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教本、學本:初中自讀課的生態解讀與突破

2021-12-20 18:44吳亞玲
中學語文·教師版 2021年12期
關鍵詞:學本文本

吳亞玲

摘 要 自讀課不僅是教讀課的拓展,更是實踐生態語文的有效路徑。在自讀課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活動中,首先要對文本進行解讀,對其在課本中所處位置進行分析,突出教學目標以及指導之下的活動設計;其后要深入教本,關切文本與活動之間的勾連以及在活動之中給出相應學法支架;最后要立足學本,站在學生角度回顧活動與互動目標的達成度,充分釋放活動中學生的主體價值。

關鍵詞 文本;教本;學本;自讀課;生態語文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鄙虾J袑嶒瀸W校附屬東灘學校提出生態語文正是要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教讓學生實現更好的學。經過蔡忠平導師對筆者的五次跟蹤指導,筆者對生態語文有了更深思考,作為教讀課的拓展,自讀課更是實踐生態語文的有效路徑。

一、 解讀文本:更加凸顯自讀的學習載體

語文課程標準有言,“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多元對話過程”,對于“文本”而言,即從編者角度出發,循線思量本課的單元位置、教讀或自讀課文類型、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等目標。例如《雨的四季》,為五四制統編版第一單元第四課,單元導語要求“朗讀、體會景物之美、品味語言”,旋即明確教學設計的重點:活動應在充分釋放學生主體性的基礎上設計。以朗讀為主線,承載不同功能分區如音韻之美、景物之美、語言之美等,正如蔡忠平導師在《從目標、內容與過程三維論語文的教學評一致》一文所說“現在的語文課習慣于課文的講解,把課文內容的講解替代了語文學習內容的教學,是真正的‘教課文’而不是‘用課文教’?!奔创_定了三大教學目標,共同建構一堂自讀課文閱讀“自由行”。

立足于自讀課文,勢必釋放出兩個信號:極大自由度和突出的語文要素。自由度即生生互動,體現在教師引導作用的牽引最大體量退出課堂,而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擁有更多的選擇性和自主權,這折射了一個深層次問題:自讀課文與課型要求有了參差。所以老師如何有效地退出課堂,敢于且能夠將課堂交給學生,便是活動重組的重點。至于反復提及的語文要素,更是要于課堂中異軍突起,作為守衛語文課堂正統性的禁衛軍,應體現在設問、提示、規范性作答等方方面面。

【原設計】

概覽這篇教學設計中的四個活動:我為雨的四季吟誦、我為雨的四季代言、我為雨的四季點贊、我為劉湛秋發聲。目的是要對課文進行由淺至深探索,讀—找—品—析。

【現設計】

結合蔡忠平導師建議以及時間稍有緊迫且師者較多講授的課堂實況,首先刪去最后一個活動“我為劉湛秋發聲”,此活動尚未貫徹三大教學目標,存在略有多余。剩下的三大活動是對上文提及的“三大教學目標”的衍生活動,分別對應“以音韻之美為主,輔之語言之美”“以景物之美為主,輔之音韻之美”“以語言之美為主,輔之景物之美”,環環相扣,使三個活動緊密圍繞三大教學目標,內容更精簡,更具針對性,使其切實成為承載自讀功能的有效活動,其次,最大程度減少教師講授牽引,將三個連續活動設置為任選活動:“同學們可以任意選一個或兩個活動,完成所選活動下設的子活動,進行討論交流繼而在全班范圍內展示,其他組別可補充或者反駁糾正,提供充分理由?!?/p>

二、 深入教本:更加關注活動的學法支架

支架式教學是以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為基礎的一種新的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它是指通過支架即教師的幫助把管理學習的任務逐漸由教師轉移給學生自己,最后撤去支架。在支架教學中,教師作為文化的代表引導著教學,使學生掌握、建構、內化那些能使其從事更高認知活動的技能。在《雨的四季》中既然要抓“朗讀、景物、語言”三個抓手,構建學法支架,那必要在這三方面精研:朗讀何以體現音韻之美?景物之美如何被學生自主發掘?語言之美如何行之有效被窺得?如此種種區塊如何被朗讀主線一以貫之?筆者進行了如下三個活動的設計與編排?;顒右唬簽橛甑乃募疽髡b,分設學生自由朗讀與精練小詩配樂朗誦子活動,分別解決重音停連和音韻美初感知知識點;活動二:為雨的四季代言,分設小組合作完成代言卡活動,完成對課文的初級感知,抓取景物及其特點,并深化朗讀;活動三:為雨的四季點贊,著力品析本篇散文語言的詩味,重點聚焦于語言之美的擷取,還設有微片段寫作,開放性的評價,目的是達到由品到用的遷移,亦是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讀和寫,達到了教學目標再貫徹。

對于單元總要求——朗讀,將目標分解三層,首先是學生自由但很真實地大聲朗讀,解決字音重音停連問題;其次是讀出你所認為文章想要表達的內容,是讀出你自己;最后是讀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即讀出作者。筆者把朗讀設計成了一條隱形的線,但卻潤物細無聲在每個活動完成負載的使命,兩個框架式思路最后在核心教學活動活動之下互相兼容,共同為主體學生服務,深入單個活動分別來看,亦有值得完善之處。

