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美術教學的策略研究

2022-06-12 03:25耿丹
民族文匯 2022年28期
關鍵詞:高中美術核心素養課堂教學

耿丹

摘 要:美術是人類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載體之一,運用美術傳遞情感和思想是整個人類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的文化行為,美術是一種分享人類經驗的特殊方式,是一種特殊的語言。普通高中美術課程能夠提高學生對自然物、人造物形態美的認識,增強學生對美術作品的內容、材料、形式、風格的多樣性認識,使學生從美術與生活的關系中,陶冶審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質。

關鍵詞:高中美術;核心素養;課堂教學

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以核心素養的培養為教學目標和教學指引,創新教學方法,改進教學形式,真正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讓學生的美術綜合實踐能力得以提升,促進學生藝術素養的發展,使學生真正成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全能型人才。

一、高中美術核心素養概述

在高中各學科中融入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重要教學方向,同時也是教師根本的教學任務。培養核心素養強調在日常的教學中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發展必需的能力與品格,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中不僅要擴充學生的知識儲備,還要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審美能力、文化思維、創意想象等能力的提升和發展。立足于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教師應該對一幅幅美術作品的創作進行剖析,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了解美術創作以及鑒賞的方式,感悟每幅作品傳遞出來的價值觀念,了解每一幅作品背后的文化內涵,體會蘊藏其中的思想情感,讓學生在高中美術鑒賞課程中獲得提升和發展,掌握五大藝術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和發展。

二、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美術教學策略

(一)以生為本,增強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

美術作為一種視覺藝術,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通過圖像傳達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在高中美術課程教學中,教師應該堅持以生為本的理念,引導學生對美術圖像進行解讀,不斷提高學生的圖像識別和解讀能力,提升學生的創作、鑒賞能力及綜合素養。美術是以線條、構圖、色彩、造型等為基本元素的一種藝術樣式,西方美術和東方傳統美術在視覺上有著明顯的區別,體現著不同的文化特點。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從不同類別或風格出發,對美術作品的視覺形象進行深度解讀,找出美術作品背后較為深刻的文化內涵,進而指導學生進行美術創作。高中美術教材將美術劃分為具象美術、抽象美術和意象美術,教師可以從不同美術類別培養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讓學生透過作品解讀內涵。

(二)實踐活動,提升鑒賞能力

為了真正提升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應該擺脫簡單的知識講解和相應的圖片作品展示,讓學生能夠切實地感受美術作品,在體驗、鑒賞與感受中,促進學生鑒賞能力的提升。教師設計多種多樣的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融入其中,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態度,也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既改善學生對美術鑒賞活動的認知,又增強學生對藝術的理解與欣賞能力。

如教師可定期帶領學生到本地的美術館參觀繪畫展覽,圍繞相關繪畫作品進行針對性的講解與引導,同時請美術館的工作人員為學生提供美術知識的講解,讓學生感受美術鑒賞的魅力,這對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提升學生的審美態度具有重要意義。再如教師可帶領學生進行戶外寫生,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鍛煉學生的繪畫基本功,這樣學生在創作時也能實現美術鑒賞能力的提升和培養。又如教師可以根據季節和天氣或是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切入點,制定相關的攝影主題,舉辦相應的攝影活動。這既避免傳統美術鑒賞教學的單一、枯燥,又有助于真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學生鑒賞能力、審美情趣的提升和發展,真正促進美術鑒賞課堂的高效化。

(三)結合創作,提升學生的美術表現能力

美術創作與鑒賞是一體的,是一個完整的過程。美術表現能力提升的方法有很多種,除了傳統的美術教學方式,新興多媒體技術在學生美術素養的培育中同樣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美術作品,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創設豐富活潑、充滿意蘊的美術教學氛圍,增強學生的美術表現能力,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

例如,講授中國瓷器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尋找和搜集瓷器制作的詳細過程,增強美術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增加學生的視覺沖擊力。此外,有條件的教師或學校還可以購買、儲備一些瓷器,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賞析,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記住它們的名稱及特點,了解它們的用途和制作過程。

(四)博采眾長,促進文化理解

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教師應該從作品出發,讓學生站在文化的角度理解、觀察、欣賞每一幅作品,了解美術畫作的獨特魅力,感受藝術文化的多姿多彩,真正讓學生形成尊重藝術、了解藝術、感受藝術的意識,并且對中華文化產生認同感,產生民族文化自信。高中美術鑒賞會涉及許多中外藝術作品,針對這一部分的教學,教師可以在博采眾長中豐富學生對中西方藝術文化的認知,真正讓學生了解美術畫作中的文化意蘊,促進學生了解各民族文化的內涵與精華,增強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與人文底蘊。

(五)整合資源,促進學生進行創意實踐

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漫長且復雜的過程,不是幾個作品和一兩節課就能完成的。因此,高中美術教師要想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就要積極整合資源,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發展學生的創作能力,提升學生的創意能力。在美術課程教學中,教師應以教材為基礎,依托強大的互聯網平臺,充分整合民間美術、鄉土美術,以及傳統美術等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例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將我國傳統的民間剪紙藝術引入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創意實踐,使學生在掌握基本剪紙技藝的基礎上,能夠結合人生經歷和生活經驗,充分發揮想象力,創作出更多優秀的藝術作品,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

三、結語

核心素養被置于深化課程改革的首要位置,培養核心素養就是讓學生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形成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需要的關鍵能力與品格。高中美術是一門藝術課程,更是培養學生審美情趣、核心素養的重要課程。

參考文獻:

[1]牛東艦.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美術鑒賞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教育界,2021(3).

[2]高愛麗.信息化背景下高中美術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實踐與思考[J].數碼世界,2021(1).

猜你喜歡
高中美術核心素養課堂教學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新課改后的高中美術教學反思
談高中美術鑒賞教育中審美價值的研究
民間剪紙在高中美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