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寧波旅游景區語言景觀調查及對策
——以天一閣、保國寺、五龍潭、梁祝公園為例

2021-08-18 03:25朱夢冰黃嘉儀鄭愷怡何柯馨林天喻
天一閣文叢 2021年0期
關鍵詞:標識牌標牌梁祝

朱夢冰 許 桉 黃嘉儀 盛 健 鄭愷怡 何柯馨 林天喻

提 要:語言景觀是社會語言學中重要的研究領域,著重考察公共空間中各類語言標牌的象征意義。本文選取浙江省寧波市天一閣、保國寺、五龍潭以及梁祝公園等多家AAAA 級及以上景區為對象,調查景區語言景觀中現存語言類別、語用錯誤、公共標識的完整度等問題,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寧波作為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城市,走向開放和國際化是城市未來發展的必然取向。 但是根據寧波市發展研究中心在加快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重點專項行動計劃中指出,寧波在文化、旅游等城市國際化評價指標仍未達標,還需在文化、旅游方面加強開放合作,提升國際化形象。 語言成為國際化環境建設的一個短板,中外翻譯中存在著拼寫錯誤,表達不統一,難以把原文的意思準確傳遞,一些公共場合甚至缺少雙語信息等諸多問題,給國際游客造成了較多困擾。

社會語言學中,對公共語言標牌上語言使用的研究稱作“語言景觀”研究,其界定為:“出現在公共路牌、廣告牌、街名、地名、商鋪招牌以及政府樓宇的公共標牌之上的語言共同構成某個屬地、地區或城市群的語言景觀?!睂嶋H上,其他非典型形式的標牌,如位置具可移動性、內容具常變性的展示牌,又如海報、橫幅、電子顯示屏等也都是語言景觀研究的對象。 本次調查借用此概念,選取了寧波市AAAA 級及以上景區之天一閣、保國寺、五龍潭以及梁祝公園作為研究語料,主要采取實地考察與歸納分析的研究方法。 調查立足以上景區,共拍攝235張關于語言文本的照片,提取有效調研樣本227個,針對有效語料分析寧波旅游景區語言景觀現狀,并歸納整理錯誤文本和非規范性語言文字,為優化建議的實施提供現實基礎。

一、寧波旅游景區語言景觀現狀

寧波市的旅游景區按照星級劃分,四星級以上的景區共有38處,本文選取天一閣、保國寺、五龍潭、梁祝公園4處景區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語言類別,語言文本信息做出了如下調查分析。

(一)現存語言類別數據分析

天一閣、保國寺、五龍潭、梁祝公園的語言類別大致分四種,分別是漢語、英語、日語和韓語。 語言組合表達模式又分僅漢語、漢英組合、漢英日韓組合等三種文字類型,以及圖文并行(由圖示加文字組合表達,文字又包含以上四種類別)的語言文本。 其中,“漢英日韓”的四語組合最為常見,圖文并行居次,單漢語組成的語言文本出現率最低。

針對調查所提取的227個有效調研樣本,進行語言文本分類整理,獲取景區標識牌語言類別組合情況如下表所示:

?

通過上表我們可以看出,在景區的標識牌語言文字類別中,僅漢語所示的語言標識牌所占比例最少,占3.96%,這類標識牌大多是對景區以及個別名人的介紹;其次是“漢語+英語”模式的標識牌,占14.54%,此類標識牌大多是講述景區的歷史;由“漢英日韓”構成語言文本的標識牌所占比例最大,達到81.50%,這類語言標識牌大多側重于表達簡單的提示性標語,如“衛生間”“放映廳”等;此外,圖文標識牌上往往有四種語言類別,占比50.22%。 通過簡單的繪畫和簡短的語言文本,直白地表達標識牌的意思,使外國游客能快速理解內容。

針對單語言文字出現率的情況分析,景區語言標識牌上漢語的出現率為100%,英語占比96.04%,日韓語言占比皆為81.50%。 由此得出,漢語和英語在景區語言標識牌中占據主導地位。 漢語作為母語,出現率100%,貼合當前絕大多數游客的基本需求,也符合國家對公共服務行業以規范漢字為基本服務的規定;英語作為國際語言和全球通用語言,它的廣泛使用則是順應了國際化的發展趨勢,緊隨時代潮流;而日韓語言的大量使用,則是因為在寧波游玩的外國游客中日本人和韓國人占比較大。 此外,除了漢語、英語、日語和韓語外,很少再出現其他國家的語言,具體原因有兩個,一是以上四種語言已經能滿足大部分游客的需求,二是語言標識牌提倡簡潔,加之有效利用面積有限,不便顯示過多的語言類別。