【原設計】

“請同學們改編成精練的小詩并配樂朗誦?!蹦康氖菍W生可以對現有散文文本轉化為詩歌文本,對語言之美和音韻之美有更深層次理解。

【現設計】

保留原有設問“請同學們改編成精練的小詩并配樂朗誦”,吸取蔡忠平導師樹立學法支架的建議,列出五個有力抓手:1.抓不同季節的雨。2.抓雨的季節特點。3.抓某季節之下的景物。4.抓景物特征。5.抓景物之間層次關系。如此,學法支架儼然樹立,從層次漸深的五方面思考如何改編,給學生強有力的抓手,便于教師退居幕后,學生在思維碰撞中踐行最近發展區理論。

三、 立足學本:更加展現學生的主體價值

對于“學本”而言,即從學生角度出發,孩子們能否最大限度的接受取決于本身的語文基礎、老師的教學設計是否貼合實際學情、老師的教姿教態是否自信飽滿......本課作為一堂未經預習的新課出現在學生面前,尤其是面臨著更換教室、新接手的語文老師、后排聽課老師們這樣一些充滿挑戰和不確定性的因素,預估孩子們的學習狀態和心理狀態便變成了極為重要的隱性一環。故筆者在教學活動之外,在預備鈴響起之前與學生話家常,交流放臺風假的生活狀態和心情,正因為這樣小小的一句話氣氛變得開始活絡,除此之外包括課堂上的發問和評價,筆者都未做僵硬預設,而是據學生表現靈活機動應對,在小組討論活動深入了解每個組如何討論、有何難點,這些都將成為我的課堂生長點,更有細微如眼神交流,微笑與生的微小注意之處,與學生與課堂相關無小事,“小節”要拘,教育何嘗不是如教育家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以心換心的過程?例如在“我為雨的四季代言”活動的完善優化可窺得一斑。

【原設計】

我為____雨代言

No.1個性標簽:____、____、____。

No.2代言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3代言金句朗讀設計:__________________。

No.4:朗讀設計理由闡述:________________。

【現設計】

我們為____雨代言

No.1個性特點:____、____。

No.2代言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3代言金句朗讀設計:__________________。

No.4:朗讀設計理由闡述:_________________。

現設計與原設計相比做出了三點改進,其一將代言卡標題中的主體“我”拓展為“我們”。其二,將“個性標簽”改為“個性特點”。其三,將“個性特點”后的三空改為兩空。將活動名稱拓寬為“我們為雨的四季代言”,主體性得到拓展,亦是統籌考慮小組合作方式:課上出現了無小組為春雨代言的情況,這是“我們”同質化的同姿態,忽略了在小組內部會有“我們”的異姿態存在,或許可以不那么死板,允許小組內存在一種統一的,兩種或多種不同聲音百花齊放,進行一場頭腦風暴,而老師只需要在一旁點評亦或是喝彩足以。而將“個性標簽”改為“個性特點”,是將更規范具體的語文要素注入,無形中鍛煉學生從文本中概括提煉這一語文要素的能力,將三個空改為兩個空原因在于課上學生在文中搜尋可能最終只能得出兩個精準的特點,而修改后的兩空消弭了給學生無中生有的壓力,更有利于學生的主價值實現。

[作者通聯:上海市實驗學校附屬東灘學校]

同時,濰坊更注重在立德樹人上做“加法”,在學生全面發展上做“加法”,加強“常態教研”,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市、縣、校、師“四位一體”推動優質作業資源共享,“個性化定制”作業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需求。

在“常態教研”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方面,濰坊將作業設計與實施納入教師全員培訓、常態學科教研范疇,充分發揮“名師工作室”平臺作用,以學科教研組為基本單位,加強各學科作業研討力度,重點研究作業的育人功能、數量控制和科學設計等,提升教師作業設計水平。

在市、縣、校、師“四位一體”作業資源共享方面,濰坊整合各校優秀作業設計資源,建立作業資源庫,利用教育云平臺設置作業資源共享平臺,實現了全市優質作業資源共享。

“作業超市”分層自助,滿足不同層次學生需求

設計和布置適合學生實際情況的個性化作業,也是濰坊作業減負的一項重要措施。通過作業公示公開制度,提倡“作業超市”、布置“作業自助餐”,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分層作業,讓不同學生可選擇完成不同內容和數量的作業,也可以讓作業實現“個性化定制”,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學習需求。

“這學期的作業內容有了明顯變化,由原來單一的抄寫課本內容或做練習題為主變成了‘菜單式’個性化作業,老師會布置多項作業供我們選擇,每名同學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以及興趣選擇當天要做的作業內容,不再像以前那樣全班同學都做一模一樣的作業,大家都能積極完成作業?!辈龢房h九龍湖小學五年級學生呂邵萱說。

此外,對有課后服務需求的學生,濰坊堅持公益免費、全面保障,小學參與率達91.1%,初中參與率達89.2%,實現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和有需求的學生“兩個全覆蓋”。在學校課后服務時段,教師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輔導答疑,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文體、藝術、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助力“雙減”落地開花?!艾F在不但不需要上‘小飯桌’,課后服務結束回家后,通常也只需自選完成閱讀、體育、勞動等實踐作業?!睘H坊市奎文區北苑實驗學校學生趙悅然的媽媽劉燕說。

“‘雙減’工作關乎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我們將持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課后服務水平,更加科學合理布置學生作業,更加全面規范校外培訓機構行為,有效減輕學生的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有效減輕家庭的教育支出和家長的精力負擔,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幸福感,全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睘H坊市教育局局長杜全平說。

——《中國教育報》2021年11月15日

猜你喜歡
學本文本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借力“語言支援”,構建學本課堂
厚植“學本”理念 對接核心素養
教育尋真
滲透“學本”思想 構建有效課堂
整體·聯系·學本
淺談“學本”課堂中教師的角色觀B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論《柳毅傳》對前代文本的繼承與轉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