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開展品德教育的有效性提升思考*

2022-11-20 01:59翁華珠
讀與寫 2022年35期
關鍵詞:道德品質品德教育群體

翁華珠

(福建省福州高級中學 福建 福州 350000)

在高中教育工作中,體育教育是其中重中之重,通過體育教育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身體發育、強化學生身體機能,從而確保學生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完成在高中階段的各項學習任務,促進高中生的健康茁壯成長。而為了進一步提升高中體育教育的質量,促進高中體育教育順利展開,則需要注重基于新課改教學要求展開體育教育的設計規劃,有效在體育教學當中融入品德教育,從而使學生身體機能得到發育的同時也能夠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促使學生的健康茁壯成長,并且使學生能夠成長為我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優秀人才。所以,需要深入探索以及剖析如何在當前新課改教學要求之下有效創新體育教學、有效在體育教學中融入品德教育,并且切實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從而為高中生群體的學習與成長而保駕護航,切實提高教育事業的質量與水平[1-2]。

1.高中體育教育與品德教育的關聯性分析

體育教育是高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高中生群體的健康茁壯成長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不但可以教會高中生群體體育技能,同樣也可以使之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進而達到促進高中生群體身體發育的目標。而針對于高中體育教學本身來說,其教學環境具有開放性、教學目標全面性、教學內容豐富性、教學形式多樣性的特征,同時在體育教學當中也能夠促進學生群體的人際交往,使學生群體在體育學科知識學習當中形成良好的團體意識、集體榮譽感。所以說,高中體育教育工作具有多重教育功能,通過體育教育工作不但可以使學生的體質得到強化,同樣也能陶冶學生情操,增強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強化學生群體的紀律性,而經過長期的訓練以及體育學科教育也能讓高中生群體形成良好的道德熏陶,進而切實提升高中生群體的道德品質。在實際展開高中體育教育中,不但可以幫助學生鍛煉身體,同時體育教師也會適當性融入思想品德的引領與教育,所以說高中體育教育與品德教育之間具有極強的關聯性,在高中體育教育當中能夠有效滲透品德教育,使高中生群體在集體運動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集體主義精神、在團體性的體育運動中增強彼此之間的友誼,在體育規則的學習中增強學生的紀律意識,在體育動作鍛煉的過程中培養學生一份刻苦的精神,達到鍛煉學生意志品質的目標,所以說高中體育教育可以促進品德教育的展開,不但能夠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樣也可以為高中生群體的健康茁壯成長而保駕護航[3-4]。

2.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滲透品德教育的意義

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高中體育教師要注重完善教育模式、豐富教育內容、更新教育流程,這樣才能保障高中體育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而在此過程當中,體育教師積極滲透品德教育則屬于一項創新性的舉措,通過品德教育在高中體育教育當中的滲透能夠有效推動高中體育教育工作實現改革創新,進而提升體育教育的效果,進而充分發揮出體育學科的育人功能??偨Y來講,在新課改背景之下高中體育教學中滲透品德教育的意義體現在如下兩點:

2.1 符合高中體育創新改革方向:在新課改教學要求之下,需要高中體育教育樹立起以健康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并且逐步引導學生群體樹立起終身體育的思想,從而在高中體育教育當中有效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全面引領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差異之間相互統一,幫助學生群體學習到豐富的體育技能、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進而保障高中體育教育取得良好的成效。與此同時,新課改的教學要求之下同樣也需要注重高中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改革,基于新課改教學要求摸索新穎的教育模式,所以便有必要將品德教育融入其中,從而以體育鍛煉過程作用于學生的身體發育、以品德教育作用于學生的思想道德成長,達到促進高中生群體綜合發育的教育目標,使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統一。所以說,在新課改的教學要求之下有效促進高中體育教學之中滲透品德教育充分符合當前體育教育工作創新改革的方向與發展趨勢,該項教育工作也成為提升高中體育教育效果的重要一環,對于促進高中生群體的全面成長與綜合發育具有積極的影響。

2.2 迎合學生道德品質培養需求:針對于高中體育教育工作來說,需要在教育工作當中有效樹立起健康第一的教育宗旨,不但需要培養學生群體的體育興趣、體育鍛煉習慣,同樣也需要教會學生體育鍛煉的方法,而在此基礎之上還需要做到促進學生的身心綜合發育,以此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目標。而健康第一的理念則離不開身心綜合發育,所以說需要注重在高中體育教育當中有效滲透品德教育,以品德教育引導學生群體的道德品質成長,促使學生群體形成正確的價值認知、道德品質,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處事方式,這樣才能為高中生群體的健康茁壯成長而保駕護航。所以說在高中生體育教育工作當中有效滲透品德教育充分符合對學生展開道德品質培養的需求,不但可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可以保障高中體育教育井然有序的進行,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也能夠兼顧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切實優化學生思想認知、價值追求,使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品質,為學生的茁壯成長而護航[5-6]。

3.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開展品德教育的有效性提升面臨的困境

3.1 教師群體的專業能力參差不齊。教師群體的專業能力在高中體育教育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否有效在高中體育教育中滲透品德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群體的專業能力,然而在實際當中當前高中體育教師群體專業能力參差不齊則是其中一項較為顯著的問題類型,同時也是有效在高中體育教育中滲透品德教育階段所面臨的困境。在實際中,主要表現為一部分體育教師群體所掌握的專業知識相對薄弱,因此其在進行體育教育工作階段無法有序推進課堂教育環節,同時也無法保障各個體育教育環節的流暢性,而若是在此基礎之上融入品德教育,則會導致課堂流程混亂、教學模塊無法順利展開等方面現象的產生,而這些現象顯然并不利于切實優化高中體育教育效果,同時也無法高質量完成品德教育,所以對于高中體育教育質量造成一定影響。除此之外,仍然存在一部分教師群體對于品德教育的認知不足,認為高中體育教育僅需要帶領學生做好體育鍛煉、學好體育技能即可,因此這一部分教師在展開體育教育工作階段也忽略了對學生展開品德教育,而這種單純注重體育鍛煉而忽視品德教育的方式,顯然也無法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對于保持高中生群體的身心健康也并無任何的促進作用[7-8]。

