習亦是來源于生活的一種新型學習模式。小學生理解能力較差,將數學知識點融入到生活化教學中,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不同的學生對生活感知不同,接觸的生活實例也各不相同,因此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能夠將生活化教學模式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例如,在學習“認識圖形”這一節課時,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分組,給每一組學生布置一種圖形,讓學生尋找出生活中包含這些圖形的實例,再進行小組發言,其他組別學生進行補充。學生面對這一問題時定會主動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展開激烈的合作探討,合作探討能夠將實例補充的更加充足。例如,學生發言:”長方形在生活中的實例有電腦屏幕、桌面、文具盒、窗戶等。教師提問其他組的學生:“其他學生還有什么補充的嗎?”。這樣的合作模式能夠營造一個相對愉悅的學習氛圍,并且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程度。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學習中構建合作學習模式,是新課標下提出的新的要求[3]。和傳統教學相比,它具有自身一定的優勢。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合作學習突出表現出了自身的優勢和作用。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一方面注重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除此外,教師注意發現學生自身的潛能,培養他們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合作性學習在未來的教學活動中,一定會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文.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

[2]王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分析與思考[J].現代婦女(下旬),2014,01:140.

[3]李揚.淺議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4,08:173-174.

猜你喜歡
應用方式數學課堂合作學習
探討高專計算機教學中案例教學的應用方式
讓思維導圖在物理教學中插上翅膀
微課助力,讓小學語文教學大放光彩
張揚學生個性,展現課堂活力
數學課堂教學中動手操作活動實施研究
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我見
淺談語文課堂閱讀教學
數學課堂信息化中的“三適”探究
推進合作學習激活中職英語教學研究
合作學習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