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減”在落地 作業改革在行動

2022-05-30 20:15王興洲
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 2022年4期
關鍵詞:作業設計雙減小學數學

【摘 要】文章以“雙減”政策為背景,以作業改革為重點,以前置性作業、隨堂性作業和拓展性作業為切入點,重點闡述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策略,借此助力小學數學教學提質增效,讓教育真正回歸校園。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設計;“雙減”;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22)24-0238-04

“雙減”是新時期的教學指導,關注作業設計和課堂教學,強調教學提質減負,提倡讓教育回歸校園。眾所周知,數學作業是數學教學活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有效實施數學教學的助力。傳統的數學作業以書面形式為主,實踐證明,學生面對傳統作業時往往缺乏興趣,難以通過完成作業增強數學學習效果,甚至適得其反,導致學生承受過重的學習壓力,影響身心健康發展[1]?!读x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要求教師將數學作業貫穿教學始終,助力學生高效學習,幫助學生有效掌握知識,鍛煉相關能力,實現提質減負。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主要分為課前自學、課堂教學和課后復習三大階段,這三大階段是數學作業的載體,如設計前置性作業可以使學生獲得自學機會,生成自主學習活動,初步認知新知,鍛煉自學能力。所以,在實施小學數學教學時,教師要把握“雙減”的契機,以不同教學階段為立足點,設計前置性作業、隨堂性作業和拓展性作業,助力學生進行課前自學、課堂練習、課后鞏固,借此使學生扎實掌握知識,鍛煉相關能力,增強數學學習效果,減輕過重的課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實現全面發展。

1? ?設計前置性作業,課前自學

課前自學是基于預習階段的活動,是學生有效參與課堂教學的保障[2]。因此,在預習階段,教師需要精心設計多樣的前置性作業,助力學生自主學習。

1.1? 設計觀察類作業,在觀察中自主學習

觀察是學生建構認知最為直接的方式。新課標提倡生活化教學,生活中有豐富的數學現象,觀察生活,既可以使學生與數學現象互動,初步建構數學認知,又可以使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世界,為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奠定基礎。對此,教師應設計觀察類作業,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自主學習。以“認識鐘表”為例,鐘表是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立足于此,教師設計觀察類作業:大家家里都有鐘表嗎?請大家在父母的幫助下觀察自己家的鐘表,看看能發現什么,和父母說一說自己的發現。在作業設計完成后,教師將其發送到班級微信群。同時,教師在微信群中向家長提出任務:“盡量和孩子一起觀察指針式鐘表?!痹诩议L的幫助下,學生細心觀察,有所發現,如鐘表上有十二個數字、每個數字之間有五個小格等。實踐證明,通過完成觀察類作業,學生不但做好了課堂學習準備,還鍛煉了觀察能力、表達能力等。此外,家長也在這一過程中積極參與數學教學,有利于實現家校合作育人。

1.2? 設計搜集類作業,在搜集中自主學習

搜集是學生建構認知的重要方式。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直接與其互動,建構初步認知,也可以為課堂教學提供豐富資源,為深入探究做好準備。所以,教師應設計搜集類作業,引導學生在搜集中進行自主學習。以“認識人民幣”為例,人民幣是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學生對人民幣已有一定的了解,立足學生的生活經歷,教師設計搜集類作業:大家在生活中見過人民幣嗎?大家見過什么樣的人民幣呢?五角硬幣?五角紙幣?請大家搜集人民幣,并將其帶到課堂上。在此作業的引導下,學生走進生活,搜集人民幣。在搜集人民幣的過程中,學生發揮多種感官的作用,建構直觀認知。并且學生將搜集到的人民幣帶到課堂,便于進一步觀察、探究,增強認知,為提升課堂學習效果奠定基礎。

1.3? 設計閱讀類作業,在閱讀中自主學習

閱讀是學生建構數學認知的方式之一,新課標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多閱讀。大量的數學閱讀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知識儲備,建構數學認知,還可以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由此,在預習階段,教師設計閱讀類作業能助力學生自主閱讀,建構數學認知。以“1—5的認識”為例,小學低年級學生喜歡讀繪本,根據其興趣,教師可以數字的數學史內容為重點,自制數學繪本《阿拉伯數字的故鄉在印度》。數學繪本圖文結合,形象直觀地展現了數字的發展歷史。在實施課堂教學前,教師將數學繪本發放給學生,并設計閱讀類作業:相信大家都認識了一些數字。那么,大家知道數字是怎么來的嗎?是誰發明的嗎?感興趣的學生可以和家長一起讀一讀《阿拉伯數字的故鄉在印度》。這樣的作業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自學的積極性。在作業的驅動下,學生自主與家長一起閱讀數學繪本,認識數字的形成過程。在此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再次認識數字,增強數學認知,為進行課堂探究打好基礎。同時,部分學生還因此感受到數學家們堅持不懈的美好品質,受到良好的熏陶。