3.2 體育教學與品德教育各自為政。在高中體育教育工作中有效滲透品德教育屬于一項創新性的教育舉措,通過該項教育舉措不但充分契合新課改教學要求,同時也有助于推動高中體育教育實現改革創新,逐步摸索出新穎的教育形式,并且在高中體育教育當中有效圍繞終身體育的理念展開教學設計規劃,切實提升高中體育教學的效果。然而,高中教師群體展開教學工作階段則存在體育教育與品德教育之間各自為政的情況,這種現象并不利于促進教育工作的順利展開,同時對于體育教育以及品德教育之間的相互融合也并無任何益處。在實際中,主要表現為教師群體并未針對于體育教育與品德教育進行細致的設計規劃,存在一部分教師對于該項教育工作認知存在誤區,所以其在進行教育工作期間僅僅是單純的利用一節課的時間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而這種情況則將體育教育與品德教育之間相互分開,二者之間屬于獨立進行,并不利于達到相互滲透、互相促進的效果,因此無法有效促進學生群體的身心全面發展,降低了高中體育教育與品德教育工作的效果。

3.3 學生群體體育的鍛煉習慣較差。針對于高中體育教育工作來說,不但需要教師群體投入足夠的工作精力,同時也需要學生群體的全面參與,只有教師與學生群體的共同努力才能保障教學過程順利進行,所以說高中體育教育需要在新課改教育理念的引領之下形成師生之間共同參與的教育模式,這樣才能保障體育教育的順利進行,進而在此基礎之上融入品德教育。然而在實際當中,則存在一部分學生群體缺乏體育鍛煉習慣,這種現象的產生則會對于體育教育的正常進度造成影響,致使學生群體在進行體育學習階段態度不端正、參與體育運動不積極,不但會影響到學生群體體育技能的形成,教師同樣也無法在此基礎之上有效融入品德教育,所以自然無法切實提升體育教學中品德教育的有效性,對于推動高中體育教育工作的創新改革也并無任何益處。

4.新課改下高中體育教學開展品德教育的有效性提升策略

4.1 強化教師專業能力,樹立終身體育觀念。在新課改教學要求之下,需要教師群體細致規劃與設計高中體育教育的各個環節,并且有效在集中滲透品德教育,以此來促進高中生群體道德品質的成長發育,并且提高品德教育的有效性,這樣才能促進新課改教學要求得到貫徹落實,優化體育教育成效。而在實際展開教育工作階段,首要任務便是強化教師群體的專業能力,著重為學生群體樹立起終身體育的觀念,這樣才能加強學生對于體育相關知識學習的認知,使學生在學習體育知識的同時接觸到道德品質教育,促進學生群體學習質量得到提升。如:可以針對于高中體育教師群體展開具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使之通過公開課學習、行業交流大會、互聯網資料學習以及學術研討等方面渠道加強對于體育教育的認知,學習如何在高中體育教育中展開品德教育,進而切實提升高中體育教育質量與水平,有效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以及體育綜合能力[9-10]。

4.2 完善體育常規教育,抓好學生道德品質。為保障高中體育教學的順利進行,并且在其中有效融入品德教育,教師也需要注重切實抓好常規體育教育,并且在常規體育教育當中穿插性滲透品德教育,進而切實抓好學生道德品質,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如:展開團體活動階段,教師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展開對抗性運動階段,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頑強拼搏精神;展開耐力性運動階段,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吃苦耐勞精神,通過這種教育方法,可以保障高中體育教育的順利進行,提高體育教育質量的同時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4.3 培養學生體育習慣,促進學生綜合發育。為了進一步促進高中體育教育的順利展開,提升高中體育教育的質量,教師也需要注重有效培養學生群體的體育鍛煉習慣,引導學生群體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每一次體育鍛煉之中,進而保障高中體育教育取得更加良好的成效。如:教師可以適當性給學生布置每日的體育鍛煉任務,讓學生堅持每天參與體育鍛煉,從而通過經年累月的鍛煉形成良好的體育習慣,同時也讓學生在長期參與體育鍛煉當中加強對于體育的感悟與認知,讓學生形成吃苦耐勞的精神與堅韌不拔的毅力,用以達到鍛煉學生道德品質的效果。在實際中,教師需要注重體育教育與道德品質教育之間相互穿插交替,這樣不但可以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樣也能保障教育過程更具條理性與層次感,實體與教育與品德教育之間相互滲透、互相影響,共同促進學生身心的綜合發育[11-12]。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體育教育中教師需要著重滲透品德教育,通過品德教育完善體育教育的各個環節,進而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培養學生道德品質,切實保障高中生群體的身心綜合發展,達到優化高中體育教學質量的目標。所以在本次論文研究當中細致分析與探討了如何基于新課改教學要求之下切實提升高中體育教育中品德教育有效性的策略,用以共同探討交流。

猜你喜歡
道德品質品德教育群體
品質培養勢在必行
哪些群體容易“返貧”——受災戶、遇困戶、邊緣戶
認清虧欠問題——對參與近期香港暴亂的青年群體之我見
在解決“道德沖突”中升華小學生道德品質
注重培養體系構建 提升品德教育質量——基于“互聯網+”的品德教育實踐策略
“群體失語”需要警惕——“為官不言”也是腐敗
新加坡小學品德教育目標芻議
中間群體
淺談小學品德教育
“好奇”的代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