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中職學校專業建設情況現狀分析及對策建議

2021-12-19 20:08高海英
海外文摘·學術 2021年20期
關鍵詞:專業建設對策建議現狀分析

高海英

摘要: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落實全國職業教育大會和《國家職業教育改革方案》精神,進一步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建設,推動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增強職業教育辦學特色和活力。我們組織行業、企業及高校相關專家,對近三年12所中等職業學校60個專業的建設情況進行全面評估。依據調查結果和數據統計,進行現狀分析、總結成績特色、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中職學校;專業建設;現狀分析;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G71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177(2021)20-0113-03

1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建設情況現狀與分析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管理辦法、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評估細則,從專業設置、專業師資、實訓設備等方面進行評估。

1.1專業設置

如表1,分析結果顯示:近三年來全市專業開設基本情況,共開設加工制造類等12個專業類別;51個專業種類;專業在校生規模8925人。其中:一產專業規模占9%;二產專業規模占44%;三產專業規模占47%。

下面針對12大專業類別中,以交通運輸、加工制造、醫藥衛生為例來分析:

(1)交通運輸類(1635人)。其中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670人,占41%;農機設備運用與維修584人,占36%;鐵道運輸151人,占9%;航空服務114人,占該專業類別的7%;其他占7%。

原因分析:一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轎車已成為人們習慣用的日常代步工具。車的逐漸磨損,油然而生出各種維修車間、增加好多就業崗位,所以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是多數學生選擇的方向。二是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提高,農民逐漸由傳統手工作業,改用機械深翻旋耕。尤其免耕播種技術,在遼西常年干旱地區,深受歡迎。所以農機設備運用與維修專業,成為學生夢想建設美麗鄉村的技術支撐。

(2)加工制造類(1446人)。其中焊接技術應用專業648人,占45%;電氣設備運行與控制專業587人,占41%;數控技術應用專業211人,占14%。

原因分析:加工制造類,近三年在校生規模均在200人以上,主要是穩定的就業出口。如焊接技術應用專業,與國內大型央企排名第一中核二三公司深度融合,采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實現教學標準與企業崗位標準無縫對接,實現高端高薪穩定就業(年薪13—20萬元)。該專業也成為東北地區唯一的一個央企大額資金注入的中核二三公司人才培養基地。

(3)醫藥衛生類(1186人)。其中護理1056人,占89%;助產73人,占6%;其他57人,占5%。

原因分析:隨著大健康產業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關愛生命、敬畏生命。地方各大醫院每年對臨床護理工作者進行錄用,日常老年護理、母嬰護理、社區診所及醫學美容對護理人員大量需求,護理專業備受關注與青睞。

1.2專業師資

(1)專業師生比例。近三年,全市中職專業課教師共700人。師生比為1∶16.9。護理等2個專業師生比超過1∶50,專業師資明顯不足;設施農業等3個專業師生比在1∶22-1∶30,專業師資相對不足;畜牧獸醫等14個專業師生比在1∶16-1∶21,專業師資相對穩定;其余專業均在1∶15以下。呈現專業師資相對過?,F象。

(2)外聘教師情況。全市外聘教師為117人,占專業教師16.7%。其中計算機網絡技術等5個專業外聘教師數最為合理,占專業教師數量20%;電氣運行與控制等11個專業外聘教師比例接近20%;航空服務、美容美發專業外聘教師數量達到100%;護理專業等10個專業外聘教師數為0。

(3)雙師型教師情況。全市雙師型專業教師455人,占專業教師的65%,其中護理等18個專業雙師型專業教師比例達65%以上,機械加工等9個專業雙師型專業教師比例在50%~60%之間。

(4)專業帶頭人的情況。有93%的專業帶頭人原始專業與現從事專業對口。80%專業帶頭人學歷為本科,16%為研究生,4%為??茖W歷。專業帶頭人職稱結構以高級講師為多數占55%,講師占18%,助理講師占12%,正高級講師占1%。

1.3實訓設備

(1)設備總值。目前,全市60個專業校內實訓室共有280個,累積設備總值1.3億元。目前,全市范圍內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設備總值2784.7萬元;焊接技術應用專業設備總值在1000萬以上;礦山機電等6個專業設備總值在500萬元以上;畜牧獸醫等7個專業設備總值300萬元;農村電器技術等6個專業設備總值200萬元;機電技術等10個專業設備總值在100萬元以下。

