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城鎮規劃問題研究

2017-06-03 00:23劉菁華
中國市場 2017年13期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

劉菁華

[摘要]隨著“十三五”的經濟的發展,小城鎮迅速崛起,其發展在推動我國城市化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新農村背景下,小城鎮的設計規劃工作呈現出必要性和緊迫性,但是目前,小城鎮在規劃設計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不能適應新農村的發展。文章從這些問題入手,論述小城鎮規劃設計的原則、意義以及在新農村背景下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小城鎮規劃;城鄉發展

“十三五”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城鄉發展,走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是現階段我國新農村背景下城鎮規劃的總體方向,城鎮的規劃需要有科學的規劃原則和合理的規劃方案,保證總體規劃的順利實施,促進小城鎮的可持續發展。

1小城鎮規劃設計中的原則問題研究

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是時代發展的需求,在這個大背景下,小城鎮的規劃設計也需要堅持一定的原則以適應新農村的發展需求。

11以人為本的規劃理念

在小城鎮規劃設計中,以人為本是首要的原則,因此說在進行規劃設計時,要把握住這個總體目標不放松,切實考慮城鎮居民的所需所求,針對老城區中凸顯的弊病,以可持續發展的眼光進行小城鎮的人性化總體規劃設計。

12合理利用土地資源

在城鎮規劃中土地資源十分寶貴,為了防止人地矛盾的出現,在規劃設計中一定要將提高土地利用率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規劃方案一定要充分發揮土地的功效,實現土地的循環利用,從整體到局部實現規劃的經濟性和合理性。

13凸顯小城鎮地方特色

歷史背景和文化傳統是該地區特有的東西,因此說在新農村背景下,小城鎮的規劃設計也要凸顯出地方特色,小城鎮的文化涵蓋面廣,涉及自然文化、精神文化等各個方面,所以小城鎮的規劃要以塑造這些文化為目標,突出自己的特色,并挖掘文化的深層次含義,使小城鎮的規劃擁有文化內涵。

14增強生態意識

青山綠水就是老百姓的金山銀山,生態建設是小城鎮規劃的必然趨勢,根據可持續發展的總體目標,小城鎮的規劃要在新農村建設的帶動下,實現景觀效果與生態效果的完美結合,走出一條生態小鎮的獨特模式。

2新農村背景下小城鎮今后規劃方向

21城鎮總體規劃目標

在我國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城鎮作為溝通城市和農村的橋梁,其規劃設計已經擺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小城鎮規劃要以“立足當下、放眼未來、科學規劃、持續發展”為總體目標,確保小城鎮規劃的順利實施。

22城鎮具體規劃方案

規劃設計是小城鎮建設的靈魂,因此需要實現規劃設計的科學性,根據總體的規劃目標,統籌安排各項細節規劃,具體說來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制定完善的小城鎮體系規劃方案。小城鎮體系規劃指的是通過區域、產業和小城鎮的合理布局,協調體系內部各城鎮之間、體系與城鎮之間以及體系與外部環境之間的聯系,采用現代的方法,促進區域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因此說在小城鎮規劃設計中,一定要綜合考慮小城鎮的環境和功能,明確小城鎮的發展方向,以便制訂出完善的體系規劃方案,更好地促進小城鎮的發展,帶動周邊農村地區的進步。

(2)加強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具備良好的基礎設施,農民才有可能從農村流向城鎮,因此說基礎設施建設是小城鎮規劃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進行建設過程中,為了避免地方資金不足引起的停滯現象,應實現國家、企業和個人多元投資的建設模式,打破政府對基礎設施建設的壟斷地位,真正將文化、教育、衛生、娛樂等基礎設計的建設落實到位,促進城鎮化進程,需要注意的是,道路的建設也是不容忽視的,在基礎設施建設的基礎上,實現城鎮道路的暢通化,也是保證城鎮化進程一個重要的環節。

