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創新與新型城鎮化發展的相關性分析

2018-05-14 17:05曾妙詩黃宇婷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8年9期
關鍵詞:可持續新型城鎮化科技創新

曾妙詩 黃宇婷

[摘要]基于2006 ~2015 年廣州市科技創新和新型城鎮化的相關數據,通過構建科技創新和新型城鎮化指標體系,對廣州市的科技創新水平和新型城鎮化發展水平進行測度與評價,對廣州市的科技創新和新型城鎮化二者的相關性進行ADF檢驗和OLS回歸分析,結果得出:廣州市科技創新水平與新型城鎮化呈正相關關系,且影響顯著。說明科技創新和新型城鎮化二者之間是相互影響的。廣州市在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進程中,應該繼續加大科技資金投入,使科技創新成為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新的驅動因素。

[關鍵詞]科技創新;新型城鎮化;正相關;可持續

[中圖分類號]G322.7;F299.21 [文獻標識碼]A

1 新型城鎮化的現狀

新型城鎮化是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征的城鎮化,它主要是由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來互相促進共同進步。

改革開放以來,廣州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城鎮化水平由2006年的89.67%上升到2014年的90.96%,城鎮的規模和人口不斷擴大,城鄉經濟快速增長,產業結構與人口就業結構升級優化,社會事業快速發展,社區環境與建設較大改善。目前廣州城鎮化水平的現狀:

(1)城鎮化發展處于較高水平。經過高速發展后,廣州城鎮化在21世紀達到較高水平。2015年,全市人口8541913萬人。

(2)人口結構不斷優化。從第一產業轉向第二、三產業,勞動力就業結構和產業構成發生了很大改變,二、三產業從業人員比重大幅度提高。第二、三產業人員占總人口比重由2006年的86.13%上升到2015年的92.25%。

2 科技創新的現狀

科技創新的發展是推動城鎮化發展進程的必要性因素。因此,廣州市越來越注重科技的創新與發展,廣州市政府一直都在持續加大在科技經費的投入,由2006年的378580萬元增長到2015年的837262萬元,增長了約1.21倍使得廣州市科技創新實力不斷增強;從科技人員投入來看,廣州市從事科技活動的人數從2006年的11166人增加到2015年的27405人,增加了約1.45倍。與此同時,廣州市工業企業高新技術總產值也由2006年的22848305萬元增長到了2015年的83780200萬元。隨著科技創新投入的加大,越來越多的研究成果隨之出現而科學技術的重大突破能夠有效地推動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進程。

3 科技創新對新型城鎮化的作用機理及評價方法

3.1 科技創新對新型城鎮化的相關影響

科技進步包括技術本身的發明、創造、模仿和擴散等硬技術知識的進步,除外還包括組織、管理、經營等方面軟技術知識的進步,并影響生產率的提高從而解放農村剩余勞動力,帶動這些勞動力的就業結構轉變,促進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進而改善人們的生活和價值觀,進一步吸引了人口向城鎮的流動,加速城鎮化的進程。因此,科技創新是通過帶動產業結構轉化升級、優化勞動人口就業結構、改善居住環境等一系列相關影響促進新型城鎮化的發展。

3.2 科技創新水平評價

3.2.1 指標體系構建?;谝陨蠈π滦统擎偦嚓P數據的搜集以及對科技創新水平作用的認識,目前主要從科技創新的基礎、投入、產出能力及其帶來的經濟成果方面來搜集得到相關數據(見表1)。

3.2.2 數據測算方法。首先對科技創新各項指標進行無綱量化。然后再計算出每個指標的標準差、均值和變異系數,最后再計算得出各個指標的權重和科技創新水平。

3.2.3 數據來源。根據前文建立的指標體系,在2006 ~2015 年的《廣州市統計年鑒》查得科技創新指標的原始數據。

3.3 新型城鎮化水平評價

3.3.1 指標體系構建。根據廣州市統計局的相關數據的指標以及《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的內容,本文選擇了相關指標進行數據收集(見表2)。

3.3.2 數據測算方法。通過將數據無綱量化法,把新型城鎮化指標進行無綱量化。然后再計算出每個指標的標準差、均值和變異系數,最后再計算得出各個指標的權重和新型城鎮化水平。

3.3.3 數據來源。根據前文建立的指標體系,在2006~2015 年的《廣州市統計年鑒》查得新型城鎮化發展指標的原始數據。

4 廣州市科技創新對新型城鎮化的實證分析

4.1 廣州市科技創新水平測度

通過公式1對各個指標進行無綱量化,并運用變異系數求出各指標的權重,結果見表3。

通過公式4可以計算出2006~2015年廣州市科技創新水平,結果見表4。

由表4可以看到2006~2015年廣州市的科技創新水平是波動增長的,從2006年的6.24%增長到2015年的76.71%,整體速度較快。其中2008年到2009年有較大波動,但整體上是處于上升的狀態,這說明了新型城鎮化的發展為科技創新提供了經濟上的保證。

