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畬族民歌的發展困境與傳承路徑

2023-02-20 10:19斌,熊
皖西學院學報 2023年6期
關鍵詞:云梯畬族民歌

汪 斌,熊 輝

(1.安徽省寧國市云梯畬族鄉中心小學,安徽 寧國 242332;2.皖西學院,安徽 六安 237012)

一、安徽畬族的發展概況

安徽皖南寧國市云梯畬族鄉是安徽省唯一的少數民族鄉,其畬族人口占全省畬族人口的96%,20世紀90年代初,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云梯畬族鄉于1992年11月10日正式成立。全鄉面積51.1平方公里,水田2300畝、山場66899畝,人均7分耕地、10畝山場,是典型的山區鄉。境內土地肥沃,盛產山核桃、筍干、毛竹等,農林經濟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一)畬族的歷史淵源

畬族是一個被動的稱謂,“畬”字在漢文史書出現很早,《詩經》中的《周頌·臣工》記有“新畬”,《周易·無妄》記有“不耕獲,不菑畬”?!稜栄拧め尩亍方忉尀椤疤锶龤q曰畬”,《說文解字》解釋為“畬,三歲治田也”。以上記載“畬”字有個共同的含義,即剛開墾耕種過二三年的田,俗稱熟田(地)。宋代范成大《勞畬耕》記載“畬田,峽中刀耕火種之地也”。南宋劉克莊《漳州諭畬》記載“西畬隸龍溪,就是龍溪人也,南社隸漳浦,二畬皆刀耕火種”?!堕L汀縣志》記載“畬民一般在春分以前放火燒山,播種五谷”[1](P12-13)。

畬族是我國56個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國的福建、浙江、廣東、江西三個省,零星分布在湖南、湖北、貴州、安徽等省[2](P110-111)。畬族遠源于漢代的“五溪蠻”。漢晉時期,“五溪蠻”的一支首先進入粵東。在唐代又有源自“五溪蠻”的“莫瑤”,由湘東南遷入閩贛交界地區,他們在宋代形成畬族。對于畬族的歷史,學術界有畬瑤同源的說法,認為瑤之始祖即是畬之始祖,即傳說中的盤瓠[2](P36-38)。有畬族史歌之稱的《高皇歌》(又稱“盤瓠王”歌)。就以歌的形式來傳承本民族的歷史,這首史歌中有這樣一段歌詞:

金蟲背梁一綹烏,五色花斑似彩布;

紅綠白黃生的好,皇帝取名叫盤瓠;

二人成親幾多年,養出三崽人端正;

還有一女桃花樣,帶上金殿來討姓;

大崽隨爹號姓盤,二崽籃裝便姓藍;

第三個崽將一歲,皇帝殿里討名來;

雷公云頭響的現,筆頭落紙便姓雷;

當初出世在朝中,靚養三男女一宮;

招親在殿為夫婦,女婿名字便姓鐘。

以上這段畬歌歌詞主要介紹了畬族的起源。民歌中唱出了盤瓠問世與三宮主為婚后生育三男一女,即長子“盤自能”、次子“藍光輝”、三子“雷佑”、第四女“盤龍龍”招“鐘志深”為婿。此四者是畬族的四位始祖。

(二)安徽畬族鄉與畬族人口規模概況

云梯畬族鄉屬天目山和黃山余脈交錯形成的山區丘陵地貌,地勢東高西低。地面海拔一般在150米~450米,最高點位于龍王山,海拔1587米。云梯畬族鄉隸屬于安徽省宣城市寧國市,地處寧國市東部,東南與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於潛鎮、太陽鎮交界,西北與仙霞鎮相依,東北鄰近浙江安吉縣章村鎮[3]。云梯鄉區域總面積51.1平方千米,境內多依山而建梯田高聳至云霧繚繞的山間,恰似云間的梯田,云梯之名稱由此而來。