在標識方式上,中文的字體更為醒目,其他語言字體相對較小,滿足了景區內占比較大的本國游客的需求,同時也較好地照顧到占比較少的外國游客。 不過,在一小部分較深入地介紹人文歷史及相關背景的語言標識牌中,由于此類知識對外國游客過于艱深,解釋起來太過繁瑣,有時景區會僅使用中文說明,而沒有對應的外文翻譯,如天一閣東園東南角的“張壽鏞紀念碑”介紹標識。 這是基于細分游客群體后,作出的較為合適的處理。

(二)語言文本失誤

景區語言是整個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游客了解景區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 但是在實地考察當中,我們發現景區的部分語言文本存在拼音誤用、拼寫錯誤、語法錯誤、譯文不當等問題。

1.拼音誤用、拼寫錯誤以及漏譯。 這一現象最為常見。 以下略舉數例:五龍潭景區一處標牌中將“龍”錯拼成“Dargon”,“安全”拼成“satety”;保國寺景點一處石碑將人名“顏鯨”譯成“Yan-jing” 違反了“中國人名用英文書寫時,姓和名的第一個字母大寫”的漢語拼音原則,而應該譯成“Yan Jing”,此外“苔蘚欄壁,空余一股幽琴”“天光開圖畫,山翠入波紋”等許多古詩詞句直接漏譯。 很顯然,這些問題的出現,大多是由于譯者或標牌制作人員的馬虎以及缺乏相關專業知識所致。 而標牌一經制作,通常會長期樹立,輕易不會更正,從而持續對景區及城市形象造成損害。

2.明顯的語法錯誤。 這是另一個較為顯著的問題,包括時態錯誤、冠詞錯誤、介詞錯誤、詞序錯誤、單復數錯誤、句法失衡、語態不當等。 例如,各景區較為常見的“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公安機關或本景區批準,嚴禁在園區內燃放鞭炮、焰火”警示語,在梁祝公園一處標牌被翻譯成“Unless permitted by public security organs or this park,any organization or Individual forbidden to set off firecrackers or fireworks.”從語法上說,該句缺少謂語,違背了英語語法規則,正確應譯為“Unless permitted by public security organs or this park,any organization or Individual are forbidden to set off firecrackers or fireworks.”同樣在這塊標牌上,“自1959年以來,隨著地面的平整,這座花園開始成形”一句被譯為“Since 1959,the garden started to take shape with the ground leveled”,時態使用上存在失誤,主句謂語應改為完成時態。

3.忽視語境,機械翻譯,詞不達意。 公共標識語的英文翻譯有其特定的內涵,理解把握公共標識語的英文內涵是準確傳遞標識語信息的關鍵所在。 但某些標牌在翻譯時不仔細分析句子語法結構,不考慮措辭,或忽略文化內涵和風俗習慣,照搬中文的語法和句式,呈現出典型的“中式英語”特點。 例如梁祝公園景區中一處標識將“一旦發現,追究其責任”翻譯為“being found,will be pursued”,不僅語法錯誤,且機械生硬,建議改為“being found,responsibilities will be pursued”;五龍潭景區一處標識將“五龍神堂”中的“五龍”直接用中文的拼音代替譯為“Wulong Sacred Hall”,將“古建筑群臺階陡峭”翻譯為“Ancient buildings have steep steps”,望文生義,對外國游客來說生硬且難以理解(后者建議改為“The steps of the ancient buildings are steep”);天一閣博物館的《中國公民國內旅游文明行為公約》標識中將“不喧嘩吵鬧,排隊遵守秩序,不并行擋道”翻譯成“Do not make noise,line up to observe order,do not block the road in parallel”,也是較為典型的中式翻譯,很容易誤解為“不要產生噪音,不要阻塞道路”,語氣很強硬且不夠禮貌,改譯為“Don't yell or shout out loud.Always join a public queue for good order.Don't walk abreast on a sidewalk”較為準確妥當。

