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小城鎮建設與經濟轉型若干問題的思考

2017-10-11 19:47蘇策
決策與信息·下旬刊 2017年6期
關鍵詞:經濟轉型特色小鎮新型城鎮化

蘇策

[摘 要] 20世紀80年代初,中央制訂了 “控制大城市規模,合理發展中等城市,積極發展小城鎮”的城市發展總方針。然而,21世紀以來,原來控制大城市發展的戰略被扭曲成大力發展大城市,小城鎮為主體的城鎮化模式被邊緣化。以“造城運動”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道路,雖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累積的問題迫切需要我們用新理念、新作為去化解。新型城鎮化是化解這些問題的必然選擇。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推進城鎮化,必須制定出積極穩妥的城鎮化政策,切忌盲目冒進,要尊重市場的力量,盡量利用中國各個村鎮自身集聚的動能來推進中國城鎮化進程。

[關鍵詞] 新型城鎮化;小城鎮建設;特色小鎮;經濟轉型

[中圖分類號] F299.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2-8129(2017)06-0077-04

一、小城鎮建設的理論與實踐

(一)費孝通教授的小城鎮研究

提到小城鎮建設,費孝通先生是繞不過去的關鍵性人物,早在20個世紀40年代,他就提出了城鄉一體化的理念,他的理念是城鄉發展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而不是其他關系。20世紀80年代,費先生提出了“小城鎮,大問題”這一著名觀點,開啟了對中國城鎮發展問題的研究,其核心思想包括城鎮發展必須把農村發展和農民致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發展產業和解決就業是城鎮發展的基礎,要發揮市場在城鎮資源配置和布局中的決定性作用。關注農民生活與鄉村建設是費孝通先生關注城鎮化問題的獨特視角,費先生的城鎮化理論提出不僅僅要算經濟賬,算賬要算總賬,然而算總賬有很大的難度,他的“算總賬”其實就是要全面的來看待鄉鎮企業,不僅要看到它的經濟效益,還要看到它對小城鎮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他的這些觀點今天讀起來依然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費孝通先生提出小城鎮理論之后,得到了當時中央領導的重視并轉化為中央農村改革政策的具體措施,1998年中共中央第一次明確提出“小城鎮、大戰略”的問題,明確將小城鎮戰略視為農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從而使小城鎮發展模式能夠在在全國推廣實施。

(二)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城鎮化道路的選擇與實踐

1978年以后,隨著鄉鎮企業的發展與社會觀念的更新,再加上如費孝通先生這樣的學界泰斗大力呼吁,中國業已固化的城鄉二元結構開始松動,農村人口開始向城鎮轉移。在這個背景下,上世紀80年代初,中央制訂了 “控制大城市規模,合理發展中等城市,積極發展小城鎮”的城市發展總方針。這樣的一個總方針,在80-90年代一直是中國城市化進程的指導方針。從90年代初,一直到2000年,國務院以及其所屬的建設部、國家體改委、公安部相繼出臺了諸如:《關于加強小城鎮建設的若干意見》《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指導意見》《關于促進小城鎮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文件,大力推動小城鎮建設。相關部委遵循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原則,優中選優,在全國挑選了57個有特點的村鎮作為試點。這些措施的實施,規劃了小城鎮發展將成為新世紀農村改革與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們學習當時的中央文件可以感覺到:加快城鎮化進程的時機和條件已經成熟?;仡櫢母镩_放初至20世紀末,我國城鎮化發展選擇了小城鎮發展為主體的模式。這種模式引導了中國城市化政策的走向,其主要特點為:一是確立了以積極發展小城鎮為主的城市化方針,這一點尤為可貴。還有一點就是建國以后逐步固化的城鄉二元結構逐漸松動,有手藝、有想法、敢創新的一批新型農民開始進入城鎮。

二、新型城鎮化與經濟轉型

(一)中國城鎮化進程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1995年以來,我國城鎮化經歷了歷史上最快的發展階段,由于住房制度改革與房地產市場的放開,最主要的是地方政府GDP導向的政績觀與土地財政的實際需求,使80年代確立的“積極發展小城鎮”的城市發展總方針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受到了極大的挑戰。原來控制大城市發展的戰略被扭曲成大力甚至瘋狂發展大城市,小城鎮為主體的城鎮化模式被邊緣化。這樣的大城市化發展模式使中國的城鎮化率由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16年的57.35%,如此炫目的成績固然令人欣喜,但其背后隱藏的矛盾與問題同樣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與警惕。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首先,城鎮化發展理念理解執行為了“造城運動”, 而“造城運動”帶來的房地產價格的非理性上漲,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發生大的波動甚至動蕩的主要隱患。其次是盲目規劃,思路混亂。主要表現在不少地方決策者不顧及環境承載能力的極限,不考慮所在地區的資源稟賦,盲目地擴張城市功能,拓展城市規模,增大城市人口。這樣使全國范圍的不少大城市用水、用電、用氣、治污的壓力越來越大,以用水問題為例,全國400多座城市因缺水必須依靠地下水維持生產生活,其中110座屬于嚴重缺水。第三是近2億的農民工不能市民化,仍然處于半城市化的狀態,沒有享受或者沒有完整地享受城市居民應該有的各種國民待遇。如果扣掉多達2億以農民工為主體的沒有真正融入城市化的人口,中國實際的城市化率只有36%。

