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叔本華的生命意志和尼采權力意志的異同

2020-09-02 06:47于清淼
現代交際 2020年13期
關鍵詞:悲觀主義叔本華尼采

摘要:叔本華是反對“人是純理性”的第一人。他認為,現象界是表象,物自體是意志。這里的意志就是生命意志,表象是包含意志的。而尼采不一樣,他的意志是一種權力意志,也可以說成是一種強力意志。叔本華和尼采的思想雖同承一脈,但也有很大的不同,尼采把人生藝術化,在叔本華的基礎上進行了升華,也給人生賦予了一層新的含義。從三個方面去論述叔本華悲觀主義的產生,以及其和尼采思想的區別。

關鍵詞:叔本華 悲觀主義 尼采 生命意志

中圖分類號:B5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3-0224-02

叔本華認為人從出生開始就是悲劇的,因此人的一生注定就是個悲劇,這是叔本華的推論。但如果人生的悲劇性不可避免,人們為什么還要去尋找快樂呢,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的人是幸福的呢?人生意義到底是怎樣的呢?另一個唯意志主義者尼采為我們做出了深刻剖析。尼采對于叔本華的部分思想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但也有一些思想是極其不認同的。他贊同其人生是沒有意義的,是痛苦的,認為人生終究還是悲劇。但是,他卻不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他把人生藝術化,在叔本華的基礎上進行了升華,也給人生賦予了一層新的含義。

一、叔本華悲觀主義的誕生背景

叔本華出生于波蘭但澤(今格但斯克),父親和母親在當地都頗有名氣,后因父親自殺繼承了父親的遺產。因此,叔本華的一生過得也算富裕,其死后,所有財產被捐獻給了慈善事業。資料顯示叔本華精通英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等多種歐洲語言和拉丁語古代語言。因為種種原因當初他不得不選擇子承父業去經商,也因此他在父親死后才可以進入大學去學習。1809年他在格丁根大學學習期間對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在1811年于柏林學習一段時間[1]。他以《論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獲得了博士學位。歌德雖對叔本華的才華非常贊賞,但也憂愁于他的悲觀主義傾向,告誡說:如果你愛自己的價值,那就給世界更多的價值吧。叔本華特別贊同柏拉圖和康德的思想,稱其為神明般的,也對這兩人的思想相當崇敬。但他卻反對以費希特和黑格爾代表的思辨哲學。

我們都知道叔本華是一位悲觀主義者,但是他的生活卻并不隱蔽[2],甚至是有些自私的。但在某些方面他可稱為性情中人:談過戀愛;也曾被稱贊為一個詼諧且能侃侃而談的人;他每天閱讀倫敦的《泰晤士報》。他也是一個脾氣火暴的人,曾因受不了鄰居的吵鬧把人家推下樓梯并造成殘疾,叔本華還要按季度終生付錢給鄰居作為補償。在此人過世時,叔本華寫道:“老婦死,重負釋”。他的生活受人詬病,與他的哲學相悖更讓人鄙薄。羅素在他的《西方哲學史》中說道:“假若我們根據叔本華的生活來判斷,可知他的論調也是不真誠的?!盵3]

二、叔本華的人生觀和悲觀主義

叔本華不僅開啟了非理性主義哲學的新篇章,還有許多著作,例如《論充足理由率的四重根》《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論道德的起源與基礎》等。但如果我們要想讀懂叔本華的哲學思想和他的悲觀主義,就要先理解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有他的意志哲學。首先,盡管叔本華本人稱他的哲學思想不是悲觀主義哲學,但我們通過他的哲學思想看到的就是一副悲涼苦痛的景象。我們也可以稱叔本華的唯意志主義為悲觀厭世主義,或者說是超脫主義。叔本華提出了一個“生命意志”的理念,指的是人類最原始的求生存、求溫飽的欲求能力。他認為人的生命訴求是有限的,光是求生存是得不到滿足的。為此,他還提出了解決這種“不滿足”的辦法:“真”“善”“美”。真就是對“哲學的沉思”;善就是對“道德的同情”;美就是對“藝術的直覺”,當然最后還有“死亡”。后來,尼采拓寬了對“藝術的直覺”的思想,把“美”提高到了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叔本華談到的人生痛苦是從其意志哲學出發的,我們雖可以把他的意志看成本體論,把悲觀主義看成人生觀,但實際在他那里是很難分開的。在他看來,他的哲學思想之所以和前人不同是因為他把形而上學和倫理學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他的哲學思想是以人生為出發點的,由此可以對世界的本質有一個整體的理解。叔本華認為現象界是表象,物自體是意志,他這里的表象是包含意志的。而正是這種意志讓我們擁有了一種盲目的無盡的欲求,這種欲望會使人生陷入痛苦和絕望。弗雷德里克·普萊斯頓指出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在意志的本性上是形而上學的,這也是叔本華提出了為什么人存在世界上是痛苦的和邪惡的原因,這是一個經驗事實,由這個經驗事實我們觀察到了痛苦和邪惡在世界上的存在最終是由于自在之物的性質。雖然叔本華提到了“真”“善”“美”的解決辦法,人們可以通過審美或者禁欲去獲得解脫,但他還提到過這些是排除了功利的目的的,只是暫時的辦法。而叔本華剛好相反,雖然他為世人留了一條可以解脫的路,但卻不能否定他是一位悲觀主義者的這個事實。特別是他給的通過審美或者禁欲可以解決對“生命意志”的“不滿足”這一辦法沒有提出有力的論證。因為他意識到了通過審美去否定意志是具有功利性的,人們不能通過審美去擺脫意志。而尼采正是對這個思想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他認為審美是肯定了意志的,而不是去否定意志的,例如肌肉既是意志活動的體現也是美的。尼采曾宣告“上帝死了!”,這雖在當時導致了一大批人的信仰崩塌,但也宣揚了人的理性,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進步。這是叔本華看到了卻沒提出的,尼采提出來了。尼采批判了傳統的哲學,并把感性的、個別的、偶然的藝術世界提高了上來。叔本華的禁欲否定意志是一種神秘的概念,是不能理解和表達的,也因此有些人稱叔本華的哲學思想是陰暗的和絕望的。

