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線學習環境下學習者信任度影響因素分析

2018-12-10 19:05周妍杜鵬
繼續教育 2018年10期
關鍵詞:在線學習課程教學信任

周妍 杜鵬

摘 要:隨著信息化教學的不斷發展,在線學習得到廣泛關注并逐漸成為傳統課堂教學的合理替代品。信任是影響在線學習的重要參數,學習者的信任感的建立和維護是在線教育機構和教師必須面對的一項挑戰。本文通過分析國外相關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嘗試提出影響學習者在線學習信任度的12項因素,建立了在線學習環境下得信任誘導因素社會技術框架,并應用驗證性因子分析法(CFA)對框架進行驗證,將12項影響因素分為課程教學、安全和隱私兩個維度,同時對兩個維度影響學習者信任度的重要性進行了評估,為今后進一步研究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在線學習;信任;課程教學;安全和隱私

中圖分類號:G720 文獻標識碼:A

數據通信技術的巨大進步及其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應用,為學習者開辟了新的學習途徑?;ヂ摼W隨時隨地可用的便捷性,讓遠程教育從使用印刷材料、電話、電視或錄像帶的老式函授教育逐漸轉變為今天的互聯網電子學習或在線學習,教師和學習者可以直接在網絡上進行授課與學習的互動。特別是4G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能夠快速傳輸高質量的視頻、音頻和圖像等,使學習者擺脫了臺式計算機的束縛,可以通過手機隨時隨地進行在線學習。

雖然在線學習在必要性和重要性越來越受到認可,但其作用遠未得到充分發揮。與面授課程相比,在線學習的有效性仍然存在爭議。2012年,斯隆在線教育發布的對美國2800多所高等院校的調查結果顯示,將近90%的學術帶頭人認為在線課程學習者保留率低是廣泛推行在線學習的主要障礙之一。調查顯示,在美國有更多的在線學習者面臨輟學的問題,特別是在網絡教育缺乏有效和統一的國家質量保證體系的情況下,這種現象更為突出。從學習者的角度來看,在面對面交互嚴重缺失的情況下,很難投入在線課程學習,因為學習者必須承擔諸如浪費時間和金錢、公開個人信息等潛在的風險。特別是對殘疾學生來說,在線學習是其獲得平等教育的有效途徑,但是不愿意公開個人敏感信息成為他們進行在線學習的重要障礙。課程保留率和個人信息披露日益成為當今在線教育機構和教師面臨的挑戰,同時也阻止了在線學習的廣泛應用。因此,有必要從“信任”的角度尋求解決在線學習難題的答案。

一、在線學習環境下建立學習者信任感的必要性

“信任”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解釋是相信并加以托付,它可以被理解為是一種依賴關系。學習者在線學習的信任度被定義為“學習者愿意依靠在線學習系統的程度,并相信在線教育機構或教師能夠采取適當的步驟幫助學習者實現其學習目標”。

研究表明,信任是影響在線學習的重要參數,對于確保在線學習的有效性和降低學習者可能出現的不確定因素起重要作用。原因如下:首先,信任有助于學習者做出注冊在線課程的決定,同時也是防止學習者放棄課程學習的關鍵因素。建立信任感對在線學習者來說至關重要,如果潛在的學習者對在線課程有信任感,他們就更有可能注冊并參與學習,同時緩解了招生的問題;如果已注冊的學習者對在線學習有信任感,他們退學的可能性就相對較小,從而也緩解了保留率的問題。其次,公開個人信息取決于信任度。信任感能夠減少學習者公開私人信息的顧慮,是學習者自我披露的前提條件。對學習者個人情況的了解,有助于教師有針對性的設定學習方案,進而提高在線學習效果。最后,信任感是師生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者對教師的信任度決定了學習者對授課的接受程度。因此,建立和維護學習者對在線學習環境的信任感對在線學習的成功和未來至關重要。

二、在線學習環境下有關信任度的研究

信任廣泛存在于人類社會活動中,在哲學、心理學、管理學和營銷學等諸多學科領域中,國內外相關學者已經對信任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自互聯網產生以來,大量研究的重點轉移到對電子環境的信任,例如電子商務、虛擬社區和在線協作等。與電子商務等領域的信任研究相比,在線學習環境下,對信任的調查研究尚不豐富,國外已有部分研究成果,國內相關研究仍屬于空白。最早的嘗試是Xu和Korba,他們提出了一種基于策略協商和公鑰加密的信任模型,用于解決在線學習應用中分布式交互系統的安全性和隱私性問題。文章提出了維護可信任的在線學習環境的重要性,以及建立信任評估機制的必要性。2010年,Liu和Wu提出了一項調查,勾畫了可信任在線學習研究的全景。然而,這次調查所涉及的信任度與在線學習相關性的研究內容有限,并沒有構建適當的可信任在線學習系統的信任模型。

