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審計體系提升高校德育工作效度

2017-08-21 09:36馬天平
財經界·學術版 2017年12期
關鍵詞:審計德育高校

馬天平

摘 要:審計工作是有效監督和鞭策企事業單位以及組織機構各項工作的重要手段。將審計體系引入高校德育工作的監督與實踐中具有一定的創新意義和現實意義。當前我國部分高校的德育工作仍然存在一定問題,借助審計體系對德育具體實踐予以必要的監督和審查,將極大提升高校整體德育工作的效度,促進高校德育工作的科學、規范發展。

關鍵詞:審計 高校 德育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影響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學的主要西方思潮及其應對(15JDSZK039)、重慶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擇優資助項目“西方思潮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影響及對策探討”(zyzuszk2013002)的階段性成果。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以及社會的不斷轉型,高校德育工作所面臨的內部與外部環境更加復雜,教育對象、教育背景以及教育所面臨的挑戰也顯現出了新的特點。加強對高校德育工作效度的監督與審計將增強高校的德育能力,更有效地排除教育過程中的多種掣肘因素。2016年,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教育強則國家強”,并進一步強調:“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痹谛聲r期的新形勢下,高校應積極創新教育與管理理念,重視對德育的審計工作,進一步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整體效度。

一、在德育工作中引入審計體系的必要性

首先,加強對高校德育工作的審計將推動高校德育的規范化與制度化發展。德育工作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德育工作盡管擁有具體的載體以及課程內容,但在教育的效果上卻難以實現量化。對德育的考評往往要依靠定性評價,在監督及管理的過程中人為因素對評價結果的干擾較多,難以形成科學、準確、完整的考評結果。而在德育工作中融入審計理念及體系,將對德育工作的實施計劃、進度、課程設計、創新能力、課外實踐等進行動態地監督與審查,可有效避免德育工作的隨意性,敦促高校在德育工作方面形成完整的體系,使德育工作在一定的框架內開展并有章可循,向著制度化、規范化與可量化的方向發展。

其次,加強對高校德育工作的審計是落實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著力點。高校是培育人才的基地,也是傳播先進文化的始發地,承擔著德育的重要工作和使命。因此,高校的德育工作“要秉承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這是確保德育工作深入人心、滿足高校教育對象全面發展需求的關鍵點。

最后,加強對德育工作的審計將有效地提升高校審計及德育隊伍的整體實力。一方面對德育工作的嚴格審計及監督,可以規范德育工作者的行為,為德育工作者提出更加嚴格的專業要求。這在無形中將促進德育工作者職業能力的發展,并對自己的職業道德行為加強規范,形成良好的自我約束意識。另一方面,加強對德育工作的審計,可以開闊審計人員的思維視野,實現審計工作的創新,使審計人員本身在工作中接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強對自我審計行為的約束和監督,保證德育審計結果的真實、有效,從而提升德育審計工作的公信力和影響力。

二、當前高校德育在審計方面存在的問題

首先,缺少德育審計的創新意識與理念。我國多數高校的德育工作還尚未引入審計體系。部分高校的審計工作主要圍繞財務工作展開,涉及到德育內容的審計工作主要是對德育工作者的經濟審計以及學科項目的經濟審計,而對德育工作本身的審計卻較少涉及。同時,多數高校的管理者與決策者對德育審計工作缺少認識,不具備德育審計的創新理念與思維。致使德育審計體系遲遲無法建立,在高校各項審計及監督工作中處于邊緣地位。由于對德育工作審計的不重視,使德育工作的制度性和規范性不足,影響了德育的實際效度。

其次,德育工作審計主體及內容不明確。高校德育工作的審計主體獨立性不夠,教育系統的審計隊伍中缺少獨立審計德育工作的人員,高校的主管負責人、學科帶頭人、黨團干部等對德育審計工作的配合不夠,依靠網絡新媒體以及大數據技術的民意監督與支持不到位。目前來看,德育工作審計的主體尚不明確,教育部門的審計計劃以及人員的審計責任較少包含德育內容。同時,德育審計的內容范圍不明確。審計工作對高校的財務情況高度傾斜,對德育工作的課程設置、教學計劃、成本投入等缺少完整的審計規劃。

再次,審計及監督執行不力。目前來看,高校德育工作的審計及監督工作存在走形式的問題,審計工作執行不力。德育工作的成果報告替代了德育審計工作的執行。審計體系的效力和優越性無法在德育工作的監督及審查中展現出來,德育工作審計制度的約束性和剛性乏力。

