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課程思政為牽引的研討式教學探索

2021-03-21 18:18彭靜胡明俊王瑤李衛平
教育教學論壇 2021年51期
關鍵詞:研討式教學有機化學課程思政

彭靜 胡明俊 王瑤 李衛平

[摘 要] “有機化學”是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課程知識點多、進度安排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為了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并實現價值引領的目標,提出了以課程思政為牽引的研討式教學方法。通過在傳統課堂中引入“鉆研”與“探討”的靈活教學,使學生從枯燥的被動式課堂學習中解脫出來,主動獲取知識、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思考的能力。另外,通過結合課程中蘊含的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對思想道德與價值取向的正確引導,培養具有高度學科自信與文化自信、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的優秀人才。

[關鍵詞] 有機化學;研討式教學;課程思政

[基金項目] 2021年度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級教改項目“有機化學教學中‘探討式’教學方式及思政教育的引入”(20210106)

[作者簡介] 彭 靜(1988—),女,湖南長沙人,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助理教授,主要從事電解液及離子交換膜傳質動力學研究;胡明?。?982—),男,湖南衡陽人,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有機電子及儲能方面的研究;王 瑤(1982—),女,湖北武漢人,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功能復合材料及柔性電子器件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4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1)51-0133-05? ? [收稿日期] 2021-08-06

育人是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近年來,各級教育部門不斷強調提升高校的教學水平,重視高校人才培養,高等院校教師也積極探索和思考提升育人水平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坝袡C化學”是針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本科生開設的一門必修基礎專業課程,實踐性很強,理論教學和科研實驗并重,課程內容豐富多樣,其涉及的相關理論知識在材料化學、能源化學、制藥工程、生命科學及環境科學等諸多學科領域均有體現,可以為本科生之后的學習、科研和工作奠定重要的理論基礎。由此可見,“有機化學”在本科生培養體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目前,“有機化學”教學主要以較為傳統的課堂講授為主,因為課程涉及知識點較多,課程進度安排非常緊湊,在課堂上主要采用“灌輸式”教學法。隨著現階段高校本科教學對培養當代大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創新思維能力方面的要求不斷提高,本課程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也開始凸顯,如學生接受知識過于被動,缺乏獨立思考的積極性,對相關領域前沿發展缺乏深入了解等。這些問題的出現說明目前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不能很好地滿足現代教育,以及新時代大學生的心智發展需求[1]。針對目前“有機化學”教學中存在的上述問題,如何在有限的學時內既保證課程體系的完整,又采取有效的方法彌補傳統單調的課程教學的缺陷,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從枯燥的課堂學習中解脫出來,主動獲取知識、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這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基于以上問題,為了有效提升“有機化學”課程的教學效果,也為了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的“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的思想,北航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有機化學教學團隊充分發揮團隊合作精神,群策群力,根據“有機化學”的課程特點和教學目標,針對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進行了深入交流及討論,提出了以課程思政為牽引的研討式教學方式,通過傳統課堂結合“鉆研”與“探討”的靈活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思考的能力,增強其對課程學習的內驅力,并通過課程形式和課堂渠道的革新,深入挖掘各類課程中蘊含的思想政治資源,在課堂中融入對思想道德與價值取向的正確引導,將立德樹人的目標融入每一個課堂,達到潤物細無聲的境界[2,3]。

一、以課程思政為牽引的研討式教學的目的與意義

課程思政的關鍵在于教師能在傳授專業知識的過程中自然地引入與知識相關的科學精神、家國情懷,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內容,但應避免過于“生硬”“刻意”地套用相關思想政治元素,將政治要求強行“插入”課堂教學,這樣不僅會干擾正常的教學節奏,甚至會導致思想政治教育難以被學生接受,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4,5]。因此,如何在教學過程中自然地引入課程思政是一個關鍵的問題?!把杏懯健苯虒W與傳統的“灌輸式”教學相比,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從而使學生產生求知欲,并且能在課堂營造輕松、自由的教學氛圍。以此為出發點,在“有機化學”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本團隊教師針對目前的教學方案及時進行調整,探索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與時俱進地提出了以課程思政為牽引開展研討式教學的改革方法。此過程以遵循讓學生感興趣為原則,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目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能將正確的思想價值和寶貴的科學精神傳遞給學生,引領大學生向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方向發展,這對于高等學校在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效果和提升育人效果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2-6]。

