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平臺支持下的數學課程課外作業設計分析

2022-12-16 15:00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第十一小學王立新
新教育 2022年32期
關鍵詞:課外作業數學課程網絡平臺

□ 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第十一小學 王立新

“雙減”背景下,新課改對小學階段的課外作業布置進行了嚴格的規范,作業量的減負并不意味著影響作業的完成效率。保障效率是一方面,如何改變如今的作業設計策略更為關鍵[1]。受到互聯網思維的影響,作業的呈現形式和完成模式有了更大的突破,將網絡平臺靈活應用起來,為小學數學課外作業的設計提供多種可能性,是目前突破發展困境,滿足教育教學需求的一大保障。

一、網絡平臺支持下數學課程課外作業設計的取舍

1.取多維,舍傳統

傳統小學數學課外作業設計沒有太多可操作渠道,通常都是以普通的紙面形式呈現,其他類型的課外作業少之甚少。而決定依靠互聯網發展,改變傳統的作業設計模式,就需要從設計渠道和設計方式入手進行根本性的改變?!叭《嗑S”是指新的課外作業設計要學會使用多維立體的網絡平臺,將作業以更為多元化的方式呈現出來?!吧醾鹘y”不僅是指改變傳統作業的模式和完成方式,還在于作業內容形式的改變,要在傳統作業內容和形成模式的基礎之上,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作業設計[2]。觀察傳統的作業設計內容和設計模式,會發現大部分沒有網絡平臺參與的課外作業設計都處于固化狀態,即便有部分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也多為教師的自我選擇或者課程需要,學生課內課外作業的完成度和完成效率都很優質,但并不是因為課外作業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是課內外作業之間的差距并不明顯,其作業形式和作業內容都很統一,學生回歸到家庭學習之后,還是要用課堂學習的眼光和狀態來完成課后作業任務,雖有減負任務在前,但實際學生的思考壓力和精神壓力并沒有被減輕。所以網絡平臺支持下的數學課程課外作業設計需要對作業思維和作業形式進行根本的改變。

2.取個性,舍統一

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外作業設計對于學生個性發展和能力培養存在嚴重不足,通常情況下一個班級內部的學生在課外作業的布置內容、作業量、作業模式的設計上都完全相同,學生完成統一的課外作業,不考慮學生本人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叭€性”是指著重考慮學生個體的發展,考慮學生的個人課外作業完成能力,根據學生需要來布置課外作業?!吧峤y一”是指徹底改變統一布置作業和統一完成作業的教學意識,不要過多讓學生依賴筆頭的書寫任務完成課外作業,而是要讓課外作業盡量新鮮和多元化??偨Y傳統課外作業設計和實踐過程中的問題會發現,作業的作用發揮會受到作業類型的限制,內容不豐富會導致作業的作用發揮有限。數學課程本身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較高,而數學課程的學習也不僅僅在于得出問題的答案,問題的解答過程顯然更為重要,但是這樣獨特的學科教學特點卻沒有體現在課外作業的設計上。通常教師布置的課外作業類型并不豐富,表面上是在減輕學生的課外作業負擔,但實際上卻沒有發揮出作業應有的帶動作用。

3.重質量,輕重量

課外作業負擔并不僅僅體現在作業量上,受到減負目標的影響,當前小學階段數學課程課外作業的布置量較此前有了明顯的減少,但是學生的作業負擔卻并沒有因此而減輕。作業整體難度高、書寫量大、內容緊湊等等都是增大學生負擔的原因。作業負擔重,學生在完成的過程中就可能出現主觀臆斷,會影響作業的完成效率和完成質量。因此在靈活使用網絡平臺的過程中,要求教師要重視課外作業質量,減輕課外作業的整體負擔。課外作業的目的是幫助學生鞏固已學知識,讓學生主動預習新的內容,并在現有學習基礎之上進行拓展。因此數學學科的實用性和實踐性特點要著重強調,在課外作業設計的過程中,利用多種網絡平臺,為學生提供合理應用場所,展示學生的學習和解決問題能力,將原本固態化的課程作業模式變得靈活和多變,讓學生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圍內完成不同體量的課外作業任務。

