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探究應用

2020-09-02 06:47張鈺昆關壬銓于長春
現代交際 2020年13期
關鍵詞:高中生物學混合教學線上線下

張鈺昆 關壬銓 于長春

摘要:近年來,在互聯網時代開放教育資源共享的大背景下,人們逐漸認識到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在教學方法和質量保障等方面的重要性?;旌鲜浇虒W拓展了教學的時間和空間,豐富了教學資源,推進了個性化教學的發展?;诖?,將根據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及發展現狀,通過對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的典型課節進行教學設計,按照高中生物教學的主要流程,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中的應用。

關鍵詞:高中生物學 教學模式 線上線下 混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3-0207-02

近年來,在互聯網時代開放教育資源共享的大背景下,人們逐漸認識到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在教學方法和質量保障等方面的重要性?;旌鲜浇虒W拓展了教學的時間和空間,豐富了教學資源,推進了個性化教學的發展[1]。這種教學模式運用大量多媒體資源、快速便捷的教學互動等方式給學生帶來了豐富的感官體驗,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的需求。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憑借其優勢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概念及理論基礎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是指將網絡化教學和傳統教學的優勢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模式。通過兩種教學模式的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彌補彼此的劣勢,使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由淺顯走向深入。線上教學要求授課教師課前在線上教學平臺上傳教學課件、教學視頻等教學資源,布置課前學習任務,設置網上學習課件記錄、教學視頻觀看記錄和組建在線疑惑解答討論群,要求學生借助在線教學平臺查找、接收、學習和討論,并在網上提交課前作業和遇到的問題。線下教學要求授課教師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各個組分別匯報本組在該章節預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和解決辦法,授課教師結合學生提出的高頻問題,有側重地對本節重要知識點和難點進行詳細講解。學生通過線上線下學習獲得更多思考、交流、深度學習的機會,對知識的認識達到一個新高度;而授課教師則可根據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和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總結,及時制定措施以用于新的課堂教學。

聯通主義學習理論很好地解釋了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下學習的發生。聯通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不是單純的個體化活動,而是在復雜的碎片化的網絡節點當中建立連接,不斷完善自身認知網絡的過程[2]。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下,線上學習資源豐富,規模龐大,碎片化程度高,可以幫助學生尋找并領會復雜的知識網絡中的學習重點。而在線下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學習重點的理解和掌握,學生能夠進一步與知識交互,建立個性化的知識網絡,生成創新型知識。

深度學習理論解釋了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優勢所在。深度學習是指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批判地將新知識納入原有認知結構,并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深度學習是一種高級的學習狀態,高階的思維認知水平,但是深度學習并不是和淺層學習對立的概念,而是對淺層學習到的基本知識的深化。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下,淺層學習在線上完成,教師有更多時間在線下指導學生學習深層知識。因此,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能夠大幅提高學生深度思維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二、高中生物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現狀

目前,生物課堂中使用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形式還比較單一。大多數教師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中,僅僅以課堂上播放課件、影音等形式進行線上教學,也沒有在課前課后在平臺上上傳學習資料引導學生預習、復習、與學生互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突破傳統教學時空限制的優點并沒有得到發揮。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下,有時教師發送線上學習資料,讓學生在線上預習,僅僅是將發生在線下的學習過程移動到了線上,并沒有改變教學流程的本質。運用多種多樣的技術手段,逐步拓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形式,可以進一步提高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效果。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包括微課在內的線上教學方式,給學生帶來了豐富的感官體驗,使教學氛圍輕松愉快。但有時頻繁的感官刺激會喧賓奪主,當課程內容較為復雜時,有時學生在一節課以后仍不記得具體學到的知識,這使得線上教學部分流于形式,更浪費學生學習時間,這不僅使得學生學習質量大打折扣,還會使學生失去生物學習的興趣。教師應逐步完善混合式教學的課堂設計,合理分配線上教學活動時間,優化生物課程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果,避免教學設計的形式大于內涵。

三、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1.在課前預習中的應用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應用于課前預習,有助于降低學生預習成本,促進深度學習,建構核心素養。例如在“基因對性狀的控制”的教學中,教師在微信平臺上建立班級微信群,并在確定的時間邀請全部學生進入微信群語音聊天界面。教師通過群中顯示的上線人數確保學生到齊,節省點名時間。群聊開始引導學生了解本節課知識脈絡。教師在聊天界面發布帶有文字的圖片,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遺傳信息是怎么在DNA、RNA、蛋白質之間傳遞的,為什么生物體的蛋白質不同會使得性狀不同。然后在群中發布中心法則圖解的圖片,并輔以帶有文字的圖片,簡單解釋中心法則的概念和含義。教師發布的圖片及短視頻,既方便學生查找,又與學生進行人性化溝通,還避免了輸入文字的時間影響教學進度的問題。通過課前指導預習使學生充分理解基礎的概念,在課堂上就可以進行較深層的學習,對中心法則進行補充和完善,樹立科學的發展永無止境的意識。