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需要注意,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時,全國有約2500萬農民工暫時失去了工作,而全國300多萬個村鎮在化解這場危機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十多年間,國內城市建設用地的擴張超過了80%,但同期包括農民工在內的城鎮人口增長不到50%,這樣的城鎮化是典型的土地城鎮化而不是人口城鎮化,它使大量的村莊消失,使中國社會失去了一個消解社會危機的價值連城的生態屏障。

綜上所述,新世紀以來以“造城運動”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道路,雖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問題也在不斷累積,迫切需要我們用新理念、新作為去化解這些問題甚至是危機。

(二)新型城鎮化——中國城鎮化發展道路的必然選擇

新型城鎮化發展進程,即是尊重市場的力量,盡量利用中國各個村鎮自身集聚的動能來推進中國城鎮化的進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抓手就是要大力發展支柱產業,因為有了支柱產業,各種生產要素就會集聚,規模經濟效益就會形成,政府最關心的就業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就不會因缺乏產業的支撐而出現所謂的“空城”“睡城”現象。在新經濟理念成為共識的今天,推動經濟轉型和發展方式轉變這一場深刻變革的主要途徑就是新型城鎮化,它對解決中國城市化問題、可持續發展問題、城鄉公共服務非均等化問題都具有重要的意義。endprint

(三)發展特色小鎮,促進經濟轉型

建設特色小鎮,是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鎮化會議上所講“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城鎮化理念,是近期中國新型城鎮化的“主戰場”和社會資本投資的“主陣地”。

中國的特色小鎮建設設計,其靈感來源還有國外小鎮的影子,如法國的普羅旺斯,鄭州市北部就有以普羅旺斯命名的社區;瑞士的達沃斯、美國的格林威治等有文化特色,生態充滿魅力的小鎮也對我們特色小鎮建設理念的形成有很大的啟發。特色小鎮是一個具有明確生產、生活、生態相融合的特定區域。我國規劃建設特色小鎮,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從區域經濟規劃角度看,特色小鎮可大可小,大可如小城市,小可如街市、村落,從外地的具體實踐來看,面積不宜過大,以5平方公里為宜;第二,特色小鎮要有獨特的產業基礎,這是特色小鎮的命脈,更是特色小鎮能夠引領周邊鄉村發展和帶動農民致富的動力所在。第三,特色小鎮要有旅游資源,國內外許多特色小鎮往往以迷人的風景、數百年的滄桑故事、鮮活靈動的藝術氛圍為基調,營造出一種遠離都市繁華,卻不乏市井里弄氣息的曠遠韻味,吸引游人紛至沓來,樂而忘返。最后要有規模意識,一個地區特色小鎮多了,這個地區對各個產業集聚的引領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傊?,大力建設特色小鎮,對于促進城鄉統籌、產城融合、可持續發展與傳承展示獨特文化,加快地方經濟轉型升級、推進創業創新和區域新型城鎮化的加速實現都具有重要意義。

三、結語

李克強總理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試點工作座談會講話中指出:對各地在新型城鎮化建設方面的積極探索要給予肯定。推進新型城鎮化要因地制宜、分類實施、試點先行。國家在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方案中,確定省、市、縣、鎮不同層級、東中西不同區域共62個地方開展試點,并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為重點。

學習李總理的指示,尤其是“國家在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為重點”這句話,使我們恍若進入了時間隧道,我們仿佛聽到了費孝通先生的聲音在當下中國的回響。

[參考文獻]

[1]費孝通.小城鎮 大問題[J].江海學刊,1984,(1).

[2]國務院.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J].中國西部,2014,(31).

[3]胡德平.中國為什么要改革[D].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曾 菡]endprint

猜你喜歡
經濟轉型特色小鎮新型城鎮化
論特色小鎮建設的理論與實踐創新
“特色小鎮”切莫成為“房地產小鎮”
發展“特色小鎮”,核心在哪
與特色小鎮文化共建:高職院校文化建設新途徑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我國耕地保護的困境與制度創新芻議
經濟轉型背景下企業管理會計的問題及改進建議
新型城鎮化是經典城市化的回歸和升級
中國經濟轉型的結構性特征、風險與效率提升路徑
以協調的發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鎮化建設研究
農村基層團建工作如何變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