(2)實習實訓開出率。全市所有專業實驗實訓開出率平均達100%。實踐教學管理基本能夠做到有計劃、有安排、有檢查,實驗實訓設備管理制度健全,有設備賬,有使用記錄,有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三年級的頂崗實習率達到100%。

1.4教學改革

各專業積極開展教學改革,其中以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應用、汽車運用與維修、焊接技術應用、數控技術應用、電子技術應用、畜牧獸醫、護理、現代農藝9個專業最為突出。能夠以“專業帶頭人工作室”為核心,以“項目教學”為抓手開展課堂教學改革。三年間,“項目教學”改革研討課、案例課、示范課累計240節,規模教師培訓10余次,教研活動200余次;撰寫教學案例300個,出版項目教材36本。課堂實錄100節,教學課件312個,教學設計123個。

2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建設的成績與特色

2.1立足本質,謀劃發展,專業規劃有新目標、新舉措、新思路

(1)根據市場和區域經濟發展需求,構建了以“三大產業”為支撐,以焊接技術應用、電氣設備運行與控制、數控技術應用、汽車運用與維修、電子技術應用、學前教育、護理、畜牧生產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現代農藝技術10大品牌專業為核心的發展格局。

(2)按照國家中職學校專業建設標準,以國家、省級改革發展示范校建設為契機,形成了以強化課程體系、人才培養規格、教師隊伍提升為內涵建設的專業發展思路。

(3)突出專業特色打造優質精品專業。第一,焊接技術應用專業。通過教育部國防試點,培養有軍事化素養和健全人格的、滿足國家核安全局HAF603(民用核安全設備焊工焊接操作工資格管理規定)要求的核級手工焊接工匠式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第二,計算機網絡專業。適應區域服務行業發展需求,著力培養能夠進行網絡操作系統的安裝維護,能夠使用網絡管理工具進行網絡監控和維護,能夠勝任中小企業網絡搭建、網絡維護與網站建設等相關工作的實用技能型人才。第三,護理專業。建成了以護理專業為龍頭,帶動助產、藥劑、檢驗專業建設與發展的示范性專業群;確立了涉外護理、老年護理、母嬰護理等專門化培養方向。第四,涉農專業。始終堅持以“農”為核心,以“訓”為主線,以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為重點,創建了“農企+農職+農戶”的“校農結合”辦學模式;形成了“課堂在田間、實踐在基地、培訓在鄉村、成果進農家”的辦學特色。

2.2加大投入,升級設備,實訓環境高起點、寬視野、大格局

(1)職專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具有享譽世界的博世汽車診斷實訓中心,國家教育部推薦的校企合作項目景格仿真軟件實訓車間、奔騰鈑噴車間。

(2)計算機網絡綜合布線實訓室,鋼構實體墻全程企業流程模擬施工設計,國家網絡綜合布線工程師的認證考試基地,省中職網絡搭建與應用賽項比賽場地,市級信息技術能手培訓基地。

(3)設施農業智能溫室,是標準化鋼結構,采用陽光板、遮陽網、加濕簾等先進設施。集現代觀光農業、綠色農產品檢驗、育苗育種技術,教學實習、生產經營于一體,省內一流生產性實訓基地。

(4)護理實訓中心,以“仿真醫院”建設為核心,以“模擬病房”建設為基礎,以“生命科技館”建設為紐帶,臨床護理、基礎護理及基礎醫學實驗實訓室30余個,達到了三級甲等醫院護理水準。

2.3強化內涵、提高質量,教育教學深層次、數字化、云計算

(1)規范教學管理。根據國家指導性教學文件,結合專業實際及要求,制定切實可行專業實施性教學計劃。實踐教學管理基本能夠做到有計劃、有安排、有檢查,實驗實訓設備管理制度,有設備臺賬,有使用記錄,有穩定校外實訓基地,頂崗實習率達到100%。

(2)完善“雙師型”隊伍建設。能夠根據本專業特點制定專業師資發展規劃,形成結構較為合理的雙師型師資隊伍。目前,依托國家、省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培訓骨干教師445人。獲省級名師、學科帶頭人、教授級講師共計25人;市級模范教師、學科帶頭人共計112人。獲國家、省各項獎勵382人。