2? ?設計隨堂性作業,課堂練習

隨堂性作業是基于課堂教學階段而設計的作業,是學生進行課堂練習的“法寶”。數學課堂教學是實現提質減負的關鍵,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應用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探究數學知識,幫助學生建構數學認知。因此,教師應把握課堂教學時機,設計多種類型的隨堂性作業,生成練習活動,促使學生學以致用,形成數學認知。

2.1? 設計游戲類作業,在游戲中進行數學練習

游戲化教學是契合低年級學生特點的教學方式,游戲化作業是游戲化教學的重要構成。有效的游戲化作業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還可以使學生在玩中鞏固所學,有利于增強課堂學習效果[3]。由此,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所得設計游戲類作業,促使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進行課堂練習。以“認識時間”為例,在課堂上,教師在電子白板上呈現鐘表,并撥動表針,展現不同的時刻,引導學生細心觀察,讀出時刻。在體驗此活動的過程中,大部分學生認識到了“1小時=60分”,并能讀出時間。立足于此,教師及時呈現游戲類作業:看來大家都知道了怎樣讀出鐘表上的時間,下面我們一起玩個小游戲吧!老師在電子白板上展示不同時刻的鐘表,大家認真觀察,輪流讀出時刻,出現錯誤時,這位同學就要表演一個小節目。在弄清楚游戲規則后,大部分學生躍躍欲試,想要參與這個游戲。于是,教師在電子白板上呈現鐘表,學生認真觀察,遷移認知,自主讀數。在學生讀鐘表時刻的過程中,教師和其他學生可及時提供幫助,增強其認知效果。

2.2? 設計書面類作業,在書寫中進行數學練習

書面類作業是數學作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標提出因材施教的原則,而分層教學則是落實因材施教的實踐方式[4]。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據此分層設計書面類作業,保證每個學生都有練習的機會。同時,教師要就學生的練習情況及時點撥,幫助其查漏補缺。以“100以內的加減法”為例,教師講授完新知后,在電子白板上展現常規口算題和變式口算題。①常規口算題:54+28=_____;15+78=_____;65-29=_____;33+9=_____;34-19=_____?。②變式口算題:48+35=_____;76+18=_____。

在展示練習題的同時,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隨機選人進行口算。在此過程中,大部分學生會集中注意力,認真口算。當學生給出正確答案時,教師要對其進行表揚,使其獲得滿足感;當學生給出錯誤答案時,教師要及時進行引導,使其查漏補缺。實踐證明,學生通過參與分層練習活動,及時應用了所學知識,實現了學用結合,深化了數學認知,能夠實現提質減負的目標。

2.3? 設計交流類作業,在交流中進行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的目的之一是引導學生完善課堂認知,增強課堂學習效果。交流是學生梳理所學、完善認知的途徑,在交流的過程中,能鍛煉學生的數學表達能力。對此,教師可設計交流類作業,引導學生在交流中進行課堂練習。以“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為例,在課堂上,教師創設生活情境,引導學生經歷收集數據、制定問題解決方法、分析調查數據等活動,幫助學生建構數據收集和整理的相關認知。立足學生學習情況,教師呈現交流類作業:在這節課上,大部分學生都能認真地體驗活動。那么,通過體驗活動,大家學到了什么呢?請大家先想一想,自己體驗了什么活動,掌握了哪些知識,然后再和小組成員進行交流,分享體驗的活動和獲得的知識。在這一作業的引導下,學生積極思考,自主回顧課堂所學,建構數學認知,發現知識漏洞。之后,學生與小組成員交流,向他人學習,彌補知識漏洞。最后,教師隨機選擇學生,引導其表述課堂學習所得,并進行點撥。通過完成以上作業,學生復習了課堂所學,加深了對所學內容的認知,能夠鍛煉其溝通能力,提高課堂學習效果。

3? ?設計拓展性作業,課后鞏固

拓展性作業是基于課后階段而設計的作業,具有鞏固知識的作用?!半p減”政策將課后作業設計作為教改重點,要求不給小學低年級學生布置書面作業,要豐富作業類型,增強作業的趣味性。在課后階段,教師設計多種類型的拓展性作業,能幫助學生鞏固課堂所學,同時鍛煉相關能力,提高數學學習效果。