畬族人自清光緒年間至民國初年陸續從浙江、福建遷徙至寧國東部云梯鄉等地以來,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寧國畬族民眾主要有藍、雷、鐘三個姓氏,云梯藍氏畬族主要有三支,現存浙江蘭溪市《藍氏宗譜》記載:清光緒年間,蘭溪藍氏遷入寧國云梯白鹿村,繁衍至今已有六代,這一支現有人口100余人。白鹿西坑藍氏是由蘭溪西方塢畬族村一家五口于光緒十九年(1883年)遷徙于此,已歷經七代人,人口達70余人。千秋村銅嶺關藍氏是由浙江景寧畬族自治縣遷徙至此,已歷經六代,發展至100余人。云梯雷氏畬族主要有兩支,一支是光緒十三年(1887年)從浙江桐廬縣遷至千秋村銅嶺關,已歷經六代,另一支是清光緒年間從福建浦城遷至白鹿村落花塢雷氏,已歷經六代。與浙江毗鄰的仙霞鎮鐘氏主要有兩支,一支是一百多年前從福建浦城縣遷徙至云梯獨山頭的鐘氏,已經繁衍至第八代,另一支是清光緒年間(1883年)由浙江淳安縣遷徙至千秋村的鐘氏,已歷時六代人[4]。2012年云梯畬族鄉統計資料顯示:2011年末人口6110人,其中畬族人口1823人,占全鄉總人口的29.8%,千秋畬族村人口1173人,其中畬族人口814人,約占全村人口70%;2023年云梯鄉統計資料顯示:云梯畬族鄉總人口6100余人,其中畬族人口1800余人。

二、安徽畬族民歌的發展階段與主要類型

(一)安徽畬族民歌的發展階段

云梯畬族有自己的民族服裝和語言,但沒有自己的文字,通用漢字。他們對外一般講云梯、仙霞一帶地方方言,族內通話仍以畬語為主。畬族文學主要是民間口頭文學,其中以山歌、神話和傳說最有特色。畬族人善歌,畬族民歌是民間文學與民間音樂的結合,畬族民歌即成為畬族口頭文學傳播的媒介和橋梁[5]。畬族人民認為畬歌與語言同生,畬族稱歌唱為“歌言”,歌言者,即以歌表言,歌即言。說明畬族音樂與語言的產生可能是同步的,在長期的社會生產生活中,畬歌與社會生活共同生長。畬族認為“歌言原是祖宗禮”,這“禮”,顯然是一種約定俗成的秩序,一種為畬族人民認可且世代得以自覺遵循的規矩[6](P13-14)。傳統民歌世代口口相傳,每逢喜慶日便以對歌祝賀,喪葬以哀歌悼念。2010年7月,寧國市云梯畬族民歌入選第三批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云梯畬族民歌歌詞內容非常廣泛,歌詞古樸自然,清新活潑,充滿山野氣息。歌詞中含有大量畬族人民自己創造的詞匯,不經精通畬族文化人士的翻譯解釋,一般人很難讀懂和理解歌詞所表達的情趣和意境。游文良在《畬族語言》中指出:從歷史的角度,畬語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隋唐時期的古代畬語,第二階段是宋元時期的近代畬語,第三階段是明清至今的現代畬語[2](P309)。在此基礎上,可將畬歌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1.遠古時期

這一時期主要體現在畬族祖傳的歷史長歌中,主要作品有《高皇歌》,又稱《盤瓠歌》《盤古歌》等,歌詞長達四百多行,說明畬族祖先從廣東潮州鳳凰山繁衍子孫后代,遷徙到福建、浙江等地的故事,這一時期的畬歌承擔著傳承民族歷史的作用,時刻教化著畬族民眾不能忘記祖先[6](P72)。

2.隋唐時期

這一時期是畬民在潮州居住時期,廣東潮州是畬族先民的發祥地。唐代中期至宋代,畬民的政治、軍事、勞動生產有了很大的發展,生活更加平安歡樂,人口大增,由南征的三萬多族眾增加到一百多萬族眾。在這種情況下畬族先民的民歌又有了很大的發展,主要是歌唱自己的首領、家族勢力和安詳的生活。

