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課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設計與優化

2019-09-10 21:52王娜李潔
新教育論壇 2019年26期
關鍵詞:教學內容微課初中語文

王娜 李潔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在愛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普及,“微課”這一新型教學模式已經成為時下初中語文教學廣受熱議的話題。借助于微課堂這一新型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局限性,使教學方式更加靈活隨機,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選擇性也大大提高,這為初中語文教學注入了新鮮活力。本文將圍繞“微課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設計與優化”這一話題,分析了微課堂的基本概念及其特點,基于此,提出幾點運用微課優化初中語文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微課堂;中學語文;優化

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呈現出“教師臺上講,學生臺下聽”的特點,這種填鴨式地教學模式只能夠保證向學生單向傳輸語文知識,而沒有體現出“以生為本”的新型教學理念,無法充分地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長此以往,會造成學生的聽課積極性消退,聽課效率大大降低,課堂參與度不高,有效聽課時間大幅壓縮等問題。引入“微課堂”這種新型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解放了傳統課堂的時空限制,把學習的主動權釋放給學生,教學的針對性和靈活性都得到了提升,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

一、微課的基本概念及特點

“微課”也稱之為“微課堂”,是慕課形式的一種。它是信息時代下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效結合的新產物,也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就初中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而言,相對于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微課教學能夠有效地集“聲音、文字、圖像、圖畫、動畫、視頻”于一體,更有助于語文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加語文課堂教學趣味,從而延長學生的有效聽課時間,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筆者通過調查發現,現階段微課堂在國內多所中學語文教學中已經廣泛鋪展開來,并且得到了廣大師生的一致認可,備受初中生歡迎。之所以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能夠取得如此良好的教學反響,主要是因為微課具有如下的如下特征。

①.趣味性

不同于初中語文傳統課堂的填鴨式教學,微課堂由于是依托現代化信息技術將語文課堂錄制成微視頻后,再將網絡課程上傳至網絡自主學習平臺。學生通過相關學習網站或者手機客戶端就能夠直接獲取所需課程資源。微課由于在在教學內容上豐富性更強,在教學形式上也更加自由和隨機,這使得其趣味性大大增加。

②.針對性

從微課的教學內容來看,微課堂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一般都是針對于某一基本概念,某一項教學重難點展開講解,這使得其教學針對性更強。這樣一來,學生通過教學網站或手機客戶端通過搜索關鍵詞,便能夠及時準確地獲取相應的教學資源,就自己在學校課堂中的某一難點、疑點及時查漏補缺,這對于優化學生的知識體系,彌補其知識體系漏洞大有裨益。

③.精簡性

“微課”的“微”不僅僅體現在內容上的針對性,從其形式上來看也更加精簡。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課堂多為40到45分鐘,而微課堂一般都在5-10分鐘左右,其形式上更加精簡,有利于其牢牢抓住學生的有效聽課時間段。

④.豐富性與共享性

基于網絡信息的互聯互通和高度共享性,極大地豐富了微課課程資源。在相關的教學網站上,只要搜索某一關鍵詞,就會得到相關的課程列表,這些課程大都來自于國內名校名師的授課視頻,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學習情況自主選擇。

⑤.隨機性

微課堂解放了課堂教學的時間空間限制,使學習方式更加隨機自由,這也更加符合現代初中生的思維習慣和學習習慣。

二、運用微課優化初中語文教學策略分析

鑒于微課所具備的上述優勢,若想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更好地應用微課這一先進的教學模式,使之更好地服務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還需要借助一些教學技法與策略,筆者將其總結如下。

①.借助微課堂,活化教材內容

相對于紙質語文教材,微課堂能夠有效地集“音、字、畫”于一體,在教學內容的呈現上更加立體,將二維的紙質語文教材轉化為三維的教學情境,使文本中的教學內容通過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形象展現在同學們的面前,這是對教材內容的活化,也更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對語文書本中涉及到的唐詩宋詞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先播放一遍錄音帶,并以之為背景,一邊播放朗誦錄音帶,一邊播放圖片,讓學生能夠切身體會到詩歌中所描繪的意境,使之對詩歌的整體內容有一個整體把握,這便有助于學生對文本知識的感知與理解,幫助其進一步體會詩人的思想情感。

②.借助微課堂,創設教學情境

依托信息技術,將語文文本中涉及到的教學內容由文字信息轉化為圖片信息、音頻信息、視頻信息、動畫信息有助于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春》這一課時,文中涉及到的“春的意象”有很多,像高山、流水、東風、太陽、小草等。作者描繪的是一幅立體的春的圖景,如果僅僅通過文字信息傳播,受學生自身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的影響,很難借助自己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全面涵蓋這些意象。此時教師可以播放教學視頻,將“春天”的情境立體呈現出來,使教學形式更加直觀可感。

③.借助微課堂,優化學生知識體系

微課堂最大的特點就是其內容針對性強,形式更加精簡。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圍繞某一教學重難點,或者某一項語文知識技能展開教學。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利用微課堂簡短的5-10分鐘,有針對性地進行查漏補缺,從而優化學生的知識體系,完善其語文知識結構。就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而言,教師可以結合書本中的《名著導讀》部分作為教學的導引。如以名著《朝花夕拾》為導引,系統性地補充魯迅先生的其他著名作品,圍繞“魯迅作品”這一主題,梳理魯迅作品創作的不同階段,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魯迅作品創作風格的形成,從而幫助學生系統性地掌握閱讀技巧、培養其正確的閱讀思維模式和思考習慣。再如,在訓練學生的語文習作能力時,可以分專題進行,將整套寫作系統訓練分為“立意篇”、“表達篇”、“技巧篇”、“課后訓練篇”三個板塊,每個教學板塊都安排一節或幾節微課堂,促進學生寫作知識體系“由點到面”、“由零到整”的過渡。

④.借助微課堂,突出教學重難點

教師可以把微課堂當做是日常教學的輔助型工具,可以直接應用網絡教學平臺中的已有教學資源,也可以自己錄制教學微課堂,這樣會更加貼合自身的教學實際,教學效果會更好。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計劃安排,把每一章的知識框架通過幾分鐘的微課呈現出來,作為課后知識點總結使用??偨Y知識框架,能夠突出知識的重難點,幫助學生查缺補漏。當然,教師也可以結合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標準安排微課內容,將微課按照“基礎知識講解”、“閱讀理解能力訓練”、“習作能力訓練”、“口語交際能力訓練”幾部分展開。

微課是信息技術與教學有機結合的產物,也是新時期教育界一項創新之舉。面對現階段,初中語文教學課程改革提出了全面提升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這一高標準,以微課堂作為教學輔助工具勢必會收效甚好。

參考文獻:

[1]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宋峰.?課程教育研究. 2018(31)

[2]初中語文教學中微課的運用探析[J]. 葉詩超.?計算機產品與流通. 2018(03)

[3]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顧麗平.?西部素質教育. 2018(22)

[4]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丁琳.?西部素質教育. 2019(04)

[5]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 王秋萍.?當代教研論叢. 2018(01)

作者簡介:王娜(1987.08.10-),女,寧夏吳忠人,本科,民族漢,寧夏吳忠紅寺堡區第三中學教師,職稱: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語文。

猜你喜歡
教學內容微課初中語文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新冠疫情期間小學信息技術在線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實踐
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反思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微課在初中英語課后作業中的應用
微課在心理健康團訓師培養中的應用探討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微課”教學模式的探討
等差數列教學內容的深化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