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工返鄉創業資源優勢及整合策略研究

2018-05-14 17:05王佳璐吳丹馬尚平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8年9期
關鍵詞:資源優勢返鄉創業資源整合

王佳璐 吳丹 馬尚平

[摘要]農民工返鄉創業的資源整合是指在返鄉創業過程中,按照特定的方式,結合農民工特點,不斷從外部環境中汲取資源,對閑散分布在不同主體的資源進行有效組合,通過組織的重新分配和利用,資源的潛在價值被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以鞏固組織的存在和發展。介紹了農民工返鄉創業的背景以及資源整合相關理論,分析了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內在優勢和環境優勢,探究了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現狀與問題,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從而為返鄉農民工創業有效整合資源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民工;返鄉創業;資源優勢;資源整合

[中圖分類號]F249.2 [文獻標識碼]A

改革開放以來,城市豐富的資源和發展機會吸引了大批農村剩余勞動力,農村大部分接受過中等及以上教育的年輕人都去城市打工,這一方面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價格低廉的勞動力資源,為城市經濟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另一方面卻造成了農村本來就匱乏的人才資源的流失。而如今,國家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和鼓勵農民工回鄉就業創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同時,城市的居住成本不斷提高,對農民工的用工歧視也屢禁不止。與此同時,農村的創業環境也大幅改善,在國家惠農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農村基礎設施日趨完善,交通便利,信息相對發達,農民工返鄉創業成了許多有一定實力農民工的不二選擇。他們將多年城市務工所獲得的資金、技術、經驗和信息帶回農村,并且利用家鄉的資源稟賦,推動農村區域經濟的發展。

農民工返鄉創業也是農民工饋贈家鄉、實現自身價值的重要途徑。近年來,農民工返鄉創業逐漸成為社會群眾關注的焦點。在“雙創”的背景下,返鄉創業成為一股浪潮下;互聯網技術在農村的廣泛應用,電子商務不斷發達,傳統的創業模式得到改變,農民工返鄉創業更加便利和有效。資源整合并不是單純的將人力、物力、資金機械的捆綁在一起,而是通過有機的構架搭建的平臺,讓信息流、物流、現金流等實現一體多通。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一方面可以帶動就業,另一方面,這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基本要求。

1 返鄉農民工創業資源優勢分析

1.1 返鄉農民工自身資源優勢

農民工是實現新型工業化、城鎮化的參與者和建設者。外出務工倍看作是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孵化器。農民工去城市務工不但獲得了一定的勞動報酬,更重要的是務工者本人的成長。

第一,大多數在城市有務工經歷的農民工都積累了一些工作經驗和知識技能,接觸和了解了現代化企業管理模式,拓寬了眼界。風險意識、競爭意識、戰略眼光、市場識別與運作能力、交際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農民工具有農民特有的吃苦耐勞品質,具有直面挫折、感受艱辛的毅力與耐性。他們身上所具有的吃苦耐勞品質和較強的身心承受能力可以幫助其順利渡過創業的艱難期,這是其返鄉創業的巨大優勢。

第三,農民工熟知家鄉的資源 、投資環境和人事關系,了解農地資源稟賦狀況,能夠更有效地利用家鄉的資源優勢,找到適合自己的創業方向和產品銷售渠道,和在城市務工或創業相比,返鄉創業邊際效益更大,只要他們充分利用有效充分利用吱聲優勢和家鄉現有優勢,是比較容易在相對短時間內形成自己的創業網絡的 ,就有利于創業走上正軌。

第四,農民工在務工過程中摸爬滾打,積攢了一定的資金與人脈,拓寬了創業的商業渠道,對當下盛行的電商運營模式有了初步的概念,這些為返鄉創業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技術基礎。

第五,大凡打算返鄉創業的農民工一般都有較為強烈的創業愿望和創業熱情,對未來充滿期望和信心,對過上好日子的期望值較高。經受了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的洗禮和沿海等開放地區自主創業觀念的熏陶,導致農民工更加渴望回報家鄉與實現自我,其創業愿望非常強烈。