3.宋元時期

這是南方畬族民眾受到朝廷鎮壓,逃離潮州散住福建、江西和浙江等地。雖然各方面有了新的發展,但受民族歧視比較嚴重,畬民逐漸被封建統治者納入統治范圍,這時候的畬族民歌以訴苦為主。除了懷念舊地之外,畬族的民歌內容也有了較大發展。

4.明清時期

明代以后,畬族移民主要進入閩東、閩北、浙南、贛東北各地,通過長期的畬、漢交往,近代畬民族文化中逐漸融入了漢人的生產生活習俗[2](P307)。因此,畬歌中也逐漸出現漢民族文化的內容,如《元朝十八帝》《明清紀事歌》《清朝十皇帝》《末朝歌》《長毛歌》《劉基尋將》《八仙過?!贰赌棠飩鳌返?。

5.新中國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畬民享受民族平等的權力,政治、經濟和生活上徹底翻了身,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變化更大。畬族民歌隨時代變遷有了新的發展,新的民歌曲調產生了。如:《畬鄉好來畬鄉美》《竹海林聲》《唱不完畬鄉的好春光》和《敬酒歌》等,反映了畬民的新生活和畬鄉新面貌。

(二)安徽畬族民歌的主要類型

畬族民歌是畬族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創造的口頭文學,是畬族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畬族文化傳承的重要方式,在畬族遷徙和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文化紐帶作用。它記錄著畬族民眾世代繁衍生息的歷史,傳遞著畬族人民溝通感情、凝心聚力、以歌傳知、揚善懲惡、比睿斗智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獨具特色和魅力的民間藝術。

云梯畬族民歌一般為老人口傳、無文字記載。經云梯畬族民歌傳承人藍開友先生多年收集、整理,逐步有了文字記載。云梯畬族民歌的演唱形式多為獨唱和男女對唱,一般為一領眾唱、多人齊唱等清唱形式,沒有樂器伴奏。云梯畬族民歌還有一個獨特的唱法,“假音”演唱,這種唱法在云梯地區已不多見。云梯畬族民歌的曲調抒情優美,節奏多變、自由,旋律起伏較大,構成了獨特的閩皖調特色。一般為五、六度大跳,尾音一般落在“3”音上,屬民族角調式,也有少量羽調式和徵調式。值得注意的是,云梯畬族民歌(原生態歌曲)的音調系列一般為四音系列(如一首歌中只有1、3、5、6四個音,而沒有2、4、7三個音或一首歌中只有3、6、1、2四個音,而沒有4、5、7三個音),而不是漢民族的五聲系列(1、2、3、5、6)或七聲系列(1、2、3、4、5、6、7)。正是這些“回聲”音調系列,構成了云梯畬族民歌與其他民族民歌的區別。

藍雪菲教授主張從民俗文化角度,按照約定俗成的原則,對參與者、發生時間、場合、內容、方式、目的諸方面因素加以綜合考慮。她將畬族民歌分為嬲歌,婚嫁音樂、喪葬音樂、醮儀音樂等四大類[6](P65)。結合安徽省宣城市寧國市云梯畬族鄉民歌演唱的實際,大致可將其分為史歌、情歌、婚俗歌、敘事歌、哀歌等五類。

1.史歌

古時候能以歌代言,隨時隨地就能自編自唱。畬族的民歌起源比較早,早在三皇五帝的第三帝高辛帝(即顓頊之后)時期,畬族就已產生了樸素的民歌。古老的畬族對高辛帝非常崇拜,從那時起就產生對高辛皇歌功頌德的民歌。

畬族最主要的史歌《高皇歌》第一部分是歌頌古人改造自然,為人類造福的功績?!陡呋矢琛烽_頭的唱詞如下:

