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戲在特教數學課堂中的運用探究

2020-12-07 10:52劉燕英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9期
關鍵詞:運用探究特殊教育數學課堂

劉燕英

【摘?要】對于智力障礙的學生而言,知識、技能的傳授已經不是教育的主要目標,更多的則是激發情感、培養數感、活躍思維等。因此,在特教數學教學當中,為了使預期的教育目標能夠實現,結合特殊學生的特點,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引入游戲這一方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使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夠有效進行?;诖?,本文將以此為話題,對游戲的運用進行研究,希望對相關工作的開展發揮出借鑒作用。

【關鍵詞】游戲;特殊教育;數學課堂;運用探究

在特殊教育(開智教育)的開展中,教師在教學中面對的是一群智力存在障礙的學生,這類學生的數感較差、思維比較遲緩。因此,結合此類學生的特點,教師在教學中要想保障教學的有效開展,就一定要結合學生的需求,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在教學活動中引入游戲這一形式,從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的思維始終處在活躍狀態。

一、游戲在特教數學課堂中的運用價值

(一)創設和諧氛圍

對于這一年齡階段的學生來說,其本身就具有好動和好奇的特點,他們對于新鮮的事物有著非常強烈的探究欲望,但是感知卻是比較情緒性和無意性的,非常容易受到新鮮內容和形式的吸引。而特殊學生本身專注力就難以集中、心智較低,假如只是憑借對事物的感知,就會導致學生在學習時時常出現心不在焉的情況。而借助數學游戲的方式開展課程教學可以滿足學生愛玩的心理特點,讓學生在游戲的氛圍中想做、喜歡去做,使整個數學知識的學習氛圍都更加和諧生動,讓學生無意識地積極參與其中。

(二)調動多種感官

和正常的學生比較,特殊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更需要一些可以感知的事物來支撐,這樣可以保障學生思維的連貫性,讓學生的學習活動得到有效的推動。而在數學課程的實際開展中,通過數學游戲在課程中的引入就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可感的環境和氛圍,讓學生感性的認知和體驗更加豐富,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更好地調動腦、手、口、耳多項感官,使其在學習活動中更加積極和主動地參與。

(三)點燃學習熱情

在數學課程的實際開展中,通過數學游戲在特殊教育當中的有效引入,可以借助活動、新穎、形象、直觀的事物刺激學生的大腦皮層,使學生的大腦可以處在興奮的狀態下,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游戲,獲得更好的發展。此外游戲的開展也能使數學知識在實際呈現的過程中更加貼合生活,不斷的拉近學生和知識之間的距離,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迸發更多思維上的火花。

二、游戲在特教數學課堂中的運用對策

(一)游戲在課堂導入中的應用

在一節課中,課前導入是初始環節,是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也是能影響最終教學成效的一個環節[1]。在課程教學的開展過程中,良好的導入,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教學的有效開展奠定基礎。因此,在教學實踐中,為了保障特教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教師首先就可以在導入環節中運用游戲這一方式,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最終教學成效的提升。

例如,在講解“有理數的乘除法”這一知識點的過程中,結合特教學生的特點,教師可以將游戲運用到導入環節中,為教學的開展提供保障。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為每個小組下發9張撲克,讓學生將9張撲克背朝上放在桌面上,并依次翻動撲克,如果兩次翻動是一黑一紅則保留,最終用時最短,撲克全部朝上的一組獲勝。在游戲的開展之后,學生會發現游戲目標很難完成,并產生非常多的疑問。在這時,教師就可以告知給學生,這個游戲是完不成的,在學習過“有理數的乘除法”之后就可以解釋原因,從而使學生在后續的學習中集中注意力,促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二)游戲在新知傳授中的應用

在特教數學教學中,新知識的傳授是非常關鍵的[2]。但由于學生在智力上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使得學生在接受知識上比較困難、緩慢,這導致教學活動很難達到最佳效果。因此,在教學實踐中,為了改善這一現狀,教師也可以結合學生特點,將游戲引入進來,降低學生知識獲取的難度,以增加學生的知識獲得量。

