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

2022-05-30 20:15陳艾琳
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版) 2022年4期
關鍵詞:作業設計雙減小學數學

【摘 要】數學作業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半p減”政策的出臺表明作業設計質量將影響教育教學質量,提升作業設計水平才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有所收獲和發展。文章以“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存在的真實問題為出發點,通過尋找問題原因,結合對“雙減”政策的理解,探求有效的解決對策,為一線小學數學教師進行作業設計提供參考。

【關鍵詞】“雙減”;小學數學;作業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37(2022)24-0250-04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雙減”政策的出臺以及作業設計對教師專業素養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小學數學教師如何自主設計出有效的作業,以此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全面發展,成為了教育界亟待解決的熱點問題。

1? ?“雙減”政策的本質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即“雙減”政策),要求切實提升學校育人水平,持續規范校外培訓,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思想決定行動,教師在采取行動落實“雙減”政策之前,不妨思考“雙減”政策的本質到底是什么。

仔細梳理“雙減”政策不難發現,其始終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眼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展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歸根到底回答的是“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任務,其中包括提升各級各類學校整體質量水平、建設高質量教師隊伍等,這對學校辦學水平、教師專業發展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是削弱對校外培訓機構的畸形依賴,讓學生享有校內的優質學習資源與體驗,確保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1]。綜合以上三個方面,可以看到“雙減”政策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進一步深化,也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落腳點?!半p減”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換言之,“雙減”政策的最終目的不是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而是通過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與校外培訓負擔這一手段來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這正是“雙減”政策的本質所在。

回到“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這一話題,“雙減”到底應該減什么、怎么減呢?首先應該對“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進行整理與分析。

2? ?“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

數學作業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責任。但從當今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現狀來看,我國數學作業設計存在著數量過多、質量不高、功能異化等諸多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也違背了以人為本等教育理念。

2.1? 作業功能單一,形式單調

教師對作業的功能的認識較為單一,通常較為關注的是作業的鞏固、強化功能。根據行為主義的學習主張,作業常常作為機械訓練的方式,通過不斷練習最終達到熟練掌握知識的目的。由于這種功能認識上的缺陷,導致作業形式過于單調,書面作業成為小學數學作業中最為常見的形式。

2.2? 作業與課堂學習未形成有效連接

在實際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時常出現上課、作業設計、出考卷三者割裂的現象,導致教學質量和效率不高。教師設計的作業多是著眼于本堂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往往以掌握本堂課所學的知識和技能為重點,而較少考慮與今后學習內容的關聯性,未能從建立知識點之間的邏輯聯系出發為學生搭建起學習遷移的橋梁,導致作業與課堂學習未形成有效連接[2]。

2.3? 作業設計忽視質量,重視數量

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往往存在隨意使用教輔材料作為學生作業的現象,導致學生花費大量時間低效甚至無效地做作業[3]。同時,受應試教育、“題海戰術”的影響,教師往往過于注重作業的數量,容易導致作業總量過大的問題,沒有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教學的規律。

2.4? 作業設計主體一元化

教師通常被視為作業的設計者、布置者,而學生則是作業的完成者與接受者,作業設計過程中較少有學生的參與。此外,多數作業為教師獨立設計,缺乏教師間的交流合作,因此,作業設計缺乏合作意識和跨學科整合意識。

2.5? 作業無反饋,評價體系不健全

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作業常常只是作為一種行為訓練的方式。由于日常工作較為繁瑣,教師通常只是判斷作業的對錯,而缺乏對學生錯誤原因的分析,忽視了學生在完成作業過程中的成長與變化,因此學生也無法通過完成作業得到真正的收獲與發展。

3? ?“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問題存在的原因

作業設計的有效性將嚴重影響作業的實施效果。當前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存在諸多問題,這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從教師層面分析,原因如下。

