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積極心理學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應用研究

2019-09-10 07:22鄭巍彭一平
新教育論壇 2019年26期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思政教育高校

鄭巍 彭一平

摘要:本文主要圍繞積極心理學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并講述當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教學問題,從中體現出教育理念落后、忽視學生個性發展等問題。同時,為提高積極心理學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應用效率,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全面發展,為其提供相對科學、合理、有效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高校;思政教育

引言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應用積極心理學展開教學,不僅能促進高校思政教育教學有效性提升,還能幫助高校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積極心理學展開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一、當前高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育理念落后

在以往高校思政教育中,由于大多數教師受傳統應試教育所影響,在教學過程中過于重視學生考試成績及應試能力。而對于學生在學習中出現問題時,教師也只會看到學生產生的問題,故而將問題無限放大,忽略學生良好的積極品質。同時,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問題時,雖然教師會及時改正學生錯誤和缺點,但在過程中會給予相對過激的批評,使學生產生問題的現象逐漸增多,并較為容易出現厭學、逃課、抑郁等問題。其次,思政教育課程的實際功能便是個體享用功能,也是大學生思政教育本質的體現。然而,在高校思政教育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過于注重社會功能,忽略學生個體屬性的培養,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不到積極情感,從而降低學生積極品質。

(二)忽視學生個性發展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開展教學實踐活動,是保障思政教育順利進行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在傳統的高校思政教育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都忽視學生個性發展,較為重視社會屬性。雖然我國的狠心理念是集體主義、社會本位,在思政教育中重視社會屬性本來沒錯,但是過于壓制學生個性極有可能會影響到學生積極品質,并降低學生在學習中的創造性及主動性。此外,在高校思政教育教學中,部分教師教育觀念仍舊固守己見,缺乏與時俱進意識,仍采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進行傳授理論知識。并未注重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感受,沒有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使學生個性發展受到限制,從而降低學生學習積極性。

二、積極心理學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應用研究

(一)加強培養教師積極心態

高校思政教育教師作為教學開展的重要實施者,其自身具備怎樣的教育理念與教育心態,將會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形式及方法。因此,在應用積極心理學開展高校思政教育時,教師首先要具備一定的積極心態,并對積極心理學理念有一定的認知與認同,才可實現高效的積極心理學高校思政教育課堂。首先,高校思政教師應積極探索將積極心理學理念科學、合理的運用在思政教育中的正確手段。并身體力行的關注自身積極方面,利用自身積極態度、健全人格。高尚情操和樂觀心理去引導與熏陶學生,為學生營造一個積極、愉快、輕松地學習氛圍。此外,高校思政教育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應以積極態度、積極情感、積極心理去創設課堂內外的心理環境,將積極心理學充分運用到思政教育教學中,從而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便與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教學效率。

(二)營造積極的思政教育環境

在積極心理學中認為,人們處于在什么樣的環境下成長,便影響著人們以后發展的方向。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應用積極心理學展開教學,相關教師應為學生營造積極地思政教育環境,以促使學生長期受積極思政教育環境熏陶,從而產生積極心理。首先,在建立積極思政教育環境過程中,高校思政教育教師可通過開展網絡思政文化建設、思政社團服務等組織活動,通過學生集體及網絡平臺將積極地思政教育全方位、多層面、大覆蓋的弘揚校園文化體系中。其次,高校思政教師可利用先進的網絡信息平臺,進行打造一批具備思想、樂趣、知識、服務的校園網絡和自媒體平臺,進一步拓展傳播思政教育的主要陣地。其次,高校學生除卻在校學習期間接觸最多的便是自己的家庭,父母的教養方式將會直接影響著孩子性格、行為、習慣、思想的塑造。因此,營造積極的家庭環境氛圍也是不可或缺的。在此過程中,相關教師可通過召開家長會來展開集體討論,與各個家長進行溝通構建積極家庭環境氛圍的重要性,提高家長思政教育意識,從而全方面提升學生積極品質。

(三)培養大學生積極情感體驗

高校學生作為思政教育的主要接受者,培養大學生積極情感體驗在整個教學中有著重要作用,不僅僅能夠促進學生主動接受學習內容,還能夠使學生在這種積極、輕松地課堂氛圍中,愉快的進行學習思政知識。首先,高校思政教育教師在卡唐教學中,可采用多樣式的教學手段為學生講述刺激性信息,讓學生學會自主反思和成長,便于增加學生積極情感體驗。同時,高校思政教育教師可利用積極心理學中情緒構建的功能,進行培養學生抗壓、抗挫折能力,讓學生在面對諸多壓力、挫折時,能夠擁有積極心理,并很快的走出失敗。此外,在利用積極心理學開展高校思政教育教學中,相關教師加以關注學生學習情況、心理狀況及身體健康狀況。并再發現問題時及時作出有效策略,進行引導學生正式自己所出現的問題以及遇到的困難,讓學生能夠擁有積極的心態進行解決問題與困難,并在面對失敗時及時走出負面情緒。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應用積極心理學進行教學,相關教師可從加強培養教師積極心態、營造積極的思政教育環境、培養大學生積極情感體驗等方面著手。不僅能夠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教學效率,還可培養學生積極心態,提升學生積極品質,從而從進高校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盛偉男.積極心理學在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應用[J].傳播力研究,2019(09):193.

[2]王政姚. 積極心理學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長春工業大學,2018.

[3]張學敏.積極心理學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30(16):63-64+67.

作者簡介:

鄭?。?979.2-),男,漢族,江蘇鹽城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應用倫理學、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彭一平(1983.6-),女,漢族,江蘇,泰州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古典文學,文獻學研究。

猜你喜歡
積極心理學思政教育高校
積極心理學理論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中的應用研究
新媒體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淺析積極心理學在大學生活中的運用
論微信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對策
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路徑探討
職校生積極心理導向的體驗式活動班會創設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