三、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對尼采的影響

叔本華認為聰明的人追求人生的圓滿應該是去避免人生中的不幸,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幸福,更不應該忽略幸福背后的痛苦。幸福到最后都是會消失的,但痛苦不是,痛苦是會貫穿人的一生的。幸福是短暫的,只是流連于痛苦和無聊之間的中間點,等到時間到了自會消失,最后伴隨我們的只會是痛苦,因此叔本華才會去追逐人怎樣才能避免人生的不幸。就像是人去借錢的時候,借到錢的時候是幸福的,但等到了要連本帶利還錢的時候是非常痛苦的一樣。

在拯救人生的方案上,叔本華是悲觀的,雖然提出了“真”“善”“美”的解決辦法[4],但那只是暫時的,他認為最終的解脫是死亡,只有死亡才是永久的解脫。而尼采不一樣,他和叔本華比起來就更加入世,更加積極,也更加樂觀。在這里尼采提到了藝術,他認為人生雖有缺陷,也有許多的不盡如人意,可能會感到痛苦,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藝術或是審美去改變它。通過藝術我們可以把悲劇的人生變得更加有意義,通過審美我們可以去實現人生的圓滿。叔本華的意志是生命意志,訴說的是一種求生存、求本能的欲求能力,重點是最后結果。而尼采的意志是權利意志,或者可以說成是強力意志,訴說的是一種追求幸福的動能,重點是享受追逐的過程。由此可見,叔本華是悲觀的,而尼采是樂觀的。尼采鼓勵人們去超越自身、追求幸福,他要我們大膽地去面對生活中的苦難,因為我們終要失去它。如果這世界上真有奇跡,那只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生命中最難的階段是自己不懂你自己,和別人無關?!捌降纳?,往往是最危險的”。尼采認為人的價值就在于是否有超越性,這個超越性就是自由,并且他還把藝術的美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尼采的《悲劇的誕生》中他不僅提出了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還闡述了藝術、審美和人生的關系,還有“人為什么要創造藝術?”。尼采認為希臘時期的藝術是真正的藝術,而希臘藝術的繁榮正是來自他們內心的苦痛和沖突,也因此產生了日神和酒神兩種藝術沖動。他認為如果人要追求人生的圓滿就要通過藝術來完成。在《悲劇的誕生》中尼采提到日神精神是一種夢幻的美麗,給人以無限的遐想,人們都會沉醉在這美麗的夢中,而酒神則是一種放縱的迷狂,是一種痛苦和狂喜交織在一起的狀態。希臘悲劇的誕生正是源于“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對抗和融合。我們仔細地想一下,人生不也正是如此嗎?理性和感性的交織斗爭,痛苦和幸福的相互交融正是構成我們一生的關鍵。如果說科學是由理性而來的,那么藝術主要就是由酒神精神構成的。尼采認為藝術是由自由來的,美是由藝術來的,所以美、藝術和自由是密不可分的,悲劇則是藝術的最高境界,在悲劇中,最重要的是“音樂”和“歌劇”。亞里士多德在他的《詩學》中也提到過:悲劇就是藝術,人生是值得努力去追求的。

當然,尼采思想的精彩不限于“用藝術的眼光看待生命,以審美的人生態度取代科學和倫理的人生態度”,還在于用“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去對抗人生的苦悶,用自我的超越和創造為我們構建了一個他想要的世界,造就了一個積極、勇敢并且永不屈服的人生。他和叔本華不一樣,不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他讓我們用審美的、藝術的、直觀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用一種積極的態度去面對這世上的苦痛。他曾說過“人生即藝術,藝術即人生”。尼采把人生藝術化了,可以說他創造出了一種“秩序”,這種“秩序”可以創造出一種歡愉來面對人生的痛苦。

四、結語

不論是叔本華的“悲觀主義”還是之后尼采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都為后來的哲學家們奠定了基礎,在我們現在的生命哲學、社會學、心理學和現代語言學中都有他們的影子。我認為叔本華和尼采的思想并不是蒙昧社會的,它是理性的非理性,不是那種最初的純粹的非理性,他們的思想是在對理性本身的基礎上進行思考的,是理性發展的高級階段。

參考文獻:

[1]王祖哲.論藝術的本質以及藝術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D].濟南:山東大學,2004.

[2]熊琰.淺析叔本華的悲觀主義人生哲學[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1.

[3]羅素.西方哲學史[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4]張亭.王國維境界說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15.

責任編輯:趙慧敏

[作者簡介]于清淼,黑龍江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學。

猜你喜歡
悲觀主義叔本華尼采
叔本華:正直還是偽善
人為什么會無聊
不再羞于自己
不再羞于自己
幸福者是悲觀的
“毒舌男”叔本華
尼采與莎樂美
樂觀與悲觀
樂觀與悲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