4.語用失誤,冒犯語言禁忌。 公共標識語是社會標志和交際語,其翻譯的本質目的就在于給譯文受眾群體傳遞有效信息,進行良好的溝通,所以在翻譯時必須考慮受眾文化環境中的禁忌,予以規避。 筆者在調查中發現,目前一些景區在翻譯中未能充分理解個別字詞在特定文化環境中的深層含義,誤用冒犯性字詞的情況。 例如梁祝文化公園的門票價目表內標示語將“老、 幼、 弱、 病、 殘、 孕” 翻譯為“The old,yong,weak, sickness,handicappedang,pregnant”,其中不僅存在拼寫錯誤和不規范,更重要的是“old”在西方通常表示衰朽殘年,直接以此稱呼老年人是明顯的冒犯,故而通常用“The elderly”(年長的人)代替,此外按照西方觀念,在公共標識中出現“pregnant”也是不雅的,全句應該翻譯為“The elderly,the young,the weak,the sick,the handicapped and expectant mother”。該案例充分說明公共標識語并不僅僅是兩種語言的單純轉換,在翻譯時更需要關注其受眾和文化差異性,使公共標識語譯文不僅準確,還要地道、得體。

5.譯名多樣,缺乏規范統一。 從收集的語料來看,寧波市旅游景區中景點的英譯名多樣而隨意,不夠規范一致。 有同一公共標識語常常有拼音和英譯兩種標示方法,如保國寺內“大雄寶殿”指示語或翻譯成“Great Hall”,或翻譯成“Daxiong Hall”。 有譯名英譯大小寫不規范的,如五龍潭景區“禁止攀登”標識為“No climbing”,“禁止游泳”標識為“No swimming”,保國寺景區“當心落水”標識為“Warning falling into the water”等。 而根據我國《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范》,公共場所的標示語英文實詞的首字母都需要大寫。此外,還有同種標語翻譯不統一,如將衛生間翻譯成“Washroom”“bathroom”“Restroom”或“Flush Toilet”等。 甚至同個景點同類標識的翻譯也常常不同,如梁祝公園景區內“小心墜落”的標識同時存在“Careful Stair”“Caution Watch Your Step”“Mind the Step”三種譯法。 標識翻譯的準確和統一,看似小事,其實卻反映了景區乃至城市管理的標準化及規范化程度,對其形象至關重要。

二、景區公示語規范化可行性建議

結合以上調查研究,筆者認為,為建設合理的景區標識系統,寧波應充分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則,并作相應調整。

1.制定城市景區語言文字建設規劃。 應借鑒上海、北京等國際多種語言環境發展較好的城市的經驗①韓宛真,劉淋:《新時代下長沙旅游景區多語種語言環境建設現狀調查研究》,《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年3月:第166—168頁.,從寧波城市整體發展角度,做好景區語言文字發展規劃。 2016年,上海市語委印發了《上海市語言文字事業改革和發展“十三五”規劃》,專門提到建設語言文字環境規范文明單位,此后在實踐中取得不錯的效果。 寧波也應編制推行一些景區多語言建設的工作規劃,明確標識的主旨內容和目標導向,為旅游景區語言環境建設提供方向指南。

2.注重“信、達、雅”和規范統一。 景區在跨文化翻譯中,要遵從“信、達、雅”三原則,既要考慮文字的表層信息,也要考慮深層的文化信息,深入了解相應國家的文化及習俗差異,避免“中式英語”等機械翻譯。 同時,對同一文本的翻譯應盡量做到整齊統一,規避錯譯、漏譯現象。

3.建立景區標識文化監管機制。 旅游景區中的公示語眾多,而一旦設立,往往又忽于巡查監管。 應參照國家旅游局對語言景觀的相關監管制度,定期派出專業人士對旅游景區英文翻譯公示語進行檢查,并鼓勵游客對景區中發現的不規范或破損、字跡不清的標識進行舉報,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從速進行更正。 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還可以聯合語言文字管理部門,邀請相關語言專家對旅游景區英文公示語進行審核和評估,提出整改的具體要求與意見。

4.提高從業人員素質。 加強對景區從業人員語言能力的培訓,切實提高他們的外語翻譯能力,同時加強責任監管,從源頭規避標識制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語言錯誤和疏漏。

猜你喜歡
標識牌標牌梁祝
南方沿海地區電網標識牌褪色模糊機理分析
永恒的梁祝 永遠的蝴蝶
暑假打工記
暑假打工記
打工記
明清閩南梁祝戲曲、俗曲的出版與傳播
國內旅游景點韓文標識牌的翻譯問題研究
標牌如畫
佛羅倫薩的交通標識牌
小提琴協奏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