“有機化學”作為典型的理工科課程,其在培養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和化學工程等理工科人才的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本科生課程體系中,“有機化學”的重要性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學生受眾廣?!坝袡C化學”是本學院學生的一門自然科學類基礎必修課程,課程時間安排在大類招生的學生進入材料學院的第一個學期(大二第一學期)。(2)基礎性強。課程的設置有助于學生掌握材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理論基礎知識,其深度、廣度和學分總量均較好地滿足了本專業學生達成專業培養目標的需要。(3)應用性強?!坝袡C化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包含多種烴類、苯類、有機酸、醇和脂類等物理化學性質、合成方法、應用領域、相關反應特征等知識點,這些相關知識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生畢業后進入相關專業工業領域或從事科研活動均能發揮重要作用?;凇坝袡C化學”課程的重要性,其在理工科人才的思想政治培養方面也需發揮重要作用。課程中關聯的科學認識規律、蘊含的高尚道德情操及引申的深刻哲學思想等思想政治元素都能引領學生樹立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并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達到知識傳授與世界觀教育、價值引領相融合的境界[7]。因此,以課程思政為牽引開展研討式教學的有機化學教學改革,能將有機化學相關的知識生動、形象地傳授給學生,形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使當代高校學生具備扎實的文化知識和較高的政治素養,在本科教學中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二、挖掘思想政治元素并融入研討式課堂

(一)了解有機化學發展史,培養學生認識事物本質的科學方法

本課程的緒論部分主要介紹了有機化學的發展背景和有機化合物的主要成鍵特征,并闡明了學習有機化學的重要性。在講授此部分的過程中,引入有機化學起源與發展的相關代表性事件介紹:人類對有機化學認識的萌芽從遠古時代對火的使用就開始了,隨后經歷了石器時代燒制陶器和融化不活潑金屬等有機化學相關的工藝發展,伴隨著中國煉丹術、外國煉金術等活動的發展,有機化學在人類的實踐活動中逐漸被認識和驗證,直至19世紀初有機化學才作為一門真正的學科誕生[8,9]。

以有機化學的發展歷程為引子,要求學生根據自身具備的知識探討生活中和自然界中有關有機化學的利用和認識的典型實例,使學生體會到人類的科學認知是一項在實踐中產生的能動、復雜并能體現出人類變革世界的活動。由此可見,科學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歷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通過針對有機化學發展的相關探討,使學生更加堅信科學的偉大力量,也以此激勵學生在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不斷沉淀和積累,遵循科學發展的規律,認識事物,在科研中由淺入深地探索科學的本質。

(二)從有機物結構穩定性探尋從現象到本質的認識規律

有機化合物分子結構的穩定性與其本身所具有的化學鍵結構直接相關,而此結構也決定了這一類型的有機化合物所具備的一些特殊化學性能。在有機化學教學過程中,烯烴的結構穩定性和其親電加成都是學習的重點。根據這一知識點,提出研討問題:為什么烯烴的穩定性規律與親電加成活性規律是一致的,是不是越穩定的烯烴就越不活潑。通過師生互動研討,使學生理解烯烴的穩定性是由分子內能大小決定的,雙鍵上連的烷基越多烯烴就越穩定,而烯烴親電加成活性是由雙鍵π電子密度大小決定的,而烷基是供電子基,雙鍵上連的烷基越多烯烴雙鍵π電子密度就越大,因此烯烴的穩定性規律與親電加成活性規律是一致的。但是,并不是越穩定的烯烴就越不活潑,穩定性由分子的內能決定,而活潑性由反應的活化能決定[3]。此案例能很好地反映現象和本質的辯證關系,現象與本質的對立充分說明了科學研究的必要性,而現象與本質的統一則決定了科學研究的可能性。以此研討問題為基礎,引導學生在科學研究實踐中把現象作為入門的導向,通過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同時辯證地思考現象與本質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