4.2 廣州市新型城鎮化水平測度

通過公式5對各個指標進行無綱量化,并運用變異系數求出各指標的權重,結果見表5。

通過公式6可以計算出2006~2015年廣州市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水平,結果見表6。

由表6可以看到2006~2015年廣州市的新型城鎮化水平是逐年遞增的,從2006年的8.74%增長到2015年的95.12%,整體速度較快。

4.3 實證分析

4.3.1 廣州市科技創新對新型城鎮化的影響模型??萍紕撔峦苿恿诵滦统擎偦倪M程。本文假設科技創新水平與新型城鎮化之間的關系模型如下:

其中代表新型城鎮化水平,代表科技創新水平。

4.3.2 序列數據平穩性檢驗。為了深入分析科技進步與新型城鎮化之間的具體數量關系,基于前述模型,對于所用時間序列數據必須先檢驗其平穩性,具體采用ADF單位根檢驗方法,對科技創新()和新型城鎮化()序列進行檢驗,檢驗結果見表7。

ADF單位根檢驗結果說明,科技進步()和新型城鎮化()的序列是平穩的,而非隨機的,不存在單位根。

4.3.3 OLS回歸分析。根據科技創新水平和新型城鎮化水平數據設定的假設模型,對科技創新()和新型城鎮化水平()通過EViews8.0進行OLS回歸,結果見表8。

根據回歸結果,得到回歸估計模型如下:

此回歸方程的可決系數=0.67428,說明解釋變量對被解釋變量的解釋貢獻達到67.428%。Prob(F-statistic)= 0.003589<0.05說明該模型擬合度較優。顯著性分析,Prob=0.0036,通過0.01的顯著性檢驗。DW=1.158393表明序列可能存在正自相關。

以上回歸結果顯示,2006~2015年廣州市科技創新水平與新型城鎮化之間存在正相關趨勢,并且具有顯著性的影響。

5 結論與建議

經過上述的數據分析實證,本文得出結論如下:

(1)在2006~2015年這十年間,廣州市的新型城鎮化水平和科技創新水平增長較快,其中新型城鎮化水平是逐年遞增,科技創新水平波動增長。

(2)廣州市科技創新水平與新型城鎮化呈正相關關系,且影響顯著。

(3)廣州市的科技創新在人口就業、城鄉一體化及社區環境等方面影響著廣州市新型城鎮化的進程。而廣州市的新型城鎮化在對科技創新的基礎與投入方面提供了經濟上的保障,兩者間相互影響。

通過結論,對廣州市今后在科技創新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啟示:

(1)統籌使用好生態環保機制,加大檢查督辦力度,及時協調解決城鎮生態問題。修改完善整治工作意見,簽訂治理責任書,提高城市環境建設工作。

(2)在現有基礎上繼續加大科技資金投入,提高科技資金的使用有效率。其次,不斷完善鼓勵機制,讓校企、院企高度聯合,并充分挖掘現已存在的科技資源潛力。

(3)合理配置資源促進科技創新與新型城鎮化,使其效率達到最大化。健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體系和定價機制,充分發揮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對新型城鎮化的正效應。

[參考文獻]

[1] 葉繼紅.科技支撐江蘇新型城鎮化存在的問題與推進策略[J].科技與經濟,2017,30(01):6-10.

[2] 田逸飄,張衛國,劉明月.科技創新與新型城鎮化包容性發展耦合協調度測度——基于省級數據的分析[J].城市問題,2017(01):12-18.

[3] 賀建風,吳慧.科技創新和產業結構升級促進新型城鎮化發展了嗎[J].當代經濟科學,2016,38(05):59-68+126.

[4] 周明,張軼妹. 科技進步對新型城鎮化的影響研究——以西安市為例[J]. 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16,29(01):86-92.

[5] 吳林芳. 科技驅動新型城鎮化發展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4.

[6] 甘丹麗.科技創新與新型城鎮化協同發展對策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4,31(06):41-45.

[7] 丁明磊,陳寶明,吳家喜.科技創新支撐引領新型城鎮化的思路與對策研究[J].科學管理研究,2013,31(04):18-21.

[8] 鄭強.科技創新對新型城鎮化的影響——基于面板門檻模型的實證分析[J].城市問題,2017(06):25-35.

猜你喜歡
可持續新型城鎮化科技創新
十八屆五中全會五大發展理念之堅持“綠色發展”
十八屆五中全會五大發展理念之堅持“綠色發展”
山東科技創新與農業國際化戰略發展研究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我國耕地保護的困境與制度創新芻議
新型城鎮化是經典城市化的回歸和升級
以協調的發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鎮化建設研究
農村基層團建工作如何變革
關于產業集群效應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