3.1? 設計繪制類作業,在繪制中鞏固所學

繪制類作業是以梳理基礎知識為主的作業,梳理基礎知識是學生深化數學認知的重要途徑[5]。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想象能力和繪畫能力較強,在完成繪制類作業的過程中,學生會發揮自身能力,邊回憶課堂所學,邊用不同方式展現所學,由此鞏固課堂所學,鍛煉想象能力和繪畫能力,切實提升數學課堂學習效果。以“角的初步認識”為例,在課堂上,學生通過體驗探究活動,了解了角的各部分名稱,知道了比較角大小的方法?;趯W生的學習所得,教師設計繪制類作業:大家在這節課上已經初步認識了角。那么大家都了解了角的哪些內容呢?請大家先想一想角的相關內容,并繪制圖像,展現這些內容。大部分學生對此尤為感興趣,積極回憶、繪制,某學生的作品如圖1所示。

由學生作品可見,通過完成作業,學生不但梳理了課堂所學,還鍛煉了繪畫能力。此外,大部分學生因完成這一作業,還提升了數學學習興趣,能夠自覺走進數學課堂,從而提高課堂學習質量。

3.2? 設計操作類作業,在操作中鞏固所學

操作類作業是集觀察、動手、描述等為一體的作業。小學生的操作欲望較強,樂于體驗多樣化的操作活動。在操作過程中,學生會發揮主觀能動性,細心觀察,認真描述,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并鍛煉觀察能力、數學表達能力等[6]。由此,教師在課后階段可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設計操作類作業,使其在操作中鞏固所學。以“觀察物體(一)”為例,通過課堂教學,大部分學生能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并描述物體的形狀。立足于此,教師設計操作類作業:請大家在課后和小組成員合作,拿出自己喜歡的學習用品或玩具,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并描述這些物品的形狀。教師在課后服務時巡視課堂,發現大部分學生情緒高漲,認真地從不同角度觀察物品,并積極思考,組織語言,描述物品形狀。其他成員則認真傾聽,發現、指出問題,然后再次合作觀察,正確描述形狀。這樣的作業不但使學生鞏固了課堂所學,還使學生通過體驗觀察、操作、想象、描述等活動,掌握觀察物體的基本方法,有利于提高課堂學習效果。

3.3? 設計表演類作業,在表演中鞏固所學

表演類作業是應用數學知識生成具體場景的作業。新課標提倡數學教學情境化,情境是學生探究、應用數學知識的載體。小學生有較強的表演欲望,實踐證明,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可以發揮自主性,生成適宜場景,自然而然地應用所學,增強認知,鍛煉多種能力。因此,教師可立足學生課堂學習情況,精心設計表演類作業,讓學生在表演中鞏固所學。以“認識時間”為例,在課后階段,教師把握課后服務時機,設計表演類作業:在學習完這節內容后,相信大家對鐘表、時間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在生活中,我們時時刻刻都會用到鐘表,如父母在早上的時候會根據鐘表顯示的時間喊我們起床。那么,你每天幾點起床呢?幾點吃早飯呢?幾點出門上學呢?請大家先回憶自己的日常生活情況,記錄具體作息時間,然后再和小組成員一起制作鐘表,并操作鐘表,顯示具體時刻。在操作鐘表的過程中,一定要表演出具體作息活動哦!這一作業極具趣味性,能夠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學生紛紛回憶日常生活,制作鐘表,并用肢體動作表演出日常作息情況。在學生自主練習后,教師在課后服務時組織表演活動。在表演的過程中,小組成員一人表演,一人撥動鐘表,一人描述作息情況,有效配合,展現了一場場精彩的表演。在此過程中,無論是表演者還是觀眾,都深化了數學認知。

綜上所述,數學作業應當貫穿小學數學教學始終,如此方能生成多樣的數學教學活動,實現數學教學提質減負。鑒于此,在實施低年級小學數學教學時,教師要以“雙減”政策為指導,以作業設計為重點,以不同教學階段為抓手,依據學生情況和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前置性作業、隨堂性作業和拓展性作業,促使學生經歷自學活動、練習活動和鞏固活動,由淺入深地建構數學認知,鍛煉自學能力、觀察能力、應用能力等,切實提高數學學習效果,實現數學教學提質減負,推動數學教學真正回歸校園。

【參考文獻】

[1]陳祥彬,陳思怡.“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研究(一)——基于核心素養的作業內容設計[J].小學數學教育,2022(Z1).

[2]任喜相.“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與評價新思路[J].新課程,2022(1).

[3]鐘丹韞.小學數學作業分層設計及實施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A1).

[4]鄭璟.“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研究[J].教育界,2021(45).

[5]裴雅蘭.減負增效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布置對策研究[J].學周刊,2021(32).

[6]劉蘇.作業“慧”設計 學習更給力——小學數學作業的設計與布置[J].讀寫算,2021(23).

【作者簡介】

王興洲(1977~),男,漢族,甘肅平涼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科學教學、信息技術教學。

猜你喜歡
作業設計雙減小學數學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探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