(3)建立生態發展模式。小城鎮在發展的過程中如果能夠建立起生態模式,就能夠獲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因此需要進行合理的生態規劃。小城鎮的生態規劃包括經濟和環境保護規劃,在規劃過程中,應該以城鎮的經濟為依托,充分體現出便捷性、安全性、經濟性和可持續發展性的特點,再結合小城鎮中獨特優勢,建立特色景觀,實現發展的生態性。

23村莊改造過程中的問題解決

(1)合理安置農民就業。農民從農村轉移到城鎮后,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保證農民的就業問題。土地流轉措施能夠確保農民實現土地和勞動力的雙重收益,同時土地流轉能夠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一定程度上也解決了就業問題。小城鎮作為地區的經濟中心,還可以根據地域特點發展地區經濟,并利用發達的交通實現現代物流運輸,實現“走出去”的發展戰略,這些發展都可以解決農民的就業問題。

(2)放松戶籍管理制度,加強社會保證制度。農民進入城鎮會給城鎮的發展帶來活力,但是嚴格的戶籍制度成為限制農民自由的枷鎖,因此需要打破這種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打通農民與城鎮之間流動的障礙,實現人員的自由流動。需要注意的是,在戶籍制度放松的過程中,以養老、失業、醫療為主體的社保體制需要抓緊,使農民享有與城鎮居民一樣的社會保障,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

(3)村莊改造要獨具特色。村莊的改造規劃中,需要抓住特色這一關鍵不放手,實現文化特色、人文特色和產業特色的協調發展,首先,需要塑造“鄰里文化”,村莊的改造過程中,需要將相鄰地域作為基礎,延續鄰里關系,構建扶農轉非的生活圈,同時挖掘出該地域的特色文化,塑造鄰里的地域情感,實現文化特色的凸顯。其次,挖掘村莊中的人文氣息,將這種人文底蘊和小城鎮的規劃設計融為一體,實現人文景觀和城鎮現代氣息的完美結合。最后,城鎮的建設需要有自己的產業特色,小城鎮建設過程中,需要建立起相對集中的產業園區,實現園區產業優勢互補的格局,帶動小城鎮經濟的發展。

3新農村背景下小城鎮規劃的意義

31城鄉交流互動的平臺

新農村背景下的小城鎮,已經成為城鄉資源交流互動的平臺,信息、技術、人才等資源通過這個平臺實現融合,實現了以城帶鄉的發展。同時,小城鎮具有巨大的輻射帶動作用,能夠帶動周邊地區經濟的發展,對縮小城鄉差距具有重要作用。小城鎮還是地區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作為交流的平臺,可以將其輻射作用發揮到更大,推進新農村的建設與發展。

32促進鄉風文明建設

新農村建設要求農民改變原有封閉保守的落后思想觀念,樹立先進開放科學的新時代觀念,而小城鎮是該地區的文化中心,在其規劃中,增強對精神文明的建設,完善教育、衛生、體育事業,加強娛樂設施的建設,實現現代觀念的傳播,這樣對于豐富農民的文化生活,促進鄉風文明建設具有重大的意義。

33農民城鎮化的重要保證

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民富裕起來,自然會選擇進入城鎮生活,在新農村的背景環境下,小城鎮的建設就為農民提供了居住地,小城鎮中的各項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吸引了更多的農民進入城鎮,轉移了農村的剩余勞動力,農民到小城鎮生活,其居住方式和生活質量都有所改善,形成了與現代生活相適應的生活模式,實現了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也促進了農民的城鎮化進程。

4結論

城鎮化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和選擇,城鎮化進程對于促進經濟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大的意義,因此,需要在新農村建設的指導下,進行小城鎮的合理規劃建設,防止上文提到的問題的出現,真正實現小城鎮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龔勇基于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小城鎮規劃與建設的思考[J].廣東建材,2010(6).

[2]王升暉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小城鎮生態規劃與設計[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0(21).

猜你喜歡
新農村建設
新農村建設中加強消防監督管理的對策研究
淺議經濟法制思想與新農村建設
加快農村文化發展 助力新農村建設
海南省新農村建設金融支持問題研究
關于對徐州市實施大學生村官制度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