二、網絡平臺支持下數學課程課外作業設計的特點

1.全面及時性

互聯網本身信息數量巨大,傳播速度快且內容龐雜,而網絡平臺又承擔著信息傳遞和展示的任務。因此在互聯網平臺的支持下,數學課程課外作業也對應具備了全面及時性的特點。首先,學生的作業模式發生了改變,不再需要將所有的課外作業都以書面形式展示出來,可以將作業上傳到對應的網絡平臺上,快速上傳、收集,提高了作業的完成和閱覽效率。其次,方便了教師對學生的課外作業進行分類儲存,每個學生都能在平臺上建立自己的作業檔案,教師在批注和檢查學生作業時,可以調取以前的作業進行對比[3]。不再需要對學生作業完成度進行橫向對比,而是改為了個體縱向對比,加強了課外作業的實際應用效率。

2.互動趣味性

互動性和趣味性是網絡平臺獨有的特點。首先,互動性主要體現在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課外作業在完成的過程中,教師的參與度是可調和的,但是這一點在傳統課外作業設計過程中并不多見,因為傳統作業模式不具備超越空間的互動能力。有了網絡平臺作為根據地,再加上當前家校共育模式的應用,學生在完成課外作業時,也能跟教師保持良好的溝通。作業完成過程有了保障,最終的結果更能體現學生本身的能力,而不是在強求之下按照硬性作業要求給出的模式化成果。其次,是趣味性,這點主要體現在平臺的選擇上,很多教師在進行課外作業設計時,會先對設計應用的場景進行把握,依托平臺或者應用場景來進行對應的作業模式設計,讓學生以不用形式完成課外作業任務,視頻、動畫、設計等都是可取的作業模式。不同學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完成課外作業。這樣既能夠保障題目的實際應用有效性,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針對靈活性

互聯網平臺的優勢在于可以容納不同選擇、不同學習模式的所有學生,教師不再是一對多的責任主體,而是成為了問題的提出者和引導者。教師提出任務和作業內容后,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如何完成或者選擇完成度。不同的任務或者同樣的任務不再是以復制粘貼的模式傳遞給每一個學生,問題變成了可以被選擇和改變的形式,學生的主動性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這里所說的“針對性”是指學生的作業任務與學生個人的對應度有所加強,在傳統的課外作業設計過程中,教師很難為學生個體進行作業設計,即便是以學生學習成績來劃分不同的作業完成群,其完成度也有待商榷[4]。而受到互聯網平臺的影響,教師不再需要對作業進行主動分層,學生也不再需要進行被動完成。平臺將作業內容和作業類型展示出來,學生從自身能力出發對該問題進行適當地解決,同一類問題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解決方案,而教師需要從解決方案的落實情況入手,對問題答案進行分析。

三、網絡平臺支持下數學課程課外作業設計的策略

1.以網絡平臺為載體,豐富課外作業內容

網絡平臺除了可以成為課外作業完成和實踐的主要平臺之外,還能夠為小學數學課外作業的實踐提供必要的基礎信息和資源保障。但是以往的教學環境中沒有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平臺支持,如今課外作業設計的改革正好彌補了這一空缺。小學數學教師在對課外作業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重視對網絡信息的收集,不斷提升自己的網絡應用水平和平臺利用能力。豐富課外作業內容一共有三個要點需要注意,第一點是要選取積極的、正面的網絡平臺知識和信息作為課外作業的內容穿插進去,拉近學生與作業任務之間的距離,提高學生的作業完成興趣。如一些短視頻平臺,伴隨著這些平臺的發展,逐漸出現一些有意思、有應用價值的科普視頻,其中不乏對小學數學有教育意義和應用價值的內容。教師在準備課外作業之前,要對這部分視頻內容進行篩選,選出學生可以掌握和吸收的視頻,作為作業指導視頻傳遞給學生,學生可以利用這些科普和教育視頻來完成部分課程的預習,然后將自己從視頻中吸收到的知識以紙面形式呈現出來,這是傳統課外作業設計和新模式下課外作業設計的一次有效結合。第二點是盡量靈活應用網絡平臺,將網絡平臺的積極性和多樣性展示出來。網絡平臺的一大優勢在于能夠將不同類型、不同狀態的知識和想法匯聚在一起,這無疑為學生的課外作業設計提供了更大的展示空間,在這樣的平臺中,學生能夠利用自己熟悉甚至是感興趣的方法來完成作業,在提高課外作業完成效率的同時還提升了作業的多樣性。以分數學習為例,生活中有很多用到分數的例子,如空氣污染、水污染等有關數據都可以用分數來呈現,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多收集資料,查找可靠的空氣污染數據和信息,并以分數的形式將有用數據整合起來,組成一個空氣污染數據庫,不同類型的污染和不同程度的污染都可以用對應分數表示[5]。除此之外,還可以與其他學科相交融,鼓勵學生做一些動手實驗,并錄制小視頻發送到網絡平臺上,空氣、水、油脂等物質交匯在一起,可能會產生美妙的化學反應,而學生可以在實驗的過程中,親身體驗不同成分的物質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最后利用分數形式將所使用到的物質表達出來。這樣的課外作業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主動學習能力和知識匯總能力。第三點是要充分聽取學生的意見和想法,靈活調用和適當調整課外作業對網絡平臺的應用情況。網絡平臺實際上是提供給課外作業一個靈活的線上展示空間,但是線上和線下的作業完成情況應當保持基本平衡,教師在應用網絡平臺進行課外作業展示的時候,需要根據學生的完成度和興趣度靈活調整平臺的使用率,要保證學生在不脫離課堂和實際教學空間的基礎之上,利用網絡平臺展開更為多元化的內容學習。