3.1? 教學理念沒有與時俱進

理念是行為的先導,正確的教學理念是有效開展作業設計的前提與基礎。由于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部分教師對新課改的內涵還未形成深入的理解,認為分數是最直觀的學習成果,為了使學生取得滿意的成績,平時的作業常常以鞏固強化知識為目的,所以仍然采用“題海戰術”,作業設計仍以知識為中心。同時,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沒有在作業設計中得到體現,長期枯燥無味的訓練導致學生喪失了主動探索知識的好奇心與積極性。

3.2? 教師的教學任務過重

許多教師的教學任務重、工作量大,除了要負責備課、上課、班級管理、課后服務等工作,還要參加各種會議、培訓、活動等,用于作業設計的時間和精力較少。部分資深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在完成日常教學任務方面還算得心應手,但是資歷較淺的教師還處于適應階段,對于作業設計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3? 部分教師缺乏作業設計能力

不同學者對小學數學作業設計有不同的理解。學者李楠楠認為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主要是教學的組織者根據小學數學學科的基礎性、發展性、生活性等特點進行的教學活動,不僅要在作業設計的量上進行控制,也要注重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等方面的滲透[4]??梢?,作業設計是一個綜合、復雜的動態過程,不僅包括對作業功能、類型、內容、數量、難易度等的統籌計劃和安排,還體現了教師對教育理念、學科知識等的理解與把握,因此對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通過實踐調查可以發現,部分教師缺乏作業設計的能力,隨意選編、改編作業,未充分考慮學生身心發展水平和本班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

3.4? 作業意圖不明確

作業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作業意圖是否明確,以及學生對于作業目的是否了解。在實踐調查過程中,常常能看到部分教師隨意使用教輔材料作為學生作業,并未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出調整,更別提作業設計的改編與創新了。如果教師對作業意圖和目的都不太明確,那么學生對于為什么要做作業、做作業有什么用想必也是不清楚的。經過日復一日的枯燥練習,學生終會喪失對作業的興趣,甚至喪失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

3.5? 忽略個體差異

有學者在調查中發現,作業質量出現兩極分化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師沒有對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予以重視。學生之間是存在個體差異的,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思維能力和學習基礎不同,這是每個教師都清楚的事實,但卻很難照顧到每個學生。如果教師對每個學生都布置一樣的作業,那么肯定無法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無法讓所有學生通過數學作業得到相應的發展。有的學校采用的是“保底+拓展”式作業模式,即在考慮普遍性的基礎上重視個性化和差異化發展,目前看來還是收效甚微。

4? ?反思與對策

設計出高效的作業是切實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的落腳點和出發點。作為一線數學教師,必須提高作業設計能力,設計出合理、適度、優質、有效的數學作業,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筆者通過相關文獻梳理和實地調查,對當前小學數學作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結合對“雙減”政策的解讀,以“最近發展區”理論、個體差異性原則等為理論基礎,提出以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策略,為一線教師提供參考。

4.1? 教育理念與時俱進

加強教師培訓,幫助教師建立正確的學生觀、教師觀和教育觀?,F代教育提倡“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教師應該認識到“以生為本”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在作業設計過程中要時刻考慮學生的發展性。在此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對學生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就顯得格外重要。教師通過分析學生的特點和實際需要,結合課程標準和教學目標,才能使作業設計具備正確的方向。

4.2? 開展作業設計教研活動

“雙減”政策特別強調要“將作業設計納入教研體系”,這需要教師予以高度重視,要像研究課堂教學一樣研究作業設計,提高作業設計的質量。學者張豐認為,要讓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用教研活動讓教師獲得參與感和體驗感。他提出在開展作業設計教研活動時,教師首先根據現場提供的教學內容獨立解讀,再進行作業設計,并寫出作業設計意圖;接著教研組教師交流討論作業設計并進行點評;活動后,教師應完善作業設計,并將討論生成的觀點和建議整理匯總成研究體會。這種基于共同課題的獨立設計與交流討論是有效開展作業設計教研活動的重要方式。