盤古造天苦哀哀,毛日毛也造出來;(毛:是“沒”)

造出水火土三寶,人著樹葉青苔苔;(首:是“穿”)

造出田地分人耕,造出大路分人行;(分:畬語讀“奔”是“給”意。)

置立皇帝管天下,置立人民白樣姓。

高皇歌接著唱的是畬族民眾古時候在廣東潮州情況,其部分唱詞如下:

廣東路上是祖墳,蔭出藍雷鐘崽孫;

京城人多難做食,送落潮州鳳凰村;(難-食:是“難做吃”)

送落潮州鳳凰山,伓使納稅幾清閑;

作田種山無納稅,自重自食是神仙;

鳳凰山上一朶云,毛年毛月水噴噴;

山乃開光毛鳥食,家中何崽又何孫。(何:畬語是“有”的意思)

高皇歌也記錄著逃離潮州散住福建、浙江、江西的歷史,起部分唱詞如下:

福建六府管連江,古田田土十分粧;(粧:畬語是“肥”的意思)

藍雷三姓名聲大,個個都是做官郎;

景寧世界是難當,兄弟大利上字倉;(大利:即“大家”意思)

寧倉又在平洋地,回顧迎轉水茫茫。

通過以上這些古老的傳唱,能夠看出畬族悠久的歷史,畬族民歌的起源不是偶然的,是來源于生活和勞動的實踐。它教育著一代代畬民要銘記祖先的佑護,傳承畬族艱苦奮斗的精神[7]。

2.情歌

畬族古時候就主張自由戀愛。情歌就是畬族男女青年以歌代言,通常是由男女二人對唱,歌詞內容多是表達男女愛慕之情?!扒楦?通常是借某種事物來傳達男女感情,在對歌時,男歌手將女歌手通稱為‘娘’,主要有念娘歌、想娘歌、尋娘歌、送娘歌、采花情歌、帶歌和看燈歌等?!盵8]

3.婚俗歌

畬族的婚俗上除了陪嫁的東西不同之外,還有婚俗民歌,這也是畬族獨特的一個方面。畬族婚俗歌主要有迎親攔路對歌、赤郎唱借餐具歌、行郎歌、勸酒歌和鬧洞房歌等。攔親對歌主要是由赤郎來完成。向女方東家借餐具的歌必須是由赤郎來唱。在女方的酒宴中,以赤郎為代表必須向新娘的長輩、親友和村里人勸酒,赤郎必須唱勸酒歌,唱詞如下:

赤郎(男):四四方方一坪樣,當央兩口好龍塘;

烏云遮月一對寶,一對鴛鴦水面上。

女歌手:借使鑊灶一坪樣,鐵鑊兩口似龍塘;

桶蓋圇圇一對寶,水勺舀水水面上?!璠9](P335)

4.敘事歌

“敘事歌”內容不僅廣泛,而且篇幅比較長,常常伴隨事物的發展即興而歌。敘事歌的內容有:“神話傳說歌”“歷史要聞歌”“生活故事歌”“小說歌”和“時政歌”等。拉雜歌的內容有:《拆謎歌》《茶歌》《兒歌》和搞笑方面的《大講歌》等。

5.喪葬歌

喪葬歌,又叫哀歌,是最具有畬族特色的,哀歌是長輩去世唱的一種歌。畬族家老人去世入棺后棺木放置堂屋中央,四周留有空道,除了供做道場時用外,守孝群眾中的歌手就坐在棺木周圍唱哀歌。有基本定型的曲調,歌詞是由歌手隨時編唱的。歌詞內容主要是對死者歌功頌德,對死者的哀思,有的是教育子孫應孝順父母大人。