2.以網絡平臺為基準,釋放小學數學能力

小學數學雖然有很多知識點較為基礎,但是課外作業的能力絕不僅僅是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和預習知識點,有了網絡平臺的支持,小學階段的課外作業可以帶來更強的作業效益,促進學生的課程實踐能力。比如“加減乘除”這一單元,在生活中的應用隨處可見。教師可以在這一單元設計靈活的課外作業,將小學數學知識體系的基本能力釋放出來。以“加減”這一單元舉例,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定期發現生活中應用到加減式的例子,比如跟隨家長買菜,或者生活中其他的數學應用場景,一旦發現便在平臺上記錄下來,每天定期記錄并上傳自己“生活中的加減式”,日積月累,每個學生都擁有了自己的加減式小集合,并且每個學生的加減式都不同,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觀察情況和運算情況進行評價,這樣一來即完成了課外作業任務,還能夠借助網絡平臺建立學生自己的作業小基地,讓學生在學習和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不斷積累成就感,提高自己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

3.以網絡平臺為依據,減輕學生作業負擔

小學數學課外作業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強調主觀能動性,積極利用網絡平臺來建立課外作業體系,以基礎知識點為基準,建立班級的數學題庫,在平臺上本班級的成員可以自由瀏覽。以“平均數”這一小節的數學知識為例,教師可以先在網絡上收集不同的平均數運算例子,將其囊括到題庫中,并建立專門的“平均數”欄目,在學生日常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必要進行過多課外作業拓展的情況下,都可以自由從題庫中抽取題目進行練習,數據庫按照難易程度進行劃分,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從中選取題目進行練習。第二天將自己的練習成果上交給教師,由教師打分并將每個學生的成績和題目選擇程度標注清楚。低等級的學生在不斷練習之后向更高等級方向發展,教師可以通過數據庫平臺觀察到學生的發展和變化,并對應給予獎勵。這樣的模式能夠增強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也減輕了學生的作業負擔,數據庫中的題型是全面的,學生只需要根據自己的水平選擇對應數量和難度的題型來完成,即便學生最開始選擇的題型很少,數量不高,但是伴隨著不斷的訓練,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一定會有所提升,并且精神上也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小學階段數學課程的學習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的關鍵階段,課外作業的設計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而如何更好地應用互聯網平臺來加強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提供靈活的成果展示平臺,是未來小學數學教師在作業設計過程中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提出了三點較為宏觀的應用策略,希望可以為后續該課題的研究和發展提供一些參考。

猜你喜歡
課外作業數學課程網絡平臺
雙減政策下的課外作業設計策略
基于在線教育技術下的大學數學課程預習
利用繪本優化大班數學課程之淺見
網絡平臺支持下初中語文翻轉課堂教學研究
大學數學課程思政教學的探索
讓鐘表發展史走進數學課程思政課堂
小學數學低年級課外作業的設置與優化分析
網絡平臺犯罪及其治理對策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網絡平臺打開代表履職新視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