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標準下小學信息科技課的教學策略探究

2023-02-20 18:41李健華
名師在線·上旬刊 2023年12期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教學策略

李健華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在這一背景下,提高信息科技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已經成為廣大教師所關心的焦點。作者運用案例總結以及經驗分析等研究方法,指出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設計問題、補充資源、組織活動、完善評價等手段優化教學,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信息科技;新課程標準;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3)34-0041-03

《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中提出“核心素養”這一關鍵詞,

并在課程理念以及課程目標方面做了相應調整,凸顯了學科育人價值以及數字時代背景下的育人方向。在《課程標準》的指引下,教師需要及時更新自身教育理念,深入分析《課程標準》內容,了解教育改革的趨勢,積極探索小學信息科技課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通過學習形成適應社會發展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為后續參與初中、高中階段的學習奠定基礎。

一、新課程標準下小學信息科技課的教學要點

為提高教學策略的有效性,筆者首先對新課程標準下教學需關注的要點進行合理分析,確保廣大教師都能積極參與到改革、創新工作中,推動小學信息科技教學高質量開展。

(一)關注核心素養的培養

《課程標準》對核心素養進行了總結,強調信息科技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

在教學期間,教師需要深入研讀《課程標準》中核心素養的具體內容,關注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緊密圍繞核心素養,凸顯課程性質,反映課程理念,確保學生通過學習實現學科素養與技能的提升[1]。

(二)遵循以生為本的理念

“推進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式創新”是《課程標準》對教師提出的全新要求。在組織教學期間,教師要凸顯學生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求。同時,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實際能力,基于學生內在發展需求設計教學方案,確保教學策略契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這樣既能提高教學活動的針對性,又能幫助學生在課堂上逐步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對學生參與其他科目的學習有重要作用。

(三)關注課堂評價的作用

評價是教學活動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墩n程標準》倡導多元化的評價,要求教師能充分發揮評價助教、導學的作用。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改變傳統以分數定論的評價方式,根據學生的學習目標達成情況以及實際表現,采取科學的評價方式,幫助學生不斷完善自我,及時調整學習方法,逐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二、新課程標準下小學信息科技課的教學策略

通過以上內容可以了解到,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信息科技教學需要教師付出大量心血,對教學方法、教學形式等進行科學調整,確保學生的核心素養可以得到發展。下文,筆者以閩教版信息科技五年級(上冊)教材為例,對具體教學實踐方法進行總結,期望能推動小學信息科技教學的改革。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為確保學生能積極參與到信息科技學習中,教師在導入階段就需要深入分析班級學生的發展需求,突破傳統導入形式的桎梏,探索更有趣味且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導入形式。在此期間,教師可以圍繞生活元素、新聞事件等線索展開,為學生設計真實的學習情境,搭建生活與學科學習之間的橋梁[2]。

以“確定主題搭結構”為例,教師基于學生學習能力可以明確本課重要教學目標,即幫助學生了解搭建演示文稿基本結構的方法,使學生掌握創建、保存演示文稿的技巧,并能獨立完成插入、刪除、移動等操作。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學前,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內容創設情境。演示文稿是人們展示成果的好幫手。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在演講、教學培訓、產品發布、工作匯報時,常常會選用演示文稿。教師可以邊介紹邊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相關的演示文稿及演示文稿在實際生活中應用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演示文稿的內容及組成要素,讓學生感受演示文稿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這樣,教師在導入環節結合生活實際創設情境,可以自然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產生對演示文稿的學習興趣。然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嘗試與同伴討論,分析如何能使演示文稿展示的內容更突出,并引導學生用信息科技語言描述,提高學生對本次學習活動的參與興趣,順利引出本課主題“確定主題搭結構”。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基于生活實際中演示文稿的使用導入,通過真實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能夠確保后續教學活動順利開展,幫助學生深刻地認識到信息科技學習的重要性。

(二)設計問題,激活學生信息思維

問題是驅動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有力幫手?!墩n程標準》倡導真實性學習,要求教師創新教學方式,用真實問題或項目驅動,引導學生經歷原理運用過程、計算思維過程和數字化工具應用過程,建構知識,提升問題解決能力?;谶@一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期間可以圍繞學生的理解與認知能力,分析教材內容,采用有效的提問方式,以問題驅動學生思維能力發展[3]。

以“巧用形狀突重點”為例,學生需要通過學習本課掌握形狀的插入與編輯,并能使用形狀強調信息,對幻燈片進行美化。在教學活動開始前,為激發學生思維,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福建土樓歷史沿革”

的主題課件,指導學生瀏覽課件內容并思考:案例中都運用了哪些形狀?這些形狀有什么效果?在問題的指引下,學生能有針對性地投入學習中,對形狀在生活中各個領域的應用及產生的藝術效果進行總結。接下來,教師在講解“形狀的插入”期間,還可結合舊知識設計問題,如“在幻燈片中插入形狀的方法與在Word軟件中插入形狀編輯的方法相似,在Word軟件中形狀的插入與編輯應該如何操作?”,借助問題幫助學生建立新舊知識的連接。在學生操作期間,教師還可以借助案例引導學生在利用形狀控制點對形狀進行調節時思考案例中呈現的形狀是如何得到的。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的思維將得到深層拓展,能通過教師問題的引導順利掌握本課的重點。同時,為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操作中勤于觀察、勤于思考,嘗試自主提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借助問題驅動法,圍繞重點內容設計問題,并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解決問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補充資源,拓寬學生文化視野

