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特殊”孩子的蛻變

2019-04-25 00:09宋偉
關鍵詞:生命成長蛻變特殊

宋偉

【摘要】? 離異再婚家庭孩子屬于特殊群體,文中對一個 “特殊”孩子進行了問題描述及分析,教師運用適宜的方法策略,包括:教師付出滿滿的愛,尊重信任學生;家校合作,引導家長關愛孩子;鼓勵學生發現自我,獲得生命成長。最終,使這個“特殊”孩子獲得生命成長,成功蛻變。

【關鍵詞】? “特殊”孩子 生命成長 蛻變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4-270-02

一、案例背景

新課程改革理念強調關注學生發展,重視學習過中讓學生體驗愉悅與成就,使學生獲得生命成長。

筆者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擔任中職班主任。本著家校合作合力教育原則,每接一次新班,我都會調查了解學生的原生家庭。而每一次調查都會令我有新的發現,也因此更加關注那些“特殊”孩子。我所謂的“特殊”是指單親家庭、離異再婚家庭、跟祖父母一起生活的孩子等,今天我想跟大家談談一個離異再婚家庭孩子,在新學期調查時他隱瞞了自己的原生家庭情況。

二、案例描述

他叫李東,給我第一印象是成熟穩重,沒有同齡孩子那樣活潑好動。每次上我的課,他都積極舉手回答問題,而且每次都“語出驚人”,如,關于生死、婚姻家庭、未來事業等,他的想法有時積極樂觀,有時消極頹廢,有一段時間他舉手要回答問題,我甚至不敢叫他起來回答問題,深怕他說出什么消極影響的話,帶壞了班風。我在心里暗自琢磨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啊,他到底經歷了什么。

直到有一天,我接到了一個陌生來電,“喂,宋老師嗎?我是李東的爸爸”“您好!” 我感到意外,李東的家長竟然來電了,半個學期過去了,這是第一次接到李東家長電話。他問我李東在校情況,我詳細說了一下,更多的是多表揚。李東父親聽到后很詫異,孩子在學校表現竟然這么積極主動,跟在家表現完全不同:李東在家時沉默寡言,不說話,有事悶在心里,從不跟父母談心,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玩手機,而且十分沖動、倔強、叛逆,每次家長與其談話就吵架,跟家長對著干……表現十分叛逆。

我放下電話,第一時間找李東談心,卻獲悉了另一個秘密,原來他的家庭很復雜:李東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還有一個姐姐,其父母在其七歲時因感情不和離異,他跟父親生活,姐姐跟母親生活。不久后,父親再婚,他的繼母帶來兩個姐姐跟他們一起生活。從小繼母對李東各方面要求苛刻,他與繼母之間經常吵架,且感覺父親對兩個非親生姐姐很好,對他不好,因此,跟父親和繼母之間的矛盾日漸加深。李東初一時全家來到深圳,恰逢此時,李東的生母也來到深圳打工,李東為了尋求關愛,經常私自跑去跟其生母一起生活,這導致其與生父和繼母之間的爭吵進一步升級。初三時,其生母離開深圳,李東拒絕跟生父及繼母一起生活,遂離家出走,一直一個人在外面租住生活。

我了解情況后心情非常沉重,他還未成年,像他這個年齡的孩子都在父愛母愛的包圍中,享受著家庭溫暖,而李東卻經歷了大人都未曾有過的經歷,我開始理解他的行為了。根本原因是他的內心極其缺乏安全感、愛和歸屬,他在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目的是引起我的關注,希望獲得表揚;他在課下表現幽默風趣,以贏得同學歡迎;他消極的人生觀點和態度,經常說一些喪氣話,都在表達對這個世界的不滿;他一個人在外面生活,寧愿跟朋友過夜,也不愿意回家,因為家對他來說是冷冰冰的,缺少愛和溫度……

從那以后,我經常找李東聊天,幫助他重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給他生活學習上的關愛和幫助,讓他理解父母的不易;并定期跟李東家長通電話,輔助他們教育孩子,給予適宜的教育建議,最終成功幫助他們化解父子、母子關系,李東在高二下學期搬回家住,并在高二下學期成功考進深職院3+2大專對接班,他考上當天,李東父親給我電話,在電話里表達了無限謝意,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李東父親一直重復“真沒想到他能考上大學,多虧了老師的幫助,不知道怎么感謝您……”我笑笑,十分欣慰,我已經能看到李東的未來了。

