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園同步,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2021-12-16 16:50林華
當代家庭教育 2021年31期
關鍵詞:習慣養成人際關系

林華

摘 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睘榇龠M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我園認真落實《綱要》精神,在重視孩子身體健康的同時,高度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家園同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努力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關鍵詞:習慣養成;個別差異;情緒情感;人際關系

【中圖分類號】G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 (2021)31 -0027-02

【Abstract】The "Guiding Outline for Kindergarten Education (Trial)"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Outline") states: "Kindergartens must put the protection of children’s lives and the promotion of children’s health at the top of their work. Establish a correct concept of health,and pay attention to children’s health at the same time,must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mental health of young childre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every child,our kindergarten earnestly implements the spirit of the "Outline". While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children’s physical health,it also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children’s mental health.The home and kindergarten simultaneously carries ou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strive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growth of children.

【Keywords】Habit formation;Individual differences;Emotions and emotions;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一個人的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同身體健康一樣是衡量一個人健康的重要標志?!毒V要》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近年來,為促進孩子們健康成長,我園認真落實《綱要》精神,家園同步開展教育,努力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1.重視習慣養成教育

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對于孩子的生活、學習和交往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對于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意義重大。培根說過:“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應該通過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種好的習慣?!币虼?,我們要高度重視孩子的習慣養成教育。

第一,習慣養成教育要從小抓取。好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長期練習和積累。教師和家長要根據幼兒的接受能力制定適宜的習慣養成教育目標,逐步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習慣養成教育內容包括生活習慣、禮儀習慣和學習習慣等。在幼兒園,為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我們奉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按照《幼兒園工作規程》要求,把幼兒習慣養成教育貫穿于一日活動中,滲透在每一個保育和教育環節中。例如,在來園活動中,向孩子們滲透講文明有禮貌教育;在就餐和午休等生活活動中,培養孩子按時作息、講究衛生、文明進餐和健康飲食等習慣;在各類學習活動中,幫助幼兒養成喜歡閱讀、善于傾聽、認真思考等學習習慣;在集體活動中,幫助幼兒建立規則意識,逐步養成學會分享、耐心等待和遵守公共秩序等行為習慣。

第二,要對孩子實施正面教育。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遵循《綱要》要求,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科學施教。孩子年齡小、心智尚不成熟,是非判斷能力差,在成長過程中極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成人的一言一行,不管是對的還是錯的,都會給孩子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成人要有清晰的教育目標和前后一致的要求,對孩子實施正面教育。要重視榜樣的力量,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進行正面講解和示范,要善于鼓勵孩子,及時肯定孩子的成績,用恰當的方法清晰地指出存在的問題。要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作用,努力營造文明、和諧、友善的育人環境,對孩子實施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影響。

第三,要善于學習和反思。受各種因素影響,教育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問題。我們要樹立學習意識,積極主動地學習育兒知識,了解孩子的年齡特征、學習特點和成長規律,科學育兒。孩子的成長與成人的影響和教育密切相關,例如,樂觀的家長會造就孩子快樂的性格,悲傷的家長則容易導致孩子情緒低落;長期被忽略的孩子,容易導致孩子產生孤獨感和自卑感;家庭暴力,容易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等等。家長正反兩方面的教育理念和教養方法,對孩子的影響也是截然不同的。面對孩子的問題,我們要及時反思,反思自身和家庭成員的言行,反思我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不能一味地抱怨和批評孩子。

總之,教育過程中,我們一定要為孩子樹立榜樣,對孩子實施正面教育和影響,幫助孩子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2.注重個別差異

《綱要》指出:“尊重幼兒在發展水平、能力、經驗、學習方式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笔芙逃?、成長環境和自身等因素等方面的影響,孩子們在習慣養成、能力發展、興趣愛好和性格特點等方面都存在著差異,承認和關注孩子的差異,對于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意義重大。

首先,我們要看到孩子的差異和現有發展水平。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在幼兒園,我們能夠真切地感受到孩子在性格、生活習慣、學習方式和興趣愛好等方面存在的差異。例如,有的孩子從入園起就表現出較強的生活自理能力,不但能自己吃飯、自己穿衣、自己收放玩具等,還能幫助同伴,有的孩子自理能力則較弱;有的孩子愛說愛笑、喜歡交往,有的孩子則喜歡安靜和獨處;有的孩子喜歡閱讀,有的孩子喜歡畫畫等等??傊?,在育兒的過程中,我們要全面觀察和了解孩子,不但要看到孩子間的差異,還要接納和尊重他們的差異。

其次,要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孩子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現有發展水平和發展需求為孩子量體裁衣,制定適宜的發展目標,創設良好的成長環境。尤其是面對發展滯后的孩子,不要急于求成,要有足夠的耐心,要給予孩子更加充足的探索時間和空間,為孩子提供更多的鍛煉機會。要允許并正確引領孩子在現有水平上、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一步一個腳印地成長,讓每一個孩子都能獲得自信,都能體驗到成長的快樂。

