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學生學習路徑的復習課例析

2022-05-01 06:09蔡文杰
民族文匯 2022年5期
關鍵詞:大單元復習課

蔡文杰

摘 要:知識經驗、知識表征、思維過程是學習路徑的三個方面。教學路徑的優化提供要依據學生的學習路徑。在高三復習課的教學過程中,例題的選擇配置從分析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路徑出發,在知識結構復習時要以大單元為載體進行串聯重組,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思維過程和知識表征方式的特征設計教學環節,這樣的復習課才是高效課堂。

關鍵詞:學習路徑 大單元 同題異構 復習課

學生是我們教學的接受主體,在課堂教學時學生這個主體是必須關注的目標,教師要做到“心中有學生,手中有方法”。每個教師所教班級中都存在學優生和學困生,他們在生活經驗、生活環境、學習基礎、學習能力、思維品質、心理素質等方方面面都有較大差異。因而不同的學習主體,會有不同的學習路徑,所以針對相同的高考目標要求,必須采取不同的教學路徑。

一、基于學生學習路徑的“同題異構”例析

復習課主要是以習題為載體,進行知識鞏固和加入。習題教學要基于學生學習路徑,就必須在例題配置的元素選擇和問題鏈的設計上多多考慮學生的主體差異,而作相應的選擇與處理。為體現學生的主體差異,筆者認為,在“行政大班”授課制度下,為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習主體,就須要注意例題的層次性,思路入口處多,利于不同學習路徑的學生切入正題。其中最省時省力且高效的做法是開發“組合例題”:同題異構、同題異問,分層架構講解問題可以放大例題教學功能,起到分層達標的目的,使每個學習主體在例題分析講授中均有所獲。

在一節“高考最后壓軸題”奠基復習課中,筆者配置了如下兩份例題,并分別印刷,課前讓不同層次學生選則以備上課使用。

“例題配置1”適合中等生,物理模型、情境描述直白,設問梯度合適,思緒過渡平緩,題設隱含信息少,其解答過程是在教師啟發下學生作理性的概括,努力幫助學生養成“解決帶電粒子運動類問題” 的思維習慣及思維品質的構建?!袄}配置2”適合學優生,思緒跳躍,關鍵點隱蔽深刻,要求學生有全面系統的大局意識。其解答全過程學生自主構建,自我啟發下理性概括出“解決帶電粒子運動類問題”的方法技巧。努力使學優生的知識理解、掌握、應用、遷移以及技能的形成過程在“自我建構”的方式中得到內化。就例1來講,選擇配置2練習的學生要正確選擇答案,學生必須自我構建配置1中的圖解,這就要求學生有很強的空間思維能力。但對物理知識要求是一樣的:正確地受力分析。就例2來講,配置2的題干中少了“勻速”兩字和“求帶電微粒運動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怎樣”一問,多了思考的空間,要求學生深刻理解力與運動的關系,為了求出時間,學生必須自增問題“帶電微粒運動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怎樣”,自我降低問題高度,培養學生有化難為易、化生為熟的分析轉化能力。例題3是典型的同題異構,相同的物理問題,不同的構建過程。配置2中的例3關鍵點的挖掘要求學生有超強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優秀生也感到有很大的挑戰,不至于對習題課失去興趣。

筆者在高三復習課上嘗試“同題異構、同題異問、同題異教”的例題配置方式后發現,在主體目標意識引領下的例題配置,可讓所有學生都經歷思維過程的訓練,體會重要的物理方法,真正達到訓練提高學生思維過程的目的。同時,使傳統的“雞肋”型習題課有了大大的吸引力,課堂上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找到自己的愉悅點、興奮點,站在適合自身的立足點上,發現缺點和亮點,都能在例題教學中有所收獲。