1.2 農村現有資源優勢

農民工創業資源可以分為政策資源、經濟資源、鄉土資源、市場資源、社會資源等。政策資源一方面指國家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各項優惠措施和政策支持,如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完善,稅收減免和貸款貼息等,另一方面指的是政府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如全面推進全鎮通組公路的建設,將致富之路修到每個村組,實現家家戶戶通公路。鄉土資源分為有形的鄉土資源和無形的鄉土資源,有形的鄉土資源指的是大批農民工外出務工后閑置在農村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和宅基地,農民工可以利用這些閑置土地發展和培育養殖業、牛羊畜牧業以及經濟作物種植,將土地利用朝著專業化、規?;姆较虬l展。無形鄉土資源主要指傳統文化資源、社會資本資源。市場資源主要指通過創業營銷培養出來的核心客戶群,這是創業項目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保障。社會資源指社會網絡、互惠性規范和由此產生的信任等形成的資源,包括通過信息網絡獲得的各種信息資源等,如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業在農村的發展與運用。

總之,可供農村利用和開發的資源還是多樣且充足的,政府對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支持力也是度業越來越大。例如,2016年浙江省桐廬縣、云和縣、松陽縣、慶元縣、龍泉市5地正式獲批,成為全國首批與新型城鎮化相結合開展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的試點地區;發放《返鄉農民再就業創業優惠證》,為返鄉農民工開辟創業“綠色通道”等。這些政策的實施優化了農村創業的軟環境與硬環境,營造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氛圍。

2 返鄉農民工創業資源整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農村人思想觀念陳舊,農民工返鄉創業不被理解,環境不支持。相較于城市創業者,他們很難得到認同,甚至是在“全家反對、全村費解”的眼光中回到家鄉單打獨斗。而由于缺乏資金、經驗和扶持政策,雖然不乏成功的個案,但多數人至今在這條路上步履維艱。

第二,返鄉創業項目前期的投入大,產出小,資金不足,這也是農業創業項目的普遍問題。如有機農業項目,看似前途無量,其實經營起來非常困難。創業者需要經歷很長的投資周期、冒著一定的風險才能看到盈利的曙光,這考驗創業者的耐心、定力和勇氣。這有待于農村金融支持。

第三,農民工創業的經驗不足,承受風險能力較弱。在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中,由于農民工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觀念落后,對市場的觀察能力有限,知識和技能都沒有達到很高的水平,再加上市場信息不對稱、缺乏獲取的渠道,大多數農民工市場風險不存在偏好,預測風險的能力也很低。

第四,由于農村地廣人稀,是的東村本來不富裕的資源分布離散,利用率不高,甚至很多地方存在大量的資源閑置和浪費。調查發現,鄉村內部資源閑置率普遍偏高,外部資源又高攀不上,導致整合資源難度較大。過去幾十年來,農村各種資源(如資金、人才等)大量向城市集中,政府的資源配置調節手段和方式雖然偏向農村,但市場經濟手段必然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不均衡性,特別是市場和政府關照不到的一些地方,其資源占有率極低,村莊的發展嚴重滯后,那些地方即使有資源也難以納入整合體系。

3 返鄉農民工創業資源整合對策

3.1 政府主導,加強宣傳并建立服務體系,創造良好創業環境

在農村和社區加強宣傳和引導,使人們充分認識“雙創”形勢和當今鼓勵農民工回鄉創業的政治經濟形勢,能走出去又能返回來創業是很光榮的事情。在此基礎上政府主導建立以下服體系,創造良好創業環境。

3.1.1 不斷整合公共服務資源,通過推動農村信息化建設,建立農村創業的信息發布平臺。獲得信息的途徑不暢通是農民工返鄉創業最大障礙,所以開辟農村創業信息平臺如專門的創業網站、在地方電視臺開辟專門的創業頻道等,全面軒窗政府政策,介紹適合于農民工特點的創業項目,第一時間將當地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在勞動保障、財政、稅收等各項優惠政策發布在這些公開的平臺上,這樣那些正在創業或打算創業的農民工就能夠熟悉了解與創業有關的市場環境和經營信息,了解最新的市場信息、技術信息、人才信息等。

3.1.2 政府為返鄉創業者營造一個平等的競爭環境。地方政府還要最大限度地減少政策性進入壁壘, 打破行業性壟斷,為返鄉農民工創業營造一個平等競爭的環境;不斷完善和建立有利于創業的法律法規, 構建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制度環境,為農民工清除創業道路上的障礙。

3.1.3 各級行政部門應優化核心服務機構的有效運行機制。行政部門提高其對行政資源的整合能力、政策落實能力、信息溝通能力, 發揮行政服務機構的決策服務和協調組織的作用,盡可能滿足農民工創業的需要。