三、方法策略

(一)教師付出滿滿的愛,尊重信任學生

離異再婚家庭的孩子往往不能得到父母充足的愛,造成安全感缺失。既然孩子在家庭里得不到愛和溫暖,那么,教師就應該伸出慈愛之手給予學生充足的關愛。同時,尊重并信任學生,增強其安全感和歸屬感。

本案例中的李東,我在擔任其班主任期間一直關心其學習生活。一次,得知李東生活費不足,我主動借錢給他;獲悉李東有意周末做兼職掙生活費,我十分支持其勇敢自立的行為,并為其提供兼職信息,鼓勵其參加課外學習實踐;此外,我讓李東擔任班級紀律委員,管理課堂紀律,他在嚴格要求自己的同時,也擔負起班干部的責任,對班集體有了歸屬感。

(二)家校合作,引導家長關愛孩子

再婚的親生父母往往沉浸在新婚的喜悅中而忽略對孩子的關愛,同時,有些繼父母不能像親生父母那樣無私地關愛繼子女,造成很多再婚家庭孩子缺乏關愛、人格發展不健全、情緒不穩定。所以,在離異再婚家庭中更應注重家校合作,教師主動了解情況,家長經常跟教師溝通,那么,在適當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家長更多地關愛子女。

我根據李東的家庭情況,先后取得了其本人及其父親的信任。確定了幫助計劃之后,我一直堅持與其父、繼母定期溝通,了解雙方關系的進展,及李東在家生活、學習等方面情況,針對問題提出教育建議,教會家長關愛李東,教會李東理解父母,通過不懈努力,逐漸使雙方關系解凍,一年后,李東離開獨自住了幾年的出租屋,搬回家里住,重拾家庭溫暖。

(三)鼓勵學生發現自我,獲得生命成長

個別離異再婚家庭的中職學生會自卑,找不到自我存在的價值,我教會學生肯定自己的生命價值: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生來就有價值。同時,引導學生不斷發現自己、肯定自己、實踐自己,實現自我價值,獲得生命成長。

本案例中的李東對任何事都不自信,我鼓勵李東積極參加學校和班級活動,如,籃球賽、足球賽、辯論賽,在比賽過程中他和同學們奮勇拼搏、共同努力取得成功。如,辯論賽活動,李東起初因為不自信,不敢參加,經過我的耐心勸導,愿意參加試一試,結果,李東在辯論賽中能舌利齒、妙語連珠,令對手措手不及,最終,經過激烈角逐,李東戰隊獲勝,其本人亦獲得最佳辯手稱號。

四、教育效果

經過兩年多的輔導,李東變化很大:漸漸對同學產生信任,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也對學習、課外活動產生興趣,并在很多方面取得成功。在我寫這篇文章時,他已經被大學錄取,成為一名大一新生,看到他的成長和蛻變,我感到很欣慰。

時代在變化,教育在發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斷更新,但對學生生命成長的關注是不變的,教師需要緊跟時代發展,不斷更新教育理念,促進學生命成長。

[1]陳潔.新課程改革之新理念、新氣象[J].學周刊,2015,(08).

[2]李豐艷.淺談德育在學生生命成長中的作用[J].黑龍江教育,2017,(12).

[3]葉延紅.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生命成長[N].中國教師報,2015-2-4(12).

[4]孫海燕.為學生的生命成長助力[J].黑河教育,2016,(07).

[5]謝巍,李穎,高眾輝.學校對再婚家庭學生的教育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1,(08).

[6]衣曉峰.離異及再婚家庭的兒童心理問題突出[N].中國醫藥報,2001-06-7.

猜你喜歡
生命成長蛻變特殊
關注生命成長 打造動態課堂
立足特殊化,巧解數學題
檔案見證基層民主在“特殊”選區的首次實踐
論美國電影中的癲狂之美
“微”體驗:因“生”動而生動
正本還需清源
用班級文化打造有靈魂的班級團隊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學生生命成長
高校生命教育課程體驗式教學的運用
怎樣轉化個別“特殊”的幼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