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會計改革為高校財務治理強功賦能

2021-12-19 20:08張洪軍徐迎雪
海外文摘·學術 2021年20期
關鍵詞:財務治理賦能政府會計

張洪軍 徐迎雪

摘要:政府會計改革助力高校業財管理流程優化、強化財務風險防控、加強資產管理和預算績效管理、提升財務人員素質、提高財務信息質量等方面。高校應當把握政府會計改革帶來的機遇,夯實基礎工作,強基賦能,積極做好高校財務治理。

關鍵詞:政府會計;改革;賦能;高校;財務治理

中圖分類號:D99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177(2021)20-0118-03

政府會計改革以建立政府會計核算標準體系、編制權責發生制的政府綜合報告為核心,推動強化基礎工作,調整與轉換職能,強基賦能對高校財務管理產生深遠的影響(1)。高校應當針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正確認識政府會計改革帶來的機遇,積極應對相伴而來的挑戰,優化業財管理流程、強化財務風險防控、加強資產管理和預算績效管理、提升財務人員素質、提高財務信息質量,積極做好高校財務治理。

1政府會計改革對高校帶來的深遠影響

1.1助力高校業財管理流程優化

財務信息流和業務信息流是相伴相生的同步關系,不可能割裂業務信息流而只強調財務信息流的改變。例如合同管理,雖然是高校內部控制業務層面的重要模塊之一,但并不受多大重視;合同未進行統一歸口管理、管理部門分散;沒有合同管理信息系統等。這就造成財務部門無法全面掌握單位合同情況,而會計人員無法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準確確認、計量收入費用和應收應付款項。政府會計改革,明確了正確確認、計量單位收入和費用的條件,為建立與財務管理相適應的業務管理機制,優化高校原有業務管理流程奠定基礎。

1.2強化財務風險防控

(1)高校防范財務風險通常以審核待入賬憑證的事后監督為主。正在或將要發生的重要經濟業務事項如資產、合同與績效管理監管乏力;現有內部監督人員單一性、知曉業務局限性以及審核時點的滯后性不能有效防范財務合規性風險。(2)政府會計改革后,資產要計提折舊或進行攤銷,原有“負債圈地”“多拿多占”配置資產模式致使高校實物資產偏重,并相應產生了較高的債務利息,進而在實施績效評價時,成為了“包袱”(2)。順應國家政策導向,高校負責人應當做好頂層制度設計,建立和實施高校內控制度和預警機制,以財務風險管控帶動業務管理模式轉型,全面防范和化解財務風險。

1.3加強資產管理和預算績效管理

(1)高校人員編制有限,資產管理員通常是兼職,工作任務繁重,業務水平不足或責任心不強,導致高校資產管理基礎薄弱,在各個管理環節都容易出現問題:如資產配置環節的無預算配置、重復配置和超標配置,資產使用環節的資產流失、長期閑置和低效運轉,資產處置環節的處置不合規、不及時等。(2)原預算會計準則體系不能客觀反映政府運行成本,高校以收付實現制為核算基礎,通常注重申請財政撥款和經費收支現金流,無法科學評價高校運營成本和預算績效管理水平;(3)原設置的績效目標與高校發展戰略不一致,績效指標與高校教學科研業務脫節或者指標值無法量化等。如何借乘政府會計改革東風,進一步加強資產管理和預算績效管理,高校面臨的任務艱巨。

1.4提升財務人員素質

政府會計改革后,要求高校會計變革為“雙基礎”“雙分錄”“雙報告”的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相互分離又互相銜接的會計制度體系,致使會計工作量增加(3)。會計核算過程中新增融資投資、基本建設、資產管理、計提折舊、費用攤銷、收入確認、成本核算、績效管理、資金運營與流量管理等,工作復雜程度和難度大幅提高,對高校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綜合素質和業務勝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設應用型復合型會計人才隊伍已刻不容緩。

1.5提高財務信息質量

傳統預算會計以收付實現制為會計核算和監督基礎,提供的財務信息“碎片化”并且缺乏相關性和針對性,往往滯后于業務管理活動。原有預算編制不科學、不合理、不問責,可能發生預算執行不規范、偏差大,超出預算或結余過剩的現象,不能滿足實時控制和目標決策的需求;合同、資產、學費、住宿費等疏于管理,應收應付款項管理混亂;以上財務管理無法滿足政府會計準則制度改革對會計信息質量的高要求[1]。

新準則制度要求披露財務報告“7表1附注”,會計信息作為評價高校管理和發展水平的一項重要指標,將充分顯現一個高校的整體實力、運行狀況和潛在風險,供政府、高校負責人、投資人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決策參考。高校加強財務信息治理義不容辭。

2積極面對政府會計改革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高校應當提高政治意識、大局意識,積極面對政府會計改革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確保從上到下統一思想,精心組織,明確目標,落實責任,上下聯動;高度重視財務管理工作,夯實會計基礎工作,真實、完整、及時反映高校的財務狀況;做到“三個保障”,實現“四個轉型”,大力推進高校治理現代化,促進高校長期可持續發展。

2.1三個保障 ?