二、基于學生學習路徑的大單元復習例析

大單元復習課是以大觀念、全結構、大情景對單元學習內容進行融合開發。大單元復習課具有系統性、關聯性、遞進化等特點。不是章節知識的簡單相加,不是新授課的簡單重復,而是對全任務進行分解與合成,離散與聚合后的高度整合。大單元復習課有利于學生對知識內容歸納整理,避免細枝末節見木不見林,利于單元目標的高效達成,提高復習課的質量和效益,還有效地培養學生物理學科必備的核心素養。

大單元復習專題宜采用組合、嫁接、拓展等形式進行編排講解。以“打點計時器相關的力學實驗”專題復習為例。在涉及打點計時器的實驗中都有用到重物通過細線拉動小車在木板上運動這一裝置,很多學生在哪些實驗需要平衡摩擦力哪些實驗不需要平衡摩擦力的辨析上出現困惑,這是因為學生在學習這些實驗的過程中沒有建立大單元知識結構的實際表象。復習時,首先熟練掌握物理必修1、2的高考考試大綱所要求的與打點計時器相關的4個基本實驗:實驗一,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二,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三,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實驗四,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弄清實驗目的、原理、數據處理、實驗步驟和實驗注意事項。浙江省力學實驗第17題考查的內容全部來自教材的學生實驗,近幾年沒有出現設計性的實驗試題;從呈現方式看,為組合考題形式,力求實驗試題的真實性,試題的插圖用的就是實驗室中實拍的照片。對實驗原理與儀器基本操作分析時展示投影圖1,把幾個實驗圖同時放在一起,引導學生進行對比分析討論,問題1:每個裝置分別可以完成哪些實驗?問題2:實驗的原理、操作規范是什么?問題3:實驗的數據處理方法及異同點、注意事項?問題4:裝置操作的異同,不同之處在哪里?逐步分析作答。問題5:裝置操作的異同,不同之處在哪里?逐步分析作答。對原理進行分析后,需要用大單元思路進行習題強化:1. 紙帶的相關處理:分析各實驗完成目的需要多少條紙帶,各實驗紙帶的不同。會計算某點的瞬時速度、加速度。2. 與圖象相關問題:理解v-t圖、a-F圖、a-m圖、a-1/m圖、W-v2圖等斜率面積轉折點意義。什么情況下過原點不過原點等。3.變式拓展:遷移教材實驗裝置和方法,運用相應的規律解決新問題。

又如,“原子和原子核物理”浙江省高考出現的題型為選擇題。這一部分知識要求不高,如果對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徹,很容易導致失分。在復習過程中關鍵是要識記一些常識性的知識和理解一些最基礎的概念和規律,對于能級、半衰期等概念要認真地領會,對于α粒子散射實驗,核反應的幾個重點實驗,質能方程等規律和實驗要記住結果并學會應用,但是這部分知識看上去碎片化,雜亂無章很難記憶,如果采用大單元思路設計,就可以很好地突破這個問題。本大單元復習專題設計以3為核心線索,如圖2:原子物理部分有3個人、3個實驗、3個模型。

原子核物理部分圍繞著3射線、3核變、3守恒進行設計。3種射線是指α射線、β射線、γ射線;3種核變是指衰變、裂變、聚變;3條守恒定律為質量數守恒、電荷數守恒、動量守恒。通過一個個3像一串珍珠一樣把原子物理知識緊密地串在一起,讓知識有序,讓知識好記!

學生學習路徑概括起來有三個方面:已有知識經驗、思維過程、知識表征。研究學生的學習路徑能夠為教學策略的優化提供重要的依據。在高中物理復習課教學過程中,從分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路徑出發,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思維過程和知識表征方式的特點設計復習教學環節,必將事半功倍,課堂有高效率,學生有高收益。

猜你喜歡
大單元復習課
多元“對話”促結構融通
小學數學大單元教學的特征及課堂類型
高中生物大單元整體學習的實踐研究
道德與法治“大單元”主題教學視角下的建構實踐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籃球項目大單元教學的設計思路研究
高中歷史大單元教學淺探
如何提高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的有效性
談談如何上好小學英語復習課
在趣味情境中構建知識體系
追求高效的數學復習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