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維視角的教師懲戒權的規制與問責研究

2020-09-02 06:47呂振云
現代交際 2020年13期
關鍵詞:法律規制

摘要:懲戒權是教師依法對違規違紀學生進行管理的必要權力。但是目前“懲戒”與“體罰”不明,不明確的懲罰范圍、程度、方式,不健全的懲戒監管救濟制度,學校管理失當,教師“亞文化”,家長觀念陳舊等都對懲戒權立法和行使造成阻礙。加強學校管理,提高教師素質,明確懲戒范圍、程度、方式,進行普法宣傳,健全監管救濟制度,成為加快教師懲戒權實施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教育懲戒權 法律規制 法律救濟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3-0157-02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出臺教育懲戒權的實施細則。2020年1月10日,教育部長陳寶生再次強調多舉措提高教師地位,抓緊出臺教育懲戒規則,優管理,立尊嚴。但是,懲戒權細則的制定過程和實施過程中仍有很多現實問題亟待解決,例如:制定過程中懲戒方式和程度的界定;實施過程中教師權力濫用,學生如何維權等都是突出問題。本文基于此現實問題提出解決策略。

一、教師懲戒權的現實境遇

(一)教育懲戒權制定現實境遇

1.“懲戒”與“體罰”界限不明

懲戒的核心是警戒,懲罰是手段,警戒是目的,教育的核心內涵不僅包含維護正常的教育秩序和提高教學效能,更體現了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體罰是通過體驗身體的痛苦,從而使身體和精神受到雙重損害。更偏重于“罰”,強調通過“罰”來達到威懾的效果。由于大眾對懲戒和體罰概念混淆,造成懲戒和體罰的界限不明確。懲戒不會損害學生的權益,懲罰則不然。因此把體罰排除在教育懲戒權制定細則之外,充分尊重學生的基本權益,這是制定教育懲戒權的一個基本前提。

2.懲戒的內容、范圍、程度、方式不明確

懲戒權的制定要充分考慮到懲戒內容、范圍、程度、方式等。懲戒權的行使人是教育者,教育者范圍很廣,既有父母,也有社會中的師傅等,學校產生后專指教師或其他教職人員。因此教育懲戒的主體是教師和學校,這點是明確的。懲戒的內容是違規違紀行為,具體到何種行為屬于違規違紀行為,違規行為對應的懲戒措施還不能具體明確。懲戒范圍是在校內還是包括校外,也是需要探討的問題;懲戒到何種程度,懲戒方式是怎樣的;如果懲戒主體懲戒失當又會有怎樣的處置方法等,這些都是懲戒權制定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3.不當懲戒的監管和申訴救濟機制不健全

懲戒權制定后必然也要考慮到教師濫用權力或者棄之不用的問題。一方面,權力濫用。由于部分教師道德素養不足,缺乏正確的懲戒觀,沒有本著“教育為主,懲戒為輔”的理念,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本可以用其他教育方式,卻不分是非對學生濫用懲戒。另一方面,是棄之不用。教師消極對待懲戒權,由于一部分教師本著與“績效無關的教管行為”只會徒增麻煩的心態,棄用懲戒。同時,面對教師懲罰過當,侵犯學生權益,學生或者監護人缺乏維權意識,即使有維權意識,也會由于無專門學生申訴機構、申訴范圍不明、申訴程序不完善等突出問題,使學生或家長申訴之路障礙重重。

(二)懲戒權實施過程現實境遇

1.學校管理失當

許多教師在行使懲戒權時引發的矛盾和沖突的原因多與學校管理有關,一方面,學校管理理念陳舊,照搬上級發布的學生管理規定,操作性差,教師把握不好懲戒的尺寸。另一方面,學校管理缺乏民主,在制定校規校紀的時候,僅限學校管理層面參與,造成校規缺乏民主性,教師依照規定懲戒學生,卻可能引發與學生、家長的沖突和矛盾。

2.教師“亞文化”

教師內部存在“亞文化”。首先,教師內部會對每個學生進行評價,對行為不良的學生易出現“歧視性懲戒”。以至于學生出現違紀違規情況時,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該學生,易出現“冤假錯案”。其次,教師往往根據學生的成績來判斷違紀的可能性,對喜歡的學生,存在偏袒和縱容心理,會出現“選擇性的懲戒”。再者,教師還可能出現“取舍性懲戒”,因為行使懲戒權和“業績”無關,所以會做出“優先”選擇。另外,教師可能因為心情不好出現“情緒性懲戒”。這些都造成懲戒權的濫用。

3.家長觀念陳舊及社會輿論的誤導

在家長層面會有兩種情況,一種家長過分溺愛學生,過分強調教育獎勵,對教師懲戒工作不理解和不支持。另一種家長是“唯分數”論,只要孩子分數提高,教師怎樣懲戒都無所謂,也并不清楚教師在懲戒時是否侵犯了孩子的權益。再者就是社會輿論的誤導,大眾媒體對校園事件有監督作用,但是也存在部分媒體對懲戒權認知有偏差,存在斷章取義不實報道的情況,把矛頭直指教師和學校。致使有的教師為避免麻煩,回避正當行使教育懲戒權,放任學生不良行為。

二、懲戒權的規制與問責

(一)加強學校管理,提高教師素質

1.學校管理者要貫徹民主管理理念

在不損害學生權益和符合法律法規前提下,學校管理者、教師、學生代表、家長委員會多方聯動,制定切實可行的校規校紀并裝訂成冊,向師生發放手冊,保證學生的知情權,使懲戒民主、公開,具有可操作性。