在對文獻的調研中發現,關于信任和在線學習的研究重點主要分為三個方向。第一類研究側重于在線學習過程、平臺或環境的安全和隱私問題,其中三種最常見的信任建立和評估方法如下。一是基于策略的訪問控制方法,它被廣泛應用于大型分布式網絡系統的管理。與信任相關的策略通常包括授權策略和義務策略。授權策略是指主體對客體授權或者未授權的行為,如授權個人訪問;義務策略是指主體獲得或執行對客體的訪問權利前或過程中必須完成的操作,如獲得用戶對收集個人信息的同意;二是基于證書的方法,依靠數字證書和數字簽名,如X.509、PGP[Pretty Good Privacy]。數字證書由權威認證機構頒發,以確定公開密鑰是否真正屬于用戶所有,或者證明該用戶是否可信;三是基于信譽的方法,主要依靠用戶以往的經驗或是第三方的建議。在這種方法中,信譽被用來衡量在線學習的可信度。目前,許多對網站或用戶信譽評價的方法已經在互聯網上普遍應用,例如eBay和Epinions。多數情況下,可以組合使用上述三種方法。例如,El-Khatib等人[10]在研究安全和隱私標準及其與在線學習相關的問題時,側重于基于策略和證書的方法。Anwar和Greer則提出了一種新的模型[4],通過整合三個維度上的信譽來確定在線學習的可信度,保證在線學習活動的可靠性。

第二類研究則聚焦于通過信任機制整合在線學習環境中適用的和可靠的學習資源。Yang、Chen等人指出難以找到優質學習資源和可靠的合作機構成為虛擬學習社區中知識有效共享的主要障礙。為克服上述障礙,采用了基于點對點(P2P)社交網絡環境的信任管理機制,這種機制根據資源的質量對節點進行分類。Carchiolo等人為了解決在線學習機構如何為學習者提供最合適的學習資源的問題,將信譽理念應用于P2P在線學習環境的相關學習對象和節點,建立了一個信譽模型,可以按照信譽節點為學習者尋找個性化的有效學習路徑。類似的研究還有Liu、Chen等人提出的一種以服務為導向的在線學習系統,該系統包含質量認證和信任評估,旨在為學習者推薦高質量和可信任的教育服務。

第三類研究領域關注學習者對在線學習的認知和信任度。Jairak等人調研了高校教師和學生對混合學習法和完全在線學習法的看法,并將信任作為在線學習的預測因子應用于這兩種學習方法中。Hashem基于可能影響學習者對在線學習信任度的各項因素,研究了學習者對在線教育的觀點以及新興信息技術在網絡教育中的作用。此外,Pelet和Papadopoulou采用了一種特殊的方法,研究色彩對學習者在線學習記憶和信任度的影響,認為選取合適的顏色是設計在線學習平臺的重要因素,可以增強學習者對在線學習環境和內容的信任感。這一結果也表明,界面設計因素對增強學習者對在線學習環境的信任度有重要影響。

在所調研的文獻中,沒有一項研究充分調查了在線學習環境中學習者信任的前提或決定因素。因此,迫切需要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學習者在線學習信任度的影響因素。否則,很難在在線學習環境中建立和維護學習者的信任感,同時在線教育機構和教師應該更注重提供可信的、持續的和成功的在線課程。

三、建立在線學習環境下信任誘導因素社會技術框架

綜合上述關于虛擬環境下學習者信任度的研究,建立在線學習環境下的信任誘導因素框架,表1所示。這個框架是“社會技術(socio-technical)”的,因為它包含在線課程的社會和技術特征,如教師和課程體系,這些特征可能會影響學習者對在線學習環境的信任度。與已有的其他信任模型或評估機制相比,這個框架更為全面,它不僅考慮到不同類型的信任(基于政策、基于證書、基于信譽等),而且包括教師的教學風格和在線學習系統的界面設計等。不過,該框架并沒有包含在線學習環境下所有的信任誘導因素,而是側重于總結文獻中的較為突出的信任因素,并將其綜合為一個可評價的完整框架體系。

