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市吉康綠谷公司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現狀分析

2018-05-14 17:05金圣智金成哲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8年9期
關鍵詞:吉林市現狀分析

金圣智 金成哲

[摘要]農業產業融合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途徑,對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吉林市吉康綠谷公司作為吉林市農業重點龍頭企業,是近幾年吉林市農業產業融合中發展較好的企業。通過對吉康綠谷公司發展的現狀分析,找出其當前發展的不足,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吉康綠谷公司;農業產業融合;現狀分析;吉林市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農業產業融合的本質是延伸農業產業鏈和價值鏈。我國農村生產、加工、流通沒有融合,即使融合也局限在二次融合。因此,農村產業融合首先要延伸農業產業鏈,實現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業、農村服務業的融合。吉康綠谷作為近幾年新型的現代農業企業,是當前吉林市現代農業發展的標志性企業。

1 吉康綠谷公司概況

吉林市吉康綠谷公司位于吉林市孤店子鎮孤店子村。作為一個擁有肥沃黑土地資源的東北小村,以前,孤店子村的農民大多以傳統的農業種植業為主,村民們長年辛苦勞作,但收入微薄,村民始終沒有找到好的致富門路。隨著近年來政府對農民的扶持力度加大,2013年,在上級相關部門的引導和相關政策的支持下,由孤店子村委員會主任帶領組織,村民們積極響應參與的公司成立,注冊資金為一百萬元。該公司是一家集日光溫室建設、功能性富硒農產品種植、銷售于一體的公司。公司采用“種植+銷售”的經營管理模式,成立之初就堅定了將服務農民、致富農村作為合作社的奮斗宗旨。嚴格的按照國家和省市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行業規范來建立健全組織機構,管理制度章程和細則,遵循“風險共擔,利潤共享”的宗旨。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壯大,目前吉康綠谷公司共有員工80多人,綠色谷物有機種植基地100hm2,綠色果蔬種植基地20hm2,日光溫室102棟,年可增加農民收入300余萬元。

2 吉康綠谷公司產業融合發展現狀

2.1 第一次和二次產業的融合發展

種植業與加工業聯系密切。吉康綠谷公司作為一個向著農業產業融合方向發展的公司,其種植業與加工業有著緊密的聯系。吉康綠谷公司是以富硒大米為主要產品進行銷售,通過先種植再加工的方式將原材料進行包裝。在公司成立之初的2014年共產大米90萬t,實際加工了15萬t,占總產量的16.67%。并且在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種植業與加工的關系更加緊密,到了2017年底,公司共產500萬t大米,實際加工了210萬t,占總產量的42%。說明了公司的種植業與加工業密不可分,是公司出產的主要方式。

2.2 第一次和三次產業的融合發展

鄉村旅游業發展迅速。吉康綠谷的鄉村旅游主要是以采摘園為核心,其采摘的核心產品是富硒草莓輔以綠色蔬菜和花卉等,并且還加入了農家樂的方式便于游客對產品進行食用。旅游方式主要是游客通過在采摘園對蔬菜水果進行采摘后,由工作人員對蔬菜水果進行加工,或者直接來點餐已達到農家樂的模式實現農業第三產業的發展。通過不斷地努力宣傳以及推出優質的活動吸引顧客,公司采摘園的年客流量已經從2014年的19萬人達到了2017年的100萬人,年經濟效益也從2014年的10萬元達到了2017年的820萬元。

2.3 第一二三次產業的共同發展

吉康綠谷公司在成立之初就以農業產業融合為目標對公司的業務進行分類,形成了以種植大米為主,種植水果蔬菜為輔的第一產業;以大米加工業為主的第二產業和以鄉村旅游采摘園為主,農家樂餐飲為輔的第三產業。在公司成立的這幾年里逐漸的將各個產業比率進行轉化。在2014年底,公司第一產業產值為5萬元,第二產業為6萬元,第三產業為2萬元。到了2017年底,公司第一產業產值則達到了200萬元,第二產業達到了800萬元,第三產業達到了86萬元。使公司正式進入了農業產業融合的發展模式,同時也形成了一二三產業共同發展,齊頭并進的發展模式。