最后,要關注問題孩子和孩子的問題行為。工作中,我們時常會面對孩子的問題行為甚至是問題孩子。面對這樣的孩子,要做到不指責、不忽略、不歧視,不放棄。家園雙方要密切協作,要理性面對孩子的各種問題,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和關心,細心觀察,認真尋找問題背后的原因,積極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正確引領和幫助孩子走出困惑,回歸正常。

3.關注孩子的人際關系

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夠讓孩子體驗到交往的快樂,獲得安全感,滿足孩子的情感依賴,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精神食糧,不可或缺。但是,有一些孩子常常因交往經驗不足或者自身行為習慣而導致交往缺失,有的甚至出現同伴關系緊張問題。緊張的人際關系很容易導致孩子沒有玩伴、沒有朋友,使孩子產生孤獨感,嚴重影響幼兒的情緒,時間久了,甚至會危及幼兒的心理健康,因此,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人際關系對于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綱要》指出:“幼兒與成人、同伴之間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戲等,是其社會學習的重要途徑。應為幼兒提供人際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動的機會和條件,并加以指導?!币虼?,教師和家長要密切合作,幫助孩子創建健康和諧的人際關系,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家庭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場所,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孩子的社會交往始于家庭,親子關系是孩子最重要的人際關系之一。親子關系的建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孩子與家長、家庭成員的交往模式是孩子未來的人際關系的基礎,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因此,家長要高度重視親子關系。要創建一個寬松和諧的家庭環境,家庭成員間要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關心,努力營造溫暖和睦的家庭氛圍。要建立健康親密的親子關系,家長要用心陪伴和關愛孩子。每天成人要從一個溫暖的擁抱、一句關心的問候、一個欣賞的眼光和一個燦爛的笑臉開始,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要保證充足的親子活動時間,和孩子開展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讓孩子在親子互動中感受愛、獲得愛、學會愛。只有在良好的親子互動中,孩子才能體驗到快樂和幸福,才能養成樂觀向上、堅定和善的個性,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其次,要建立良好的師幼關系,良好的師幼關系能夠讓孩子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和溫暖,滿足孩子被保護和被照顧的需要。教師要細心照顧好每一個孩子,要在進餐、午休、盥洗和如廁等生活活動中,全面關注每一個孩子的需求,及時幫助孩子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給予孩子耐心指導,耐心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要關注孩子的情緒情感,用心傾聽每一個孩子并及時給予回應,細心觀察孩子的喜怒哀樂并給予理解、支持和幫助,特別是面對有情緒波動的孩子,更要給予特別的關注和陪伴,弄清原因,幫助孩子解決困擾,及早幫助孩子平復情緒。在幼兒園,教師要努力面向全體孩子,要讓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教師的接納與關愛,成為孩子信賴的人,讓孩子獲得安全感。

最后,要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孩子在良好的同伴關系中,能夠充分體驗與同伴交往的樂趣,感受友情,保持心情愉快。對于孩子來說,良好關系的建立是一個漫長的學習和積累的過程,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尚不成熟,需要成人的言傳身教和耐心指導,需要在與同伴的交往中不斷積累經驗。在這一過程中,第一,教師和家長要相互配合,共同引導孩子學習交往技巧,培養孩子具備基本的交往能力。要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規范孩子的言行舉止,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例如,對孩子進行文明禮儀教育,要引導孩子從小學會使用文明用語、學會跟他人打招呼、學會向他人清晰地表達自己的需求以及學會傾聽和理解他人,教育孩子尊敬長輩、關心和幫助他人、與他人友好相處、學會寬容和禮讓等。第二,要為孩子提供與同伴交往的機會,引導孩子參與各類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在與同伴以及他人交往的過程中鍛煉提升。第三,成人要正確看待和面對孩子交往過程中遇到的各種爭執和矛盾。孩子在交往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要根據問題情況給予正確的引導和幫助,培養孩子正確面對問題的態度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成人要為孩子們提供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不要過度參與和干涉孩子的交往,不要凡事包辦,要讓孩子有機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孩子在反復的實踐中,不斷積累正反兩方面的經驗,繼而提升交往能力。當然,對于確需我們介入的問題,要及時提供正確的引導和幫助,妥善解決問題,避免因矛盾升級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或者傷害。

4.結語

家庭和學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場所,家長和教師都承擔著相應的教育責任,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家園雙方要密切配合,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教育規律,同步開展教育,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S].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3]劉麗霞.家庭教育與幼兒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5.

[4]鐘洪.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探討[J].今日南國,2009(2).

[5]李槐青.幼兒心理健康教育途徑探討[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7).

猜你喜歡
習慣養成人際關系
養成教育之我見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幾點做法
高中物理的“舉一反三”學習法
論小學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
英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社會的失衡及其人性的扭曲
微信對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影響探析
微信紅包傳播中的用戶心理分析
讓“量化”更加的“亮化”
貴州省大學生手機成癮狀況調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