2.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使其樹立正確的懲戒觀

教師要避免“歧視性懲戒”“選擇性懲戒”“情緒性懲戒”或者“取舍性懲戒”,千萬不可“以懲代教”“為懲而懲”。另外,教師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必須懲戒的一定不懲戒,必須懲戒的一定不姑息。例如,對于有特異體質或者異常心理狀態的學生,要適當采取其他措施進行教導;對校園欺凌或者更為嚴重的違法行為,絕不姑息??傊?,教師要根據學生年齡、性別、心理狀態、犯錯動機及情景、違規違紀的嚴重程度等充分考量,發揮教學機智,提高懲戒能力。

(二)進行普法宣傳,更新家長觀念

1.加強對教職工的普法教育,提高對教育懲戒權的正確認識

通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開展普法教育;線上開辦網絡法律知識講座;線下集中討論,可以分年級開展現實案例分析、經驗分享等活動。

2.更新家長陳舊觀念,增強其法律意識

更新家長“賞識教育”“棍棒教育”等陳舊觀念。學??梢远ㄆ陂_展主題鮮明的家長會,增強家長的法律意識。引導學生面對教師的不良懲戒行為,要有維權意識,通過法律途徑,維護的權益。當然,學生遵守學校規章制度更重要。

(三)明確懲戒范圍、程度和懲戒方式

教育懲戒權的范圍是在學校內學生的不良行為。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學生的行為。懲戒的對象是學生外在行為而不是學生的內在人格。只有外在行為危害到他人或者集體的利益才能行使懲戒權。只有內在動機無外在表現,懲戒是沒有依據的。二是懲戒的是學校內的行為。懲戒權是學校和教師通過學校這一教育場所實施的一種教育權力。懲戒學生在校內所從事的不當行為。三是學生的行為是不良、違規的、需承擔責任的。如果學生沒能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破壞校園秩序和他人的權益,就是“不良的”“違規的”,就要受到相應的懲戒。

對于懲戒的等級和方式,首先,最高等級不得侵害學生的人格權等基本權利。例如開除、勸退。其次,懲戒等級要和違規程度相當。并且懲戒的是違規行為,而不是學生成績。在教育部發布的《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征求意見稿)》中,教育懲戒被分為“一般”“較重”“嚴重”三個等級的懲戒。一般懲戒有“點名批評”“口頭或書面檢討”等,較重懲戒包括與負責人核實同意的“暫?;蛘呦拗茖W生參加課程表以外的集體活動”等,嚴重懲戒包括由法制校長或者負責人同意的“不超過一周的停課或停學”“限期轉學”等。學校根據學生違規等級對應懲戒等級,要罰過相當。另外,懲戒不良行為而不是不良成績,教師很容易懲罰“學困生”,認為這樣會讓學生“長記性”。這類行為是應該禁止的。最后,懲戒的方式和時機要合理。不可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機制的重要作用,要分輕重緩急,合時合機、程序得當地對學生實施懲戒。

(四)健全監管制度和救濟制度

任何權力的制定和行使都需要制約,健全監管和救濟制度是保障學生權益的重要舉措。

1.在監管方面

首先明確監管主體。懲戒的責任主體是學校和學生,那監督權主體應該以學校為主、家長委員會和上級督導人員參與。其次,健全監督體系的。監督體系應該做到各相關部門相互協調,信息透明共享,監督體系不僅是為了限制權力的濫用,更重要的是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最后,保障監督的實施。要公平公開按照程序進行。但是對于懲戒權來說,教師的師德師風更加重要。

2.在救濟制度上

主要體現在學生的申訴制度。我國學生申訴制度尚未完善,主要體現在無專門的申訴機構,申訴范圍不明等。首先,明確學生申訴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及后續的補充意見和條款規定,當學生的權益受到損害時,有向學?;蚪逃姓块T的學生申訴委員會提起申訴的權利。鑒于我國義務教育階段沒有獨立的申訴部門和合理的申訴程序,學校內部學生申訴委員會的成員構成、程序、時效等可以借鑒《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把其應用到義務教育當中。其次,理清受理范圍。學生申訴范圍有兩種,一是“教育行政爭議”,一般指學校內部章程制度,例如,學校自己規定的口頭批評、檢討、警告等一般懲戒行為等,可向學校內申訴委員會提起申訴。二是與“教育活動密切相關的民事爭議”“需要學校,教育行政部門、和司法部門做適當的劃分”。例如,嚴重侵犯學生的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向學校內或教育部門內的機構進行申訴,再向法院提起訴訟。最后,保證學生申訴的程序性權利。例如,在申訴或訴訟過程中,學生有權及時了解相關事實和決定并知曉理由,申辯、質疑證據、被要求公平對待等權利。

參考文獻:

[1]向葵花.重新審視懲戒教育[J].中國教育學刊,2004(2):27-28+32.

[2]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136.

[3]武云霞.義務教育學生申訴制度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2014.

[4]周佳.論教師教育懲戒自由裁量權的規制[J].中國教育學刊,2020(1):50-54.

[5]杜穎杰.教育懲戒權的法律規制研究[J].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刊,2016(2):78-90.

[6]范履冰,阮李全.論學生申訴權[J].高等教育研究,2006(4):74-80.

責任編輯:劉健

[作者簡介]呂振云,黑龍江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歡
法律規制
以法治提高西部地區環境保護實效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的現狀及法律規制探究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的現狀及法律規制探究
我國企業年金投資運營現狀及監管研究
試析互聯網彈出式廣告的法律規制
試論“村改居”的法律規制
共享經濟環境下空間共享的定性及法律規制
探析網絡預約車類共享經濟平臺的法律保護
商業預付卡經營行為的法律規制
我國網絡經濟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法律規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