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問題驅動小學生數學創新思維能力培養

2019-01-06 03:37鄧華
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 2019年9期
關鍵詞:創新思維學習興趣教學改革

鄧華

摘? 要:在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推動下,現代小學教育理念與模式已發生極大轉變,并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與目標。為滿足未來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在小學教學階段,教師應轉變自身傳統的教學理念,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立足于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實施高效教學,從而達到新課改及素質教育的目標與要求,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诖?,文章主要簡述培養創新思維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性,并對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探討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生數學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旨在為廣大小學數學教師提供相關參考依據,推動我國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創新思維;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1-0568(2019)27-0130-03

當今小學教育不僅注重學生理論知識與技能方面的提升,還注重學生創新思維能的發展。在我國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社會對創新人才需求正在不斷增大。創新教育則成為小學教學主要核心內容,對推動我國小學教育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新課改指出,在實際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數學基礎知識,提高其數學技能與應用能力,還應培養學生良好的創新思維能力,幫助其樹立正確的思維模式,讓學生能通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數學問題,從而有效應用于生活實際中,提高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發展的終身技能。但就目前情況來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仍存在諸多問題。教師常占據課堂主體地位,學生則作為被動接受者,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受應試教育理念影響較深,難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著重探討小學數學教學所存在的實際問題,繼而針對性提出相關解決措施,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有效性。

一、培養創新思維能力對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重要性

在社會經濟影響下,小學教育改革也在不斷深化,并逐漸趨向于成熟。在此過程中,作為小學數學教師需重視當今時代對未來人才的需求,突破傳統教學理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結合小學生心理及年齡特征,找到適應學生身心發展的教學思路,從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使其樹立良好的創新意識,在學習與探究中成為社會需要的創新型人才。數學教學實質就是利用數學教學內容來培養、鍛煉、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利用自身的數學技能,解決生活中常見的數學問題。在傳統數學教學中,注重學生的數學考試成績,而忽略了學生學科素質方面的培養。而只有在數學教學中,突破學生固定思維,才能激發學生的內在創新能力,并為終身學習奠定素質基礎。為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對學生今后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

1.課堂教學仍以教師為主導地位。應試教育認為課堂教學應以“尊師重道”為原則,以教師為主導實施課堂教學。故在應試教育理念的深入影響下,教師常占據課堂中心,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數學是一門抽象性、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理解能力仍處于發展階段。在學習新內容時常感到手足無措,過于依賴教師的引導。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下,則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枯燥乏味的課堂環境中,部分學生甚至產生厭學心理,并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與信心。此外,傳統數學課堂教學缺乏互動,故而死氣沉沉,難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2.學生缺乏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為提高學生的數學考試成績而采用“題海戰術”進行教學。學生為應付考試則會通過死記硬背等方式記憶相關的計算公式與概念,在作業、教師與家長的三重壓力下,則逐漸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與積極性,且難以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邦}海戰術”雖能提高一定的教學效果,但易導致學生思維停滯,難以培養或提升其創新思維能力。學生只會“埋頭苦干”,朝著考試這一目標而學習。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還會對學生今后發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3.教師未能轉變教學理念。小學數學是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學科,對培養學生基礎能力與基礎知識具有重要意義。但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教學只是為了完成當天的教學任務,卻忽視學生學習技能與學科素質方面的培養工作。未能根據新課改目標及要求,仍采用傳統教學模式,不重視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學生在教師的影響下,雖能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但卻缺乏實際應用能力,所學知識則變成了“無用之途”。

三、小學數學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原則

1.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營造活躍、濃厚的教學氛圍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使其主動分析、解決問題。小學階段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但意志力與耐力較差,大多學習活動都依賴于自身的興趣喜好。學生在剛剛接觸數學時,學習興趣較為濃厚,但在遇到困難、打擊時,則會降低學習的信心與興趣。為此,教師應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創設一個濃厚的教學情境,集中學生注意力,使其能主動探索數學知識,發現數學存在的奧妙,從而有效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2.以質疑為導向引發學生思考。小學數學教學內容中,許多知識點都是可以通過問題拓展而來。質疑是學生主動學習的源泉,是推動學生深入學習與探究的關鍵。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問題質疑或問題設計環節,結合教學內容提出可拓展學生創新思維的問題,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究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應用與分析中,激發自身的創新意識與能力。

3.啟發學生多方位的思維能力。要想有效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不斷進行多方位思考,在多方位思考中提高創新思維能力。而小學生年齡較小,常會出現一些不切實際、天真的看法或想法。故教師應遵循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鼓勵學生大膽猜想與假設,在不斷嘗試中尋求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繼而讓學生在多層面、多角度的思考中提高數學感知能力,并培養良好的創新思維模式。

四、小學數學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有效策略

數學課堂是學生展現自我、發揮自我的主要場所。要想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目的,教師就應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將課堂主權、時間交還給學生;明確自身教學輔助作用,給予學生自由發揮的平臺。秉承新課改教學理念及要求,在實際課堂教學中積極應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創新意識,全面提升其綜合素質。