4.3? 增強作業設計合作意識

針對教師日常繁瑣的工作任務和部分教師缺乏作業設計能力等問題,可以采取合作的方式予以應對。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人的能力總是有限的,合理利用身邊的教育資源才能使教學效率最大化。學者李明潤認為,教師在作業設計過程中一定要與家長進行密切交流和溝通,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進程,并給予陪伴與督促,幫助孩子高質量完成作業[5]。除了家校合作,教師還應該注重師生合作與師師合作。學生不是作業的被動接受者,學生應該有選擇、承擔作業的權利和責任。因此,在進行作業設計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與其中,幫助學生在作業設計過程中獲得發展。如有的教師會讓學生參與作業設計,并選取個別學生設計的作業作為家庭作業,這樣的做法不僅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而且通過對學生作業的分析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與困惑。教師要明白,提出一個問題遠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此外,教師應該重視與同事間的合作,除了本學科教師,還可以考慮與其他學科教師合作。

4.4? 明確作業意圖與功能

教師要對作業意圖和功能心中有數,若教師對作業意圖和功能都不明確,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也多半是無效或者低效的。美國心理學家庫伯認為,作業有積極和消極兩方面的功能,積極功能主要有提高學業成績、增強學生對學科的重視程度、保持學習興趣、鞏固課堂學習內容、掌握學習方法、調節師生關系等。學者張豐提出,根據學生學習時段的不同,作業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而不同類型的作業也對應不同的功能,如周末作業能促使學生及時整理與應用知識,單元作業能促成學生整體學習并落實診斷與補償,積累性作業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6]。教師要轉變以往對作業意圖和作業功能的狹隘認識,豐富作業功能的外延,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將具有不同功能的作業有效結合起來。

4.5? 尊重個體差異,設計分層作業

個體差異是表現出來的一種相對穩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特有心理或生理上的特征,如認知能力、情感態度、行為意志等方面的不同。學者肖正德根據個體差異性原則提出,教師要在布置作業時考慮學生的不同發展水平、不同接受能力等,從而設計出具有一定層次性的作業[7]。教師要充分把握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并對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精準判斷和分層,且這個過程應該隨著學生的成長和變化進行動態調節,以滿足每個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根據“最近發展區”理論和個體差異性原則,教師應將作業分為A、B、C三類,設計A類作業時考慮普遍性、全面性,即滿足全體學生的基本需要,尤其要考慮后進生的學習水平,以滿足基本知識和技能要求為主;設計B類作業時考慮學習水平中等的學生,在保底的同時進行適度拓展;設計C類作業時則要體現創新性、拓展性和綜合性,培養學優生的創新思維和綜合能力。如在講授完“長方形的面積計算”一課后,教師可在A類作業中設置涉及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簡單實際問題;在B類作業中設計一些思考題,如“周長為10厘米的長方形,其面積可能是多少平方厘米”;在C類作業中可以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估測籃球場的面積并寫下此類問題的解決思路。這樣,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都能通過完成作業獲得不同程度的發展。

總之,教師應該意識到“雙減”不是目的,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才是“雙減”的本質。推動“雙減”政策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肩負的責任。

【參考文獻】

[1]周洪宇.“雙減”政策落地應回歸立德樹人初心[J].中國教育學刊,2021(12).

[2]魏文軍.數學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20.

[3]潘虹.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作業設計[J].教學與管理,2017(22).

[4]李楠楠.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研究[D].錦州:渤海大學,2017.

[5]李明潤.農村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問題、原因和對策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4).

[6]張豐.學習設計與作業設計:融匯“教”“學”全過程[J].人民教育,2019(23).

[7]肖正德.“減負”背景下有效作業的設計策略探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4(4).

【作者簡介】

陳艾琳(1997~),女,漢族,重慶人,成都大學師范學院小學教育專業2020級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師專業發展。

猜你喜歡
作業設計雙減小學數學
“雙減”出臺,校外培訓面臨巨震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一行到莒縣開展“雙減”工作專項調研活動
持續推動“雙減”,強化學校育人主陣地作用
蘋果園實現化肥農藥“雙減”的路徑選擇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探討
新課標下高中化學作業設計探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