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目標教學課堂深化課堂教學有效性

2019-09-10 02:25王玉東
讀與寫·教師版 2019年7期
關鍵詞:目標教學學習方式教學方式

王玉東

摘要:目標教學即是以教學目標的實現和達成為核心和主線實施課堂教學。教學中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的達成展開教學過程。在實施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不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本文將就本溪市第二十六中學目標教學的開展情況展開論迷。

關鍵詞:目標教學;有效性;教學方式;學習方式

中圖分類號:C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7-0209-01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和提高教學質量的主渠道,二十六中學全力打造和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率先在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等學科實施目標教學。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索,積累和總結了目標教學課堂經驗,不斷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目標教學即是以教學目標的實現和達成為核心和主線實施課堂教學。教學中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的達成展開教學過程。在實施教學目標的過程中,充分以學生為主體,同時發揮不可或缺的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十六中的目標教學可以概括為“三五”式教學要求。

一是要求教師完成授課前的自主備課環節,形成個人預案,做到“五備”,即“備課標、備教材、備設計、備教法、備學生”。

二是在集體備課時生成集體預案,做到“五個統一”,即“統一進度、統一目標、統一內容、統一重難點、統一課堂反饋”。

三是課堂教學做到“五環節”教學過程,即“教師預設生成學習目標+學生課前自主理解學習目標+課上師生互動實施教學目標+課中檢測達成教學目標+課后矯正深化教學目標”。

實施目標教學法的中心環節在課堂,通過有效的教學環節的設計,科學有序的實施課前的預設的教學目標。課堂中教師以教學目標為導向,教學過程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開展,激勵學生為實現學習目標體驗自我成功而努力學習。

二十六中學目標教學法的有效實施,遵循了如下的教學原則:

一是目標為中心的原則。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課堂教學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對未完成的教學目標及時補救,實現堂堂達標。

二是“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原則。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教學時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學生不但只是學生還做教師,既是演員又是導演。

三是理論聯系實際原則。通過議論、精講、評價等環節,使學生把所學的知識與實際生活問題相結合,最終實現教學目標。

四是優化原則。從上課到結束、從教師的點撥到學生的自主,教學各環節要合理搭配,體現課堂的和諧、自然和優化。

五是反饋矯正的原則。進行教學效果反饋,對殘缺的知識進行有效地矯正和補救,是防止知識缺陷積少成多,實現堂堂達標的重要手段,體現課堂教學的高效和互動的積極性和有效性。

學校要求教師課前要作好充分的準備,科學擬定教學目標。目標教學法的教學過程是圍繞教學目標來進行的,教學目標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課前科學正確地擬定教學目標是實施好目標教學的關鍵。因此,教師課前作好充分的準備,深入鉆研教材內容、研究課程標準、研究學生,制定科學、全面、層次性的教學目標。

“目標教學法”和其他教學法一樣,包括教法和學法。以往的教學實踐比較強調教師的教法,少關注或忽視了學生的學法。其實,沒有學生對學法的掌握,就不可能有目標教學的成功。因此,二十六中在教學課程改革過程中,加強了與學生的溝通,努力讓學生明白目標教學的要求。他們把“目標教學模式下學習方式和方法的變革的研究”作為《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課題的子課題提出來,進行深刻的探索和研究。

目前的二十六中學的目標教學法,促進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深入研究,課堂教學模式有了很大的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有了很大的轉變,現己形成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1)教師每節課都要有明確的目標指向。無論是從板書教學目標開始,到課后矯正深化教學目標終止,全過程皆以教學目標為線索,以教師和學生的一系列活動為中心,達到了教與學的有機整合。

(2)教師在授課前能根據學科課程的標準,在把握各學科的知識體系的基礎上,研究教材,理清該課程的目標要求,并明確各知識點及其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在進行各單元知識點教學前,學生帶著目標進入課堂,使學生形成一種對學習目標的心理準備,避免了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盲目性。

(3)教師教學時做到了群體與個體有機結合、反饋性測評與矯正補償教學有機結合,“以點帶面,點面結合”貫穿于教學的整個過程。

(4)教師課前有展示目標的導向,課中有提示性板書的控制,課后有“總結”和“反思”的壓陣。從而避免了課堂教學的隨意性,學生的注意力始終保持高度集中。

(5)教師做到了“堂堂課、周周清、月月清”,減少了知識的負積累,從而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有益于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二十六中學的目標教學是根基于“注重能力培養,落實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的基礎之上的。目標教學對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的專業水平,不僅要表現在活化知識,并將其轉化為學生的內在的能力上,而且,更要表現在幫助學生建構知識體系和塑造人格上。

二十六中的“目標教學法”將與其他教學方法有機整合,最終實現目標教學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實現目標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和媒體的整合。學校將以目標教學法為課堂教學的主流模式,進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實踐和探索,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大面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學校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楊根生.對“目標教學法”之悟.《教育科學(引文版)》2018-05-01.

[2]鄭紅.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模塊式目標教學法.《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2).

猜你喜歡
目標教學學習方式教學方式
“真”學習:基于“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式改進
淺談新型信息化教學方式的困境及解決策略
高職會計專業分層次教學研究
明確目標,提升課堂教學達成度
關于新課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學的思考
淺議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中學生數學學習方式創新研究
數據庫課程微課設計及應用
基于“研學后教”理念下的單元目標教學操作
科技課堂中微笑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