(1)加強管理會計人才保障。高校領導要重視財務部門設置,更要關注財會人員的配置。1)把好“入口關”,優中選優,挑選財會專業高素質人才上崗工作。2)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加強財務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綜合素質培養和業務勝任能力培訓。3)利用專業學歷提升、崗位繼續教育、業務交流培訓、工作實踐鍛煉等途徑和方式,培養一批高級應用型復合型管理會計人才。力爭使這些人才既懂得戰略規劃、資本運作,還掌握預算管理、成本管理、風險管控、信息技術等管理會計知識和技能等;熟悉本單位業務情況,了解本單位內外部環境,能夠深度參與和支持制定重大決策。

(2)完善財務管理體系保障。高校領導要變革管理理念、管理思維和管理方式,建立和完善適應政府會計改革和本單位發展需要的財務管理體系。1)將高校的各項收入、支出全部納入財務預算,嚴格控制資金和資源的不合理使用。2)根據實際工作安排將預算的內容具體化、標準精細化,能夠避免預算濫用和無預算管理。3)在下達年度預算后要求所屬院系按月份申報執行計劃,適時動態監控實際執行和預算偏離情況并及時上報,對于相差過大的情況給予相應懲罰。同時,要避免預算編制的隨意性以及預算執行的提前或滯后(違約懲罰)帶來資金短缺或浪費嚴重的現象發生[2]。

(3)強化信息技術保障。高校應結合自身特色,將會計業務與教育、科研等專業業務深度融合,全面納入單位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建設規劃,按照整體部署,分階段、分步驟具體實施。1)確定會計管理信息化目標,即最終實現會計業務管理與教育、科研等專業日??刂婆c適時評價、反饋活動的有機融合,進一步提升高校內部治理的效率和效果;2)在高?,F有信息化管理系統基礎上,采取整合重組、改造優化、升級換代等適當方式,將控制和評價規則、信息反饋嵌入會計信息系統與教育、科研等專業業務管理系統有機融合的大系統,通過系統集成強基賦能,促進會計信息系統與業務信息系統“無縫對接”,實現系統管理順向可控制、逆向可追溯的決策管理和業財管理信息化。3)做好新舊制度之間會計信息數據的有機銜接,全面、系統、詳細地澄清“家底”,滿足政府會計制度條件下高校財務工作信息化要求,為高校業財信息公開透明,促進高??沙掷m健康發展提供強大技術支撐。

2.2四個轉型

(1)向創造價值的管理會計轉型。即管理會計突破了傳統財務會計事后核算、監管的固有局限,能夠為高校規劃、決策、控制和評價等方面提供相關信息。高校應將管理會計工作納入整體戰略,周密部署、穩妥推進,以加強管理會計人才培養和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建設為支撐,將管理會計嵌入教育、科研等各項專業管理活動中,充分有效發揮管理會計功能;通過進一步實踐創新,不斷拓寬管理會計應用領域和提升管理會計應用水平。

(2)向全面防控風險的內部控制轉型。即由原來的注重資金風險防控轉變為包括權力尋租風險在內的全面風險防控。針對高校內部存在的風險隱患,特別是重大風險隱患的管理薄弱環節,建立和實施全面防控風險的內部控制,明確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員,將其具體職責顯性化、表單化、公開化,加強授權管理與橫向制衡,綜合運用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預算、財務監督、績效考評、獎懲等多種內控方法,把事后監督為主的內部控制轉變為覆蓋所有經濟業務活動的全范圍控制和貫穿內部規劃、決策、執行和監督的全過程控制,確保其成為管控高校各種風險、防止錯誤和舞弊、預防腐敗的“防火墻”[3]。

(3)向全生命周期資產管理體系轉型。即由原來注重資產的配置管理轉向資產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政府會計制度拓寬了資產范疇,由“單位占有使用的”變更為“單位控制”的能給單位帶來經濟利用流入的經濟資源。同時,進一步細化了資產的類別,明確了資產取得、使用、處置全生命周期的核算規則。因此,高校應當在明確資產管理部門,落實資產管理主體崗位職責的基礎上,深入整合業財管理信息系統,加強評價資產績效,強化資產內部控制。進一步加強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積極盤活用好存量資產,合理調配和優化配置新增資產,杜絕違規對外擔保、對外投資或出租出借資產行為,有效遏制違規處置資產行為,實現資產管理賬表相符、賬卡相符、賬實相符。

(4)向科學績效管理轉型。即管理由原來的較多注重合規性,轉換為同時關注合規性與績效性。高校以重點項目為抓手,積極開展績效管理試點,有計劃、分步驟將績效管理拓展到所有項目、所有資金運動,考核到單位所有部門??冃繕嗽O定要科學,既要符合國家教育的大政方針,還要符合高校的發展規劃;同時,績效指標與要與績效目標相關并指向具體,數據目標要與發展階段相適應,具體數值能夠可計量、可采集。充分運用信息技術,以業務進展為重點加強績效監控,重點關注業務進展與目標實現程度是否一致,與資金支付進度是否相匹配,及時發現運行偏差,根據偏差程度及時觸發績效監控預警系統,促使被監控部門查找偏差原因,及時糾偏。加強績效評價,借鑒其他高??冃Ч芾硐冗M經驗,通過科學構建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創新績效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積極推動績效管理全面落實。

注釋

(1)《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國務院“國發(2019) 4號”.

(2)《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財政部令“(2015)78號”.

(3)《政府會計改革——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財政部“財會(2017)25號”.

參考文獻

[1]周海民,蘇慧,張洪軍.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建議[J].財務與會計,2020(18):84-85.

[2]黃宏勛.高校財務管控應急管理機制構建的幾點建議[J].財務與會計,2020(20):76.

[3]田文美,石金昌,李福忠,等.“五位一體”財務管理模式助推濱州醫院高效運營[J].財務與會計,2020(18): 29-32.

(責編:陳靜姝)

猜你喜歡
財務治理賦能政府會計
數字技術賦能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理論框架、增效機制與實現路徑
“大藍鯨”系統:打造增強型的新廣播
爭鳴|少兒音樂教育需重新為音樂“賦能”
日本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經驗與啟示
我國政府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的思考
基于利益相關者的公立大學財務治理的研究
公司治理與財務治理的關系探究
建立財務治理機制 推進地方中小型國企股份制改革
國有企業財務治理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