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BL項目式教學法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2022-03-09 15:56汪驥
名師在線·上旬刊 2022年2期
關鍵詞:小學科學教學核心素養

摘 要:目前,在我國社會整體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的過程中,國家的經濟和科技水平得到了提升。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教育工作能夠與時俱進。文章在核心素養這一大背景下,以PBL項目式這一教學方法為核心,闡述了核心素養背景下PBL項目式教學法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并提出了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活動的具體開展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PBL項目式教學法;小學科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2)04-0045-03

引? 言

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和實施,對于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在核心素養的大背景下,科學課堂教育工作需要向多樣化方向發展。教師要通過全新的教育理念及有效的教育手段,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核心素養背景下PBL項目式教學法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和實施過程中,教師通常采用“一言堂”的教育模式。教師是課堂的中心和主導者,而學生只是課堂知識學習的被動接受者,一切都只能聽從教師的安排。這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因此,小學科學教師要找到一種既能夠突破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束縛,又能夠揭示當代科學課堂實質,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活動的全新方法。

PBL項目式教學法就是以學習者為中心,以發現的問題為導向,使學生在初步理解問題的基礎上,圍繞問題自主學習,獨立收集材料,最終解決問題。針對學生不能獨自解決的問題,教師可以通過PBL項目式教學法組織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討論解決,并讓學生展示問題解決的過程和學習成果,同時進行自主評價[1]。這個學習方法以自主學習為基礎,以合作學習為輔助,以探究性學習為主線,能促進學生快速成長,所以PBL這一教學形式受到了越來越多教師的認可。這也是PBL教學方法在小學科學課堂上應用的必要性。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PBL項目式教學法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應用的具體策略

(一)通過閱讀,提出問題

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活動開展和實施的過程中,要想使用PBL這一教學方法,教師就要結合當前課堂教學的現狀,以學生為核心,根據學生的需求,因材施教,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

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并結合自身實際和學科特點提出問題。以“電和我們的生活”這一課為例,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認識到電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生活必需品,是工業生產的基礎。首先,教師可以引入“我們的生活需要電”這一思想,利用多媒體設備把電的重要性展示給學生,并制訂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方案。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初期,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問題情境,如2016年日本大面積停電、停網,人們無法出行及正常工作,這也讓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電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這樣的課堂教學導入形式,既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也能夠使學生意識到電的重要性,從而為教學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在學生自主閱讀學習后,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所學的內容提出問題,并將問題和自己的思考進行反饋。然后,教師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梳理和歸類并展示。教師提問:“電是用什么生產的?”這個問題比較簡單,學生能夠很快回答出來,即“電由火電廠發出,使用化石能源”。教師繼續提問:“現在提倡綠色能源,綠色能源有哪些?”教師引導學生對此問題進行思考,并引出一個學習課題“綠色能源我了解”。教師借此課題引導學生去了解太陽能、潮汐能、水能、風能等綠色能源。隨后,教師對這個課題進行了總結,即“我們一般用煤來發電,而煤在燃燒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離開了電,生活就會非常不方便。因此要用綠色能源電?!苯又?,教師繼續倡導學生在生活中要節約用電,并提出一個新課題“節約用電我在行動”,讓學生了解節約用電的重要性以及家庭如何節約用電、學校如何節約用電等知識。教師繼續提出問題:“以我們出行用的電瓶車為例,它需要存儲電,那么存儲電的方法有哪些?干電池又是怎么儲藏電能的?有些能夠反復充電使用,有些不能夠充電,這是什么原因?”學生在思考并解答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又形成一個課題“電能存儲我知道”。教師繼續提出問題:“干電池使用過后,有沒有污染問題?要不要回收?怎么回收?”而學生在回答的過程中,再次形成了一個新課題“電池回收我有方法”。這些問題的梳理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打下了基礎。

(二)自主探究,分工合作

學生根據設置的問題,可以選一個最合適自己的課題,開展項目式學習。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將他們進行合理的分組,如48人的班級參與4個課題,每個課題就有12位學生。如果某個課題參加的學生人數較多,教師就可以將部分學生“隨機”分配到人數較少的組,以體現相對公平。學生根據活動內容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查找相關資料,進行自主學習并得出結論。當學生完成個人任務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讓他們在組內總結探究結果。當所有小組完成課題研究時,教師可以讓每組選出一個代表,分享他們的課題成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提升了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意識和溝通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動態,對學生不能自主解決的問題要給予合理的指導。