3.2 通過政策引導,整合農村金融資源,方便創業者融資

政策服務為農民工返鄉創業建立土地、財政、金融、稅收等保護性政策。拓寬融資渠道是農民工返鄉創業面臨的最大難題,只有擴寬了農民工返鄉創業的融資渠道,有效整合現有渠道,其他的難題才能迎刃而解。多元化、多層次、互補型融資渠道有利于資金的有效運轉,穩固創業的基石,這些還是主要靠地方政策的支持。

3.2.1 加大轉移支付力度,資金盡量向農民工創業傾斜,引導資金投入發展前景看好的創業項目,比如給予更多的資金補助和優惠政策。

3.2.2 加大稅收優惠扶持力度。政府特別是基層政府應根據農民工返鄉創業進入行業的特征,對不同行業的經濟實體實施對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有針對性的稅收減免,這樣不斷引導和扶持農民工加入到更多的經濟實體中來。

3.2.3 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將信貸產品與農村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深入農村基層進行調研,了解市場的需求和未來的變化,做出分析和預測,最終開發出適合農民工返鄉創業的金融產品。

3.3 整合創業輔導體系,提高農名工創業及抗風險能力

農民工職業創業培訓、技術培訓、創業風險防范培訓是培訓工作重點,整合現有各類教育資源,深入鄉村,將培訓落到實處,開展各項培訓。這里有幾點建議:①關于培訓收費問題。對農民工的培訓要進行免費,而且提倡免費,但對于某些重要項目的培訓要適當收費,在調查中發現,農村一些純免費的培訓反而不受重視,而一些請名師的收費培訓(適當收費)對真正的創業者來說他們十分重視;②關于培訓內容。重點對農民工進行創業知識、創新意識、市場知識、風險防范以及創業所需的相關知識 ,還要在經營管理知識、財務知識等方面進行培訓,整體提高農民工自身創業素質;③關于培訓資源和培訓方式。政府與企業咨詢機構、成人教育機構合作搭橋, 組織專門的專家隊伍,及時解決農民工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現場示范操作,給予專業的糾正和建議。將創業資源、創業信息相互共享,形成一個互利共贏的共享機制。

3.4 整合閑置資源,開拓創業新領域,擴展創業空間

3.4.1 立足農業創業。農民工創業必須立足農業創業,第一,圍繞農村種植業和養殖業,培養與扶持一批糧食生產大戶、養殖大戶和高附加值的特色農產品生產大戶,發揮示范帶頭作用;第二,發展農產品的深加工和物流服務業,產業鏈得到延伸,走出一條特色的創業之路。

3.4.2 促進農業產業。鼓勵和支持農民工充分利用農村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鼓勵從事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的企業、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等各類經濟實體,推動實現規模經營、專業化生產和產業化進程。

3.4.3 發展現代服務。積極引導發展農村現代服務業在餐飲、娛樂、物流運輸等領域發展,著力發展農村文化產業、鄉村旅游業等現代服務業,使返鄉創業農民工在更為廣闊的領域內,尋找最大的創業空間,發揮最大的創業潛能。

[參考文獻]

[1] 王勝遠.基SWOT分析的返鄉農民工創業研究[J].鄉鎮經濟,2009(9):85-89.

[2] 陽立高,廖進中,朱丈蜻,等.農民工返鄉創業問題研究——基于對湖南省的實證分析[J].經濟問題,2008(4):85-88.

[3] 鄭風田,孫謹.從生存到發展——論我國失地農民創業支持體系的構建[J].經濟學家,2006(1):54-61.

[4] 黃陵東.農村建設內外資源整合與創新研究[J].科學社會主義,2006(5):95-97.

[5] 宗開寶.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縣域資源整合研究——以浙江省東陽市農村區域為例[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4(4):31-37.

猜你喜歡
資源優勢返鄉創業資源整合
國有企業發展養老產業的模式創新研究
長江沿線國家數字出版基地競爭力要素研究
基于MDX數據庫的譯者參考資源整合對翻譯工具能力培養的意義
少先隊活動與校外資源整合的實踐與探索
甘肅天??h青稞產業發展淺析
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現狀、困境及對策研究
吉林省花卉旅游的資源優勢與發展策略研究
農民工返鄉創業金融支持體系研究綜述
京津冀一體化視角下河北省大數據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高等農業院校大學生返鄉創業障礙性因素分析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