框架總結了12項信任誘導因素,并將其分為信譽、設計、教師能力、安全和隱私4個維度。這些維度是根據文獻中信任因素的語義和功能來分組確定的。表1詳細說明了框架,包括4個維度和相應的信任誘導因素。具體來說,信譽維度可以理解為是一種認知特征,例如在線學習平臺或教師以往的評價或聲譽,通常是當前課程之前形成的;設計維度是指在線學習平臺信息和圖形的整體設計質量和可訪問性;教學風格維度是指教師的溝通技巧和與學習者的互動行為模式;安全和隱私維度是指在線學習系統包括的安全和隱私措施。

四、框架的驗證與評估

為了確保上文提出框架的有效性,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584名成人在職學生進行了調查,通過對問卷結果的分析對框架進行驗證。此次問卷采用10分制評分標準(1為最低,10為最高),讓受訪者分別對12項信任誘導因素的重要性做出評價反饋,共收回有效問卷571份。整理571份調查數據,應用數理統計學方法進行分析,最終確定了框架的內在維度,并進行了維度重要性評估。

(一)維度驗證

應用驗證性因子分析方法(CFA)對12項信任誘導因素進行檢驗,評定框架的有效性和內部可靠性。CFA是一種強大的統計工具,主要作用是驗證事前定義的因子模型擬合實際數據的能力。在本研究中,它被用于驗證信任誘導因素,并確定因素的基本維度。在進行因子分析前,首先進行了KMO檢驗和Bartlett檢驗,檢驗因子的適用性。用KMO(Kaiser-MeyerOlkin)檢驗統計量檢測因子適合的情況,結果KMO值=0.91,表明數據用于因子分析是有效的。Bartlett檢驗的相伴概率p<0.001,表明數據適用于因子分析。

對271份數據進行主成分因子分析,只有兩個大于1的特征值,這兩部分的累積貢獻率達到70%。另外,從碎石圖可以看出,第二個主成分之后出現了明顯的拐點。因此,確定了兩個維度?;谶@一初步分析,嘗試使用了幾種旋轉方法將12個信任誘導因子加載在兩個維度上,最終選定了更能表現因子與維度潛在關系的正交旋轉法。從表2可以看出,所有因子負荷都達到了可接受的水平0.3,其中絕大多數都超過了0.7,表明因子信度較高,每項因子都能符合其中一個主成分,因此,框架中的12項因素都應該被保留。

驗證結果與擬定框架之間的主要區別是維數:12項因素分為兩個維度,而不是四個維度。進一步調查表明,第二個主成分實際上包括擬定框架中安全與隱私維度的前三項因素,而第一個主成分包括其余所有因素。由此,將第一個維度命名為課程教學,與在線課程的聲譽,設計質量和教師的教學風格等方面相關,將第二個維度保留為安全和隱私。為了檢查每個維度的內部一致性信度,在每個維度上計算Cronbachα系數分別為0.91和0.90,表明信度非常理想。從以上結果可以得出結論,兩個維度能夠體現提升學習者信任度的在線課程或學習環境的不同方面和特征。

(二)維度重要性評估

中位數是反應有序數據集中趨勢的適當指標。為了評估兩個維度相對重要性,571位受訪者分別對課程教學、安全和隱私兩個維度進行了10分制評級,確定了中位數等級。圖1給出了這兩個維度中每一個等級的中位數的箱形圖,可以看出,兩個維度評級的中位數都超過5,但是課程教學維度的中位數為9,高于安全和隱私維度的中位數8。Kruskal-Wallis檢驗與成對比較的結果顯示兩個維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χ2= 14.1,df=1,p<0.001)。這一數據表明,每個維度對受訪者的評估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安全和隱私維度的評級略低于課程教學維度。

五、結語

本文通過文獻分析法,關注在線學習環境中學習者信任的前提或決定因素,建立了在線學習環境下的信任誘導因素社會技術框架,確定了12項信任誘導因素,應用數理統計學理論(CFA)確定了框架的兩個基本維度,并對兩個維度的相對重要性進行了評估。結果顯示,12項信任誘導因素都有助于提升學習者對在線課程的信任度,且12項因素可以劃分為課程教學、安全和隱私兩個潛在維度,但兩個維度對于提升學習者信任度的相對重要性不同,課程教學維度比安全和隱私維度高約10%。這表明,在線學習環境下,課程教學因素(例如聲譽、設計質量和教師的教學風格)的有效運用可以幫助學習者克服對于安全和隱私方面的顧慮。