此外畬族民歌的開頭會有序歌,接著每部分都列小標題,有的是尾歌;有的分為:歌頭、正歌、尾歌;有的分層次“一、二、三……十”有的直接從頭唱道尾。

三、安徽畬族民歌面臨的發展困境

畬族民歌是畬族人民世代繁衍生息,沉淀下來的寶貴文化財富,是中華傳統文化瑰寶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受城市化與現代化進程的影響,傳統的紅白喜事風俗已逐漸被現代化生活方式取代,加上新興的娛樂方式層出不窮,許多年輕人已經不再關注和學習傳統畬語與畬歌,導致安徽畬族民歌面臨諸多發展困境。

(一)傳承人老齡化和斷層化

畬族民歌的傳承人是這項非遺的傳承主體,“在一個尚無自己文字的民族里,傳承人常常扮演著忠實傳承歷史的史官的角色。一個民族的歷史知識的傳遞,主要是通過他們來完成的?!盵10]面對這些民族的歷史文化遺產,云梯畬族鄉的年輕人并不感興趣,因為畬族民歌不能解決眼前的生存問題,他們更愿意在外務工維持生計,而不愿意學習畬歌。此外,由于現代生產生活方式的變化,云梯畬民的生活與娛樂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民眾精神娛樂的形式與內容也都發生了變化,可選擇的內容與形式越來越多樣化。導致畬族民歌的傳承面臨困難,目前云梯畬族鄉能唱畬歌的都已五六十歲,非遺傳承人藍開友今年已84歲,傳承人群的老齡化與斷層化是目前畬歌面臨的最大困境。

(二)民歌傳唱的語言運用氛圍減弱

語言是民族文化的標志和重要特征,畬族語言是畬族人民在漫長的生產生活中發展起來的[11],語言這種非物質形式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媒介,因此,畬歌與畬族語言密不可分,畬族民歌是畬民用畬語口頭創作而成,但是在當今社會高速現代化的過程中,畬族語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就云梯畬族鄉而言,當地中小學教育以普通話為主,畬語的語言運用氛圍減弱,孩子們不會說畬語更不會唱畬歌了,久而久之,真正能夠講畬族語言的就只剩下五六十歲以上的老人了,使得畬族民歌的傳承與發展變得更為困難。倘若畬語的生存空間消失了,畬族民歌的社會認可度也將隨之下降。

(三)缺乏資金支持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是一項系統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畬歌在當今社會很難產生經濟效益,畬族民歌的傳承和發展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首先,非遺傳承人需要基本的生活保障,讓他們安心于畬歌創作,其次,畬歌歌會組織需要經費支持,最后,培養傳唱畬歌人才需要長期的資金注入。但云梯畬族鄉地處大山深處,當地經濟條件十分有限,缺乏資金支持成為制約其發展的因素之一。沒有持續的經費投入,很少人會愿意學習畬歌、傳唱畬歌,進一步傳承與發展畬歌就會更加艱難。

四、安徽畬族民歌的傳承路徑

在非遺保護工作的啟動下,政府是傳承保護畬歌的主體單位,但僅靠政府一方力量,還遠遠不夠,應結合多方面力量保護畬族民歌,從而傳承和發展畬族文化事業。

(一)發揮民族學校教育功能

在云梯畬族鄉小學開展“非遺進校園”活動宣傳與實踐,讓畬族民歌走進課堂。第一,重拾畬族民歌的育人功能。第二,在校園傳唱畬歌,請畬族老師擔任授課人,每周至少開展兩節畬語和畬族民歌的課程,讓漢族的孩子也來學習畬歌,促進民族大團結,傳承民族文化。第三,政府每年要組織少數民族歌舞進校園、進社區等活動,搭建好傳承發展畬歌的平臺和陣地。鼓勵師生運用民族文化優勢創新畬族民歌,讓畬歌在學校得以傳承和發展,促進傳承方式的多樣化。

