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維可視化在高中英語讀后續寫中的運用初探

2021-10-11 21:12李淑惠
新課程·上旬 2021年36期
關鍵詞:運用探究思維可視化讀后續寫

李淑惠

摘 要:思維是人體大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在學習某一新事物時,個體思維所呈現出的往往更多的是由感性指導的行為,即所謂的直覺,尤其當學生在面對自己的薄弱項時,這一點就會被進一步放大,導致其無法取得較好的結果。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尤其是讀后續寫的訓練教學中,這一情境更為常見,思維以及思考方式的模糊,加上缺乏科學的指導,致使大多數學生難以落實相關知識的學習。因此,思維可視化的教學理念開始走進英語課堂,成為引導學生轉變思維、明晰學習和思考方向的指向標,有效促進其英語寫作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思維可視化;高中英語;讀后續寫;運用探究

思維可視化不僅僅是一項簡單的教育理念或是教育指南,其更多的還是一種輔助英語教學的工具,相信對絕大多數高中生來說,學好英語,尤其是掌握好英語寫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許很多學生具備相對扎實的基礎知識,或是詞匯,或是語法,但當其面對習題中給定的具體命題材料時又無從下手,無法針對具體的題目列出清晰的邏輯性提綱,并初步設置寫作的框架。另一種情況是,面對已經確定好的寫作主題,要求學生進行讀后續寫,這類寫作難度不亞于前者,該寫作不僅要求學生具有清晰的辨析能力和開放、靈敏的思維,更考查學生對已有文章的準確解讀,能夠在閱讀文章的基礎上順著其中心思想繼續續寫文章。而無論是前者,還是后面一種情況,都需要學生以相對靈活的思維應對,將主觀的想法經由思維可視化與客觀事實聯系起來,幫助學生理清讀后寫作的邏輯。作為教師,最主要的教學任務就是將可視化工具引入其中,科學教學,合理指導。

一、思維可視化進入高中英語課堂的契機

1.新課標,新要求

根據高中英語最新課標要求,對于學生英語能力培養進行了完善,在原有的“聽說讀寫”四項學習要求上增加了“看”這一語言表達和運用能力要求,這一轉變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有利的。學科教育的發展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更新迭代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有新事物“上車”,當然也會有舊事物“到站”,而新事物的加入又會使原來正在進行的歷程或是事業獲得更好的發展,使其在利己的同時促進學生的成長。思維可視化無疑是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中最具潛力的驅動因素,能夠進一步挖掘學生潛在的英語學習能力。

2.新命題,新挑戰

思維可視化的反復強調主要源自讀后續寫這一新命題的出現。讀后續寫顧名思義就是要求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文章的續寫,該題型既包含了閱讀環節,又涉及寫作,與傳統的英語題型相比,更加考查學生的知識綜合運用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畢竟,傳統學習中,閱讀就是閱讀,只需結合語篇理解回答問題,而寫作即圍繞給定材料進行完全的寫作,是絕對的模塊性學習,但讀后續寫結合了兩者,既要求學生能夠深入閱讀理解,又要求其正確剖析文章作者的寫作意圖,并在已有的文章中心的基礎上進行語篇的續寫,毫不夸張地說,對學生的考查是全面且深入的,對教師而言不失為教育中的新挑戰。

二、可視化工具對思維可視化的助力解讀

所謂思維可視化,即將不可見的思維方式、邏輯等通過可視化工具轉化為可視化的知識,這一過程是有趣、生動且新穎的。實際上,學生的學習思維具有很大的開發空間,其所具備的學習潛力也是巨大的,但在面對一種全新的知識或是題型時,就很有可能被自己下意識的退縮心理嚇倒,從而產生部分“假象”,即“不會”的學習心理?;诖?,教師可借助可視化工具,同時結合信息技術,充分發揮思維可視化在高中英語讀后續寫中的運用,讓學生在思維可視化的基礎上實現知識的可視化,從而為學生強化英語綜合學習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思維可視化在讀后續寫中的有效運用

1.以讀為首,育看之習,緊扣讀后續寫要求

讀后續寫的要求是讓學生在閱讀給定材料的基礎上理解掌握作者的寫作意圖,并對材料中畫線的詞匯進行著重理解,并結合固定的段落完成文章的續寫,這就需要學生結合“讀”和“看”,緊扣讀后續寫的具體要求,完成續寫任務。一般來說,讀后續寫所提供的命題材料偏向敘述性故事,情節性較強,理解起來會比純閱讀理解題型更容易些,留給學生想象與思考的空間也相對廣泛,掌握了題目的命題特點后,學生實際操作起來就會更加得心應手。因此,教師在展開具體教學時,就可以將側重點放在閱讀的“讀”和看材料的“看”上,從閱讀切入,培養學生“看”的能力,在此過程中,還可借助信息技術,將材料故事轉化為動態畫面,幫助學生建立初步的閱讀理解感知力,理解力的提高可強化思維的可視化,從而使讀后續寫更加科學有序。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語“Unit 5 Enjoying novels”的教學過程中,教學就可以結合閱讀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看”能力,同時將讀后續寫的學習任務引入其中,讓學生在平常的教學中培養這方面的能力。首先,教師可以借助一些帶有音樂的視頻對一些小說作品進行教學導入,通過觀看視頻,學生能夠對學習內容有整體感知,接著,再將課本中的文本閱讀材料提取出來,組織學生進行文本精讀,并在閱讀過程中獲取關鍵信息,還可以結合“5W”和“1H”的原則進行小說閱讀的解析,以此幫助自己理清閱讀脈絡。緊接著,可以讓大家圍繞讀后續寫的具體要求對該段語篇進行深度剖析,要求大家站在作者的角度對文章進行續寫。通過閱讀和前期的視頻導入,為學生后面更好地開展續寫任務奠定基礎。最后,教師可設置一些探究性問題,讓學生結合問題梳理閱讀內容,加深閱讀印象,做好續寫鋪墊。

2.引入教具,多維引導,發散學生創新思維

在英語讀后續寫教學中,引入合理的可視化教具有利于教學的高效開展,對于學生而言,在答題時運用可視化學具也有助于其明確寫作要求、清晰寫作結構和層次,亦能在思考過程中發散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思維可視化是知識可視化的大前提,那么如何實現思維可視化并將其運用到讀后續寫任務中就是教師與學生首要考量的問題。而在可視化工具的運用中,立于首選之位的還當屬思維導圖、流程框架、信息圖像等,思維導圖作為創新思維的核心工具,能夠將繁雜冗長的文本內容轉化為簡單明了又不失重點的知識網絡,流程框架與思維導圖差別不大,只是前者更加注重知識的放射性發散,后者更側重于知識的層次性推動,而信息圖像則是結合當下現代化教育之核心,將動態資源引入教學,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創新想象。因此,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指導中,要嚴格明確思維可視化工具的科學應用,讓學生在其幫助下進一步提升讀后續寫能力。

猜你喜歡
運用探究思維可視化讀后續寫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語以讀促寫的教學實踐
試論分層教學在高中生物中的運用
“思維可視化”教學,引發“每一個”的“腦內革命
核心素養指引下的多元智能教育改革
基于思維的可視化提升學生的學習力
大學體育教學中拓展訓練的運用探究
插圖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探究
讀后續寫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