在線學習環境下信任誘導因素的社會技術框架是需要不斷完善的。在調查中發現,部分受訪者認為,除了給出的12項因素外,面對面學習的機會和社交媒體上的互動也有助于提升他們對在線學習的信任度。另外,隨著社交媒體和協作工具在在線課程中的不斷應用,學習者之間的互動和信任可能對在線課程的可持續性和學習者的課程表現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學習者之間的信任度將成為在線學習環境另一個值得研究的方向。

參考文獻

[1]Allen,I.E.,Seaman,J.Changing course:ten years of tracing onlin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M].San Francisco CA:Babson Survey Research Group and Quahog Research Group, LLC,2013.

[2]Bowker,N.,Tuffin,K.Disability Discourses for Online Identities[J].Disability & Society,2002(17).

[3]Bulach,C. A Measure of Openness and Trust[J].People & Education,1993(1).

[4]Anwar,M.,Greer,J.Facilitating Trust in Privacy-Preserving E-learning Environments[J].IEEE Transactions on Learning Technologies,2012(5).

[5]Ghosh,AK.,Whipple,T.W.& Bryan,G.A.Student Trust and its Antece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01(72).

[6]Briggs,P.,Simpson B.& Angeli,A.D.Personalisation and trust:A reciprocal relationship[M].Dordrecht:Kluwer Academic,2004.

[7]Wooten,A.G.,McCroskey,J.C.Student trust of teacher as a function of socio-communicative style of teacher and socio-communicative orientation of student[J].Communication Research Reports,1996(13).

[8]Xu,Y.,Korba,L.A Trust Model for Distributed E-Learning Service Control[A].In:M.Driscoll,T.Reeves, Proceedings of World Conference on E-Learning in Corporate,Government, Healthcare, and Higher Education[C]. Chesapeake, VA: AACE,2002.

[9]Liu,Y.,Wu,Y.A Survey on Trust and Trustworthy E-learning System[A]. In:F.L.Wang,Z.Gong,X.Luo & J.Lei, 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Mining[C].Berlin: SpringerVerlag,2010.

[10]El-Khatib,K.,Korba, L.,Xu,Y. & Yee,G. Privacy and Security in E-learn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Technologies,2003(1).

[11]Yang,S.J.H.,Chen,I.Y.L.& Chen, N.S.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E-learning in 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ies by Finding Quality Learning Content and Trustworthy Collaborators[J].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2007(10).

[12]Carchiolo,V.,Longheu,A.& Malgeri,M.Reliable peers and useful resources: Searching for the best personalised learning path in a trust-and recommendation-aware environment[J].Information Sciences, 2010(180).

[13]Liu,Y.,Chen,D. & Sun,J.A trustworthy e-learning based on trust and quality evaluation[A].Proceedings of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ess and E-Government[C]. New York, NY: IEEE,2011.

[14]Jairak R.,Praneetpolgrang,P. & Mekhabunchakij,K.An Investigation of Trust in E-learning for Instructors and Students in Private and Public Universities[A].In:S.Charmonman,Proceedings of the 6th eLearning for Knowledge-Based Society Conference[C].Bangkok: Assumption University Press, 2009.

[15]Hashem,M.E.The Role of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Building Trust in Distance Educ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s & Sciences,2011(4).

[16]Pelet,J.,Papadopoulou,P.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Color on Memorization and Trust in E-Learning:The Case of KMCMS.net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A].In: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Association,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knowledge:Concepts,methodologies,tools and applications [C].Hershey, PA: Business Science Reference,2012.

[17]Nunnally,J.C.Psychometric theory (2nd ed.)[M].Englewood Cliffs,NJ:McGraw-Hill,1978.

[18]Sermeus,W.,Delesie,L.Ridit analysis on ordinal data[J].Wester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1996.

猜你喜歡
在線學習課程教學信任
嚶嚶嚶,人與人的信任在哪里……
從生到死有多遠
信息化環境下高職英語教學現狀及應用策略研究
基于混合式學習理念的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
基于SOA的在線學習資源集成模式的研究
會計專業課程教學國際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職物流專業“物流費用結算實務”課程開發研究
高職院校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探討
《供應鏈管理》課程教學改革
信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