最后,缺乏健全的德育審計保障體系。一是缺少人力資源保障,高校審計隊伍人員組織結構不合理,審計人員缺少對德育工作的了解以及相關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知識,對德育工作的計劃、評價指標、教育內容體系以及教育對象的特殊性缺少深入的認知,培訓力度不足。二是缺少資金保障。由于資金投入不到位,導致德育審計的網絡新媒體平臺建設不力,審計工作的宣傳不到位。三是缺少信息保障,德育工作的審計結果利用不充分,德育工作的相關信息源不充足,存在信息失真、信息不全的問題,導致德育審計工作面臨一定的審計風險。四是缺少激勵機制,德育工作的相關審計動力不足,審計人員及審計對象的主體能動性無法得到充分地發揮。

三、優化審計體系提升高校德育工作效度的主要措施

首先,進一步加強理念創新,樹立起德育工作的審計觀念,在意識層面上加強對德育審計工作的重視。高校的管理者與決策者應形成系統思維,不僅要重視經濟工作的審計,同時還要重視對德育工作的量化審計。在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要依靠制度來規范德育教育實踐。加大對德育工作的支持,在高校上下形成良好的審計之風。

其次,明確審計主體范圍,科學制定審計制度。第一,高校德育審計工作的主體應包括教育系統內部審計部門的人員隊伍,同時應得到高校主管負責人、校內監督部門、黨委等多部門抽調人員的積極輔助,明確德育審計人員的職責權限,規定校方在德育工作審計方面應盡的義務和配合責任。第二,建立高校德育審計工作的制度體系。進一步明確德育工作審計的內容范圍,包括經濟審計、教育成果審計、教育者履職責任審計等。第三,制定具有可行性、務實性的審計計劃及目標。高校德育審計工作應納入到教育審計的整體進程當中,伴隨著年度、月度審計工作時時開展,建立梯度審計目標。針對當前德育審計尚未形成成熟機制的現狀,應遵循循序漸進地原則,逐步細化制度,使德育審計工作有章可循。

再次,積極貫徹審計政策,嚴格審計監督,增強審計的實效性。高校上下以及教育審計部門必須要高度重視對高校德育的審計工作,嚴格履行審計責任,高校應積極配合審計工作,加強信息公開。將德育審計納入到德育工作體系中,加強對審計流程、審計結果的監督,審計階段性成果應在高校及教育部門的相關網站上公示。全體審計人員應秉承嚴格的職業操守以及為高校負責、為教育對象負責以及為社會負責的態度,嚴格推進審計程序,加強對高校德育工作的審計及監督,提升德育工作審計的實效性。堅決杜絕走形式、人情化的現象,避免人為因素干擾審計過程與審計結果,增強德育審計的公信力。

最后,建立健全德育審計保障機制。一是加強人力資源保障,教育部門應進一步優化審計隊伍的人才結構,重視人員的系統培訓,“審計人員需要掌握包括財務、法律、經濟、工程、內部控制、干部廉潔自律等多方面知識?!痹诖嘶A上,還應及時加強對審計隊伍德育相關專業知識的教育和培訓。增強審計隊伍對高校德育工作的深入了解。二是加強資金保障。在教育培訓、新媒體網絡信息平臺、數據庫建設等方面加強資金投入,免除德育審計工作在經濟方面的困難。三是加強信息保障,依托高校校園網絡、教育部門信息網絡以及內部管理平臺,建立高校德育信息共享機制,確保德育工作信息的公開與合理調用,為德育審計工作的高效展開提供便利條件。四是加強激勵機制建設。激勵機制應包括精神激勵與物質激勵兩個層面,從精神激勵角度而言,應依托新媒體平臺、校園網絡、校園黨委、團委等的宣傳力量,加強德育審計工作基本常識與價值的宣傳和滲透,為德育審計工作創造良好的精神條件。從物質激勵而言,應將審計結果與物質獎勵聯系起來,與教育工作者的實際利益掛鉤,從而從精神與物質兩個層面,加強對德育審計工作的激勵。

總之,對高校德育的審計目前還有很大的探索空間,審計是一種有效的監督和鞭策手段,將有助于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整體效度,對提升教育者的職業能力與職業道德,推進高校教育教學深化改革以及提升德育工作的效度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為此,應直面當前高校德育審計工作的“短板”,進一步加強理念的創新,健全德育審計的制度體系與保障體系,增強德育審計工作的實效性,從而進一步擴展教育審計的功能,全面提升高校德育的效度,增強德育工作的規范性與科學性。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光明日報,2016-12-09(01)

[2]劉煜昊,寇清杰.依托多學科知識推動高校德育創新發展[J].中國高等教育,2017(7):57

[3]劉亞男,張文承等.審計全覆蓋下高校經濟責任審計問題及對策[J].會計之友,2017(12):125

猜你喜歡
審計德育高校
微型演講:一種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無痕 滲透有方——小學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方法探析
淺談工程結算審計的方法與實踐經驗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從國家治理看審計反腐倡廉的作用
德育測評:質性與量化的平衡
高?!暗掠秊橄取钡睦碚?、實施及評價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