例如,在教學“幾何圖形”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一個美麗、精致的幾何圖形,讓學生觀看,使其形成一定的審美感知。而在這之后,教師就可以給學生適當的空間,為學生下發相應的素材,讓學生制作一些能展現幾何元素的圖案、飾品等,并在后續的教學活動中進行展示。這樣的教學模式,能深化學生對“幾何圖形”的感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幾何圖形的特點,促進學生動手動腦等,發展學生的思維和智力,更好地展現游戲在數學教學中的價值。

(三)游戲在復習鞏固中的應用

智力障礙學生在智力上存在著遲緩的情況[3]。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常常會發現部分學生在學習中忘性很大,常常邊學邊忘,從而產生了較大的知識漏洞,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因此,結合這一特點,在復習知識時,教師也可以運用游戲以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效果。

例如,在復習“整式”這一內容的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分辨整式、多項式、單項式,教師在復習中就可以帶領學生玩“畫圈圈”的游戲,實現區別、集合,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區分,避免學生進入一些知識誤區中,實現游戲和數學教學的整合。

(四)游戲在思維轉換中的應用

針對于思維發展、運轉比較緩慢的學生來說,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引導學生不斷地轉換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在講解“概率”這一知識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開展游戲活動,引入多種多樣的元素,如麻將、骰子、撲克等,以此作為道具開展小游戲。最終,教師告訴學生游戲的輸贏并不是運氣,而是依靠概率,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游戲在特教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三、游戲在特教數學課堂中運用的要點

(一)游戲運用要“明”

在特殊教育中,數學游戲的引入應該融入知識的傳授中,以提升課堂效率,實現教育目標[4]。在游戲運用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明確運用的目標,不要一味追求娛樂性和趣味性,要避免形式主義,真正的展現游戲的價值和作用。

(二)游戲設計要“精”

游戲設計也應該做到“精”。在游戲實際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避免長時間沿用一種方式,要根據實際的課程講解內容不斷更新游戲形式,推陳出新。這樣才可以帶給學生更好的游戲體驗,減少特殊學生在游戲參與中的疲憊感。

(三)游戲組織要“嚴”

在游戲實際組織和開展的過程中,應該做到完整和善始善終。在游戲開展之前,可以先講解游戲規則,從而讓學生在游戲中更好地合作、競爭,推動學生在各個方面的發展和進步。

(四)游戲時機要“巧”

在游戲時機的找尋上也應該做到“巧”。不要什么內容都采取游戲的方式,教師應該根據課程具體情況、教學目標和內容來適當的運用,保障游戲在特教教育中的價值得到充分展現。

四、結語

綜上所述,針對于特殊教育當中的對象,教師在教學當中巧妙地引入游戲是非常關鍵的,能增強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邊玩邊學,從而達到一個寓教于樂的效果。因此,在教學的實際開展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展現游戲的作用,實現游戲和數學教學的緊密結合,使得學生都能自主、自覺的投入其中,最大限度地汲取知識,從而促進自身更好的進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周迪,韓秋波,王書兒.特教學校數學繪本課程實施的實踐研究——基于北華大學與吉林特殊教育實驗學校的合作[J].現代交際,2019(11).

[2]王春紅.分層教學在特教數學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成才之路,2018(22).

[3]劉煒.基于職業需求的數學教學內容探索——以特教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為例[J].新疆職業教育研究,2017(1).

[4]韓婷婷.淺談特殊教育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德育滲透[J].名師在線,2019(32).

猜你喜歡
運用探究特殊教育數學課堂
試論分層教學在高中生物中的運用
特殊兒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設初探
關于特殊音樂教育師資培養的個人見解
新時期我國特殊教育職業學院檔案管理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大學體育教學中拓展訓練的運用探究
插圖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探究
張揚學生個性,展現課堂活力
數學課堂教學中動手操作活動實施研究
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我見
數學課堂信息化中的“三適”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