3 吉康綠谷公司發展的問題

3.1 大米加工效率低

富硒大米作為有機大米的一種,其種植成本十分的高,那這就對加工的轉化率有了極大的要求。如果加工效率過低,就會造成大量的損失,進而提高了種植成本。公司的實際加工能力隨著產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實際上公司每年實際的加工量不足產量的一半。在最初的2014年公司實際產量為90萬t,公司的加工能力為30萬t,而實際的加工量僅為15萬t,為產量的16.67%。在最近的2017年,公司的總產量為500萬t,加工能力為300萬t,而實際產量為210萬t,占總產量的42%,仍不足50%。這就可以看出,雖然公司的產量在逐年增加,生產能力也在不斷提高,但是加工的轉化率仍然很低。

3.2 人才不足

人才的缺失是新型農業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一個重要問題,相關人才的出現在為企業發展提供動力的同時,還能激發企業的創新精神,促進企業高速發展。公司在成立之初是在鎮政府和村民的支持下成立的,其主要的工作人員仍然以農民為主。在2014年,公司員工共有39人,可具有專業知識的人員僅有5人,這極大地限制了公司的發展空間,也是公司在第一年虧損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雖然工作人員在2017年達到了80人,但是相關專業知識的人員也不足20人,大部分仍然是一些沒有知識基礎的當地村民。

3.3 政府對公司的扶持力度較小

雖然公司是在鎮政府的支持下成立的,但是鎮政府也僅僅是從當地一些小的政策上給予了公司相應的幫助,并沒有在財政上給予公司相應的扶持。與此同時,政府對公司的稅收方面也沒有過大力的支持,從沒有為公司提供稅收的減免額。鎮政府在2016年給予吉得利工貿有限責任公司4萬元的扶持金,減少了稅收2萬余元,但吉康綠谷公司從未得到政府的財政支持或者稅收優惠。

4 吉康綠谷公司的發展對策

4.1 引進先進技術,提高公司的加工能力

富硒大米作為一種綠色健康的大米,公司在產品研發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如果成本有所損失則不利于公司的發展。而產品的加工生產作為工作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公司應該加大對加工設備的投入,學習先進的加工技術,使用先進的加工設備。并且,還應該加大公司的創新發展精神,研究新的加工方法,從而達到提高加工效率的目的。

4.2 引進高素質人才

隨著公司的規模不斷擴大,對于人才的需要量就會不斷增加。所以,需要公司加大引進人才的力度。通過與大學進行合作,開展招聘會,或者通過人才市場尋找社會上的精英。與此同時,對于那些沒有相關知識的工作人員,也應該對他們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知識水平。這樣也有助于公司生產加工的高效運行。

4.3 政府應加大扶持的力度

政府作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堅實后盾,為我國農業發展提供了不少的優惠政策。在提供優惠政策的同時,也能給予一些財政上的扶持。孤店子鎮政府為吉康綠谷公司的成立提供了不少優惠的政策,但并沒有在財政上給予支持。在公司第一年出現虧損的情況下,政府依然沒有給予公司相應的支持,使得公司在一段時間內出現了負盈利的情況。所以,政府也應該更加關注公司的發展,并在公司出現危機的時候伸以援手。這樣不僅能夠促進當地農業的發展,也能夠提高政府的威信。

[參考文獻]

[1] 趙曄.三產融合是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抓手[J].吉林農業,2018,2(2).

[2] 孔祥智, 周振. 發展第六產業的現實意義及其政策選擇[J]. 經濟與管理評論, 2015(1).

[3] 后藤一壽, 李蓮花. 第6次產業化的重點——構筑“WIN-WIN”雙贏模式[J]. 園藝與種苗, 2014(3).

猜你喜歡
吉林市現狀分析
吉林市文化旅游形象設計和高質傳播問題研究
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分析與指導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吉林市春季農技培訓開課
吉林火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