2.在課堂導入中的應用

在課堂導入階段,應用線上線下混合模式使課堂教學更為深化。視頻比起傳統的語言描述,可以創造更真實的情境,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教師可以錄制微課,并在課堂上播放,代替傳統的導入方式。例如在“基因指導蛋白質合成”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提前錄制好微課視頻,微課截取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的片段,截取侏羅紀公園中提到的技術是否可行的影視短評,截取紀錄片《瀕危物種》的片段,震撼學生的感官,最后在視頻中提出問題:如果我們留下這些生物的DNA,是否有一天可以讓已滅絕的物種復活?微課導入的方式為課堂增加了趣味性的元素,有趣的影片首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瀕危物種的數據[2],喚起學生保護生命的意識。學生主動思考用DNA復活滅絕生物的技術是否可行,使教學效果得到提高。

3.在新課講授中的應用

在新課講授中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可以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在線下教學中,教師大多采用掛圖的方式教學。而在線上教學課采用多媒體播放圖片或微課視頻代替掛圖,并在播放中暫停講解,可以強化學生的認識,促進深度學習的發生。例如在“捕獲光能的色素和結構”課堂教學中,在預習階段,學生已經知道色素存在于葉綠體中,這時學生已經開始好奇這些色素是怎樣待在葉綠體里的。教師運用畫面推進的方式,從大到小連續地展示綠葉、細胞、葉綠體、葉綠體的剖面圖、類囊體,然后展示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的鏡下圖,展示色素存在于類囊體的薄膜上。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先給學生看一遍完整的動畫,然后不斷暫停,解說畫面中的結構,不斷強化學生對葉綠體結構的認識。在課堂上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既有利于個性化學習,也有利于其他學生進一步思考。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下,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已經不僅僅局限于知識本身,更向知識內化靠攏,知識網絡不斷完善。

4.在復習總結中的應用

在復習總結階段進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進一步鞏固??偨Y復習階段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它既能明確重點,引導學生鞏固和深化知識,也能適當設疑,鼓勵學生探究新知。線下課堂的小結環節,學生根據書本中涉及的和黑板上羅列的知識點,難以自我檢驗知識的掌握情況。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中,教師在多媒體上播放已制作好的課件,在教師的引導下,知識點逐步出現,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更加深刻。例如在“人類遺傳病”課堂教學中,最后的小結部分,教師播放已制作好的課件。最初課件上僅有人類常見遺傳病一行字,此時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本節課內容:人類常見遺傳病分為哪幾類?學生一起回答以后,教師使用多媒體技術,將“單基因遺傳病”“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三個詞分別顯現在“人類常見遺傳病”一行字的下方,并再次引導學生回憶每種類型遺傳病的實例,提問幾個學生以后,再播放出答案。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經過了自己的主動思考,對知識的了解更加深入。

5.在課后作業中的應用

在線上線下混合模式的教學中,課后作業的線上完成和批改對教學很有幫助。學生課后作業的完成與學科成績呈明顯正相關。研究表明,線上作業可以提高學生成績,節約學生學習時間。傳統的作業批改模式占用教師大量時間,進行重復的工作。批改客觀題時,教師只能看到學生的正誤,這需要多次重復相同的內容。使用網絡作業批改平臺,可以將教師從這些重復勞動中解放出來。學生可以在任何適宜的場所完成試卷,無須攜帶紙質的練習冊,或受到所處環境光線的限制,也節省了大量時間。

在線上線下混合模式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可以同時下載如微信智慧課堂小程序、雨課堂手機應用或微信課堂助手小程序等作業批改平臺,分別登錄教師端和學生端。完成課后作業布置和批改。在微信智慧課堂小程序中,教師通過文字輸入、拍照識別等方式,添加主觀題和客觀題,形成電子試卷。系統可以自動批改客觀題部分,教師只需要修改主觀題部分。教師還可以使用組內互改、同學互改功能,減輕自身負擔。幫助教師修改試卷的同學,也進一步鞏固知識。教師可以在試題下方的批注中與學生交流,學生也可以在試題下方的訂正欄里訂正試卷。教師還可以使用統計分析功能,查看學生的錯題,以有的放矢地開展教學,并提升自身業務水平。

四、結語

互聯網的發展為教學提供了大量的學習資源,改變著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的方式。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充分結合線上教育和傳統教學的優勢,使線下課堂在線上學習中得到了時間和空間上的擴展與延伸,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深度學習能力,還有助于教師對生物學教學設計的優化和教學方法的改進,打造優質課程。

參考文獻:

[1]楊宇翔,黃繼業,吳占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實施方案設計[J].課程教育研究,2017(2):3-4.

[2]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J].電化教育研究,2004,3(4):1-6.

責任編輯:趙慧敏

[作者簡介]張鈺昆,吉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物學教學;關壬銓,吉林師范大學化學學院在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物學教學;通訊作者:于長春,吉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生物學教學。

猜你喜歡
高中生物學混合教學線上線下
高中生物學中不可逆性問題分析
基于AHP方法對線上線下協同發展影響因素的研究
網絡平臺效應對傳統大型零售企業線上商業模式選擇的作用機理探討
大班教學環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學設計與效果分析
《高級食品化學》混合教學模式的構建與應用
移動環境下高職金融課程混合教學的研究
數學知識在高中生物學中的應用
揭示錯誤本質提升資源價值
基于SPOC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研究
愉快教學法應用于高中生物學教學中的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