1.創設教學情境,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小學生年齡較小,生活閱歷較少。若教師僅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獨自發揮想象力,則難以構建合適的教學情境。為此,需借助一切外在事物或工具,輔助學生發揮想象,營造良好的課堂情景,使其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并內化所學知識。在創設課堂教學情境時,教師需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并利用多媒體、各種教學工具來構建情景,讓學生在觀察、操作與體會中啟發創新思維,提升學科素養。就以人教版小學數學“認識物體和圖形”這一課內容為例,教師可先借助各種積木展開搭積木教學活動:將圓形、圓柱體、椎體、正方體、長方體等各種形狀、各種顏色的積木展示在講臺上,并讓學生說一說講臺上的積木都有哪些圖形,充分調動其積極性。最后,便可利用積木搭建某個模型,并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猜一猜是什么這是物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觀察實物中思考相關的數學問題。同時,還可讓學生自主搭建積木,教師讓學生邊操作邊思考,并控制好課堂秩序,鍛煉學生創新思維能力與操作能力。在此期間,可鼓勵學生間相互探討與交流,各抒己見,在認知與思維沖突中探索最佳的解決辦法,培養其創新思維能力。通過構建教學情景的方式,不僅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還能讓學生在輕松、愉悅、舒適的教學環境中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從而更好地培養其創新思維,為后續的課堂教學奠定素質基礎。

2.巧設數學問題,激發學生創新意識。正所謂“學源于思,思源于疑”。問題是激發學生主動思考與探究的教學途徑,而小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與探索欲,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利用學生這一年齡特征,精心設計數學問題,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創新意識,在主動探索與思考中,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例如:某一水果廠家進貨雪梨10噸,而哈密瓜的噸數是雪梨的6倍。那么,雪梨與哈密瓜一共有多少噸?并向學生提出具有啟發性、延續性的數學問題,如“解決這道題目的關鍵在于?”“進貨的雪梨噸數與哈密瓜噸數有什么關系?”“如果想要計算它們的總噸數,哪些是已知條件,而哪些是未知條件呢?”在啟發式提問下,學生便可逐步掌握此類該題的數量關系,培養自身的創新思維能力,并在探索與求知中,深入思考,提高解題的效率與準確率。此外,問題設計還應具備一定的新穎性與開放性,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培養其獨立思考的能力與習慣,突破局限思維,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可設計具有創新開放性的問題:明明的爸爸打算國慶期間,帶全家去張家界游玩,并讓明明去買票。當明明走到售票處時則看到一張售票牌,上面寫著A、B兩種購票方式:A:成人一張150元,小孩一張50元;B:6人以上團體,每人100元。此時,教師便可提問:“你能理解這兩種不同的買票方式嗎?”“如果你就是明明,你要怎么買票?”“你還能提出什么關鍵性問題嗎?”以此逐步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讓學生在開放性問題中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多策略解決實際問題。

3.利用一題多變,提高學生創新思維。教師利用一題多變模式實施教學,不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可拓展學生創新思維能力,轉變學生解題思路,并掌握解題技巧。為此,教師要分析較為典型的數學題,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與層面去發現問題,在獨立思考中發散思維,順應小學生學習發展規律,健全其人格品質。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分數的除法”這一內容時,教師便可向學生提出此類問題,如“[23]=?”大多學生在看到此類數學題時則認為是一道除不盡的題目,而前面所學知識都是整數。當學生處于迷茫時期時,教師不可急于解釋,而是要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疑惑去思考與學習,并得出最終答案。為提高學生創新思維能力,教師便可將此道題目進行延展,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如:一班教師買了130套圖書,將其中的80套發放給學生后,還剩幾分之幾?一班教師買了130套圖書,將80套發放給學生,那么發出去的是幾分之幾?一班教師買了130套圖書,將80套發放給學生,買來的圖書比剩余的圖書多出幾分之幾?鼓勵學生相互探討與交流,加深對分數的認知,并逐一解答上述問題,拓展其創新思維,讓學生通過不同的途徑掌握分數的使用及應用。教師將典型數學題的條件與問題進行變換,發揮數學題的靈活多變特征,不僅能幫助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在延伸至另一個知識點時,還可提高其創新思維的靈活性,繼而幫助學生擺脫固定思維的學習習慣。又如,在此類經典題型中,教師也可將其條件與問題進行更換:體育器材室中共有25個排球,15個籃球。那么,排球的個數是籃球的多少倍?或是籃球個數是排球的幾分之幾?排球個數比籃球個數多出幾分之幾?等等。引導學生發散創新思維,在教師的指導下尋找最佳的解題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對促進學生今后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不僅是小學數學教師應盡的職責所在,還是新課改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要求。因此,教師需要發揮引導者的積極作用,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學生在融洽、濃厚的學習環境中樹立創新意識,進而在創新思維鍛煉中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與品質,滿足當前小學教育與社會未來發展要求。

參考文獻:

[1] 王大麗.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探究[J].時代教育,2017,(18):197.

[2] 秦文英.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J].西部素質教育,2017,(8):175.

[3] 陳曉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6,(2):84.

[4] 蔣波.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必要性及對策[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6,(2):89.

責任編輯? 胡江華

猜你喜歡
創新思維學習興趣教學改革
在經濟新常態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研究
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我見
如何推動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巧用“錯誤”激活數學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
培養職校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精心設計:培養語文興趣的土壤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