(三)從共軛效應引申出家國情懷,激勵學生傳承報國精神

有機化學的共軛體系是指相鄰原子或基團的電子軌道發生重疊或相互作用,導致電子發生離域運動。在共軛體系中,電子云不再定域于成鍵原子之間,而是離域于整個分子,形成了整體的分子軌道。每個成鍵電子不僅受到成鍵原子的原子核作用,而且受到分子中其他原子核的作用,因而分子整體能量降低,體系趨于穩定,而共軛體系中原子之間相互影響的電子效應被稱為共軛效應[ 10 ]。根據此知識點提出研討性問題:共軛效應的存在對于共軛體系中不同位置的原子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共軛體系中某一個原子周圍電子云密度的變化是如何引起其他部分的電子云密度改變的。學生根據共軛體系的形成原理和電子云的分布特征展開相關討論,并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通過研討使學生理解共軛效應可以在整個共軛體系內傳遞,無論共軛體系有多大,共軛效應都能傳遞到體系末端,而且此效應不會因為傳遞距離增加而減弱,當分子中某一個原子周圍電子云密度變化時,馬上會引起其他部分的電子云密度呈正負交替分布。

此研討問題所引申出的思想政治元素在于將共軛效應導致體系電子離域、單雙鍵鍵長平均化,以及體系穩定性增強等特征演化出對國家體系的類比。在新冠肺炎疫情、河南洪災等困難面前,我們中華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展現出了強大的國家凝聚力,就如一個穩定的共軛體系一般,人人生命平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共渡難關。在本知識點的教學中,將理論知識與社會生活相關聯,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鼓勵學生以抗疫精神為勉勵,以民族精神為指引,遇到困難不畏懼、不退縮,堅決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

本文將以課程思政為牽引的“有機化學”研討式教學設計歸納總結為表1。

三、結語

“有機化學”作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本科生必修的重要基礎課程,在大學課程體系內應當保持與時俱進的發展步調。高校教師在嘗試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應積極結合時代需求,將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新方法融入教學當中。研討式的教學方法能激發青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新意識,拓展教學的理論知識層面,并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高科研水平。但對于高校教育而言,確保知識傳授的質量不能作為唯一的目標,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樣重要,因此在教學中結合課程思政元素,既要擴展青年學生的知識和見識,又要增強學生的學科自信和文化自信,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使其成為能為祖國、社會做出貢獻,具有深度科學素養和優秀創新意識的科技型人才。

參考文獻

[1]任旭,王鴻斌,黃進,等.基于新工科背景環境工程專業“有機化學”“金課”建設的探究——以成都大學為例[J].科技與創新,2021(12):5-6.

[2]于洪翠,于波,烏蘭格日樂,等.“課程思政”融入高校有機化學教學中的探索實踐[J].教育現代化,2020,7(55):178-181.

[3]李清華,劉堂林.課程思政在基礎有機化學教學中的探索——以“烯烴”為例[J].廣東化工,2021,48(12):221-222.

[4]徐芷媛,李茉涵,張恒,等.基礎有機化學教學中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J].大學化學,2020,35(7):67-71.

[5]李鵬,李志堅,馬杰.課程思政的關鍵在于“潛移默化”和“潤物無聲”——大學物理課程開展課程思政的實踐與思考[EB/OL].(2021-07-07)[2021-08-0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4483.O3.20210707.1053.002.html.

[6]曹敏惠,徐勝臻,李雪剛,等.用愛催化有機化學課程思政[J].生命的化學,2021,41(6):1306-1310.

[7]于美,李衛平,邢雅蘭.以解決復雜問題為牽引的課程思政機制的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20(53):114-116.

[8]曾廣植.理論有機化學的發展及應用[J].化學通報,1975(5):31-40.

[9]曾凡芝.淺談有機化學實驗的起源與早期發展[J].柳州師專學報,2004(2):115-117.

[10]朱秋華.共軛體系的分類及結構特征[J].大學化學,2021,36(6):49-62.

3983501908263

猜你喜歡
研討式教學有機化學課程思政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研討式”教學法在《景觀設計原理》課程中的實踐
研討式教學模式在化學課程中的應用
高中有機化學高效性課堂教學的策略實踐研究
中國夢教育在倫理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研究
通信網絡理論與應用多元化研討教學探索
高職藥學專業有機化學課程教學探討
有機化學翻轉課堂教學的實踐和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