(二)傳承人引領示范

畬族民歌非遺傳承人,對畬歌的傳承與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這批人年歲漸長,畬歌傳承人出現老齡化與斷層化危機。因此,建議開設畬歌傳承教學基地或者畬歌傳習所,邀請畬族民歌非遺傳承人擔任負責人,開展畬族民歌研究、組織學術研討會和講座、開展畬族民歌的文化宣傳和推廣活動等。非遺傳承人藍開友就參與創作了符合時代發展的歌曲,如《畬鄉到處好風光》,這首歌的曲調來源于《盤瓠王歌》,是藍開友根據曲調旋律重新填詞的民歌。歌詞中“山哈”是指畬族人。歌詞反映了畬鄉在黨的民族政策指引下,畬民過上幸福生活的情景。曲調旋律走向,節奏處理等和《盤瓠王歌》類同,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人們對畬族民歌的認識,促進了畬族民歌的傳承和發展[7](P84)。

(三)利用新媒體傳播手段

畬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畬族民歌作為畬民的文化實踐,在交流中以口傳心授的方式溝通。但在新媒體背景下,各類短視頻平臺可以大大拓寬畬族民歌的傳播渠道和傳播范圍,讓全世界人了解并熟悉畬族民歌。政府牽頭組織當地知名網紅、文化學者等幫助非遺傳承人,利用抖音、小紅書、快手、微信等新媒體向大眾傳播畬歌。地方文旅部門應充分利用互聯網直播搭建網絡教學平臺,定期組織畬歌傳承人開展在線授課,定期錄制民歌的教學視頻,后期加入字幕和解說,通過公眾號和抖音等媒體向大眾推送。線下與中小學課堂教學、三月三畬歌文旅大會等相結合。此類平臺的搭建,一方面是以數字媒體形式保存與傳承畬歌,另一方面,也使云梯畬族民歌的教學、傳承變得更加靈活自由。

(四)促進文旅融合發展

云梯畬族鄉是寧國市重要的少數民族山區,也是鄉村振興重點建設地區,要利用黨和國家對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的各項政策,將畬族文化作為一項系統工程納入鄉村振興發展之中,通過完善云梯畬族鄉的村莊規劃、文化觀光、旅游休閑等一批民生工程建設,聯動打造一個集“探畬山、賞畬景、住畬家、嘗畬菜、學畬語、聽畬歌、觀畬舞、品畬茶”等一系列的少數民族特色旅游活動[12],打造畬族特色鄉鎮、特色村寨、特色節慶活動。與政府部門聯合舉辦文化旅游節,開發和利用畬族民歌,增加畬族民歌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文化價值。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鄉村振興政策的指引,傳統節日的經濟文化功能逐漸被人們所重視。以云梯畬族鄉為例,每年的“三月三”是云梯畬族鄉最重要的節日,畬民們制作烏米飯祭祀祖先,出外踏青唱起畬歌,還有畬族婚嫁表演,畬族紅曲酒制作工藝,都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征和濃郁的鄉土氣息。開展云梯畬族特色的民族文化活動是推動畬族民歌傳承的重要手段。

五、結語

安徽畬族民歌是畬民族的文化奇葩,保護了畬族民歌就等于保護了畬民族的歷史與文化。當然,安徽畬族民歌也要與時俱進,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利用短視頻等手段傳唱畬歌,拓寬畬族民歌的傳播范圍,讓畬族民歌在生活中弘揚,在實踐中復興。相關政府部門應抓緊制定相關法規,規范安徽畬族民歌的使用和傳播,加強安徽畬族民歌的知識產權保護。借助農歷三月三畬民族節日做大做強安徽畬族文化配套服務產業??傊?對安徽畬族民歌的保護和傳承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只有通過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夠有效地促進云梯畬族鄉的畬族民歌傳承和發展,保護和弘揚畬族文化。

猜你喜歡
云梯畬族民歌
江淮平原第一關——古云梯關探秘
唱支山歌給黨聽——記畬族三月三節
墨子破云梯
畬族三月三
畬族民歌
民歌一樣的小溪(外二章)
誰,踩著云梯
藤縣水上民歌
中呂 十二月帶堯民歌 十九大勝利閉幕
穿花衣 唱民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