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結合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教師既要給學生足夠自主學習和思考的空間和時間,也要扮演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引導者的角色,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能夠在小學科學課堂中順利有效地開展。此外,教師還要意識到合理分組的重要性,落實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在對學生進行分組的過程中,教師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認知能力、思維特征、性格特點及興趣愛好等多個方面,保證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夠在一個小組內學習,使每個小組都能夠發揮出自身的特點。同時,教師也需要保證組內每位成員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出自身所具有的優勢,并學習其他學生的優點,彌補自身存在的缺點,從而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和提高。

在課堂開展小組合作教學工作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合理指導,做到“點睛在關鍵之處,引導在難點之處”。教師不能代替學生學習,也不能代替學生思考,要通過指導的方式促進學生積極地進行探討、分析和學習,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和其他學生討論、交流不理解的問題。學生也要通過這個過程意識到小組合作的積極作用,進而積極地參與到小組合作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討論過程,禁止學生在組內探討的過程中交流與課堂無關的話題,要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充分利用時間,進行高效學習。

(三)展示成果,完善結論

在展示成果的過程中,教師應檢驗學生對當前科學課堂知識掌握的情況,分析學生在合作學習共同探究之后自身能力的凸顯及培養提升情況,為后續的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活動找到新的發展方向,為教育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以“電和我們的生活”這一課程的教學為例,圍繞四個課題,教師讓每個小組反饋學習成果。在審核的基礎上,教師把四個課題成果發在每位學生的“平板”上,讓學生根據這些問題提出疑問。成果小組長對其他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回答。當學生沒有疑問時,教師也可以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最后,學生在完成展示和回答教師、同學的疑問后,要針對性地整理成果、完善成果。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把學習成果展示在班級群中,并注明成果形成的學習小組。部分學習成果形成的材料需要教師和學校進行推廣,如本次學習形成了《節約用電倡議書》,提倡學生、家長要節約用電,并向學生解答了節約用電的原因;《家庭、學校節約用電小竅門》寫明了家庭、學校中各種電器的節電方法;《廢舊干電池處理方法》指出了廢舊干電池的危害和處理方法等。

(四)交流匯報,積極反思

在實踐探究活動工作開展的基礎上,教師要將各個小組內部成員再次集中在一起,通過交流討論學習活動中所包含的知識對已經學習的知識進行鞏固,并在集思廣益中找到新的探究方法,在小組內部達成解決問題的思想共識,形成一份具有集體代表性的成果。當小組將課題成果匯報完成后,教師要組織他們進行反思,思考自身的不足之處,并在下一次課題研究時改進合作模式,共同進步。由于學生能把很多問題都考慮在內,這時教師就需要發揮引導者的作用,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及時給予指導和點撥。

(五)評價總結,拓展創新

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和實施的過程中,要想真正完成PBL這一教學模式,教師要根據各個小組具體結果和展示的情況,給予學生及時且客觀的評價。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給予客觀評價能夠幫助他們建立學習信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上的即時評價與課后評價相比更具有優勢。課堂上的即時評價能夠讓學生及時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正。教師評價不能僅僅注重學生當前的學習成果,更需要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參與積極性、合作性、主動性等各方面情況。教師可以從幾個方面進行評價,如學生收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合作與交流能力、創新能力等。這樣能夠使整個課堂的評價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使最終評價結果更加科學、合理、立體。在整個展示過程中,教師不要打斷學生的發言。如果學生過于拖沓,教師則需要適當提示一下時間。對于學生錯誤的結論,教師需要及時進行點撥和指導,如此才能夠達到最佳的評價效果。

結? 語

綜上所述,縱觀我國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實際情況,部分教師忽略了科學課堂上所涉及的知識內容對學生未來成長所起到的關鍵性作用?;诖?,在核心素養背景下,筆者分析了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活動中PBL項目式教學法的具體應用策略,以期在教學中真正地發揮出這一教學方式的優勢,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夠在良好的氛圍中積極參與到科學活動中,提高學習興趣,培養科學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孫羽,李維薇.PBL模式下的研學課程探索與實踐:以昆明動物博物館動物主題探究課程為例[J].科學教育與博物館,2020,6(03):198-202.

作者簡介:汪驥(1990.2-),男,安徽東至人,任教于安徽省阜南縣玉泉小學,本科學歷。

猜你喜歡
小學科學教學核心素養
探究小學科學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思路
思想教育視域下公民核心素養教育的研究
小學科學教學中如何創設問題情境
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滲透
科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