在信息科技教學中,教師需要關注對學生信息社會責任素養的培養,使學生在掌握學科知識的同時,能規范使用互聯網,認識到網絡空間秩序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信息道德品質。教材中關于信息社會責任的內容較少,難以滿足學生發展需要。對此,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補充課外學習資源,幫助學生了解信息科技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社會責任意識。

例如,在“防范病毒保安全”一課教學中,教師借助教材內容向學生分享了計算機病毒及其危害,簡單地對預防計算機病毒的基本方法進行了介紹,使學生的信息安全意識得以增強??紤]到教材中提供的學習內容有限,教師可以借助課件為學生補充資料,指導學生閱讀對1998年“CIH”病毒以及2007年 1月初“熊貓燒香”計算機蠕蟲病毒的相關報道,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計算機感染病毒的表現及病毒對計算機數據的破壞。通過上述學習,學生應了解到,在計算機的使用過程中如果出現運行速度越來越慢、某些軟件運行不正常、顯示器藍屏、系統無法啟動、自動打開一些網頁等異?,F象,極有可能是計算機系統感染了病毒,需要及時進行“消殺”。為幫助學生加深對計算機病毒的印象,及時對計算機病毒進行“消殺”,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收集資料,以表格的方式整理計算機病毒的名稱以及計算機感染該病毒后的主要癥狀,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和策略,為后續學習計算機病毒防范工作做好鋪墊。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借助課外資源為學生補充計算機病毒的危害和影響,能使學生從直觀的層面感受計算機病毒的危害,規規范使用互聯網,增強社會責任感。

(四)組織活動,培養學生實踐技能

信息科技教學具有實踐性特點。學生不僅需要掌握基礎學科理論知識,還需要利用所學知識完成上機操作,順利解決相關問題。為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統一,

教師可以圍繞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積極參與,使學生在良好的活動氛圍下培養合作精神,提高操作技能[4]。

例如,在組織“創設導航集作品”一課教學期間,

教師先指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回憶父母使用導航的方式,對導航的現實作用進行總結。然后,根據學生的反饋,教師對本次活動任務進行說明,提出:“導航能幫助大家準確地到達目的地,請使用超鏈接的方式創設導航,并設置幻燈片的切換效果,將前段時間制作的演示文稿集合成演示作品?!被诮處熖岢龅娜蝿?,各組成員需要先對任務進行分析,明確本次活動的實踐方向。在討論中,小組成員積極參與,表示要想順利完成任務,還需要給幻燈片設置超鏈接,用超鏈接創設導航,并確定幻燈片切換的效果樣式和切換持續時間。學生在完成討論后即可參與實踐活動,根據活動要求展開實踐操作。在此期間,教師需要充分發揮自身引導作用。在學生完成任務后,教師還可以鼓勵各組成員分享實踐成果,在班級內形成良好的交互氛圍,使學生在表達、分享中積累經驗,不斷優化作品,提升實操水平。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通過設計活動指導學生參與合作學習,一方面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技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另一方面,能使學生掌握運用信息科技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增強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五)完善評價,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堅持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加強學習結果的評估和應用,服務教育教學質量管理是《課程標準》對教師提出的全新要求。為確保教學活動的有效性,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后,需要利用多元評價手段對學生的學習做出評價,指導學生反思,使學生在評價的指引下及時調整學習方法,為后續初中階段的信息科技學習做好準備[5]。

例如,在組織“添加影音顯魅力”一課教學期間,

教師帶領學生分析了在幻燈片中插入音頻及視頻的方法,并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作品,成功在幻燈片中實現音頻與視頻的插入及播放。在教學結束后,教師需要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合作能力、聽課情況、問題回答情況等進行合理評價,幫助學生深刻地認識到自己在學習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反思學習過程,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合理分析,使學生在回顧、反思中形成良好的辯證思維,優化學習方法,不斷完善自我。

從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師通過多元評價可以確保教學質量得到提升。為使評價更科學,教師還可以將每節課的評價內容整理成電子手冊,以便于學生在后續學習中依據評價改進學習方法,逐步提高核心素養。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信息科技教學是培養計算機人才的重要途徑。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需要對教學方法做出適當調整,確保教學適用于小學生,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本文分別從導入環節、課堂教學、課后總結等方面總結了新課程標準下信息科技教學的優化策略,期望廣大教師能遵循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積極探索優化策略,培養更多優秀的計算機人才。

參考文獻

葉春霞.小學信息科技課程學生參與度提升策略[J].青海教育,2022(12):54.

薛小敏.新課標視域下小學信息科技數字素養培養策略[J].智力,2022(36):33-36.

金文.新課標背景下小學信息科技課程實施關鍵問題及對策:以北京市海淀區為例[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22(12):5-7.

王英燕.“互聯網+”背景下核心素養在小學信息科技課程課堂教學實施策略的研究[J].中國新通信,2022,24(12):128-130.

張同慶.小學信息科技學科的信息化教學策略探索[J].中小學電教(教學),2023(9):40-42.

猜你喜歡
新課程標準教學策略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談以生為本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寫話教學策略初探
淺談復習課的有效教學策略
舞蹈教學策略之我見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的教學策略
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數學教學
“趣”說英語
新課程理念下“數學問題解決”的生活教學
新課程標準下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的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