(3)扎實推進專業教學改革。深化以“教師、教材、教法”為核心的“三教”改革。教師結構實施“專業教師+工匠大師+企業技師”,實現師資互派;教材結構采取“規劃教材+校企開發創編”,實現課程互融;教法運用“常規教學+校企開發”,實現教法靈活。按照職業課程內容與標準對接的要求,以“專業帶頭人工作室”為載體,以“項目教學”為抓手,扎實開展焊接等9個專業課堂教學改革,成為全省職業教育教學典范。

2.4產教融合,“雙元”培養,社會服務全方位、立體化、多維度

(1)深化校企合作。近三年,全市中等職業學校合作企業182家,培養各類技術人才8925人,直接服務當地企業用工5500人,一次性就業率96%。如:焊接專業,2020年與中國核工業二三建設有限公司深度融合的,核級焊工“一二三四五”實踐教學模式案例,入選東三省地區職業教育教材《勞動教育專題理論與實踐》;2018年阜新第一職專成為央企合作企業在北方地區唯一大額資金注入式現代學徒制核級焊工培養基地。涉農專業以“校村”共建為載體,通過校村師資創新服務團隊建設;課程結構、教學內容融合,實訓基地共享;實現“一村一品一技能”。助推村級治理建設、提升村民整體素質,助力鄉村振興和精準扶貧。

(2)夯實創新創業培訓。按照中央7號文件精神,以“雙創”為核心,優化創業環境,強化創業服務,加大創業培訓,系統架構,貼地行走,資源共享。近三年面向社會在職培訓和就業培訓累計22240人。成立“創業者俱樂部”,聘請專兼職創業專家40人,舉辦各種輔導、項目交流會近50場,學員服務超過3000人次。參與紅十字會急救等活動共培訓學員3500人次。引入省內外專家80余人,培訓新型職業農民6413人。

(3)搭建各類技能展示平臺。如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2020年12月成功舉辦由遼寧省阜新唯一一所中職學校牽頭的,省內12所中高職學校37名教師參加,“1+X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汽車油漆調色與噴涂”國家級師資培訓班。連續9年承辦阜新市職業院校汽車維修機電技能大賽,并代表阜新市參加遼寧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焊接專業成功承辦了由國務院國資委主辦“嘉克杯”焊接技術國際交流活動選拔賽。23人在國內和國際大賽上獲獎,81名“焊接能手”挺進央企。

3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3.1優化專業布局,提升供給結構

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通過政策引導、督導評估等手段,基本建成與其辦學定位、服務面向相適應,以主干特色專業為引領的專業群。校際間逐步形成特色鮮明、優勢互補、錯位發展,區域間形成科學合理的專業結構布局。動態調節專業結構,形成精準供給、有效供給、優質供給。

3.2深化產教融合,全面提升供給質量

扎實推進“雙元”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打造“工匠”人才。以“專業帶頭人”工作室為紐帶,按著企業的生產過程、工藝流程、職業崗位及行業標準,全面開展“項目教學”“案例教學”;開展師徒傳承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實現“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廣泛開展委托培養、定向培養、訂單培養;全面實行工學結合、頂崗實習。

3.3打造“雙師結構”教師團隊,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積極爭取政策支持,解決部分學校教師不足和引進有實踐經驗專業教師待遇問題;按著國家、省有關文件精神,根據企業崗位操作要求、規范,有計劃、有針對性安排專業教師,到企業進行頂崗掛職,每年至少一個月。充分發揮模范教師、學科帶頭人及骨干教師的作用,支持參加國家、省級培訓。

3.4創新體制機制,有效增強供給活力

(1)推進校企聯盟,深化校企合作。以“校企聯盟”為依托,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構建課程體系,共同開發教材和更新教學內容,共建大型公共實習實訓基地和產品(服務)生產性實訓基地,共同實施培養過程和評價培養質量。

(2)立足“三農”,推進縣級職教中心轉型發展。立足“三農”,積極引導其面向縣域適齡青年實施學歷教育、面向農村勞動力實施新型職業農民教育、面向農村轉移人口實施職業技能培訓和社會生活教育等,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3)夯實“創新創業”培訓,提升就業創業能力和水平。高職為龍頭,兩縣職教中心為骨干,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為基礎的市、縣、鄉三級職業教育培訓網絡。重點實施農村緊缺技能型人才培養、實用人才和勞動力轉移培訓“三大工程”。

(責編:楊梅)

猜你喜歡
專業建設對策建議現狀分析
淺談職業技能大賽對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的作用
高職院校新開設無人機專業的探討
服務地鐵工學結合
我國融資租賃業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策略研究
關于惠城區發展農業的調研報告
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